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促进高原特色淡水渔业养殖,景东县2016年在水产养殖基地开展池塘大闸蟹高效生态养殖试验。结果表明,亩产大闸蟹150kg,亩产值1.8万元,亩纯收入达7000元。说明池塘大闸蟹高效生态养殖是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全县名优鱼产业化进程的好路子。  相似文献   

2.
项目背景 贵池素以盛产鳜鱼而闻名,积累了丰富的鳜鱼文化。鳜鱼营养丰富、肉鲜味美。多年来,鳜鱼价格居高不下,产品供不应求。鳜鱼繁育建在省级渔业科技示范园,饵料鱼繁育基地建在区良种场,网箱养殖基地建在白沙湖、升金湖,加工厂、检测中心建在城区.项目单位简介 安徽省池州市责池区鳜鱼协会“秋浦花鳜产业化”实行项目法人制,由贵池区鳜鱼协会经营管理,专门从事秋浦花鳜的苗种繁育、饵料鱼开发供应,成鱼养殖技术研究,现有苗种繁育基地3处,成鱼养殖基地有池塘266.67hm^2、大水面2666.67hm^2。  相似文献   

3.
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锡盟不仅拥有茂盛的草原,而且也有相对丰富的天然水面,据统计总水面积为100.7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为77.6万亩,已利用面积为55.4万亩。多年来由于养殖品种单一,仅限于鲤、鲫、“四大家鱼”的养殖,养殖效益不高。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有关部门积极探索,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从2001年开始选中锡林河水库移植大银鱼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佚名 《新农村》2013,(10):20-20
在浙江省浦江县浦南街道宋溪村,有个省级现代渔业园区——馨香苑生态农场泥鳅养殖基地。该基地负责人张宝余说,至今他已投入1000多万元,2012年养了225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泥鳅,赚了200多万元,经济效益要比以前养殖“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草、鳙鱼)多好几倍。现在,基地主要繁殖培育泥鳅,附带养殖黄颡鱼、鲫鱼、青虾和“四大家鱼”等。  相似文献   

5.
王文彬 《新农村》2014,(11):30-31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休闲渔业应运而生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同质化竞争也愈演愈烈,使其经营效益急转直下。面对这种态势,发展休闲渔业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做好"特色"文章 休闲渔业是渔业结构调整中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各地应以彰显当地特色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发展切合实际的休闲渔业。 一是养殖垂钓型。就是利用池塘、湖泊围栏养殖基地等渔业设施,以养殖鱼类为主,配备一定的设施,开展垂钓业务的休闲渔业。  相似文献   

6.
达拉特旗渔业发展以池塘精养为主,全旗现有养殖水面1267hm^2,其中精养池塘面积867hm^2,其余为塘坝,发展水库网箱养殖面积50m^2,投放鱼种40多万kg,投放夏华200多万尾。养殖品种主要以大宗淡水鱼为主,现有5个渔业协会和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申报认定无公害产地4个,认证无公害产品5个,注册商标3个。达拉特旗水产养殖区2007年获农业部颁发的“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称号。大树湾养殖区确定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示范片)。年底渔业产品产值1.25亿元,渔业从业人员950多人,人均纯收入2.8万元。在“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渔业园区3733hm^2,积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规范化、集约化的渔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孙家屯水库总库容1 02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691万立方米,宜渔水面80~100hm2,自2004年以来,通过调整渔业养殖结构、加强渔政治安管理力度、科学施肥等一系列措施,渔业产量稳步上升,年均渔业纯收入在29万元左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8年鲢、鳙产量68t,团头鲂、鲤、鲫、青鱼、草鱼产量17.5t,实现渔业纯收入32万元。总结了5年来水库渔业综合养殖技术,为水库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河南省扶沟县陈大楼村生猪养殖发展逐渐形成规模和特色,走出了一条依靠生猪养殖业实现兴村富民的发展路子,年出栏生猪25000余头,年创效益400多万元,农民人均来自养殖业的收入达1120元,占纯收入的49.2%。1999年,村民陈同和、陈长安为其亲戚帮忙养猪,从中学到了技术,看到了前景。2000年,2人回村各自投资30多万元搞起了规模养殖,经过3年多的发展,饲养母猪达68头,年出栏生猪1500余头,创利润30多万元。村党支部、村委会及时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引导群众发展生猪养殖,迅速在全村形成了“一户上,多户跟,多户带全村”的发展局面,推动了全村生猪养殖业和养殖大户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亮  杨彦军 《现代农业》2010,(12):128-128
宁夏地区是西北地区重要的渔业基地,水产品产量居西北首位,主要养殖品种有鲤鱼、草鱼、花白鲢、鲫鱼等品种,由于个别渔场在渔业养殖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缺乏相应的重视,给渔场养殖生产造成了极大损失,为更好地完成养殖生产目标,实现渔场效益显著提高、生产安全进行、确保整个养殖阶段无事故发生,这篇文章是作者近几年来在渔业养殖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一些方法和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以来,凤凰县的稻花鱼养殖重点产业扶贫项目采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运作,有序开展,效果明显。全县投入资金900万元,创建稻花鱼养殖示范基地12个,完成标准化稻花鱼田386.7公顷,投放鱼种7.5万公斤。经测产,项目实现每667平方米鲜鱼产量51.5公斤,每667平方米增加纯收入2060元,户均年收入增加7975元,惠及12个乡镇72个村1498个贫困户5968个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11.
何继学 《福建农业》2013,(12):98-98
生态鱼,山里人又叫它清水鱼,有草、鲢、鳙、鲤鱼等。它是在山区自然环境下,利用常年流动的清澈山泉溪水以及纯天然绿色植物养殖的、具有独特风味品质的水产品。迪口镇凌坑村,海拔600米,这里养殖着100亩生态鱼。生态鱼以独特的养殖方式,独到的营养价值以及鲜美的口味受到人们的青睐。现将生态鱼的养殖技术作如下总结,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湖南光正生态渔业有限公司是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董事长刘光正先后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首届全国兴渔富民十大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2月,拥有Ⅱ类水质的沅江市浩江湖养殖水面800公顷,设置名贵鱼养殖网箱1480口,建有“创新生态饲料厂”,至2008年底止累计资产总额6880万元。短短几年时间由一个小型企业发展成“省级龙头企业”,并成为国家“养殖示范、技术推广、加工出口、技术人才培训”基地。  相似文献   

