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恩诺沙星对鲤酯酶同工酶和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试剂盒等方法,对投喂不同剂量恩诺沙星和氯霉素的鲤Cyprinus carpio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电泳分析,同时对一些血清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可使鲤酯酶同工酶的活性升高;所有投喂药饵的鱼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均下降,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无机磷、非蛋白氮、肌酐呈上升趋势;高浓度药物对鲤的器官生理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肝胰脏、肾脏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用成年家兔10只进行5期试验,喂饲不同钙、磷比例饲粮,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变化.结果表明:试兔碱性磷酸酶活力个体差异较大.Ca:P:6=76:1,Ca:P=0.56:1与 Ca:P=2.48:1酶活力的差异极显著.酶活力变化曲线表明,家兔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活力,在其自身酶活力的基础上,调节钙、磷代谢有共同的规律.成兔随饲粮钙含量的不断增加,碱性磷酸酶活力增高,但当 Ca:P 达到6.76:1时,酶活力反而强烈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标]筛选分离自硝尔库勒盐湖产碱性磷酸酶菌株,对菌株进行多项分类鉴定,分离纯化碱性磷酸酶。[方法]利用微孔板法,筛选碱性磷酸酶产生菌。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利用硫酸铵沉淀、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筛层析得到电泳纯的酶16S rRNA序列分析等实验,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从我国硝尔库勒盐湖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产碱性磷酸酶酶的菌株tarim4,经过多项分类鉴定显示它是与Natrinema pellirubrum不同的新菌株。[结论]多项分类结果鉴定,菌株为Natrinema pellirubrum tarim 4。该菌株产生的碱性磷酸酶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黑鲷血清生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黑鲷血液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及血清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胆碱酯酶、乳酸脱氢酶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黑鲷血液血清中总蛋白含量为(61.54±2.81)g/L,白蛋白含量为(31.95±4.47)g/L,血清谷草转氨酶活力为(86.00±10.98)U/L,谷丙转氨酶活力为(42.68±5.65)U/L,酸性磷酸酶活力为(2.73±0.96)U/L,碱性磷酸酶活力为(42.38±5.31)U/L,胆碱酯酶活力为(149.38±16.31)U/L,乳酸脱氢酶活力为(196.89±15.12)U/L。  相似文献   

5.
碱性磷酸酶在动物骨骼代谢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是反映骨骼代谢的一项重要指标。文章就ALP的分子结构特点、生理功能以及影响因素等作一综述,以期为科学地监测和预防肉鸡骨骼代谢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pH下砷(As(Ⅴ))对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为砷污染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不同pH条件下不同状态(游离态、固定态、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与砷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同一As(Ⅴ)质量浓度下,pH为7.0~10.0时,碱性磷酸酶活性逐渐增大。As(Ⅴ)明显抑制碱性磷酸酶活性,其对游离态碱性磷酸酶的抑制幅度最大,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抑制幅度最小。砷对碱性磷酸酶的毒性随pH升高而增强。砷质量浓度(C)与碱性磷酸酶活性(E)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模型E=A/(1+B×C)(A,B为系数)较好表征,揭示出在供试pH范围内碱性磷酸酶在一定程度上均可作为砷污染程度评价指标,且砷对碱性磷酸酶的作用机理为完全抑制作用。与游离态碱性磷酸酶相比,固定态及土壤碱性磷酸酶对砷敏感度降低,pH 10.0条件下游离态、固定态及土壤碱性磷酸酶临界生态剂量值分别为2.60,13.48和20.40mg/kg,远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1995年)中砷的三级污染临界值。【结论】碱性磷酸酶可作为砷污染的监测指标,其对砷污染程度的反应更加灵敏;砷污染条件下,酶载体土壤起到了缓冲作用和保护作用,最终改变了砷的生物毒性。  相似文献   

7.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和薄层扫描技术对家鸡血清碱性磷酸酯(Alkaline phosphatase,E.C.3,1,3,1)、酯酶(Esterase,E.C.3,1,1,1)同工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鸡血清碱性磷酸酶和酯酶同工酶的活性与鸡龄、产蛋率、性别等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镉污染对鲤鱼(Cyprinus carpio Linn.)同工酶酶谱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酶活性测定技术,比较和分析了饲养于不同浓度镉液中的鲤鱼在镉含量达到积累-释放平衡后,其肌肉和肝脏组织的酯酶同工酶,碱性磷酸酶同工酶及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结果不同浓度镉液中的鲤鱼在镉含量达到镉的残留量使鲤鱼肌肉和直脏组织酯酶同工酶和三性磷酸酶同工酶谱带减少,活性减弱;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增多,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9.
实验性肉鸡组织滴虫病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实验性感染组织滴虫病的AA肉鸡进行病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感染组织滴虫病的AA肉鸡,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乳酸脱氢酶(LDH)和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显著升高;肝脏和盲肠损伤严重,其病理学变化主要为粘膜充血、溃疡和坏死  相似文献   

