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原因 1.1 营养因素 各种营养物质的平衡供应,是保证种公猪正常发挥生产性能的物质基础,任何一种营养物质的缺乏或过剩,都会导致种公猪性功能失常. 1.2 能量 能量供给不足会使公猪性器官发育受阻,机能减退,但是过量的能量供给会造成种公猪过肥,使其配种或采精困难以及精液品质下降. 1.3 蛋白质 公猪每生成1亿精子需要1g蛋白质,蛋白质不足会影响精子形成和减少射精量,但是饲料中蛋白质过多(超过18%),会引起血氨浓度升高,可导致精子死亡率、畸形率增加.  相似文献   

2.
《中国畜禽种业》2008,4(7):69-69
公猪对营养物质的需要主要用于维持新陈代谢及生产大量优质精液和保持旺盛的性欲。公猪1次射精量常能达到200~500毫升。最高的能达近千毫升,比其他家畜都多。根据对猪精液成分的分析,其中水分占97%,粗蛋白质占1.2~2%,粗脂肪占0.2%,其他还有糖类、盐类等。另外,公猪射精时间也较其他家畜长,平均约10分钟左右,  相似文献   

3.
60头约2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Duroc×Landrace×Yorkshire)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即对 照组和试验组,每个处理有3个重复组,每个重复10头(阉公猪、母猪各半),对照组饲喂不含甜菜碱的 饲粮,试验组饲喂含1500 mg/g甜菜碱的饲粮,试验猪结束体重约为65kg。从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各挑 选体重相近的阉公猪、母猪各6头进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饲喂甜菜碱使阉公猪、母猪的日增重分别达 10.30%和15.63%、提高瘦肉率3.01%和8.20%,提高母猪的眼肌面积39.21%;而阉公猪、母猪的背 膘厚分别降低18.12%和10.83%。血清中激素水平测定结果还显示,甜菜碱可提高阉公猪、母猪的GH 含量62.50%和70. 97%、IGF-I含量74.33%和44. 98%,且未见性别差异。肌肉样品测定结果表明,甜 菜碱明显提高了阉公猪背最长肌酸不溶肉碱的含量(41.26%),但对母猪背最长肌酸不溶肉碱的含量 未产生显著影响。结果显示:甜菜碱对20~65 kg生长猪的增重和胴体组成的影响上存在着性别差异, 在降低背膘厚的效果上,阉公猪优于母猪。这说明甜菜碱作为甲基供体,能更有效地促进阉公猪体内肉 碱的合成,  相似文献   

4.
一、实现母猪多胎高产 1.抓好母猪配种工作,提高母猪受胎率一是要提高公猪配种能力.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所以必须重视种公猪的选留、培育、利用,以提高公猪的配种能力.公猪的日粮应有完善的营养,以保证满足其对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及总营养水平的需要.还要恰当安排公猪饲喂、饮水、运动、配种和休息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搞好种公猪的饲养管理1.种公猪的饲养种公猪的种用价值是决定繁殖情况好坏的关键。生产中只有保证种公猪的营养、运动和配种平衡,才能保证其提供优质足量的精液,为配种受胎打下基础。首先应做到满足其营养需要,成年公猪的日粮要求:消化能6600千卡,蛋白质16%~18%,钙磷比例为1∶1~2∶1之间。同时适当添加一些必需氨基酸,保证铜、铁、锌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有效含量。其次,饲料要多样化,达到营养互补。饲喂要定时定量,保证种公猪的繁殖体况,防止过肥或过瘦。第三,适量加喂生理酸性饲料,以提高精液品质,增加配种成功率。2.种公猪的管理一是加…  相似文献   

