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8 毫秒
1.
我国茶树病虫发生防治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树病虫害是茶叶生产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三十多年来,我国对茶树病虫害的种群组成和变化,主要病虫和天敌优势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防治策略和理论以及具体防治方法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几个方面对茶树病虫的发生和防治的进展进行讨论,并对本世纪末期发展的可能性进行预测。一、茶园病虫种群结构我国茶区幅员辽阔,病虫种类繁多,已有记载的茶树害虫400多种,病害100多种。茶树是一种多年生木本植物,茶丛茂密郁闭,茶园微气候和营养条件变幅较小,构成了相对稳定的茶园病虫区系。原来的优势种一般仍然保持优势地位,主要害虫种类有:小绿叶蝉、螨类(茶橙瘿螨、茶叶瘿蟥、跗线螨、茶短须螨)、尺蠖类(茶尺蠖、油桐尺蠖、云尺蠖、木(木尞)尺蠖)、刺蛾类(茶刺蛾、扁刺蛾)、茶毛虫、茶小卷叶蛾、蚧类(蛇眼蚧、椰圆蚧、角蜡蚧、长白蚧)、  相似文献   

2.
二、茶树害虫病毒大田应用效果目前,在大田做过防治应用试验的有茶小卷叶蛾和茶卷叶蛾颗粒体病毒及扁刺蛾、茶毛虫、茶尺蠖、油桐尺蠖和云尺蠖等核型多角体病毒,其中,茶小卷叶蛾颗粒体病毒,扁刺蛾、茶毛虫、茶尺蠖、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  相似文献   

3.
除虫精又名二氯醚菊酯、NRDCl43,是江苏省农药研究所1975年仿制的一种新农药。根据三年来有关科研和生产单位的试验和防治实践证明,除虫精是一种适用于茶叶生产的优良杀虫剂品种。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超高效。药效测定结果表明,除虫精对茶尺蠖、茶毛虫、大尺蠖、刺蛾类、蓑蛾类、茶细蛾等多种鳞翅目幼虫和茶蚜、小绿叶蝉具有良好防治效果,一般只需使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调查,我们庐江茶区的害虫主要有茶叶斑蛾、茶蓑蛾、小蓑蛾、茶小绿叶蝉、长白蚧等五种,其中以茶叶斑蛾发生较普遍,为害较严重,大发生的年份,受害而积占可采茶园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左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摸清我省茶园鳞翅类害虫的发生种类和为害情况,在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和湖南省农业厅经作局对湖南省茶园病虫天敌普查的基础上,结合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湖南省主要茶树病虫及天敌资源调查与鉴定课题(2008FY210500-2),通过田间调查与室内饲养相结合,于2008年8月至2011年4月对湖南省的郴州南岭茶场,桂东玲珑茶场等11个市区的20个不同茶园进行了一次系统性调查。结果表明:湖南省茶园鳞翅类害虫种类共计161种,隶属25科,刺蛾科31种、毒蛾科29种和尺蛾科22种为主要优势科类,其中以茶尺蠖、茶毛虫和茶蓑蛾为害最严重。  相似文献   

6.
茶树病虫害对茶叶生产为害很大,种类很多,目前在安徽省庐江县一带茶区已发现有三十六种茶树害虫,其中经常发生而为害又较普遍的有茶叶斑蛾、茶蓑蛾、茶小蓑蛾、茶小绿叶蝉、长白蚧等五种,直接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必须积极开展防治,确保茶叶生产的持续丰收。下面,着重谈谈茶树叶部害虫——茶叶斑蛾的发生及其  相似文献   

7.
1985年8月,我们在新民、新联茶场采用2.5%敌杀死8000倍,以80%敌敌畏1500倍和50%辛硫磷1500倍为对照农药,对茶尺蠖,大蓑蛾等害虫进行了室内外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敌杀死对茶尺蠖、大蓑蛾防效显著,8000~12000倍液喷后3天防效达90%以上,而敌敌畏、辛硫磷防效则在70%以下。2.击倒力强,害虫致死快。敌杀死喷后半小时,幼虫表现死态,4小时后基本死之。  相似文献   