10.
饲粮中添加维生素对蛋鸡热应激期血清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 37周龄海兰褐健康蛋鸡 12 0只 ,随机分为三组 饲养于平均温度为 30℃环境中 ,通过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C、E ,观察对热应激期蛋鸡血清碱性磷酸酶 (ALP)、肌酸激酶 (CK)活性和红细胞脆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热应激使血清中ALP和CK活性升高 ,表明热应激可使动物组织的细胞膜损伤 ,通透性加大 而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E ,可明显缓解血清中ALP和CK活性的升高 ,使红细胞脆性降低 说明维生素C、E对缓解蛋鸡的热应激损伤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北京鸭作为中国典型的肉鸭品种,饲养数量逐年增加,但目前尚未有其标准化的光照参数。文章旨在探究不同光照节律对北京鸭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液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为北京鸭的实际生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选择320只1日龄健康北京鸭,随机分配到5个处理中,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16只鸭(公母各半)。试验采用5种光照节律处理,分别为间歇光照(3L﹕1D)、渐增光照、短时光照(16L﹕8D)、渐减光照、连续光照(24L﹕0D)。光照强度统一设置为5 lx,光照来源统一采用白炽灯。以各重复组为单位,记录1—2 w、3—5 w、6 w及1—6 w耗料量和体增重,并计算各阶段的平均耗料量、平均体增重和料重比(耗料量/体增重)。6周龄末,每个重复随机选取6只北京鸭(公母各半)进行称重并屠宰,测定屠体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6周龄末每个重复组随机抽取4只北京鸭(公母各半)进行翅根静脉采血,血样处理后,及时测定褪黑激素(Mel)、丙二醛(MDA)含量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不同光照节律对北京鸭整个生长阶段(1—6 w)的平均采食量、平均体增重及料肉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育雏期(1—2 w)时短时光照组的平均采食量和平均体增重显著低于间歇光照组、渐减光照组和连续光照组(P0.05),同时渐增光照组的采食量显著低于间歇光照组和渐减光照组,但料肉比却显著低于其他4组(P0.05);生长期(3—5 w)和肥育期(6 w)时各组间的平均采食量、平均体增重及料肉比无显著差异(P0.05)。光照节律对北京鸭屠体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连续光照组的全净膛率显著低于其他4组(P0.05)。不同光照节律组血浆中褪黑激素含量、MDA含量、GSH-Px活性差异性不显著(P0.05),但短时光照组血浆中T-SOD活性显著低于间歇光照组、渐减光照组和连续光照组(P0.05),渐增光照组也显著低于渐减光照组(P0.05)。【结论】在育雏期尽管短时光照(16L﹕8D)在育雏期不利于北京鸭的采食量和体增重,但不影响其最终出栏重。而渐增光照则能显著提高育雏阶段的饲料转化率。但短时光照和渐增光照显著降低血浆中T-SOD的活性,不利于机体抗氧化功能。此外,24 h连续光照会降低北京鸭的全净膛率,降低产肉率。  相似文献   

12.
选3 只健康白山羊,手术安装瘤胃瘘管后,在日粮中添加不同量的硫酸钴,研究钴的不同添加量对山羊瘤胃微生物VB12 合成量的影响。试验共分4 期:对照期( 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 期( 基础日粮+ 钴0 .3 mg/kg) ;试验2 期( 基础日粮+ 钴0 .5 mg/kg) ;试验3 期( 基础日粮+ 钴0 .8 mg/kg)。每期定时采取瘤胃内容物和血液样品,测定瘤胃液和血清中VB12 的含量。试验结果为:各期瘤胃液中VB12 平均含量(ng/ml) 分别为:7 .46,14 .85,52.86 ,26 .14 ;各期血清中VB12 平均含量(ng/ml)分别为:1 .66 ,3 .59 ,3.92,4.18。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随着日粮中钴量的增加,血清中VB12 含量随之上升,试验各期与对照期差异极显著( P< 0.01) 。证实了日粮中一定范围内的钴添加量与瘤胃液和血清中VB12 含量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奶牛和绵羊血清骨型碱性磷酸酶活性在不同怀孕期的变化。[方法]采用磷酸苯二钠法,对33头荷斯坦奶牛和29只藏系绵羊不同怀孕期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其酶保存率进行了测定。[结果]所有奶牛和绵羊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在正常范围内,但奶牛怀孕中期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比未怀孕、怀孕前期、怀孕后期明显降低(P<0.05);碱性磷酸酶保存率均低于26%,表明奶牛和绵羊血清碱性磷酸酶均来自骨骼。[结论]奶牛和绵羊血清骨型碱性磷酸酶活性在怀孕中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腹腔注射Cd2+对黄金鲫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300尾健康黄金鲫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K组、A组、B组和C组,其中Cd2+的注射浓度依次为0、1.25、2.50、3.75 mg/kg,测定注射后0、1、3、5、7 d时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表明,鱼体血液中各指标的变化与注射镉元素密切相关。与对照组相比,A组血清中SOD活力在前3天显著升高(P0.05),在第5、7天时差异不显著(P0.05),B组和C组中SOD活力在整个试验期间显著降低(P0.05);A组、B组和C组血清中CAT、ACP活性和MDA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A组AKP活性在第1天时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之后显著降低,B组和C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复合蛋氨酸螯合铜、蛋氨酸螫合铁、蛋氨酸螫合锰、蛋氨酸螫合锌和蛋氨酸硒对母猪血清微量元素、相关酶、激素的含量以及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复合微量元素母猪血清铜、铁、锌的水平有提高的趋势,血清锰、硒的水平则降低;配后期(配种后30d)对比于配前期(断奶后3d),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有显著提高,亚铁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则显著降低;复合微量元素显著提高了配后期血清中亚铁氧化酶和配前期血清GSH-PX活性,降低了配后期GSH-PX的活性;有机微量元素对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没有影响,有机微量元素对配前母猪血清中促黄体素(LH)水平没有影响,显著提高了母猪配后30d时血清中孕酮(P)水平;使用复合有机微量元素母猪的窝产活仔数提高了0.6头,平均窝质量提高了0.78k。  相似文献   

