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机采棉农艺配套及未来棉花栽培发展的需要,简述了新疆棉花“四集中”管理技术提出的背景、概念、依据、目标和主要内容,为指导该技术在棉花生产中科学应用、进一步促进棉花生产标准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新疆植棉区棉花集中成熟轻简高效栽培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人为控制促使棉花断花的管理技术措施.主要介绍了棉花断花概念及配套的水肥调控措施,同时剖析了该管理技术的依据、原理、指标、要求、内容和作用.为新疆棉花断花管理技术在生产中科学应用及进一步标准化提供依据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生产呈现结构性萎缩态势。为突破黄河流域棉花生产技术瓶颈,补齐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短板,借鉴新疆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山东省无棣县建立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探索适合当地农艺要求的一膜三行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对该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示范效果,以期为该技术在黄河流域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面对国家耕地资源H趋紧张,粮食安全压力增大的新形势,探讨棉花给粮食让路的新途径,促进棉花生产向滨海盐碱地转移,是棉花生产发展的战略选择。河北、天津环渤海区域盐碱旱地面积近53万hm^2,是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也是棉花生产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依据棉花抗旱耐盐适应性较强的特点,针对该区发展棉花生产存在的春季干旱、保苗难;雨热同期、易徒长;管理繁琐、  相似文献   

5.
棉花生产要素变化和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生产要素投入效率是决定棉花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通过对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变化和经济效益的深入分析,为制定促进棉花生产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山东省利津县棉花生产现状;分析了当前棉花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棉花生产发展的主要做法和实践;提出了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充分发挥土地和技术两大因素的内在潜力,通过惠农政策、科技带动、示范推广等措施,提高棉田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棉花生产节本增效、绿色高质高效发展,实现棉花生产效益的最大化,为振兴黄河三角洲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棉花集中生产带划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产业是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棉花专业化生产是集约化经营的最好途径。根据生产带作为划分棉花产区的依据,将分布在全国集中产棉省、区的369个产棉县划分为:黄淮海、长江流域、新疆3个集中产区。棉花布局正逐步向北部、西部集中。这些产区的植棉经济效益高,综合利用价值大。经概算,生产带棉花年总收入近450~500亿元。  相似文献   

8.
左竹 《中国棉花》2021,48(8):40-42
近年来鲁北植棉区棉花生产规模严重缩减,棉花产业发展遭遇瓶颈。以东营市棉花产业发展情况为例,找出当前鲁北棉花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棉田基础设施、推进棉花生产保护区建设、加强技术研发、推进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等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从1765~1990年期间出版的棉花著作文献,结合不同时期我国棉花生产的发展,从育种、栽培、植保方面棉花著作的收集,论述了我国植棉技术的进展。并就棉花著作在指导我国棉花科研总结棉花生产的作用做了系统论述。阐明了棉花著作文献在棉花生产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山西省棉花生产面临着困扰和滑坡之势,如何走出低谷,重振棉花生产优势,使农民靠种棉花走向富裕,是山西省棉花生产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技术对策有提高单产、促进副产品深加工等。  相似文献   

11.
"官思茶"是周宁县历史名茶,目前货供不应求,现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割胶是一项技术性强的手工作业,直接影响橡胶产量和经济效益。然而,长期以来在我国植胶区存在两种不同的割胶技术水平。基于此,本文从经营制度、要素禀赋结构、专业化分工程度、技术变迁目标与要素冲突等方面探讨其中缘由,并认为经营制度的不同是我国割胶技术存在的“二元技术结构”的根本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在稳定现有家庭经营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增强社会化服务,强化统一经营层次,通过家庭经营制度的较为长期的技术变迁实现割胶技术由当前“二元技术结构”状况向“一元技术结构”转变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和考证"天达2116"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2010年在长沙县果园进行了"天达2116"在水稻上不同施用次数的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天达2116"对水稻生育期影响较小,但可以延长灌浆期2 d;能提高成穗率4%~5%,每公顷有效穗数增加8.85万~10.35万穗,千粒重提高1~1.5 g;可改善长势长相,显著增加水稻产量,增产可达4.6%~8.3%。施用"天达2116"具有增产增收的效果,可在水稻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茶树新品种名山早和名山白毫在信阳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扶晓  杨洁  高俊峰  郭桂义 《茶叶》2004,30(1):43-45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名山早、名山白毫两个新品种在信阳的区域适应性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名山早、名山白毫发芽期与对照相当,均为早生种:抗寒性、抗旱性与对照相当;适制绿茶:产量名山早与对照相当,名山白毫显著高于对照。两个品种均适于信阳茶区及江北茶区推广。  相似文献   

15.
蜜糖文心兰的组培快繁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文心兰盆栽品种‘蜜糖'的侧芽为实验材料,研究基本培养基、激素配比、pH值、蔗糖浓度和添加物等对原球茎增殖的影响,探讨文心兰的生根壮苗与炼苗移栽技术.结果表明:(1)文心兰侧芽茎尖在MS+6-BA 4.0mg/L+NAA 1.0mg,L的培养基上能形成原球茎;培养基的pH值为5.8时较有利于原球茎的增殖;最适宜原球茎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10%香蕉泥.(2)原球茎在MS+6-BA 0.6 mg/L+NAA 0.1 mg,L+蔗糖30 g/L的培养基上能分化出芽,萌芽率可达83.4%;无根苗在1/2 MS+IAA 0.2 mg/L+10%香蕉泥+蔗糖30 g,L的培养基上能形成完整植株,培养35 d后的生根率为92.5%,且假鳞茎饱满,植株健壮,试管苗移栽在水苔上的成活率可达94.6%.  相似文献   

16.
喷施“双酸肥”对水稻作用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田间和盆栽试验中分别于水稻孕穗期、抽穗期和秧苗三叶期用富含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双酸肥(DAF)喷施水稻,结果表明:DAF对水稻叶片叶绿素的形成和光合作用、呼吸酶活性和ATP形成、氮素的吸收与同化、DNA和RNA的合成、根系吸收能力、孕穗期茎鞘贮存性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及抽穗后向穗部的转移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最终导致水稻产量的增加和谷粒蛋白质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苦丁茶资源及四川民间苦丁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丁茶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绿色饮料,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本文对苦丁茶资源饮用历史考证、民间多物种利用以及四川民间苦丁茶物种生长生态特性、育苗栽培、制造工艺、饮用方法等内容进行了综合评述,并进一步展望其开发的市场前景和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18.
面对着21世纪人类粮食安全的挑战,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办公室、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第二水稻研究所共同试验研究、示范推广了“寒地水稻三超栽培技术”。其主要技术内容包括:①标准优质超级稻;②壮秧宽行超稀植;③安全持续超高产。  相似文献   

19.
粳稻田"小红稻"防控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粳稻田“小红稻”发生情况的调查和试验,探明了“小红稻”发生原因与水稻播栽方式、耕作方式、土壤质地等因素有关,并提出了通过合理轮耕换茬、科学选用水稻栽培方式、适时拔除和加强田间管理等“小红稻”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花生"3414"肥料配方施肥试验,探讨花生栽培氮、磷、钾肥最优配方和最佳施肥量,从而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