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随着国内外猪品种的引入,禄劝撒坝猪饲养量急剧下降,然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猪肉的需求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对肉质的选择要求较高,质好味好的猪肉更受欢迎。如何将撒坝猪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优势资源,进一步优化为经济优势是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禄劝县)实现产业脱贫的重要途径,也是禄劝县养猪产业提值增效和全面实现小康的必由之路。本文就禄劝  相似文献   

2.
撒坝猪是云南省分布面广、数量较多的猪种遗传资源,2006年被列入国家猪种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撒坝猪于1993年立项开展组群选育,经过13年,于2006年成功选育出撒坝猪专门化母系(S1)滇撒猪配套系。由于以选育专门化母系培育配套系为目的选育开发利用,随着世代进展,撤坝猪种群内面临家系血缘交叉与集中、遗传差异越来越窄的趋势。为了较完善地保护好撤坝猪遗传资源和养猪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昆明市东川区民营养猪企业家张荣魁在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相关专家的鼓励与启示下,于2006年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走遍了撒坝猪主要产地(楚雄州姚安、武定和昆明市禄劝的撤营盘),均未发现血缘较纯正、品种特征典型的撤坝猪的规模种群。  相似文献   

3.
笔者通过调查楚雄州撒坝猪分布、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了解品种保存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撒坝猪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政策措施和具体建议,为撒坝猪遗传资源保种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撒坝猪是云南省优良的地方猪种资源,具有肉质优、抗病力强、耐粗饲、杂交优势明显等优点,于1983年列入《云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2006年7月撒坝猪列入《中国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名录》。楚雄彝族自治州种猪种鸡场2008年列为国家级撒坝猪保种场,2017年1月获"楚雄撒坝猪"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2018年1月获"楚雄滇撒猪"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相似文献   

5.
正撒坝猪是云南省优良的地方猪种资源,具有全身黑毛、肉质优、抗病力强、耐粗饲、杂交优势明显等优点。于1983年列入云南省畜禽品种志,2006年7月撒坝猪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名录,2008年列为国家级撒坝猪保种场,"楚雄撒坝猪"2017年1月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楚雄撒坝猪生态养殖和普通养殖不同,生态养殖在养殖过程中抗生素使用很少,特别是放养阶段几乎不使用抗生素,大幅降低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  相似文献   

6.
撒坝猪是云南省“六大名猪”之一,在云南省内有较好的知名度、具备良好的品质。撒坝猪在楚雄州有全国唯一的原农业部国家级撒坝猪保种场、物种资源得天独厚,2017年楚雄撒坝猪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证书,现从事撒坝猪养殖、销售、加工的企业不断涌现,在多部门的重视及支持下成立了楚雄州撒坝猪产业协会,对更好地服务于撒坝猪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研究撒坝猪产业发展十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浅谈禄劝撒坝猪保种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禄劝是优良地方品种撒坝猪的原产地,年饲养撒坝纯种猪及含撒坝猪血缘的杂交猪60多万头。撒坝猪按体型大小、头式、外貌特征及成熟早晚等分为大、中、小3种类群,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抗病力强,与外地优良品种猪杂交,其杂交优势明显。1986年起从外地引进优良品种猪进行杂交改良  相似文献   

8.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和公益性,在畜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双柏县地方品种滇中牛、撒坝猪、云岭黑山羊的消长及保护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相关保措施.  相似文献   

