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国内对草地贪夜蛾还不具备有效的生态控制方法,短时间发生草地贪夜蛾会导致玉米产量下降。该文主要阐述草地贪夜蛾防治目标,重点从生物、农业、理化诱控以及化学防治等方面介绍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治技术,并且通过试验研究,讨论了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治技术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玉米5叶1心期、8-9叶期、大喇叭口期草地贪夜蛾数量、天敌种类数量及玉米危害等级、产量测定,有效评价草地贪夜蛾对不同玉米品种取食危害和产量等方面的差异性。试验表明,供试玉米品种在不施药情况下受草地贪夜蛾危害较重,各品种对草地贪夜蛾田间抗性差异不明显。在草地贪夜蛾发生较重情况下,不用药物防治最高产量损失可达94.5%。  相似文献   

3.
<正>丰南区作为玉米种植大区,全区全年玉米种植面积27.5万亩,玉米产量15.25万吨,玉米种植实现产值1.26亿,玉米是丰南区播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早监测、早预防、早防治,是将草地贪夜蛾对作物影响降到最低的必要手段。下面浅谈一下玉米生产中草地贪夜蛾防治应注意的六大问题一、正确认识草地贪夜蛾,其"可恶"而"不可怕"草地贪夜蛾的"可恶"之处主要有四大表现:即它的四大特性:①迁飞能力特别强、②蛀蚀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玉米不同生育时期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指标,为草地贪夜蛾的精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人工接虫和模拟防治方法,以河南省主栽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分别在玉米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接入草地贪夜蛾3龄初期幼虫,设0、1、2和3头·株-14个处理,重复3次,接虫后第7天喷药杀灭幼虫,待受害叶片完全长出后调查玉米叶面积,至玉米收获期调查株高、穗长、穗直径、百粒质量、穗粒质量、产量等指标,计算草地贪夜蛾为害造成的产量损失率及防治指标。【结果】玉米受害叶面积、叶面积损失率和产量损失率均随幼虫密度提高而加大,2021年夏玉米3个生育时期平均每头幼虫造成的产量损失率分别为7.54%、4.99%和3.96%,2022年分别为7.33%、5.34%和4.59%。产量水平7 500~12 000 kg·hm-2条件下,化学防治为主时,夏玉米小喇叭口期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指标为11.1~17.6头·百株-1,大喇叭口期为15.9~25.4头·百株-1,吐丝期为21.9~35.0头·百株-1<...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产量高,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强,营养丰富,用途广等特点,但是玉米病虫害长期影响着玉米产量的提高.常见的玉米病虫害有:苗枯病、粗缩病、大小叶斑病、玉米茎腐病、玉米青枯病、玉米纹枯病、玉米黑粉病(玉米黑穗病)、丝黑穗病、玉米锈病、矮花叶病(又名条纹病、花叶病毒病、黄绿条纹病)、玉米螟虫和蝼蛄、蚜虫、蛴螬、小地老虎、粘虫、斜纹夜蛾、银纹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蝗虫、蓟马等.本文主要以这些病虫害中的一部分为例,从它们的识别方法、为害症状、防治方法、传播途径等四方面进行探讨,为农民防治病虫害提供方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6.
<正>甜菜夜蛾是一种迁飞性强、间歇暴发危害的世界性害虫,该虫发生世代多、食性杂、繁殖快、危害重。自1997年7月下旬在济源市轵城镇河岔村的萝卜、白菜地暴发危害以来,危害日趋严重。近年来,发现该虫在玉米、马铃薯、豆类等多种作物上严重危害,并且防治比较困难,目前已成为影响济源市玉米、花生、大豆等秋作物生产的重要害虫之一。一、甜菜夜蛾的发生规律研究(一)甜菜夜蛾的发生世代及发生时期甜菜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属昆虫,学名贪夜蛾,俗称甜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桦甸市玉米连作面积逐年增加,玉米灰斑病呈逐年加重趋势,成为影响桦甸市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本文对玉米灰斑病在桦甸市发生情况和防治措施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出了以农业防治为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草地贪夜蛾今年首次在我县玉米上发生,并产生一定危害:春玉米、夏玉米上点状零星发生,秋玉米上偏重发生,全年发生面积280hm2,重发面积达40 hm2,产量损失在1.4-48%。本文介绍了无为县草地贪夜蛾发生与防治情况,分析了发生特点与防治效果,以期为草地贪夜蛾监测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草地贪夜蛾在玉米整个生育期皆可危害,受害可造成减产20%~30%,为筛选出防治效果较好的药物,进行了药物防治区组试验.结果表明,用化学农药5%甲维盐150mL·hm-2+5%虱螨脲600 mL·hm-2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综合表现较好,防治后产量达10100.55 kg·hm-2.  相似文献   

