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Biolog微平板技术,研究台湾大叶罗汉松、金钻罗汉松和罗汉松的不同土层深度根际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差异,分析罗汉松复杂的共生体与土壤环境的相关性,为罗汉松的栽培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3种罗汉松根际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在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指标中0~10 cm>10~20 cm>20~30 cm,其中罗汉松10~20 cm土层AWCD值最大,金钻罗汉松在20~30 cm土层中AWCD值最低;主成分分析表明,同种不同土层深度下,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模式差异不显著,但不同种罗汉松在10~20 cm土层下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模式差异显著,主要是糖类、羧酸类、氨基酸类三大碳源。在同种不同土层深度下Shannon多样性指数10~20 cm明显高于0~10 cm、20~30cm土层,而Simpson优势度指数在各土层深度下差异不明显。说明10~20cm土层是罗汉松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主要分布层,是微生物发挥根际效应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2.
罗汉松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汉松喜温耐荫,适宜盆栽和园林绿化,繁殖简单,管理方便,栽培罗汉松可给人们美的享受。介绍了罗汉松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罗汉松在南通有悠久的栽培和选育历史,是通派盆景的主要素材,介绍了"雀舌"等在南通栽培的罗汉松主要品种,以及现阶段南通罗汉松新品种的引种及应用情况,提出南通应引选新优品种、标准化培育罗汉松素材的建议,以期为通派盆景的发展提供后援力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适宜于茅苍术生长的林药种植模式,为茅苍术林下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茅苍术为材料,研究茅苍术单作、茅苍术||栀子和茅苍术||罗汉松3种种植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茅苍术单株根茎产量及根茎中挥发油和苍术素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单作相比,茅苍术||栀子、茅苍术||罗汉松处理显著降低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P<0.05,下同);茅苍术||栀子处理不同土层的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单作,茅苍术||罗汉松处理的碱解氮含量显著低于单作。在根茎产量和品质方面,与单作相比,茅苍术||栀子和茅苍术||罗汉松处理显著提高茅苍术单株根茎干重41.75%和205.17%,且茅苍术||罗汉松处理根茎挥发油和苍术素含量显著高于茅苍术||栀子处理221.83%和33.69%。【结论】相对于茅苍术单作,茅苍术与罗汉松复合种植可降低土壤养分含量,形成一定程度的营养胁迫逆境效应,有利于茅苍术根茎增产提质,是一种较适宜的林药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5.
以分布在广西南宁的4种罗汉松植物贵妃罗汉松(Podocarpus princess)、海南罗汉松(P.annamiensis)、兰屿罗汉松(P.costalis)和广西本地罗汉松(P.macrophyllus)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其叶片形态性状、渗透性调节物质、含水量及抗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并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4种罗汉松植物的叶片形态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差异。结果表明:4种罗汉松植物的叶片形态性状及生理生化特性有明显差异,并具有较复杂的环境适应机制。海南罗汉松和兰屿罗汉松对广西南宁当地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两者在生理上表现出相似的规律,其叶片形态性状指标、渗透性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物酶活性整体比其他罗汉松品种的高,更适合南宁经济开发种植和园林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6.
北海市罗汉松繁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罗汉松(P.macrophyllus var.macrophyllus)为裸子植物门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罗汉松属(Podocarpus)的一种乔木树种,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省(区),栽培于庭园作观赏树。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弱,耐阴性强,喜排水良好湿润之砂质壤土,对土壤适应性强,盐碱土上亦  相似文献   

7.
4种罗汉松叶片形态性状及生理生化特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分布在广西南宁的4种罗汉松植物贵妃罗汉松(Podocarpus princess)、海南罗汉松(P.annamiensis)、兰屿罗汉松(P.costalis)和广西本地罗汉松(P.macrophyllus)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其叶片形态性状、渗透性调节物质、含水量及抗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并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4种罗汉松植物的叶片形态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差异。结果表明:4种罗汉松植物的叶片形态性状及生理生化特性有明显差异,并具有较复杂的环境适应机制。海南罗汉松和兰屿罗汉松对广西南宁当地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两者在生理上表现出相似的规律,其叶片形态性状指标、渗透性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物酶活性整体比其他罗汉松品种的高,更适合南宁经济开发种植和园林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8.
