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通过人工冷冻和电导率的测定,对8个不同种源的大红袍花椒的抗寒性进行测定,并探讨其抗寒机制。结果表明,各种源花椒叶片的半致死温度(LT50)为-1.06~-2.14℃,涉县花椒的LT50最低,汉源花椒LT50最高。当温度由2℃下降到-2℃时,平顺花椒、涉县花椒和韩城花椒叶绿素含量降低,而武都花椒、凤县花椒、泰安花椒、循化花椒和汉源花椒叶绿素含量升高。4~-2℃条件下,随温度的降低,不同种源花椒的丙二醛(MDA)含量增加,SOD、POD等酶促防御系统活性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8个种源大红袍花椒的抗寒性顺序为涉县花椒平顺花椒韩城花椒武都花椒凤椒泰安花椒循化花椒汉源花椒。  相似文献   

2.
不同种源大红袍花椒种实特性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地理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我国不同种源大红袍花椒的种实特性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异规律,为花椒优良种质资源的选取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野外实际调查和测定,对我国青海循化、甘肃秦安、山西平顺、陕西韩城、山东泰安、河南淅川、陕西凤县、河北涉县等8个不同种源大红袍花椒的种实特征和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8个不同种源大红袍花椒种子的横径为3.54~4.35mm,纵径为2.96~3.35mm,种形指数为1.24~1.31。陕西韩城和甘肃秦安花椒具有较高的出皮率,分别为52.3%和50.3%;8个种源花椒种子的含油率均在23%以上,且各种源间差异较大;大红袍花椒种子含有6种脂肪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油酸(25.92%~45.95%),其次是亚油酸(13.96%~31.32%)。果皮中含有17种氨基酸(4.77%~6.64%),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其占氨基酸总量的26.33%;果皮中铁元素的含量最高,为96.34~126.38mg/kg。从各种源的分布区域来看,花椒种子千粒质量与地理经度呈正相关,即东部的种子千粒质量较大,而西部的较小;西部地区的大红袍花椒出皮率高于东部地区;种子含油率与海拔、4-6月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与6-8月降水量呈负相关。【结论】陕西韩城大红袍花椒产量高,种子含油率高,果皮富含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表现出优良的表型性状及较高的经济性状,可以作为优良花椒种源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源花椒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个种源大红袍花椒1 a生实生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法,测定了干旱胁迫条件下各种源花椒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应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了不同种源花椒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程度不同,各种源花椒抗旱性强弱各异,各种源抗旱性强弱排序为:汉源花椒>涉县花椒>韩城花椒>凤县花椒>武都花椒>平顺花椒>泰安花椒>循化花椒。  相似文献   

4.
对陕西省凤县、耀县、富平和韩城的花椒干腐病病情调查表明,同一地方的不同花椒品种之间的发病程度存在明显差异,豆椒、大红袍病情较重,而米椒发病较轻。在PDA培养基上,凤县菌系(Ffx)和耀县菌系(Fyx)菌落呈绒毛状、紫红色,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富平菌系(Ffp)和韩城菌系(Fhc),并以三隔膜镰刀型分生孢子多见。Ffp菌落独特,呈短绒毛至绢毛状,薄或稀疏,桔黄色,其分生孢子较其它菌系产生时间早、形态大,以4~5隔膜孢子多见。Fhc的菌落特征虽然与Ffx、Fyx菌系基本相似,但在相同条件下不易产孢或产生孢子较小。用各菌系菌丝体对大红袍花椒茎干刺伤接种,结果表明,接种Ffp后的病斑扩展时间早、速度快,Ffp的致病性明显强于Ffx和Fyx菌系,后两者对大红袍的致病性相近。试验证明,花椒干腐病菌存在着培养性状和致病性分化。  相似文献   

5.
大红袍花椒是甘肃省花椒的优良品种之一,在甘谷县栽植面积较大。本文总结了甘谷县大红袍花椒的丰产栽培管理要点,对提升大红袍花椒的产量、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1、播种育苗 (1)品种选择 优质花椒品种有清椒、大红袍花椒、高脚黄花椒和竹叶椒等,以种植清椒和大红袍花椒最佳.  相似文献   

7.
正华阴市隶属陕西省渭南市,以陕西大红袍为主要种植对象,大红袍色泽鲜红、麻味强,产量能达到每年平均亩产量在160kg~180kg之间。但是,品种不适宜日照少、湿度大的地区种植,若是强行移植会出现锈病、不挂果等问题。在华阴,种植花椒不仅仅是给椒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也为地区山林绿化提供了保障,纵观整个陕西省,花椒的种植面积颇大,总产量也是位居全国第一。1良种选育大红袍的种植区域和数量在花椒种植行业中一直占有较大  相似文献   

8.
<正>陕西省韩城全市26万农民中,如今有15万椒农靠种植花椒鼓起腰包。韩城市花椒管理局局长张福勋介绍,韩城种植花椒历史久远。韩城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制定了科学的发展规划,如今形成  相似文献   

9.
花椒是我国传统的香料和油料作物之一,也是传统的八大调味品之一,在四川省产量大,消费量高。但目前花椒面临病虫害严重、树势衰弱等一系列问题,造成花椒减产农民减收。本试验通过利用四川南部产区优良大红袍做砧木,嫁接六月椒、汉源花椒、藤椒以及葡萄山椒,研究其对接穗的成活率、生长情况以及嫁接苗幼树期的抗性的影响,以期找出最适砧穗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南路大红袍×汉源花椒为最适砧穗组合,适合在四川省南部产区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农业部印发的《关于公布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的通知》中,陕西省凤县大红袍花椒栽培系统名列其中。凤县是中国花椒之乡,花椒种质资源丰富、生产条件良好,所产大红袍花椒是国家原产地保护认证产品,花椒果粒大、含油量高、品质优,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长期以来,凤县椒农在花椒种植与管理方面形成了一整套以花椒品种选育、种植栽培、植保管理、采收加工和花椒文化为核心的大红袍花椒栽培系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韩城全市26万农民中,如今有1s万椒农靠种植花椒鼓起腰包:韩城市花椒管理局局长张福勋介绍,韩城种植花椒历史久远:韩城市委、市政府冈地制宜,制定了科学的发展规划,如今形成了“政府引导+协会+龙头企业+批发市场+基地+农户”的花椒产业化、规范化经营格局,  相似文献   