13.
乌鳢俗称乌鱼、财鱼、乌棒等,是一种淡水底栖经济鱼类,因易加工出口而有广阔的国际市场,成为重要的出口淡水养殖品种。2006-2007年,本县200公顷(3000亩)乌鱼养殖基地在实施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时,着力推广池塘生态修复技术、水质调控技术和无公害乌鳢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4.
黄颡鱼作为四川省主养特色品种之一,对渔民增收、渔业增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四川杂交黄颡鱼苗种在全国占据一定的行业地位.文章就黄颡鱼养殖现状、产业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四川省黄颡鱼产业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硖石乡六川店村,充分利用村内河滩水资源,鼓励引导村民大力发展淡水鱼养殖业,在此基础上延长产业链,带动渔家乐发展,全村集水产养殖、餐饮和垂钓休闲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成为该市“一村一品”现代农业的一大亮点;目前已发展养殖户40户,养殖水面126亩,渔业产值达80余万元,带动发展渔家乐接待户10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唐春 《广西农业科学》2004,35(2):150-152
2000~2001年全州县实施“稻田养殖禾花鱼高产技术”项目,面积13987.5hm^2,推广深沟养殖技术,投放大规格鱼种,实行三级放养,适时转移、轮捕。项目实施2年来,总产商品鱼1151.9万kg,商品鱼年均产量823.5kg/hm^2;年均新增纯收入1735.5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1.69。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清河农场把循环经济做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头戏,提出了“12345”生态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即到2008年,建成1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2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20万只蛋鸡养殖基地和3000亩水产养殖基地,精心打造猪,鱼、菜、禽蛋四大“清凉河”系列品牌无公害绿色产品,力争使全场人平均收入达到5000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1基本情况 永登县鲑鳟鱼养殖始于1983年,已有20多年的养殖历史,经过多年的发展,养殖规模已初见成效。从全县的养殖范围来讲,主要集中在柳树乡复兴村和城关镇满城村的“药王泉”周围,现有养殖企业32家,共用地1150亩,直接用地150亩,净养殖水面57亩,拥有各类饲料加工设备40台(套),固定资产近2000多万元,年产商品鱼10~15万奴,年产值达300~400万元,从业人员150余人。  相似文献   

19.
<正>射阳县依托本地资源,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了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2012年完成水产品总产量24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68亿元,农民人均来自渔业的纯收入达2300元,出口创汇2130万美元。比2010年分别增长22.2%、26.4%、30.6%和42.5%。一、优化的品种结构全县现有异育银鲫、南美白对虾、螃蟹、黄颡鱼和泥鳅等优势特色品种10个,面积17.3千公顷,占全县养殖面积46%,2012年实现产值28亿元。其中,规模养殖的异育银鲫10千公顷,南美白对虾4.7千公顷,螃蟹1千公顷,年产值分别达到15亿元、10亿  相似文献   

20.
《饲料博览》2006,(3):42
日前获悉,通威位于上海的10万亩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建设将于春节后全面铺开,与此同时,通威在北京、广州、武汉、上海等四大战略区域的无公害水产品标准化养殖基地也将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这标志着诞生于成都的中国首个鱼品牌——通威鱼将强势出川,真正游向全国。记者了解到,通威计划投资至少10个亿,将通威鱼打造成中国首个无公害鱼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