以罗汉松为供试植物,设置3个不同施肥方式:常规施肥、常规施肥+猪粪、常规施肥+猪粪+菌剂,猪粪和菌剂分别设置3个不同浓度梯度的处理,研究罗汉松施肥1年后的土壤理化性质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施用猪粪可以提高土壤p H,提高土壤通气性、持水性和土壤肥力,且随着猪粪施用量的增加土壤改良效果越明显。与常规施肥+中量猪粪相比,配施微生物菌剂可以有效提高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对于罗汉松地径和冠幅的生长提升最大,地径和冠幅与常规施肥相比分别提高了10.83%和12.01%。猪粪处理和菌剂处理对罗汉松树高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此外,土壤孔隙度和持水量与罗汉松生长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常规施肥相比配施菌剂处理土壤总孔隙度平均提高了37.36%,田间持水量平均提高了49.47%。通过配施菌剂减少化肥和有机肥的投入,既能满足罗汉松生长营养所需,还可以减少种植成本。研究结果对苗圃育苗和园林应用中罗汉松的施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罗汉松扦插繁殖与栽培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罗汉松的扦插繁殖技术,并介绍了其栽培应用技术,包括罗汉松盆景的制作与养护管理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浅谈罗汉松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汉松对园林绿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繁殖比较简单,管理起来也更方便。对罗汉松进行栽培,能够给人展现出美的享受。所以,在本文中,对罗汉松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1.
对南宁常见的3种罗汉松植物贵妃罗汉松、海南罗汉松及本地罗汉松生理生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3种罗汉松生理生化指标因季节更替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在渗透性调节物质变化中,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其均值表现为贵妃罗汉松海南罗汉松本地罗汉松;可溶性蛋白含量为秋季春季夏季冬季,其均值表现为海南罗汉松本地罗汉松贵妃罗汉松;脯氨酸含量季节性变化规律贵妃罗汉松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且各季节间变化相对平缓,海南罗汉松及本地罗汉松均为秋季春季冬季夏季且季节间变化差异明显。在酶保护系统中,3种罗汉松叶片SOD活性四季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POD活性四季变化顺序均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其中春季海南罗汉松POD活性最高;CAT活性季节变化为冬季夏季春季秋季;SOD、POD、CAT活性均表现为海南罗汉松本地罗汉松贵妃罗汉松。在光合色素含量变化中,叶绿素a含量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其季节性变化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海南罗汉松本地罗汉松贵妃罗汉松。综上所述,季节更替对3种罗汉松生理生化指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海南罗汉松的生理生化指标大于其他两个品种,说明在自然环境中海南罗汉松生长更占优势。  相似文献   

12.
开展罗汉松叶部真菌性病害的调查与鉴定,为罗汉松的病害防控提供参考。从广西南宁市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采集罗汉松病叶标本,采用组织分离法、致病性测定确定病原菌。通过结合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形态特征及rDNA-ITS序列分析,最终确定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将罗汉松的这3种病害分别鉴定为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叶尖枯病(Pestalotiopsis virgatula)及叶枯病(Alternaria alternata)。其中,由A.alternata引起的叶枯病和P.virgatula引起的叶尖枯病为首次报道的罗汉松病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南宁罗汉松园的小气候,为植物主题园营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南宁罗汉松园不同片区夏秋季温湿度的实地观测,分析罗汉松园的温湿度日变化特征,研究温湿度随高度的变化和不同片区的分布特点.[结果]秋季的人体舒适度整体较夏季高;不同片区中,罗汉松区整体的人体舒适度为最佳;距离地面不同高度的人体舒适度不同,但总体差别不大.罗汉松在夏秋季可有效降低空气温度,增加空气相对湿度.[结论]可据不同的季节和时间段得出最佳观赏时段及路线;可适当增加罗汉松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搭配的比例,通过营造罗汉松园小气候,增加人体舒适度,提升游客观赏园林的体验感;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依据小气候效益适当选择种植罗汉松植物.  相似文献   

14.
