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以对黑龙江省猪、犬、猫旋毛虫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感染性做了比较研究。结泉表明:猪、犬、猫旋毛虫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均以膈肌、咬肌、胸肌为最多,而以舌肌、腰肌较少。猪旋毛虫对小鼠的感染性比犬、猫旋毛虫易感,差异极显著(P<0.01);犬、猫旋毛虫对小鼠的感染性无明显差异(P<0.05)。猪、犬、猫旋毛虫在小鼠体内的繁殖力指数(RCI)分别为:157.41±135.20;79.86±37.28和60.30±41.45。  相似文献   

2.
各隔离株旋毛虫感染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旋毛虫国际标准种 :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和本地毛形线虫(Trichinella nativa )为对照 ,对黑龙江省猪、犬旋毛虫对大、小鼠和猪的感染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4个旋毛虫隔离株均对大鼠不易感 ,但相对犬旋毛虫和 T.nativa而言 ,猪旋毛虫和 T.spiralis对大鼠的感染性较高 (P <0 .0 1)。猪旋毛虫、 T.spiralis、犬旋毛虫、T.nativa在大鼠体内的繁殖力指数 (RCI)分别为 (35 .0 2± 8.37)、(32 .10± 7.77)和 (2 .90±1.71)、(2 .6 6± 2 .19)。 4个旋毛虫隔离株对小鼠和猪的感染性存在着明显差异 ,猪旋毛虫和T.spiralis对小鼠和猪的感染性较强 ,其在小鼠体内 RCI分别为 (137.4 1± 7.80 )和 (15 9.86±7.4 7) ,在猪体内的 RCI分别是 (385 .6 8±4 1.5 1)和 (30 0 .5 5± 12 .4 5 ) ;而犬旋毛虫和T.nativa对小鼠和猪的易感性差 ,其在小鼠体内 RCI分别是 (6 4.98± 5 .0 5 )和 (5 8.15±4 .6 9) ,在猪体内的 RCI分别为 (0 .0 6 4± 0 .0 31)和 (0 .0 33± 0 .0 33)。研究结果揭示 ,黑龙江省猪旋毛虫相当于旋毛形线虫 (Trichinellaspiralis) ,犬旋毛虫相当于本地毛形线虫(Trichinella nativa )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哈尔滨地区猪旋毛虫在猪、犬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猪旋毛虫在其体内寄生最多的肌肉是膈肌;而在犬体内是舌肌,而膈肌虫体含量较少。  相似文献   

4.
旋毛虫各隔离种对猪的感染性和低温耐受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消化法所得的猪旋毛虫、犬旋毛虫、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和本地毛形线虫(Trichinella nati-va)分别感染猪和小鼠,以观察其感染性,同时在-22℃和-32℃条件下对其进行冷冻试验。结果表明:4个旋毛虫隔离种对猪的感染性存在着明显差异,猪旋毛虫和T.spiralis对猪易感,其繁殖力指数(RCI)分别为385.68±41.51和300.55±12.45;而犬旋毛虫和T.nativa对猪不易感,RCI分别是0.064±0.031和0.033±0.033。猪旋毛虫和旋毛形线虫不耐低温,在猪体内-32℃、24 h,-22℃、72 h;在小鼠体内-32℃、12 h即全部死亡。而犬旋毛虫和本地毛形线虫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猪体内-32℃、72h,-22℃、192 h;在小鼠体内-32℃、48 h才失去感染性。结果揭示:黑龙江省猪旋毛虫相当于旋毛形线虫,犬旋毛虫相当于本地毛形线虫;犬旋毛虫和T.nativa很难通过猪的感染而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5.
旋毛虫各隔离种对小鼠的感染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了黑龙江省猪、犬旋毛虫及国际标准虫种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和本地毛形线虫(Trichinella nativa)对小鼠的感染性异同。结果表明,四者对小鼠的感染力存在着显著差异,猪旋毛虫和旋毛形线虫在小鼠体内的繁殖力指数(RCI)分别为121.01±7.80和149.86±7.47;而犬旋毛虫和本地毛形线虫的RCI分别为60.98±5.05和55.15±4.69。由实验结果可认为黑龙江省的猪旋毛虫相当于旋毛形线虫,而犬旋毛虫相当于本地毛形线虫。  相似文献   

