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腐蹄病为牛群常见病,典型症状为跛行、喜卧,检查蹄部可见变形、趾间皮肤发红、红肿,蹄冠呈红紫色,湿热肿痛。随着病情加剧,蹄部组织脓肿,出现炎性化脓区。此病是非致死病,但是,严重影响养殖效益,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1病因分析1.1病原体感染病原体主要包括结节状类杆菌、产黑色素类杆菌、脆弱类杆菌、坏死杆菌,此外,螺旋体、粪弯杆菌、梭杆菌、球菌、酵母菌及其他一些条件致病菌。坏死梭杆菌是从患蹄中最常分离到的  相似文献   

2.
治家畜蹄病土方1.裂蹄:鲜松香火烫滴入蹄裂缝中,每日2次。2.蹄叉腐烂:取食盐,韭莱适量捣成糊状。抹于患部,再用黄蜡溶滴封口。以上3则本刊辑治家畜蹄病土方...  相似文献   

3.
屈腱挛缩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屈腱变短,造成指(趾)关节掌屈,妨碍肢蹄运步和负重的一种疾病。幼驹和成年家畜都有发生。站立时,患肢好象较短,腕关节伸展不充分,球关节不下沉,系部直立,蹄踵不着地,以蹄尖负重。甚者出现滚蹄,球关节和蹄前壁着地,蹄底后翻。几年来遇到8例,用小宽针治疗1~2次,均愈。  相似文献   

4.
樊新忠 《猪业科学》2013,(11):50-50
健壮结实的肢蹄是支撑种猪群健康生产的基础,也是支撑整个养猪生产链持续获利的关键。1 猪群肢蹄健康状况及产生原因当前生产中猪群肢蹄健康状况很不乐观,在以杜长大为主的现代瘦肉型猪群中,常见因肢蹄结构不良引发机能障碍出现多种肢蹄病,包括:蹄畸形(蹄结构不良,偏蹄、蹄底增生、蹄壳过度生长)、蹄裂(蹄质地差、蹄冠感染)、软组织损伤、骨损伤、卧系或突系、肢势X 状或O 状、跛行、感染、风湿肿痛等,成为威胁种猪健康、生产繁殖和商品猪生长乃至肉质安全的主要因素,肢蹄病多发频发并呈逐年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5.
<正>蹄病是家畜常见的外科病,以马属动物和牛发病率最高,其中奶牛蹄病占肢蹄病80%以上,可使役畜失去劳动力,乳用动物产奶量明显下降,肉用动物肥育时间延长,饲料报酬降低,甚至被迫淘汰。家畜姿势不正和蹄形异常以及牛舍、马厩和运动场潮湿、卫生条件不良等,常是引起蹄病的因素。1蹄底溃疡本病一般发生在在奶牛蹄底的后1/3处,即蹄底和蹄球交界处发生角质缺失,真皮裸露,肉芽组织增生,甚至引起蹄深部感染的疾病。病畜有典型蜡黄颜  相似文献   

6.
种公猪肢蹄病的症状和防治@王珊妹¥江苏省常熟市家畜改良站种公猪肢蹄病的症状和防治王珊妹江苏省常熟市家畜改良站(215500)种公猪的肢蹄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常熟市家畜改良站常年饲养成年、后备种公猪20头左右,品种多为大约克、长白和长大杂交猪。因管理不善...  相似文献   

7.
<正>家畜霉稻草中毒又俗称"蹄腿肿烂病",是家畜采食发霉稻草而发生的疾病。临床上表现以跛行,蹄腿肿胀、溃烂,甚至蹄匣脱落,耳尖和尾稍坏死为主要特征。发病通常由每年10月份开始,11~12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延续到次年4月份后病势自行停止。1病因分析本病的致病毒素是霉稻草中的丁烯酸内酯或某些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收割后的稻草未经散开晾晒,大量堆放,导致霉菌大量繁殖;有些稻谷在收割之前已经发霉。霉稻草呈  相似文献   

