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陈思行 《海洋渔业》1993,15(2):91-93,88
<正> 目前世界对虾养殖正在蓬勃发展,特别是日本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对养殖对虾产量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据统计,当前全球养殖对虾的年产量约40万吨,主要产虾地区为中国台湾省、印度、东南亚国家、厄瓜多尔及其毗邻的南美国家。苗种生产和配合饲料的发展和推广使对虾养殖形成“企业化”生产,并且随着投饵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2.
前言: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上世纪70年代初厄瓜多尔正式养殖。1992年8月人工繁殖获得了初步的成功,1994年通过人工育苗获得了小批量的虾苗。目前我国凡纳滨对虾人工育苗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但苗种市场很不规范,已经进入低价位的恶性竞争状态。大量使用药物提高出苗率,其中幼体出苗率可达80%,单位水体出苗率可达30万尾/m^3。这一现状在解决我国凡纳滨对虾苗种不足的同时,也导致苗种质量的严重下降。为了提高我国凡纳滨对虾的种质和苗种质量,我们对提高人工育苗质量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建立了凡纳滨对虾规模化全人工繁育、连续传代和无特定病原(SPF)种苗繁育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70年代初在厄瓜多尔正式养殖。1992年8月人工繁殖获得了初步的成功,1994年通过人工育苗获得了小批量的虾苗。目前我国凡纳滨对虾人工育苗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但目前的苗种市场不规范,已经进入低价格的恶性竞争状况,大量使用药物提高出苗率,其中幼体出苗率可达80%,单位水体出苗量可达30万尾/ m~3。这一现状在解决我国凡纳滨对虾苗种不足的同时,  相似文献   

4.
<正> 厄瓜多尔是南美洲西北部国家,位于太平洋东海岸。该国资源丰富,沿海盛产金枪鱼类和虾类,渔产年产量约100万吨。1982年起,厄国渔业生产已上升,是仅次于石油的基础产业之一。由于厄国沿岸有良好的虾场,据统计,该国海捕对虾年产量达5000~8000吨。厄国的对虾养殖始于60年代初,当时厄亚基湾南部的农民采用蓄养法。由于当时虾价上涨,刺激了养虾业的逐步发展。1969年  相似文献   

5.
日本对虾苗种生产技术较成熟。笔者曾在日本福冈县栽培渔业中心研修对虾育苗技术,现将该中心对虾苗种生产方式介绍如下。 1.对虾苗种生产情况福冈县栽培渔业中心采用室外水泥池进行对虾苗种生产。苗种池共12只,每只100平方米,池深2米,有供水、供气、供热等  相似文献   

6.
对虾受精卵孵化生产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在我国的对虾工厂化苗种生产中受精卵的孵化技术工艺一直采用直接入池孵化并培育苗种的方法。从生产实践看,尚存较多弊端。对此,从1987年开始我们进行了对虾受精卵集约孵化生产性实验,并取得了显著效果,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延续多年的对虾苗种生产技术工艺,提高了对虾苗种生产技术水平。现就改进后的对虾受精卵孵化生产技术工艺简述如下:一、改进的依据改进对虾受精卵孵化生产技术工艺,进行小水体高密度集约孵化,其制约的因素主要  相似文献   

7.
我国对虾产业市场分析、发展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和 《中国水产》2011,(6):68-71
一、2010年全球对虾产业发展概述 1.主要对虾生产国生产情况 经过2006年之前快速增长后,近几年全球对虾产量增速明显放缓。2010年,全球海、淡水养殖对虾总产量达350多万吨。其中,我国由于气候和病害等原因,海水养殖对虾减产,而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淡水养殖区域对虾产量增加;泰国产量增长明显;印尼出现恢复性增长,但没有超过2008年产量;越南、厄瓜多尔、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滨州地区养殖对虾与海水鱼苗流行病学现状,掌握潜在风险,为水产养殖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2022年,开展滨州市(无棣县、沾化区、博兴县)养殖对虾和海水鱼苗种主要病害监测,对虾苗种检测白斑综合征(WSD)、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病(IHHN)、虾肝肠胞虫病(EHP)、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对虾虹彩病毒病(DIV-1)、桃拉综合征(TS)、传染性肌肉坏死病(IMN);海水鱼苗种检测病毒性神经坏死病(VNN)等。本次监测了65份南美白对虾样品,分别都检测8种对虾病原,共检出5份病原阳性样品,并存在有2种甚至3种病原共感染情况。建议在对虾苗种引进、繁育、养殖过程中应进行全面的多病原监测,从源头上把好苗种质量关,保障对虾健康,促进对虾养殖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为更好地提升丰南区对虾苗种质量,将丰南区建成北方最大的对虾优质苗种生产基地,推进全区对虾养殖业健康发展,及时总结交流对虾养殖技术和工作经验,丰南区农牧局提出了"与南方对虾苗种对接"战略,并于12月28-29日,召开"丰南区对虾苗种对接暨对虾苗种协会成  相似文献   

