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对重庆三峡库区家禽体外土壤、粮食、饮水生态体系中Cu,Fe,Zn,Mn,Se 5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家禽对铜等5种元素的营养需求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土壤中Cu,Fe,Zn,Mn,Se含量不缺乏;但小麦、稻谷及玉米中Cu,Zn,Mn,Se含量不能满足家禽的营养需要;饮水中Cu,Fe,Zn,Mn,Se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对生活饮用水的限量规定.  相似文献   

2.
水稻米糠中矿质营养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有代表性的不同种皮颜色水稻品种36份,比较分析了在不同环境下种植,其米糠中Se、Cu、Fe、Zn、Ca和Mn6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米糠中6种元素的平均含量依高低排序为Ca>Mn>Fe>Zn>Cu>Se,而且各品种间Ca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而Se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米糠中多种元素含量高且稳定的品种有:"福两优63"(Se、Fe、Mn)、"培两优288"(Cu、Fe、Mn)、"特优77"(Cu、Fe、Zn、Mn)、"IR30"(Se、Fe、Zn、Mn)和"隆化大红欲"(Cu、Fe、Zn)等;白米米糠中Mn含量(137.779μg/g)极显著高于黑米米糠(119.739μg/g)和红米米糠(113.967μg/g);在3种不同环境条件下,米糠中Fe与Zn含量间均表现显著正相关,而Fe与Ca含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肥处理对连作大豆白浆土中 Cu、Zn、Fe、Mn含量的影响不同。长期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不仅提高土壤中 Mn、Zn和 Fe的含量 ,而且也使 Cu、Zn、Fe有效性增高 ;长期不施肥土壤全 Cu、Zn、Mn、Fe及有效态 Zn、Mn含量呈下降趋势 ,而单施化肥土壤中全 Cu和 Zn含量略有升高。  相似文献   

4.
硒锌交互对蒙山茶微量矿质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叶面配合喷施不同浓度Na2SeO3(50~200 mg/kg)和ZnSO4.7H2O(0.25%~1.00%),研究硒(Se)、锌(Zn)及其交互作用对蒙山茶微量矿质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硒、锌及其交互作用对春、夏、秋茶微量矿质营养均有明显影响。就春茶而言,与对照相比,硒、锌及其交互作用总体极显著提高了Se、Zn、Fe含量,对Mn、Cu含量表现负效应。硒、锌单独作用总体上对夏茶中Se、Zn、Fe、Mn、Cu吸收有极显著的正效应,交互作用则极显著提高了Se、Zn、Fe含量,降低了Mn含量,而对Cu的吸收影响不明显。硒、锌及其交互处理对秋茶Se、Zn、Fe吸收有促进作用,而对Cu、Mn吸收有抑制作用,其中以Cu含量降低尤为明显,较对照下降约7%~30%。总体上看,通过硒锌配合喷施改善蒙山茶微量矿质营养时,若为提高Se、Zn含量,则以100 mg/kg Na2SeO3和0.50%ZnSO4配施最好;若同时考虑Fe、Mn、Cu含量的提高,则以50 mg/kg Na2SeO3和0.25%ZnSO4.7H2O配施,春、夏、秋季均可进行。  相似文献   

5.
杨晓艳  王翔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712-713,722
[目的]测定凯里地区天胡荽(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Lam.)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氢化物原子发生荧光光谱法(HG-AFS)测定天胡荽中Zn、Cu、Fe、Mn、Se 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凯里下司地区的不同颜色的天胡荽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Zn、Cu、Fe、Mn、Se,且含量依次是Fe>Mn>Zn>Cu>Se;其中绿色天胡荽中Zn、Cu、Fe、Mn的含量几乎是红色天胡荽含量的2倍,而Se含量差异不大,所测Se含量均大于0.110μg/g,属于高硒植物。所测元素回收率在98.1%~104.2%之间,RSD在0.01%~2.22%之间。[结论]该研究为当地天胡荽药用价值的科学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21种迁地保护植物微量元素与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生态相似性”的迁地保护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了武汉植物园迁地保护植物樟科和木兰科21种珍稀植物的营养状况,及其所生长土壤的营养条件.结果表明。酸性土壤中Fe、Mn、Cu、Zn、B、Mo6种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含量顺序为Fe〉Mn〉Cu〉Zn〉B〉Mo.其平均值大小与全国平均值相差不大;植物叶片中微量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Fe〉Mn(或Mn〉Fe)〉B〉Zn(或Zn〉B)〉Cu〉Mo;与正常古量范围相比,所有植物Mn含量偏高,部分植物Fe含量较大.Cu、Zn、B含量较为正常,Mo含量偏低,生物吸收系数大小顺序为Zn〉Fe〉Mn〉B〉Cu.  相似文献   