16.
监测了实验感染兔瘟病兔15例的血清溶菌酶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潜伏期血清溶菌酶含量明显高于接种病毒前检测出的正常值,以后略有下降,但在濒死期升至最高值,在发病的不同时期,体温交化与血清溶菌酶含量的变化不呈平行关系,体温变化迅速,而血清溶菌酶含量在病早期快速升高到高峰值之后相当稳定。结论是,兔瘟病毒感染兔体能导致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的迅速增强。  相似文献   

17.
洛夫林10抗条锈性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的不同菌系接种小麦洛夫林_(10)后,接种叶片内的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增长因菌系——寄主组合不同而异。在抗病反应的组合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增长十分显著。而在感病反应组合中,酶活性增长不显著。由此表明:洛夫林_(10)叶片内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迅速增长与其抗条锈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在脊髓的颈中部、颈膨大部和腰膨大部单侧注射或包埋HRP(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追踪了28例北京鸭,对中脑至脊髓的传导通路的起始部位、细胞构筑和机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大量标记细胞分布在中脑对侧的红核,双测的Cajal中介核、中央灰质和动眼神经副交感核(即EW核)内。此外,还发现少量标记细胞分布在中脑中缝核和双侧的中脑外侧网状结构。而在顶盖内,没有任何部位出现标记细胞。研究结果表明,北京鸭除具有红核脊髓束外,还存在着Cajal中介核至脊髓的直接传导通路,EW核至脊髓的直接传导通路以及中缝核和网状结构至脊髓的直接传导通路,而不存在与哺乳类相似的顶盖脊髓束。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 r-球蛋白制剂对肉用仔鸡生长和血清 ALP 活性的影响.将试验组自出壳后肌肉注射 r-球蛋白制剂,每次剂量为10mg/羽,共3次,对照组不予注射.两组鸡均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组比,在7周龄末,平均体重增加54g;在第3.4、5周龄期,平均日增重和血清 ALP 活性分别提高4.2%、4.8%、3.7%和65.7%、20.5%、78.1%.提示 r 球蛋白制剂有增加肉用仔鸡早、中期的生长速度和血清 ALP 活性的作用.此外试验还表明,血清 ALP 活性与相对增重呈显著的正相关(r=0.941).本文还对r-球蛋白制剂促进肉鸡生长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以肉仔鸡为试验动物,采用玉米淀粉——蛋清粉型纯合饲粮,研究了在正常锌水平及低锌水平饲粮条件下,肉仔鸡各器官锌的含量及肉仔鸡对饲粮锌的利用。研究表明,低锌组肉仔鸡体增重、胫骨长度、胫骨灰分显著低于正常锌水平组,而且胫骨、肝脏、肾脏及胰脏锌浓度都显著低于正常锌水平组(P<0.01)。同时研究了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全血锌、肝脏、肾脏、胰脏及胫骨锌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肝脏、肾脏及胫骨锌含量与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呈较高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93和0.97,相关极显著(P<0.01)。采用 Nwokolo 等人的方法,研究了肉仔鸡对不同水平饲粮锌的真利用率。结果表明,缺锌组肉仔鸡对饲粮锌的利用率显著高于正常锌水平组(P<0.01)。通过上述几个方法比较,本文认为,评定肉仔鸡锌利用率和锌的生理指标,以采用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为评定指标较为适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