8.
《茶叶》1981,(1)
我省茶园病虫种类很多,主要害虫种类有茶尺蠖、茶毛虫、茶叶螨类、小绿叶蝉、蚧类(长白蚧、蛇眼蚧、椰园蚧)、茶叶象(虫甲)等;主要病害种类有茶云纹叶枯病、茶芽枯病、茶炭疽病等。供应的农药品种,从60  相似文献   

9.
1无公害茶园的用药管理技术1.1严禁剧毒、高残留农药在茶园中使用严禁剧毒、高残留农药DDT、六六六、林丹、三氯杀螨醇、甲胺硫、1605、1059、氧化乐果、毒杀芬、七氯、氯丹、杀虫脒、磷胺、水胺硫磷胺、氟乙酰胺、苯硫磷、异丙磷、久效磷、呋喃丹等在茶园中使用。1.2优先推广应用生物农药采用生物农药防治茶树病虫害,常用的制剂有细菌、病毒、真菌等。如应用Bt防治茶毛虫、茶尺蠖、茶卷叶蛾;各寄主害虫的专一性病毒防治茶毛虫、茶尺蠖、油桐尺蠖、茶蚕、茶卷叶蛾、茶小卷叶蛾、茶刺蛾;真菌制剂白僵菌、韦伯虫痤孢菌等…  相似文献   

10.
在云贵茶区发现的茶树害虫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云南和贵州茶区茶树害虫的自然罹病幼虫中分离获得的22种病毒,即:油桐尺蠖 NPV、云尺蠖 NPV、茶蓑蛾 NPV、大蓑蛾 NPV、木橑尺蠖 NPV、蔚茸毒蛾 NPV、乌桕黄毒蛾 NPV、茶毛虫 NPV、褐蓑蛾 NPV、丽绿刺蛾 NPV、GV、黑褐盗毒蛾NPV、窄斑褐剌蛾 NPV、GV、CPV、尘污灯蛾 NPV、扁刺蛾 NPV、茶小卷叶蛾 GV、茶蚕 GV、分月扇舟蛾 GV、梭舟蛾 PV 和1种剌蛾 PV。其中:云尺蠖 NPV、蔚茸毒蛾 NPV、丽绿剌蛾 NPV、黑褐盗毒蛾 NPV,窄斑褐刺蛾 NPV、G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了糖醋液对茶树害虫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糖醋液对卷叶蛾类、尺蠖类、叶蝉类诱捕效果好,诱捕数量分别占诱捕总量的30%、24%、23%;尤其是对假眼小绿叶蝉、茶卷叶蛾、茶小卷叶蛾的效果最佳,其次是茶尺蠖、油桐尺蠖、油茶尺蠖等;糖醋液对蜡蝉类具有一定的诱捕效果,适宜在害虫发生前期诱捕,此时诱捕数量占诱捕总量的16%;对毒蛾类、刺蛾类、其他蛾类、金龟甲类诱捕效果不明显,诱捕数量分别仅占诱捕总量的2%、3%、3%、2%。糖醋液的诱捕可监测茶园主要害虫的变化和预报害虫的发生。糖醋液在诱捕昆虫没有明显的选择性,诱捕害虫时可能会诱捕到益虫,在诱捕时应加以注意,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明溪县生态茶园主要害虫假眼小绿叶蝉、茶丽纹象甲、茶蓑蛾、黑刺粉虱、茶黑毒蛾等的发生、危害特点和主要天敌生活习性进行研究,总结当地生态茶园防控茶树主要害虫的实用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性信息素是指昆虫释放的、用于调控同种异性求偶和交配行为的挥发性气味化合物。基于性信息素开发的防治产品因其具有高效、环保、专一性强等优点,受到各国科学家的肯定,被认为是"生物合理农药",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绿色防控手段。本文选择了目前茶树上发生较为严重的几种鳞翅目害虫——灰茶尺蠖、茶尺蠖、茶毛虫、斜纹夜蛾、茶细蛾,对其性信息素的原理、使用技术、防治效果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期为合理选择利用茶树害虫性信息素进行的绿色防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我国茶树蓑蛾区系与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汉鹄  韩宝瑜 《茶叶科学》1997,17(2):171-176
我国茶树蓑蛾类害虫已达11属20种。除雄蛾外,其它虫态终生负囊,聚集发生,形成“危害中心,常致局部茶丛受害光秃。常见种大都一年发生1代,只茶蓑蛾与茶小蓑蛾一年2代。多以非老熟幼虫越冬,仅大蓑蛾以老熟幼虫、黑肩蓑蛾以卵越冬。非老熟幼虫早春复苏早而贪食,常造成冬芽殆尽,春茶局部绝收。气候雨湿和天敌可对蓑蛾产生明显的自然控制。文中还就其地理分布、形态鉴别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正>茶树害虫按危害方式可分为四类,即咀叶类害虫、刺吸式害虫、钻蛀性害虫和地下害虫。咀叶类害虫以鳞翅目的蛾类和鞘翅目的象甲类为主,多以幼虫咬食芽、叶等细嫩组织,虫体数量大、食量也大;刺吸式害虫主要为同翅目蝉类、蚜类昆虫吸食树干汁液,破坏植物正常生理生化代谢;钻蛀性害虫主要为鳞翅目和鞘翅目的幼虫,钻蛀枝干、根部和果实;地下害虫主要为地老虎、白蚁等。江西茶树栽培历史悠久,发现的害虫种类较多,目前主要有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橙瘿螨、茶蚜、蓟马、茶毛虫等。江西茶树害虫主要采取化学药剂防治,虽基本使用的是低毒低残留农药,但已无法满足当前"绿色、健康、环保"的需求。本文结合省体系项目试验,在实践中总结出江西茶园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茶树上的蓑蛾类害虫属鳞翅目蓑蛾科,其最主要的特征是虫体外有一个护囊,护囊好像一个袋,虫体隐居在袋中,因此也叫袋袋虫。蓑蛾雌虫的一生均生活在护囊中,雄虫除成虫羽化后飞出护囊寻求雌虫交尾外,其余也均生活在护囊中。此外,幼虫取食时头胸部需伸出囊口咀食枝叶。茶园中蓑蛾的种类较多,常见的、过去局部地区曾造成为害的主要有5种,即茶蓑蛾、大蓑蛾、茶褐蓑蛾、白囊蓑蛾  相似文献   