不同连作年限土壤对大棚黄瓜根系活力及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分别以大棚黄瓜连作4,25年的土壤为处理,以露地菜田非连作土壤为对照进行盆栽黄瓜试验,研究不同连作年限土壤对黄瓜根系活力、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25年土壤栽培的黄瓜与连作4年土壤栽培的黄瓜根系活力、光合速率及产量均有显著差异,连作4年土壤栽培的黄瓜根系活力、光合速率及产量均高于连作25年土壤栽培的黄瓜,而连作25年14年土壤栽培的黄瓜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孟军  纪柳梅  刘洋  吴丹  黄思琪  黄增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518-5519,5662
[目的]测定罗汉松实的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含量,为罗汉松果实的药效学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和原子吸收法对罗汉松实的氨基酸和矿质元素进行测定。[结果]罗汉松种子和花托总氨基酸含量(以鲜品计)分别为2770.5me/100g和466.1mg/100g,药用氨基酸含量高达63.2%和62.0%。罗汉松种子和花托均含有Ca、Fe、Mg、Zn、Mn和Cu元素,其中Ca含量最高,分别为69.9mg/100g和21.6mg/100g。[结论]试验测得罗汉松实17种氨基酸和6种矿质元素,分析认为罗汉松实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含量特点与其药用价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前花卉、蔬菜的栽培,一般采用土壤栽培,施以有机肥,这是最经济的栽培方法。但土壤和有机肥易携带病毒及害虫,花卉、蔬菜生长期易受病毒及害虫的侵染,且土壤较重,对于盆栽和立体栽培花卉、蔬菜有诸多  相似文献   

17.
摘要:雀舌罗汉松是南通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盆景素材,在国内外各种盆景大赛中屡获大奖,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然而由于雀舌罗汉松生长缓慢,繁殖数量少,极大限制了雀舌罗汉松产业规模化的发展和花木产业的繁荣。本研究采用光合-荧光测量仪对雀舌罗汉松和大叶罗汉松在不同CO2浓度和光强下的光合能力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雀舌罗汉松虽然具有更低的CO2补偿点和更高的CO2饱和点,但是电子传递效率要低于大叶罗汉松。光合-光强实验结果表明,雀舌罗汉松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高于大叶罗汉松,强光下两者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基本一致。气孔导度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光照强度下,雀舌罗汉松的气孔导度小于大叶罗汉松,不利于气体交换。本研究从CO2浓度、光强的角度分析了雀舌罗汉松和大叶罗汉松光合能力的差异,并提出了适宜雀舌罗汉松快速生长的条件,为进一步规范雀舌罗汉松的种植,推进雀舌罗汉松产业规模化发展,促进花木产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上海植物园盆景园是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家级盆景园,是海派盆景重要的宣传和展示场所。但盆景园存在园内布局不统一、植物景观质量有待提升、海派盆景的风格有待传承、园路分级不明确等问题。为改善盆景园现有的景观环境,重振海派盆景艺术,现对盆景园内的景观绿化、海派盆景、园路、硬质景观等进行改造,以供广大园林工作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顺德从台湾引进了大量的罗汉松,极大地丰富了顺德地区的园林景观,但也增加了有害生物传人的可能性.介绍了进口台湾罗汉松携带的主要有害生物,其中红火蚁及非洲大蜗牛是潜在的主要危险性生物,分析了进境罗汉松有害生物检疫的存在问题,并提出检疫防控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不同栽培方式对大棚大白菜蔬菜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利用的影响,以园田土壤栽培为对照,研究了以农业废弃物腐熟麦秸与腐熟大粪干及园田土壤等为主要原料配制的富有机质土壤限根和非限根栽培方式的作用.结果表明,与富有机质限根栽培和普通土壤栽培相比,采用富有机质土壤非限根栽培的大白菜生长势好,根系活力强,叶绿素含量高,增产效果显著,产量较对照提高了20.68%;硝酸盐含量降低了359 mg/kg,降幅达38.26%,富有机质土壤非限根栽培还明显增加了大白菜叶球的干物质含量,增幅为17.2%;与对照相比,富有机质土壤非限根栽培的大白菜的粗蛋白含量、总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了4.9%、0.9%和2.44%.表明富有机质土壤非限根栽培方式对提高白菜产量及改善营养品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