12.
花椒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0条RAPD引物对21份花椒种质资源的DNA进行了扩增,计算了样品间的遗传距离并进行了聚类分析。共扩增出257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86条(占72.37%),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多态位点6.2个。21份种质材料间均存在遗传差异,其中韩城红葡萄椒和韩城大红袍遗传距离最近,平均遗传距离为0.290 4;凤县野生构椒和韩城白葡萄椒的遗传距离最远,平均遗传距离为0.833 6;同一种质资源内个体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山东大红袍个体间差异最大,个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87 2,但临夏一号和凤县大红袍2份种质内个体间均未检测到差异。当遗传距离取0.529 7~0.576 3时,21份花椒种质资源可以聚类为3组,当遗传距离取0.496 3~0.503 7时,可聚类为7组。RAPD多态性分析从分子水平上反映出了花椒种质资源复杂的遗传背景;为花椒品种的鉴定与分类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云雾花椒与不同原产地花椒主要品质特征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雾花椒样品为试材,通过测定云雾花椒挥发油和麻味物质含量,比较其与韩城大红袍、汉原贡椒、九叶青椒的现有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云雾花椒的挥发油和麻味物质含量均优于韩城大红袍、汉原贡椒和九叶青椒,其挥发油含量高达6.5mL·(100g)-1,分别是韩城大红袍、汉原贡椒、九叶青椒的4.2、3.4和1.3倍;麻味物质含量为29.25mg·g-1,分别是韩城大红袍、汉原贡椒、九叶青椒的2.7、3.3和2.2倍。4种花椒的挥发油含量较高的前5种成分和含量均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花椒风味特征。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园址选择、选种、栽植,以及后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宁夏泾源地区大红袍花椒秋栽技术要点,同时对其成活率进行了观测,旨在为大红袍花椒推广种植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红袍花椒是韩城市主要经济树种和退耕还林树种,花椒产业更是韩城市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大红袍花椒主要栽植地点在浅山台塬区,灌溉条件差,产量不稳定,严重影响了椒农的收入。本文通过椒园试种油菜刈割覆盖的方法,改善椒园栽培环境,增加椒园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提高花椒产量和质量,稳定椒农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6.
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舟曲县的花椒生产发展迅速,但更存在良种化程度不高、品质差及产量低而不稳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优质花椒品种大红袍种子处理不当、发芽率低而造成苗木缺乏.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经过几年的试验研究,摸索出了大红袍花椒实生苗培育的一整套技术.  相似文献   

17.
高敏芳  王翡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2):1627-1629
分析了创建韩城大红袍花椒品牌的必要性、优越条件以及韩城大红袍花椒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统一品牌思想认识,抓好品牌产业基础建设;推行花椒无公害生产技术,树立优质、安全的品牌形象;加强龙头企业和区域组织建设,提升产业组织化水平;完善花椒市场体系建设,增强服务功能;挖掘文化内涵,拓展花椒产业链;依靠科学技术,提高花椒生产的现代化水平等对簏.  相似文献   

18.
<正>林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长期以来发展花椒产业,实施规模化栽植,先后形成了石柱村、武家水村、大付街村、圪垱村、马兰村等50余个花椒示范园区,栽植面积达到7万余亩,成为远近闻名的花椒之乡。境内所产花椒品质优良,主栽品种大红袍花椒,2001年荣获全国特种养殖种植品种展示交流会金奖;该品种后被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大红袍王"花椒,先后荣获"河南省科技成果进步奖"、"安阳市科技成果三等奖"、"河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室温贮藏的方法,研究贮藏时间对大红袍花椒和青花椒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1、2、3 a时,大红袍花椒果皮麻味素含量和脂肪酸含量降低,分别较对照(当年)降低14.4%、50.8%、69.7.0%和2.0%、10.0%、14.0%,青花椒分别降低11.0%、40.5%、44.2%和6.5%、21.7%、22.8%。种子贮藏1、2、3 a时,大红袍花椒和青花椒脂肪酸含量分别较对照(当年)降低了0.98%、19.6%、20.2%和2.2%、15.3%、22.4%。同时,脂肪酸组分含量受贮藏时间的影响显著。贮藏1 a时,大红袍花椒和青花椒果皮亚麻酸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19.2%和26.9%(P<0.1),贮藏3 a时,分别减少27.6%和35.8%(P<0.1),亚油酸含量分别减少22.2%和15.7%。贮藏1 a的花椒果皮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但随时间延长,其含量降低。同时,贮藏1 a时,大红袍花椒果皮中天冬氨酸、脯氨酸、胱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45.2%、55.4%、66.7%、128.6%(P<0.1),青花椒果皮中天冬氨酸、谷氨酸、脯氨酸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40.8%、30.7%和60.9%(P<0.1)。室温条件下,花椒保存时间以1 a以内为宜。  相似文献   

20.
鲜食花椒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椒是集香料、油料、药用为一身的经济树种,而鲜食花椒尖又是一个新兴的特种蔬菜品种,本地主要是以种植大红袍花椒,采摘嫩芽为主。花椒尖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本文就鲜食花椒尖的品种特性、苗木繁殖、整地与栽植、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