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由于棉花的生长习性及多变的气候条件,生长过程中会出现徒长、蕾铃大量脱落,形成高、大、空而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2.
打顶、化控对棉花蕾铃形成及脱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伟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3):93-93
对2个陆地棉品种中35和中49进行打顶、化控组合处理,并对蕾铃脱落规律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化控可控制棉花的徒长,减少蕾铃脱落;打顶可以使棉花蕾铃脱落在打顶后明显下降。但在打顶后化控对减少脱落作用并不明显。试验调查过程中还发现通过化控会减少现蕾的数量,必须将化控与打顶相结合,才可降低棉花蕾铃的脱落,达到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3.
提高棉花结铃率是增加单位面积棉花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对如东沿海棉区棉花蕾铃脱落规律进行研究,分析了蕾铃脱落产生的原因,并根据目前如东沿海地区的生产实际,提出了防止棉花蕾铃脱落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棉花蕾铃脱落是棉花生长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而生理性蕾铃脱落又是棉花蕾铃脱落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大约占了整个生长期蕾铃脱落的80%~90%。因此,生理性蕾铃脱落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棉花产量的形成。为进一步搞好棉花生产,提高棉花单产,从2003年至2006年,我们对鲁西南棉花生理性蕾铃脱落的原因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棉花蕾铃脱落是棉花生长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棉花蕾铃脱落主要分为四类,即生理脱落、虫蛀脱落、机械损伤脱落和没有受精脱落。生理性蕾铃脱落是棉花蕾铃脱落的主要方式之一,它大约占了整个生长期蕾铃脱落的66-70%以上;虫蛀脱落,自从应用抗虫棉以后,所占比例已较小;机械脱落随着田间作业的减少,所占比例也在减少;没有受精脱落与气候条件关系较大。因此,生理性蕾铃脱落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棉花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棉花蕾铃脱落是棉花生长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棉花蕾铃脱落主要分为四类,即生理脱落、虫蛀脱落、机械损伤脱落和没有受精脱落。生理性蕾铃脱落是棉花蕾铃脱落的主要方式之一,它大约占了整个生长期蕾铃脱落的66-70%以上;虫蛀脱落,自从应用抗虫棉以后,所占比例已较小;机械脱落随着田间作业的减少,所占比例也在减少;没有受精脱落与气候条件关系较大。因此,生理性蕾铃脱落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棉花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棉花蕾铃脱落直接影响棉花产量的提高。分析了棉花蕾铃脱落规律及其原因,提出保蕾、保铃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棉花蕾铃脱落是提高棉花产量的最大制约因素,本文就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减少蕾铃脱落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棉花蕾铃脱落是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蕾铃脱落的原因比较复杂,且多由于综合因素所引起,一般年份大田蕾铃脱落为60%~70%,特殊情况下可高达90%,因此有效的增蕾保铃和减少脱落,对提高亩铃数,增加产量有着重要的意义。1脱落原因1.1生理脱落1.1.1正常生理脱落。蕾铃脱落是棉花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0.
钾肥用量对棉花蕾铃脱落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炎  李宁  胡伟  高媛  姚银坤  汤明尧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11):2088-2095
[目的]研究不同钾肥用量对棉花生育期蕾铃发生与脱落的动态变化、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指标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在氮肥、磷肥和微肥用量相同情况下,设4个钾肥用量处理,即0、30、60、90kg/hm2 K2O.[结果]施钾可提高棉花上部(9~12)果枝上的现蕾数或降低下部(1~4)果枝和上部(9~12)果枝的蕾铃脱落率;同时,施钾可增加棉花各个果节的现蕾数和有效铃数,降低棉花1、2果节棉花蕾铃脱落率.蕾铃总脱落率在7月2~15日出现第1次高峰,8月2~16日出现第2次高峰.施钾显著增加棉花单株铃数和皮棉产量,由棉花钾肥的效应方程,推荐K2O量为48.6 kg/hm2.施钾在一定范围内可增加棉花的长度、比强、伸长率以及可纺系数,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棉花整齐度、马克隆值也增加.[结论]施钾显著增加了棉花现蕾数和有效结铃数,降低棉花蕾铃脱落率.现蕾数、有效铃数与施钾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而蕾铃脱落率与施钾量达到了显著的负相关.施钾可显著提高棉花皮棉产量,改善棉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提倡棉花免整枝技术,这对避免棉花机械损伤,降低成本,增加植棉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实行免整枝技术后,棉花疏于管理,致使部分棉株徒长。蕾铃脱落,直接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免整枝技术要根据地力基础、肥水条件、种植品种、留苗密度、化控水平和气候因素来决定。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对免整枝棉田应采取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12.
棉花蕾铃脱落一直是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原因,一般棉田棉铃脱落率都在70%左右,严重的达到80%以上,如何减少棉花蕾铃脱落是棉农值得注意的问题.造成蕾铃脱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基本可分为生理失调引起的脱落、  相似文献   