8.
家畜外科闪伤临床多见。 2 0 0 2年 5月 19日 ,中牟县黄店乡黑李村一养殖户的波尔种公羊因前肢不能站立 ,多处治疗效果不佳 ,随来我处诊治。主诉 :该羊精神尚好 ,食欲正常 ,5日前赶羊时因前蹄踩空 ,造成跛行 ,2日后病情加重 ,不愿站立 ,强迫站立时右侧前蹄不敢着地 ,触诊蹄冠红、肿、热、痛 ,拒按。诊为蹄头闪伤 ,导致蹄冠瘀血所致。治疗 :随用安络痛 4片 ,强的松 3片 ,维生素B16片 ,安乃近 2片 ,1日 2次 ,连用 2天 ,同时针刺前八字 (蹄头 )穴放血30ml左右。 3天后痊愈。蹄头闪伤导致血瘀蹄头 ,仅用药物治疗 ,疗程较长 ,效果欠佳。古人云 :…  相似文献   

9.
一、削蹄之目的 1.幼驹蹄形成斜断圆柱状,因站立基面较小,下踏时常左右摆动,蹄坐不稳,磨灭不正。宜定期削蹄矫正,使之生长成正蹄形。 2.跣蹄壮马,因使役蹄常磨灭不正。前蹄离地时蹄尖磨灭多,常成高蹄;后蹄着地时蹄踵磨灭多,常成低蹄。必须20—30天削蹄一次,予以矫正。 8.装蹄铁马,因蹄不与地面接触,蹄匣磨灭很少,常成延蹄。负重落在蹄后半部,压迫蹄踵,常诱发蹄球炎、蹄冠炎、球节捻挫及  相似文献   

10.
大蒜治畜病     
腐蹄病是牛、羊和猪等家畜以蹄间皮肤和软组织腐败恶臭和角质破坏为特征的疾病,羊尤其易感。1症状(1)初期型。指(趾)间皮肤出现化脓性炎症,表面糜烂,有灰色黏液并有恶臭。(2)轻型。蹄后跟一层层脱落。(3)重型。蹄大面积腐败性坏死,蹄间裂的皮肤与角质完全脱离,并在脱离的蹄角质  相似文献   

11.
有蹄家畜在生产中经常因各种因素患有蹄病,如果不加以注意和防范,就有被淘汰的可能,在生产上引起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着重介绍常见的蹄病,如钉伤、蹄底、蹄叉刺创、蹄底挫伤、白线裂和蹄间腺炎等,及其防治方法,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2.
1临床症状 发病后奶牛体温升高达40~41℃,呼吸40次/min以上,心动加速,脉搏100次/min以上,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出汗,肌肉震颤,蹄部肿痛。两前肢发病时交叉负重,忠畜驻立时两后肢伸于腹下,两前肢向前伸出,以蹄踵着地,头颈高举,运步时步幅小而迅速;病势严重者,常卧地不起;两后肢发病时,两后肢稍向前伸不愿走动,  相似文献   

13.
<正>腐蹄病是一种常以蹄冠、蹄踵、趾间形成脓肿,继而出现恶臭、脓漏为特征的腐蹄病。1病因分析1.1装蹄方法不当削蹄过多,蹄钉不正,装蹄不良,钉掌过深过早,更换和改装蹄铁不及时等。1.2牛舍卫生不好舍内潮湿,地板洼坑,粪尿长  相似文献   