9.
赵中保 《中国猪业》2013,(Z1):168-169
撒坝猪是云南优良地方品种,为了加大开展力度,本场与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合作,采用选育的撒坝猪专门母系为母本和两个引入选育的专门化父系开展配套系的研究,经几年的精心选育,于2006年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农业部第668号公告颁布认定为滇撒猪配套系。该配套系的研究,是以充分利用撒坝猪遗传资源开发适合楚雄适度规模养殖,而且适应云南特色的肉猪养殖品牌为加大资源开发,促进保种工作和楚雄生猪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作滇撒猪的示范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不同地方品种猪肌肉脂肪酸含量差异,对云南3个地方猪种大河乌猪、撒坝猪和滇南小耳猪背最长肌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滇南小耳猪和大河乌猪的饱和脂肪酸极显著高于撒坝猪(P0.01),而撒坝猪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极显著高于大河乌猪和滇南小耳猪(P0.01),其中,撒坝猪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50.58%),而滇南小耳猪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15.28%),表明云南地方猪种特别是滇南小耳猪肉质优良。本研究为云南地方猪种作为育种、杂优利用素材的推广以及遗传资源保护提供了肉质特性方面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成华猪是我国著名地方猪种,是成都平原土生土长的黑毛猪,具有肉质优良、皮厚、抗逆性强等优势性状品种特征,是四川省发展特色生猪产业、擦亮“川猪”金字招牌的重要战略遗传资源。本文从成华猪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建立、种质特征遗传评价、天府黑猪新品种培育及推广利用等方面现状予以分析,并就下阶段成华猪遗传资源保护及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德江 《猪业科学》2024,41(1):113-116
撒坝猪是老祖宗留给楚雄人民的宝贵财富,该品种具有抗病力强、耐粗饲、肉质好等优点,在楚雄州脱贫攻坚工作中促进农民增收作用和效果明显。为进一步促进撒坝猪产业发展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增强农民幸福感的重要抓手,在促进撒坝猪产业振兴的同时,还能促进农耕文化等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振兴。然而,由于历史发展进程等多方原因,国家级撒坝猪保种场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性难题,值得深思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方猪品种的保护与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养猪大国,也是猪种资源大国。在2011年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出版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中共收录了76个地方猪品种,18个培育品种。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猪品种保护意识淡薄,加之外来引入品种对中国猪品种结构造成一定改变,导致中国地方猪品种数量急剧下降。本文旨在对地方猪品种的保护与利用现状作一综述,并总结地方猪品种在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寻求对地方猪品种进行更好的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从分子水平分析撒坝猪保种群体的遗传结构变化以及遗传多样性 ,拓宽遗传背景 ,指导和促进撒坝猪的保种工作。 利用“京芯一号”SNP 芯片对云南省楚雄州种猪场 100 头保种撒坝猪群体的 DNA 进行遗传群体结构分析。 结果表明:撒坝猪保种群体的有效群体含量(Ne)为 21,群体的多态性标记比例(PN)为 0.533,群体的期望杂合度(He)为 0.263,观察杂合度(Ho)为 0.275;G 矩阵表明公畜与母畜之间基因组亲缘关系呈中等;100 头撒坝猪保种群体可分为 A ~ G 7 个家系;在 100 头撒坝猪保种群体中,共检测到 3552 个长纯合片段(ROH),长度在 8.20 ~621.32 Mb,每头撒坝猪含有 2 ~ 53 个 ROH,且平均个体 ROH 长度为(319.38±111.39)Mb。 该撒坝猪保种群体基于ROH 的近交系数(FROH)平均为 0.130,中位数大于 0.125。 本研究表明,该保种撒坝猪群体内家系数量适中,个别家系公畜数量较少,各家系个体数差异明显,群体中可能存在非撒坝猪的外来血缘,个体亲缘关系呈中等程度,近交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猪血清蛋白多态性与杂种优势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血清蛋白多态性 ,分析撒坝猪与杜洛克、长白及约克夏的基因平均杂合度与遗传距离 ,分析遗传距离与杂交组合试验资料表明 ,撒坝猪与杂交品种间遗传距离大时 ,杂交组合的达屠宰体重 (90kg)日龄、饲料转化率、日增重、瘦肉率的杂种优势大 ;反之 ,遗传距离小时 ,其主要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相应较小 ,杂交组合间的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趋势是一致的 ,因而可用于杂种优势的预测。  相似文献   

16.
<正>禄劝县地处滇西北,距昆明72 km。是多民族聚居的国家级贫困县,属半农半牧区,全县总面积4 229 km2,县辖16个乡(镇),194个村民委员会,居住着汉、彝、苗等23种民族,总人口468 954人,其中农业人口441 66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4.18%,禄劝的国民经济主要是靠粮食、烤烟和畜牧业,据统计,2014年全县畜牧产值18.3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5.19%。1撒坝猪特性  相似文献   

17.
撒坝火腿开发历经25年沧桑,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在云南省火腿加工行业仅次于宣威火腿,成为国家、省、市农业产业化扶持项目,对禄劝这样的贫困县来说,确实难得而珍贵。虽然县内外已经形成撒坝火腿加工营销企业群,但由于撒坝猪养殖规模急剧下降、撒坝火腿菜系开发滞后、撒坝火腿行业管理不规范,存在质量不稳定、市场拓展慢、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在下降等问题。针对这种状况,笔者建议采取"抓两头,带中间,延伸产业链;攻重点,定标准,提高品牌效应"的举措。"两头"即前端的撒坝猪纯种繁育及杂交利用和后端的市场营销、撒坝火腿菜系开发及养生技术研究、撒坝火腿文化创意及农业观光;"中间"即饲料粮生产基地建设、撒坝猪养殖基地建设、撒坝火腿加工聚居区建设;使撒坝火腿产业链由现在的"加工—销售"延伸为"种植—养殖—加工—商贸—美食—养生—观光—生态"全产业链。"重点"就是攻克撒坝猪纯繁、养殖基地建设和菜系开发推广几个技术难点,"标准"就是制定颁布严于NY/T2799-2015《绿色食品畜肉》、NY/T843-2015《绿色食品畜禽肉制品》等标准的《绿色食品撒坝猪肉》《绿色食品撒坝火腿》等产品质量标准及生产技术规范,真正靠提高质量来增加品牌效应和扩大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18.
张海龙 《中国猪业》2022,17(4):106-108
中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截至2021年,收录于《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年)中的猪品种共有102个,其中地方品种83个,占总品种数量的81.37%。基于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视角下,探讨我国地方猪品种资源保护很有必要。文章分析了当前地方品种猪资源的存在情况、社会层面对优质地方畜禽资源的认识、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工作的组织体系和保护体系以及保护方式和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多方参与保护机制、施行地方物种抢救性保护工程,建立基因库、丰富遗传多样性,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农民保护积极性等合理化的对策与建议,为我国地方品种猪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地方猪种是我国家畜遗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新品种、保护家畜遗传多样性、促进我国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种质资源.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生猪产业遭到重创,导致市场供应严重不足,猪价肉价持续暴涨,已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加强对地方猪种的保护与利用,对快速恢复生猪产能,保障与稳定市场供应,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非...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占全球总数的i/3,据2011年最新出版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目前有地方猪种76个(还有已经审定的4个未收录),培育品种I8个,引入国外品种6个。为加强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加快推进地方猪种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