13.
在棉花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大量蕾铃脱落的现象,严重影响棉花产量的提高。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症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提高棉花产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钧  汪子强 《农村科技》2005,(11):10-11
一、蕾铃脱落的原因 1.有机养料分配不当 盲目增大基肥和花铃期的施肥量,加大叶面喷施的次数、用量、种类,造成营养过剩,导致棉花生长过旺,叶片增大增厚,光合作用增强,植株徒长,形成营养生长旺于生殖生长,而养料对蕾铃供应不足,造成蕾铃缺乏养料而脱落。  相似文献   

15.
王伟 《河北农业》2014,(10):12-13
棉花生产中经常出现大量蕾铃脱落,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效益。造成蕾铃脱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采取适当措施才可能有效减少落蕾落铃,提高产量和效益。一、影响蕾铃脱落的因素1、品种因素。在同等条件下,由于品种之间存在差异,蕾铃脱落的程度也不尽相同。首先,品种之间的现蕾多少、成铃性高低有很大差异;其次,盲蝽蟓、棉铃虫喜欢在多茸毛的棉花品种上产卵,且多茸毛品种使卵的附着力增加,不容易被风吹落和雨水冲掉,棉花因受害严重而造成大量蕾铃脱落。据中棉所郭香墨试验结果,光滑叶品种比多茸毛品种的蕾铃受害率少40.3%。  相似文献   

16.
蕾铃脱落是棉花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了解蕾铃脱落的规律和原因对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叙述了博乐市棉花蕾铃脱落的一般规律,分析了脱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花铃期和蕾铃期是棉花生长发育最需要营养的阶段,现针对棉花管理中常忽略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以提高棉花产量。1蕾铃脱落棉花花铃盛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但此期正处于高温高湿的雨季,且气候变化不稳定,易造成棉花蕾铃脱落和烂铃。  相似文献   

18.
侯俊奎  张振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5):795-795,821
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双效保蕾铃,对棉花营养生长有一定控制作用,可促进生殖生长,防止蕾铃脱落,提高结铃率,增加单株结铃数和优质铃比例,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9.
棉花用科宝为啥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有四个,分别是种植密度、气候、单株成铃数、铃重和衣分。其中,单株成铃数是决定棉花产量高低的最重要因素。盛花期是棉花蕾铃脱落的高峰期,蕾铃脱落率一般高达70%~80%。问:引起蕾铃脱落的原因有哪些?答:原因有二:一、生理脱落。由于营养供应不足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棉株生理失调,受精不充分,引起蕾铃内促进生长的内源激素形成受阻,从而抑制生长的激素(脱落酸等)大量积累,在这部分抑制生长激素刺激下,蕾铃柄基部离层加速形成,导致蕾、铃脱落。蕾铃生理脱落一般占脱落总数的70%…  相似文献   

20.
探落规律找原因 研控脱落订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棉花的蕾铃脱落,是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制约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据调查,棉花的苗铃脱落率,大田生产一般在60%~70%,严重的高达80%以上。探索脱落规律,寻找脱落原因,研究控制脱落的措施,对提高棉花产量意义重大。1 棉花蕾铃脱落的规律 研究发现,蕾铃脱落的一般规律为:落铃多于落蕾;小蕾脱落多,大蕾脱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