14.
中西结合治疗家畜腐蹄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家畜腐蹄病 37例 ,一次性治愈 35例。1 病因与症状蹄壳不及时整修 ,蹄铁不及时更换 ,蹄底受钉伤、刺伤感染均可发病。轻则运步或站立时蹄底不敢负重 ,用手触摸蹄壳有热感 ;重则蹄叉腐烂 ,蹄底有腐烂性空洞 ,有的形成豆腐渣样腐物 (干漏 ) ,有的从中流出污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 ,笔者采用土方填塞毛发法治疗马类家畜漏蹄 68例 (其中马 9例、骡 2 6例、驴 33例 )全部治愈。病情较轻者 1次治愈 ,严重者 3次治愈。此法简便易行 ,安全可靠。现简介如下。将患畜保定于六柱栏内 ,患蹄蹄底朝上让助手固定。用手术刀彻底清除蹄叉内腐烂角质组织和脏物 ,直到患畜表现疼痛或有出血而达健康组织为度。用沸油 (在清油中放入花椒十数粒 ,加热至沸腾 ) ,倒入患蹄内。连续 1~ 3次 ,然后将尾毛末或头鬃末填塞满蹄叉 ,用蜂蜡密封 (以防进水 ) ,患蹄带一只旧手套即可。保持厩舍干燥 ,及时修蹄 ,防止蹄部损伤 ,切忌在泥泞道路上…  相似文献   

16.
正蹄叶炎指蹄真皮的弥散性炎症,其常发于马、骡等家畜的两前蹄或两后蹄或单独一蹄。1病因1.1消化机能紊乱突然改变饲料、长期饲喂含蛋白质丰富的饲料及霉败饲料可造成马肠道产生组织胺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进入血液,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并使马蹄真皮的血管扩张、充血而成蹄叶炎。1.2使役不当过劳,长期在硬地上站立,长期休息后突然使役,可使马机体组织内的乳酸、二氧化碳产生过  相似文献   

17.
<正>1发病情况2007年9月河北省张家口市养牛户郑某饲养的20头奶牛,其中有5头奶牛出现蹄间皮肤潮红、肿胀、知觉过敏、运动时呈明显的跛态,两蹄或多蹄发病,因站立行走困难而卧地。有4头奶牛病情严重:一头奶牛在运动时患部不断遭受刺激,蔓延至蹄冠部;另一头奶牛蔓延至蹄间蹄球,引起蹄冠蜂窝组织炎,蹄温增高。另外2头奶牛体温升高,趾间蹄球皮肤化脓坏死,食欲减退,精神沉郁,产奶量下降,逐渐消瘦。最后1头奶牛病情较轻,无全身症状,只在叩诊蹄壁时,疼痛反应明显。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广泛地利用兽力,以代替笨重的肩挑和手推车的劳功,为了保护役用家畜,不致在劳役时磨坏蹄底,或因外伤而引起蹄的内部组织疾病,就有必要推行对役用家畜装配蹄铁工作。役用牛的装蹄资料,国内文献中甚感缺乏,也就增加了我们在教学工作中的困难,因此笔者于1956年春季曾赴河南等地,结合学生毕业实习,对民间役用牛装蹄情况,进行了短期的调查,回校后,又结合教学,搜集了苏联,日本等国家有关文献,进行整理,这才开始对役用牛的装蹄术有了初步的体会,现就其一般常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蹄病是家畜常见的外科病,以马属动物和牛发病率最高,其中奶牛蹄病占肢蹄病80%以上,可使役畜失去劳动力,乳用动物产奶量明显下降,肉用动物肥育时间延长,饲料报酬降低,甚至被迫淘汰。家畜姿势不正和蹄形异常以及牛舍、马厩和运动场潮湿、卫生条件不良等,常是引起蹄病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腐蹄病是牛羊等家畜最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易患畜群为反刍动物,并有较高的传染性,在牛羊中的发病率高。本文介绍了牛羊腐蹄病的病因、症状、防治方法,供参考。1病因1.1饲养管理的不合理喂养牛羊的饲草中钙、磷不均衡,容易导致牛羊角质蹄疏松,变形等。1.2养殖场环境卫生不达标很多养殖场对牛羊舍清洁不及时,使牛羊长期处在潮湿的环境中,且蹄部长期被尿粪浸泡,导致蹄部局部组织被软化。如果牛羊的蹄部被石子或草木等坚硬的物体刺伤,特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