10.
草地贪夜蛾的特征特性及危害玉米症状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服务》2019,(6):61-62
为玉米生产上搞好草地贪夜蛾的防治工作,介绍了草地贪夜蛾的特征特性、危害玉米的症状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玉米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玉米可刺激大脑细胞,可有效预防动脉硬化,可促进肠道蠕动,加强新陈代谢,可有效防止视力下降。再加上玉米食用方法较多,即可煮食,也可烤食,还可做菜。但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1玉米病虫害种类及成因常见玉米病害主要有大斑病、叶斑病、弯饱霉角斑病、锈病、褐斑病、纹枯病、干腐病等。常见玉米虫害有玉米螟、二点唯夜蛾、棉铃虫、粘虫、甜菜夜蛾、蚜虫、叶螨、灰飞虱、地下害  相似文献   

12.
草地贪夜蛾繁殖速度快,对玉米植株的危害最为严重。该文首先阐述了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学特征、对玉米的危害表现及其对勐腊县玉米生产造成的损失。然后提出草地贪夜蛾防控策略,可采取成虫诱杀技术与幼虫防治技术对虫害进行治理,希望能够为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特性和田间种群自然消长规律,明确其对玉米造成的产量损失,对不防治田秋玉米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进行系统观测调查和测产。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对玉米全生育期均有为害,为害特性表现为趋嫩性、隐蔽性、世代重叠、低龄幼虫群聚性和高龄幼虫自相残杀等特性。不防治田秋玉米苗期至成熟期被害株率从30.5%增长至97.0%;百株虫量苗期为41~44头,抽雄至灌浆期为72~91头,成熟期为18~23头;为害造成玉米鲜重减产382.2 kg/亩,减产率24.3%,实际经济损失81.5%。  相似文献   

14.
近年,随着玉米产量的不断提高,大面积推广玉米秸秆还田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原因,使已经得到控制的病虫害正在回升,新的病虫害不断出现,危害加重。其中,玉米顶腐病、玉米褐斑病、玉米粗缩病、玉米茎腐病、玉米蓟马、二点委夜蛾等病虫害不断加重,给玉米生产带来一定影响,成为制约玉米高产优质的重要因素。因此,认识这些病虫的田间危害症状并采取防治措施,是促进玉米产量进一步提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1发生情况黏虫属鳞翅目,夜蛾科。俗称螳蝗、行军虫、夜盗虫、剃枝虫,是玉米田间危害较大的主要害虫之一。2012年三代黏虫在北方春玉米区暴发,虽经防治,仍造成很大的产量损失。因此黏虫的防治应注意把握好最佳防治时期,以便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焦作市是全国粮食高产区之一,但随着产量水平的不断提高,病虫的发生危害呈加重趋势,近年来新上升的玉米顶腐病、玉米褐斑病、玉米粗缩病、玉米蓟马、二点委夜蛾等病虫害,已成为制约玉米高产优质的重要因素。重点介绍了上述几种病虫的田间危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二点委夜蛾为害玉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进行了二点委夜蛾为害玉米试验,用直线回归法求出二点委夜蛾样点接虫量与玉米产量为害损失率相关式为Y=-2.642682927+7.698963415X,呈极显著回归关系。求出经济允许损失率为4.46%,代入回归算出防治指标为每样点0.92头;进一步确定二点委夜蛾发生程度分级标准,1~5级样点虫量分别为:0.92~1、1.1~2.0、2.1~2.6、2.61~3.6头和3.6头。  相似文献   

18.
二点委夜蛾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二点委夜蛾是当前危害玉米的一种新的害虫,主要危害玉米幼苗,轻者造成玉米苗倾斜或倒伏,重者缺苗断垄。阐述了二点委夜蛾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并总结了其防治措施,以期为该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二点委夜蛾主要以幼虫危害玉米茎基和根部,造成玉米心叶萎蔫、植株倒伏而枯死,其危害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防治难度大,近几年危害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为供生产上防治二点委夜蛾参考,介绍了二点委夜蛾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危害特点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2000~2003年的玉米虫害防治试验可知,在玉米田里枯心夜蛾为害玉米幼苗,造成缺苗断条,减产3%~8%.因此,研究玉米枯心夜蛾发生规律并予以防治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