6.
旋毛虫各隔离种成虫在小鼠肠道中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旋毛虫国际标准种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和本地毛形线虫(Trichinella nativa)为对照,对黑龙江省猪、旋毛虫成虫在小鼠肠道中的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分别有76.3%,80.67%和86.18%,88.30%的猪旋毛虫、T.spiralis和旋毛虫、T.nativa分布于小肠的前、中段。说明猪旋毛虫、T.spiralis、犬旋毛虫、T.nativa的成虫均主要分布于小肠的前、中段,但犬旋毛虫、T.nativa、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猪旋毛虫、T.spiralis,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结果揭示,黑龙江省猪旋毛虫相当于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犬旋毛虫相当于本地毛形线虫(Trichinella.native)。  相似文献   

7.
猪旋毛虫对猪,犬的感染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消化法所得的猪旋毛虫蚴分别接种猪,犬,结果表明:猪旋毛虫对猪,犬的感染性存在着明显差异,在猪的繁殖力指数为117.04,而在犬为30.60,说明哈尔滨地区猪旋毛早相当于旋毛形线虫;其对猪感染性较高而对犬感染较差,但能通过犬的感染而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8.
哈尔滨地区猪旋毛虫对猪,犬的感染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消化法所得的猪旋毛虫蚴分别接种猪,犬。结果表明,猪旋毛虫对猪,犬的感染性存在着明显差异,在猪的繁殖力指数为117.04,而在犬为30.60,说明哈尔滨地区猪旋毛虫档地旋毛形线虫;  相似文献   

9.
通过提取猪、犬旋毛虫成虫抗原,制备成虫油佐剂免疫原,在小鼠体内进行同源特异性免疫试验和交叉免疫试验。试验得到猪旋毛虫成虫抗原同源免疫减虫率为55.80%,其对犬旋毛虫的交叉免疫减虫率是35.11%;犬旋毛虫成虫抗原同源免疫的减虫率为39.00%,其对猪旋毛虫的交叉免疫减虫率是24.96%。试验结果揭示,猪、犬旋毛虫成虫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其交叉免疫减虫率低于同源特异性免疫。猪旋毛虫成虫抗原对犬旋毛虫的交叉免疫与犬旋毛虫自身的同源特异性免疫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小鼠体内感染猪、犬旋毛虫肌幼虫50条,再用同源免疫和交叉免疫方法攻击感染旋毛虫肌幼虫200条,来检测其肌幼虫的减虫率。试验得到猪旋毛同源免疫的减虫率为87.47%,对犬旋毛虫的交叉免疫减虫率是86.47%,犬旋毛虫同源免疫的减虫率为83.70%,其对猪旋毛虫的交叉免疫是83.46%。试验表明:旋毛虫肌幼虫自然免疫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交叉免疫的保护率低于同源免疫。  相似文献   

11.
将猪、犬旋毛虫新生蚴制备成免疫原,在小鼠体内进行免疫试验,免疫1周后攻击感染肌幼虫,35日蝗检查肌幼虫的减虫率。结果表明,猪旋毛虫新生蚴的同源免疫和其对犬旋毛虫的交叉免疫减虫率分别为83.11%和79.39%,犬旋毛虫新生蚴的为81.37%和80.69%。结果揭示,旋毛虫新生蚴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同源免疫的减虫率比交叉免疫的高,猪旋毛虫新生蚴抗原对犬旋毛虫的交叉免疫与犬旋毛虫新生蚴抗原的同源免疫在减虫率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皮康圣对犬猫螨病的离体灭螨试验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通过皮康圣对犬猫螨病的离体灭螨试验及临床猫螨病的疗效观察,其结果表明,皮康圣离体灭螨效果显著优于双甲脒(P〈0.01),与进口伊维茵素没有明显差异(P〉0.05);临床犬猫螨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双甲脒(P〈0.01),与进口伊维菌素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地区犬旋毛虫对猪,犬的感染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消化法所得的犬旋毛虫蚴分别接种猪,犬。结果表明:犬旋毛虫对猪、犬的感染性存在着明显差异,在犬的繁殖力指数为18.68。而在猪为零,说明哈尔滨地区犬旋毛虫相当于本地毛形线虫。犬旋毛虫对犬易感而对猪不感染,通信能通过猪的感染而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4.
长白猪、北京黑猪及东北民猪脂肪酸及氨基酸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了长白猪、北京黑猪及东北民猪背最长肌脂肪酸及氨基酸的组成。结果表明:1,长白猪总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北京黑猪(P<0.05)及民猪(P<0.05),北京黑猪显著高于民猪(P<0.05);民猪的总不论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长白猪(P<0.05),与北京黑猪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性别猪各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显著,2,3个猪种中15种氨基酸及衍生物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民猪和北京黑猪赖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长白猪,北京黑猪苏氨酸含量低于长白猪(P<0.05)。不同性别个体间游离氨基酸组成除丝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外,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各旋毛虫隔离种某些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猪、犬旋毛虫和国际标准隔离种: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和本地毛形线虫(Trichinella nativa)的研究发现,猪旋毛虫和旋毛形线虫在小鼠隔肌中出现保姆细胞的时间比较早,分别于感染第16天和18天出现,第38天和36天所有幼虫都已形成保姆细胞,而犬旋毛虫和本地毛形线虫出现保姆细胞的时间较晚,于感染第20天和22天出现,第32天完全形成。猪旋毛虫和旋毛形线虫雌虫体外培养24小时平均产新生幼虫数分别为66.0和76.2,而犬旋毛虫和本地毛形线虫分别是28.8和22.0,前二者在雌虫体外产新生幼虫能力上明显高于后二者。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猪旋毛虫为旋毛形线虫,犬旋毛虫为本地毛形线虫。  相似文献   