10.
采用常规细菌分离、培养与纯化,结合细菌16S 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调查分析了山东、天津、浙江部分苗种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中国明对虾(Fenneorpenaeus chinensis)苗种体内的可培养细菌总数以及优势菌的种类和数量,并用PCR的方法检测对虾苗种携带病毒情况.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和中国明对虾苗种体内的可培养细菌总数均在105-107 CFU/g之间,分离出的细菌分属于弧菌属(Vibrio)、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盐单胞菌属(Halomonas)等8个属,其中,弧菌属在对虾苗种体内占绝对优势,达40.0%-90.23%.部分凡纳滨对虾和中国明对虾苗种样品检测为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VSSV)和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阳性,WSSV检出率为50.0%,IHHNV检出率为37.5%,同时携带两种病毒的检出率为11.11%.只携带WSSV病毒以及同时携带两种病毒的对虾苗种体内的总菌数量在1.23×107-4.14×107 CFU/g之间,显著高于其他批次的样品(P<0.05),且弧菌数量在107 CFU/g左右,显著高于其他批次的样品(P<0.05).只携带IHHNV以及不携带病毒的对虾苗种体内的弧菌数量为104-106 CFU/g.研究表明,弧菌属在凡纳滨对虾和中国明对虾苗种体内普遍存在且为优势菌属,携带WSSV可能会引起对虾苗种体内的弧菌数量增长.  相似文献   

11.
<正>近两年来,唐山市丰南区的南美白对虾温棚养殖在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值得注意的养殖技术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根据丰南区温棚养殖南美白对虾现状,结合生产实践,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案例分析,总结出南美白对虾温棚养殖关键技术,现介绍如下,供参考。1优化对虾苗种品质,投放对虾一代苗种放养健康南美白对虾一代苗苗种,是温棚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对虾一代苗种具有规格  相似文献   

12.
一、生物学特性 1.分类与地域分布 南美白对虾隶属有鳃亚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属。南美白对虾主要分布在中南美太平洋沿岸水域,尤以厄瓜多尔沿岸最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国对虾是渤海渔业经济的主要支柱,由于捕捞船只迅速增加,捕捞强度进一步增大,致使对虾资源遭受严重损害,由历史上最高年产量的4.27万吨下降到目前万余吨。为了恢复渤海对虾资源,在原农牧渔业部和黄渤海区渔业生产指挥部的部署下,开展了对虾苗种放流增殖工作。1985~1989年渤海区共放流了3cm以上对虾苗种48亿尾。辽宁、山东在黄海区、浙江、福建在东海区也进行了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价崂山湾中国对虾的增殖效果,2012年5月在崂山湾分两批次放流中国对虾15673万尾。2012年7–9月开展了中国对虾跟踪与回捕调查,进行了中国对虾放流苗种存活生长状况、洄游分布及回捕情况的研究,并应用“Bhattacharya”法区分了中国对虾的自然群体与放流群体。结果显示,8月中旬中国对虾放流苗种主要生活在崂山湾中部海域,第1、2批放流苗种的平均体长分别达到144.9、130.5 mm,随着水温的降低,作季节性短距离的由浅水向深水区移动,放流种群和自然种群分别占总群体的92%和8%;由于受到竞争生物及栖息地环境因素的影响,中国对虾放流群体的回捕率仅为0.58%。虽然相比其他海域中国对虾的回捕率较低,但是崂山湾中国对虾增殖放流仍然取得了一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 为发展我省对虾养殖事业,对虾人工育苗是重点科研项目之一,今年,省所海水养殖室对虾组在室主任的带领下,深入海兴养殖场,结合对虾养殖生产,协助养殖场培育对虾苗种,成功地育出虾苗168万尾,满足了养殖场的苗种需求量。育苗工作是在边建育苗设施边进行孵化培育的情况下进行的。育苗过程中遇到了水质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11月4日,重点项目新荣腾中厄合资对虾基因选育项目正式签约,签约双方为厦门市新荣腾水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和厄瓜多尔第一实验室公司。据厦门新荣腾总经理杜剑荣介绍,双方已成立中外合资企业亚太海洋生物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并将共同投资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用于南美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对虾育苗关键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照增殖放流技术规范对中国对虾品种质量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国对虾健康苗种繁育技术的攻关和革新,采用深井海水培育中国对虾健康苗种,取得了较大成功。试验结果表明,在现有育苗设施条件下,利用深海水井供水,严格操作管理,在不使用任何药物的情况下,繁育无公害健康对虾苗种是可行的。我们认为育苗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应对外来环境对育苗工作的影响,通过实验可以看出水质和饵料是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所谓对虾健康养殖,是指对虾生产全过程的健康管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健康苗种的选苗、投放;二是养殖环境的优化;三是高效饵料的使用;四是合理养殖模式的建立。一、健康苗种的选自、投放是事破目前,对虾苗种的病毒携带非常普遍,如果不进行苗种的检疫、病毒检验,将给后期养殖带来严峻考验。养殖户在投苗初期,应有代表性地选取所购苗种样品,到相应部门进行检疫、检验,携带病毒超过20%的虾苗应严禁人地。同时养殖中适量放养几层肉食性鱼类,以切断健康对虾摄食病虾而传播病毒的途径。二、代化养殖环境是关@保护和改善养虾池及…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出一套苗种存活率高、生长发育快的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苗种繁育技术,利用海捕中国明对虾亲虾个体,通过工厂化养殖方式开展苗种繁育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利用硅藻、丁酸梭菌等益生菌混合投喂对虾幼体,有助于幼体存活及发育。  相似文献   

20.
台湾省斑节对虾养殖实践活动,至少有300年历史,主要与遮目鱼进行混养。1968年斑节对虾苗种培育成功,1977年使用配合饲料,开创了台湾省斑节对虾精养技术,促进了对虾养殖业迅速发展。本文就苗种培育、孵化场类型、养成管理、收获、加工和销售以及经济分析等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