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都必须面临的难题。在社会经济转型中,印度政府通过综合运用立法、开发职业培训计划等对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了积极探索,但农村失业和就业不充分现象依然凸显,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迟缓,转移后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也呈现不均衡态势。印度与中国同属金砖国家,历史背景与国情相似,因此,中国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上,可以充分借鉴印度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繁荣的关键措施。如何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仅关系到劳动力产业结构调整,更是关系工业化、城市化乃至整个经济飞跃发展的问题。以下根据莆田市的劳动力就业情况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培训  相似文献   

3.
如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这关系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命运,牵扯到中华民族的前途。本研究从理论出发,对加快城市化发展和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进行了描述,并介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制度和非制度两个角度来分析阻碍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发展因素,从提高农业生产力、消除制度性障碍、建立完整人口"推-拉"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4个方面来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在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直接源于工业化,政府干预起助推作用,最终导致农业的衰退;美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发展、工业化、集中式的城市化互为推动;韩国外向型经济政策、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企业结构、空间集中的城市发展战略、发达的教育使其成功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印度落后的农业、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滞后的农村教育造就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迟缓;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滞后于工业化,转移过程中,农民职业转移与身份改变、地域迁移相分离,分散式的小城镇构成转移的主要载体。通过比较各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从中得出启示:农业发展是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基础和保证;工业化及工业化道路的选择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的关键性因素;城市化路径的选择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后果;农村劳动力的再续转移应坚持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有机契合。  相似文献   

5.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1):3-4,62
如何在新形势下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工作的重点。本文试从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土地流转制度的影响等方面入手,对如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及转移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平  彭建强  闫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874-13877
利用官方的统计数据,分别阐述了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和转移的总体现状,并根据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及转移过程中的”结构性”问题,分析指出,农村女性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农村中老年妇女大量滞留农业、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因素是制约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和转移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及转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①提高农村女性劳动力文化素质和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②完善劳动力市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③发展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促进我国劳动力有序转移和推进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重要内容和手段。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能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有利于改善城乡人口和资源配置,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基本条件。河南省在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要坚持以本地就业为主导的思路,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探索适合河南省的城市化道路,使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建设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其中农村劳动力资源数量较大也是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和转移特征对区域产业结构有着重要影响.将常用于产业结构特征分析的偏离-份额分析法应用于劳动力结构分析,可以较好地了解劳动力就业和转移特点,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研究表明: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仍呈现传统农业大省的典型特征;农村劳动力的农业就业基础优势逐渐削弱,而工业、建筑业和批发零售餐饮业等行业的竞争优势较强,同时,河南省各地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部门偏离存在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9.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劳动社会化分工的发展与劳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体现。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是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劳动力本身素质、技能与就业能力提高的需要。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劳动产率、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基本基础建设、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以及转移者个人与社会对农民入住城市成本的支付能力等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新疆必须坚持农村劳动力内部转移与外部转移相结合,以内部转移为主的方针。在组织、引导农业劳动力从事临时性、季节性的外部性转移的同时,要大力发展本地二、三产业、加速城镇化进程,增强农业劳动力的内部转移的能力。充分发挥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在转移农业劳动力方面的合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优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增强了城乡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促进了社会变革,塑造了一代新型农民,产生了广泛的回归效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意味着农业的剩余向农村转移、农村的剩余向城市转移的绝对转移思路,也意味着劳动力本身、农业、农村自身的直接发展所形成的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提高而导致的相对转移.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良性发展过程的应有之意."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使资本、技术、信息随人员流动而运动,使区域间交流日益增多,纵横联系加强.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大量的农民工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涌入城市打工。因此,加强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对于促进农民工有效转移、顺利实现稳定就业十分关键。当前针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培训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提升培训质量和层次,提升劳动力素质,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加速城市化进程。基于此,本文就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的培训方向与路径。  相似文献   

12.
以宁夏为例,将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城市化水平、城乡期望收入差距、劳动力转移成本作为内生变量,建立一个向量自回归模型,同时进行协整检验、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对自身有强的带动作用.市场化程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正相关,收入差距和城市化水平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负相关.因此,应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鼓励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改革户籍制度来增加劳动力流动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占农村流动人口40%的女性农民工因女性和农民身份受到歧视,就业较为困难。为改变这种状况,该文探讨其受到就业歧视的深层次根源,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促进劳动力市场公平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有效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推动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作为一种“造血”式扶贫方式,在全面脱贫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新疆阿克苏地区多管齐下,整合优势资源,把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重点,抓好就业创业工作,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阿克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还存在内生动力不足、就业质量不高、技能培训程度低、发展空间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注重宣传引领、强化就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创业就业、优化就业服务等措施提升转移就业成效。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基于村庄视角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方面的研究还鲜有报道.通过运用演化博弈的研究方法,重点考虑村庄的资源禀赋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从村庄角度深入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演变过程和均衡状态.结果表明,一个村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比例与非农收入成正比,与人均农业收入水平成反比.  相似文献   

16.
韩国新村运动不仅是成功的乡村建设,也是发展中国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典范.为了保证农村劳动力顺畅转移,韩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分散城市工业、创造劳动密集型就业栽体、进行"精神启蒙"、鼓励农户兼业等.韩国经验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仅是"三农"自身的问题,而必须置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背景下考虑.只有注重产业政策、就业政策、城市发展战略等协调搭配,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需要,才能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创造可行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其中农村劳动力资源数量较大也是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和转移特征对区域产业结构有着重要影响。将常用于产业结构特征分析的偏离-份额分析法应用于劳动力结构分析,可以较好地了解劳动力就业和转移特点,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研究表明: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仍呈现传统农业大省的典型特征;农村劳动力的农业就业基础优势逐渐削弱,而工业、建筑业和批发零售餐饮业等行业的竞争优势较强,同时,河南省各地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部门偏离存在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过程与劳动力产业结构转变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经济从传结构发展为现代结构的过程中,总要伴随着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现象。入世对这一要求更为强烈。文章从我国农村劳动力自身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产业结构现状,指出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劳动力教育提高文化素质,为劳动力合理转移提供条件;另一方面,要发展农业内部及非农产业的利于我国农村劳动力发挥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走靠劳动积累发展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19.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环境下,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老龄化提前到来等的影响下,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就业又受到农村劳动力隐性剩余、城市化总体水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劳动力结构性变化和经济全球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解决好这些因素的影响,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就业带来的积极作用,不仅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更是...  相似文献   

20.
农村劳动力市场化转移就业与农民教育培训新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的过程,提高农村劳动力在非农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对加速农民转移就业乃至非农产业的发展质量与层次具有决定性意义.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劳动者就是他自身劳动力商品的生产者,劳动力商品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要求劳动者不断增加"生产"投入,进而要求改变长期推行的低劳动力成本战略.由于劳动力使用价值的提高同时也是公共品的生产过程,要求结合劳动者自身的投入,加大政府农民教育培训的公共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