7.
畜禽有机肥料对土壤有效铜锌铁锰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培养和DTPA浸提法研究了鸡粪、牛粪和猪粪等有机肥料对土壤有效Cu、Zn、Fe、M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条件下施用鸡粪、牛粪和猪粪均可使土壤中有效Cu、Mn含量增加,但有效Zn含量降低;施用鸡粪可使土壤有效Fe含量增加,而施用牛粪和猪粪使土壤有效Fe含量降低。增加鸡粪施用量,可使土壤中有效Cu、Zn、Fe、Mn含量增加;培养期间有效Cu、Zn含量变化幅度较小,有效Fe、Mn含量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华池县科学养羊,测定了该县不同区域、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和舍饲下的绒山羊毛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并对其日粮现状、生产性能及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华池县土壤中Cu、Fe、Zn、Mn、Se 5种元素含量低于全国平均值.Fe、Mn、Co、Ni、Cr元素丰盈,可满足动物生长需要.Cu、Zn、Se、I不足,Cd含量在安全范围内.建议山羊日粮中苜蓿(最大量)占50%~60%,玉米青贮或玉米秸秆20%~30%,玉米、麸皮等能量饲料18%~20%,CaHPO4 1.5%,并适量补充Cu、Zn、Se、I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9.
稻米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受种植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3种种皮色的36个水稻推广品种和种质资源,分析比较了在不同环境(季节、地点)条件下,精米中Se、Cu、Fe、Zn、Ca和Mn 6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①精米中6种元素的平均含量依高低排序为Ca>Mn>Zn>Fe>Cu>Se,各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高低排序为Fe>Ca>Cu>Se>Zn>Mn.②筛选出多种元素含量高,且在3个不同环境下稳定的品种:Fare Bardhi富含 Se、Cu、Fe、Zn元素且较稳定,崇阳糯含Cu、Fe、Zn、Mn矿质元素高且稳定,培两优288中 Se、Cu、Mn 含量高且稳定.③黑米Ca含量(平均75.832 μg·g-1)极显著高于白米 (63.876 μg·g-1)和红米 (59.224 μg·g-1),其余的各元素差异不显著.④ Cu、Ca、Se 3种元素含量表现生态环境与稻米种皮颜色基因型间的互作,而Fe、Zn、Mn 3种元素在3个不同环境条件下,不同稻米种皮颜色精米中的含量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施肥对春小麦麸皮中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永良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磷酸二铵种肥、锌肥、硒肥对春小麦麸皮中蛋白质及矿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酸二铵种肥显著提高麸皮中Mn和Se的含量:喷施锌肥显著地提高了麸皮中Zn含量,降低了P、Fe、Cu的含量;喷施硒肥显著提高了麸皮中Ca、Mn、Se的含量,降低了P、Fe、Cu、Zn的含量;喷施锌硒混合肥显著提高了麸皮中Zn和Se含量,降低了蛋白质、Ca、Fe、P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涪陵榨菜不同器官元素含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涪陵榨菜(茎瘤芥)叶、膨大茎、缩短茎的必需大量元素(N,K,Ca,Mg,P,S)、必需微量元素(Fe,Mn,Cu,Zn,B,Mo)、有益元素(Si,Co,Se,Ni,Sr)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膨大茎、缩短茎对各元素的吸收与富集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如叶、膨大茎、缩短茎中大量元素含量次序均表现出K>N>Ca>Mg,微量元素含量次序均为Fe>Mn>B>Cu>Mo,有益元素含量次序均有Si>Co>Se的特征。在榨菜各器官中,膨大茎中最富集的元素有必需大量元素K,N,P,S,必需微量元素Zn,Cu,必需有益元素Ni,Co,叶主要富集的元素有大量元素Ca,Mg,必需微量元素Fe,Mn,Mo,必需有益元素Sr,Se等。  相似文献   