6.
<正>一、种公猪的饲养管理要点(1)种公猪的饲料营养。饲料作为种公猪正常繁殖的前提和基础,要保证良好的营养,合理搭配,达到营养均衡的标准。种公猪的饲料不但要营养全面,易于消化,更要保证优质的蛋白质水平和能量,因为蛋白质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种公猪的精液质量和数量。同时要满足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需求,假如饲料中缺少磷和钙,则容易降低精液的品质,影响受胎率。在饲养种公猪时,应该在清洁、干燥、空气质量良好的条件下进行,确保种公猪的圈舍空间较大,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公猪除了要具备优良的品种外,还要有健康的体质。因此种公猪的饲养工作就显得十分的重要,饲养水平和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种公猪精子的质量。种公猪精子的质量得到保证,才能够正常的进行交配。本文就种公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的工作进行浅显的研究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瘦肉猪的饲养要点福建华安县农业局李光华一、饲养杂交瘦肉猪杂交瘦肉猪是从国外引进的瘦肉型公猪和当地母猪的杂交种,瘦肉率达50%以上,比当地猪提高10%以上。另外,它比当地猪增重速度提高10%,每千克增重少耗料5%。杂交瘦肉猪在市场上是抢手货,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公猪好好一波,母猪好好一窝"。因此,提高种公猪生产性能是实现科学养猪,提高母猪产仔数,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保证。2002年,笔者投资130余万元,筹建了隆昌县畜禽良种场,在全省率先建起标准化种公猪场,引进优质外种公猪,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养猪规模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种公猪的数量在猪场有上升的需求,如何保证种公猪的合理利用,确保种公猪的精液质量等问题,也成为种公猪饲养管理的关键环节,下面就种公猪的饲养管理要点进行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1.
种公猪在养猪生产中承担着猪群的品种改良任务,种公猪的优劣关系极其重大,它直接影响着猪群整体繁殖性能的发挥及生产任务的完成,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因此,种公猪的科学饲养及合理利用是发挥其最佳种用性能的前提和保证。笔者多年在高寒山区开展畜牧科技推广服务工作,对高寒山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赣西两头乌猪是江西地方猪品种之一,其生产性能未知,为充分了解赣西两头乌猪的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对其进行屠宰测定和肉质检测,研究结果可以为赣西两头乌猪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试验对6月龄的12头纯种赣西两头乌猪(公母各半)进行屠宰测定,分析胴体质量和屠宰率等屠宰性能、眼肌面积和瘦肉率等胴体性状以及大理石纹和剪切力等肉品质,并检测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赣西两头乌猪平均屠宰率公、母猪分别为70.41%、70.64%;平均膘厚为公猪3.31 cm、母猪4.05 cm,且公猪平均膘厚极显著小于母猪(P<0.01);眼肌面积为公猪24.8 cm2、母猪23.69 cm2;瘦肉率为公猪42.95%、母猪42.42%;脂肪率为公猪34.92%、母猪35.01%;皮率为公猪12.93%、母猪13.14%;骨率为公猪9.21%、母猪9.43%;熟肉率为公猪62.93%、母猪64.38%;失水率为公猪8.61%、母猪8.21%;贮存损失为公猪4.97%、母猪6.18%,且公猪贮存损失显著低于母猪(P<0.05);赣西两头乌猪肌肉化学成分为蛋白质平均含量20.80%、脂肪平均含量3.60%、水分平均含量73.67%.屠宰率、眼肌面积、瘦肉率、脂肪率、皮率、骨率、熟肉率、失水率等性状不存在性别差异.在肌肉氨基酸含量中,组氨酸含量比乐安花猪和东乡花猪要高.在不饱和脂肪酸中棕榈油酸平均含量为2.59%,十七碳烯酸平均含量为0.15%,油酸平均含量为43.58%,亚油酸平均含量为7.05%,亚麻酸平均含量为0.28%,二十碳烯酸平均含量为1.11%,二十碳二烯酸平均含量为0.38%,二十碳三烯酸平均含量为0.13%,花生四烯酸平均含量为0.32%.[结论]赣西两头乌猪具有较高屠宰率,公猪肉的系水力强于母猪,较不容易形成酸肉,肌肉中具有较高的组氨酸和花生四烯酸,是优良的地方猪种.  相似文献   