17.
茶尺蠖等三种食叶性害虫的测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俊庆 《茶叶》2002,28(2):96-97
该文介绍了茶尺蠖、茶黑毒蛾 茶丽纹象甲三种食叶性茶树害虫的实用测报技术,可供有关生产单位预测预报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县茶区历史上很少发现茶蓑蛾大面积成灾危害茶树,而今年在气候干旱的情况下武曲公社承天坂42亩幼龄茶园,突然发生茶蓑蛾集中成片危害茶树生长。比较严重的茶园,叶子几乎被吃光,茶农对这种害虫不知所措,又怕该虫有毒性,茶叶科技人员闻讯后,即速深入  相似文献   

19.
2.5%天王星乳油是由美国富美实(FMC)公司开发的一种高效、低毒、广谱、安全间隔期较短的杀虫、杀螨剂。对害虫具有触杀、胃毒作用,杀虫谱广,作用迅速。在茶树上,天王星乳油主要用于防治茶丽纹象甲、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尺蠖、茶黑毒蛾、茶毛虫等害虫,并可兼治茶短须螨、茶叶瘿螨,已在我省茶区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茶园中的蓑蛾,种类甚多,其中大蓑蛾、茶蓑蛾、棉条蓑蛾,褐蓑蛾等已为大家所认识,本文介绍的是我省各地极易见到、发生普遍、对它又较陌生的一种蓑蛾——黛蓑蛾。黛蓑蛾(Dappula tertia Templeton)属鳞翅目、蓑蛾科(Psychidae)俗称袋蛾、避债虫;广布于我省各茶区,除为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