12.
结合83个县土壤普查,测定6千多个土样,通过微机处理数据,对山东省不同土类微量营养元素含量分析汇总。认为本省土壤以缺硼、锌为主,部分缺锰;在3个地貌区的分布有明显规律,元素间有密切相关;各土类各元素的丰缺也有明显规律,并多呈正偏态分布,应以中位数和平均差表示之;本省土壤工作分类基本适于研究微量元素含量分布和应用微肥的依据;各元素在土壤剖面中含量多随深度而降低;土壤微量元素与成土母质关系密切,pH、碳酸钙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五台山土壤环境背景值及其垂直分异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五台山区土壤中Fe、Mn、Cu、Zn、Co、Ni、Cr、Pb、As等9种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及其垂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五台山区土壤中9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均在中国和世界土壤含量范围之内,就平均含量而言:Cr、Pb低于中国、世界土壤的平均含量及地壳丰度;Fe低于世界土壤的平均含量而与中国土壤相近;Cu、Zn、Mn低于中国土壤而与世界土壤下限接近;Co、Ni高于中国及世界土壤而低于地壳丰度;AS高于世界土壤而低于中国土壤。整体属清洁理想水平,达到了自然保护区的标准。2、五台山土壤中9种化学元素背景值的变异系数为14.62~44.67%。元素含量顺序为Fe>Mn>Zn>Ni>Cr>Cu>Co>Pb>As,这与中国及世界土壤中含量顺序不完全一致。3、在垂直分并规律上,总趋势是随海拔的升高,化学元素含量增高,但各元素的分异特征是不一致的;在土体内除Cu、Zn、Mn、Ni外,其它元素的垂直分异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五味子中无机元素分析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使用P-E50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五味子果肉、籽和叶中Cu,Zn,Mn,Fe,K,Ca,Mg,Pb,Co,As,Se和Hg等元素的含量。并将五味子叶,用去离子沸水分别浸提(泡)20和40min后,测定浸提液中上述元素含量,再用同样方法处理和测定茶叶标准物、北芪茶中的上述各元素含量。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五味子除药用外,还可以进行开发利用,做成五味子茶、饮料等。  相似文献   

15.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了榛蘑中铁、锰、锌、铜的含量,再运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其中硒的含量。选用硝酸和高氯酸(5:1)混合消化液进行湿法消化。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介于0.258%~1.237%,回收率介于99.42%~100.91%。结果表明,野生榛蘑中含有较高的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铁、锰、锌、铜和硒等,揭示了野生榛蘑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6.
叶分析是世界上一门成功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科学技术。它的研究与推广,对于发展果树生产、节约能源、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从我国北方几个主要果产区的叶分析资料绘制的营养诊断图看出,树体内普遍存在相当严重的营养不平衡问题,如:磷、钾、铁、锰、锌偏低,镁、铜偏高等,这种不平衡可能大大限制了果树产量,尤其是品质的提高。若能注意从开源、节流、平衡诸方面入手改革栽培管理措施,提高树体营养水平,调节元素间的平衡关系及其在树体不同器官内的分配,当可充分发挥品种的生产潜力,提高我国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 MS)法测定了浙江省10个县(市、区)香菇中Cu,Fe,Zn,Cr,Ni,Se和Mn等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7种元素含量均符合正态或对数正态分布。其背景值分别是Zn 86029 mg·kg-1, Fe 53845 mg·kg-1,Mn 22159 mg·kg-1,Cu 10912 mg·kg-1, Se 00473 mg·kg-1, Cr 00056 mg·kg-1,Ni 0 mg·kg-1。结果表明: 7种微量元素含量存在区域差异和总体正相关性;与一般蔬菜相比,Zn含量是其3~5倍,Cu含量是其1~2倍,Mn和Se含量相当;Ni和Cr的含量远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