16.
旋毛虫各隔离种成虫肠期持续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旋毛虫国际标准种: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和本地毛形线虫(Trichiella nativa)为对照,对黑龙江省猪、犬旋毛虫成虫肠期持续时间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4个旋毛虫隔离种均在感染后的6-8d成虫回收率最高;猪旋毛虫和Txspiralis成虫肠期持续时间分别为22d和20d,犬旋毛虫和T.nativa分别为16d和14d。研究结果揭示,黑龙江省猪旋毛虫相当于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犬旋毛虫相当于本地毛形线虫(Trichinella nativa)。  相似文献   

17.
王楚端  陈清明 《养猪》1996,(1):28-28
东北民猪21头(1110)、北京黑猪33头(1716)及长白猪22头(1111)在相近的条件下饲养至90千克体重进行屠宰取样,测定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长白猪、北京黑猪及民猪背最长肌还原糖含量分别分0.2319±0.0220、0.1848±0.0198及0.2244±0.2374毫克/克,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公母猪个体还原糖含量分别为0.2238±0.0167及0.2036±0.0191毫克/克,相互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中国旋毛虫虫株的分类提供依据,将分离自中国东北地区的4株猪,犬源旋毛虫虫株分别接种于小鼠,按常规分离出肌幼虫,纯化后,设8个杂交试验组,将每2个虫株的雌,雄幼虫体各5条混合,以食管灌注法接种于小鼠,42d后扑杀,消化,集虫,计数回收肌幼虫数。同法进行了哈尔滨猪株,犬株与国际标准虫株Trichinella spiralis(T.s).T.nativa(T.na)之间的杂交试验。  相似文献   

19.
太湖猪子宫和输卵管冲洗液的葡萄糖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Hagedorn-Jensen二氏定糖法分别测定梅山猪、二花脸猪和梅山×大白杂一代在性周期不同阶段子宫和输卵管冲洗液的葡萄糖含量,以探讨太湖猪多胎机理。结果表明:二花脸猪输卵管和子宫冲洗液的葡萄糖平均含量高于梅山猪和杂种猪(0.05<P<0.1,P<0.05);在性周期不同阶段,输卵管冲洗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梅山猪黄体后期、二花脸猪黄体早期均显著高于卵泡期(P<0.05),猪种内其他各期比较差异不明显,但不同猪种间比较,杂种猪黄体早期显著低于其他二品种(P<0.01)。子宫冲洗液的葡萄糖含量;猪种内及猪种间各期比较有一定差异(0.05<p<0.1)。试验亦表明,二花脸猪输卵管和子宫及其梅山猪输卵管冲洗液葡萄糖含量呈较明显的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不同旋毛虫隔离种在猪体内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黑龙江省猪旋毛虫和国际标准株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在猪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猪旋毛虫和T.spiralis在猪体内寄生寄生密度较大的部位是:膈肌、舌肌、咬肌、腓肠肌、肩胛肌、肋间肌、颈肌、前腿肌,臀肌和背最长肌寄生密度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