13.
公猪的繁殖以易调教、排精多而明显优于其他家畜,其在生产实际中的优劣程度常与饲养管理状况密切相关.良好的饲养管理是保证公猪优良繁殖性能的基础条件,饲养管理的实践应着眼于公猪繁殖性能的充分表现,从经济上讲,就是通过加强饲养管理以保证公猪良好的体况、正常的性机能、提高精子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种公猪的科学饲养与管理是提高种公猪生产力的关键和保证。种公猪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母猪下仔质量与数量,科学、合理的选育种公猪是关键。影响猪生长的因素有环境与遗传,在遗传方面可以归咎到种公猪身上,对种公猪选育与饲养管理都非常关键。本文结合畜牧生产实际,根据多年从事种公猪的选育和饲养管理经验,简要介绍种公猪选育和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饲养管理是保证种公猪优良繁殖性能的基础条件,饲养管理的实践应着眼于种公猪繁殖性能的充分表现,从经济上讲,就是通过加强饲养管理以保证种公猪良好的体况、正常的性机能、提高精子的产量和质量。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综述了如何提高种公猪生产性能。饲料营养营养是维持种公猪正常生命活动、产生精子和保持旺盛配种能力的基础。因此,喂给营养价值完全的日粮,可增进种公猪的健康并提高其生精配种能力。1蛋白质与能量水平日粮中的蛋白水平对种公猪精液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以及精子寿命都有很大影响。种公猪精液中干物质占5%,其中蛋白质(3.…  相似文献   

16.
杜宗沛 《当代农业》2011,(10):38-38
一、种公猪 夏季温度较高,要养好种公猪,提高精液的品质和数量,保持旺盛的配种能力,就必须抓好营养、科学管理、合理利用三个环节。1.保证营养(1)按种公猪的营养标准配制全价日粮。注意要添加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2)日喂饲料2.5公斤,分2次饲喂。  相似文献   

17.
1、公猪栏及配种栏 公猪采用单栏饲养,公猪栏及配种栏合二为一,分单列式和双列式布置.为保证公猪有一定的活动空间,防止过肥,公猪栏尺寸稍大,确定一般规格为3m×2.5m×1.3m.  相似文献   

18.
针对猪伪狂犬病的带毒现象日趋严重,采用猪伪狂犬病乳胶凝集试验方法和猪伪狂病毒gE蛋白ELISA监测方法,每年2次对建水县、蒙自市部分群猪进行血清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及免疫效果跟踪调查.结果表明,2008~2012年阳性率平均达24.48% (59/241),阳性率逐年有所降低.种公猪发病率达3.17% (28/883);繁殖母猪发病率达13.91%(189/1358);新生仔猪发病死亡率16.22% (128/789),发病率逐年有所降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与血清学监测结果基本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对一个成功的繁殖猪群而言,公猪的影响远大于母猪;品质优良的种公猪是一个猪群高生产水平的保证。采用人工授精时,公猪对整个群体后代的影响更大。公猪饲养的好坏,既影响种公猪的使用年限和良种普及覆盖面,又影响与配母猪的受胎率、产仔数及其后代生活力,还影响整个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为了充分发挥良种公猪作用,提高配种质量,加快品种改良步伐,必须加强饲养,精心管理,采取综合技术措施提高公猪的繁殖力。  相似文献   

20.
一、种公猪的饲养方式实际饲养中,应根据公猪的配种负担,相应采取不同的饲养方式。若是实行季节配种,则应采取节奏性饲养,即在配种期来临前1~2个月,开始提高公猪日粮营养水平,并在配种全期持续保持较高的饲养水平,直到配种期结束,再逐渐过渡到正常饲养水平;但非配种期的饲养,仍应保证公猪具备种用体况。若是实行全年配种,则应采取均衡性饲养方式,即全年饲养水平基本保持一致,使公猪始终保持良好的种用体况。二、种公猪的饲养技术1.种公猪的饲粮蛋白质是精液中干物质的主要成分。饲粮中提供一定数量的全价优质蛋白质,对增加种公猪的射精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