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发病情况自2012年11月份,驻马店某养殖场有羊300多只,有25只羊发生瘤胃酸中毒,发病率约为8%。发病前瘤胃内积累的乳酸通过瘤胃壁大量扩散到血液循环系统,肝脏组织无法及时代谢,血液中乳酸浓度升高,继而引起全身酸中毒。急性瘤胃酸中毒时,随着酸和葡萄糖的积累,瘤胃酸和渗透压升高,血液  相似文献   

2.
当牛采食大量易发酵的饲料后容易在瘤胃中产生大量乳酸,引起乳酸中毒。瘤胃酸中毒既是乳酸中毒也是瘤胃积食,但发病剧烈,死亡率高,对牛只的影响较大。本文就瘤胃酸中毒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综合防治进行简要阐述,为在牛只养殖过程中预防瘤胃酸中毒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当反刍动物食入大量的、高度发酵的含碳水化合物精料,于瘤胃内产生过多乳酸而导致其内容物pH急骤下降,发生瘤胃酸中毒。瘤胃酸中毒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之分,以急性最严重并往往引起死亡。我国各地除奶牛、耕牛发生瘤胃酸中毒外,奶山羊也有发生。为了进一步研究瘤胃酸中毒原因,致病  相似文献   

4.
正瘤胃酸中毒又称酸性消化不良,是精饲料饲喂过多引起的,一般常见于高集约化的大规模奶牛养殖过程,属于多发性的富营养代谢病。主要由于精粗饲料配比不当、精饲料中的玉米过量等,可引起牛瘤胃异常发酵,经分解产生大量的乳酸,瘤胃渗透压逐渐升高,导致血液中浓缩而脱水,大多数乳酸会被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被机体氧化,最终导致机体酸中毒。本文介绍了我站遇到的一例牦牛瘤胃酸中毒的病例,分析了该病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以及对病情的诊  相似文献   

5.
在高精料日粮条件下,高产奶牛和强度育肥的肉牛、肉羊发生瘤胃酸中毒的情况普遍存在.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瘤胃酸中毒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奶牛生产、肉牛育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缓解和预防瘤胃酸中毒的措施备受人们关注。过去人们认为,瘤胃微生物合成硫胺素的量能够满足动物的需要,日粮中不需要另外添加。但最新一些研究表明,添加硫胺素能缓解瘤胃酸中毒,提高瘤胃液pH值,降低乳酸、组胺及内毒素浓度。所以,研究硫胺素与瘤胃酸中毒之间的关系,可以进一步揭示瘤胃酸中毒发生机制,以寻求一种新的预防瘤胃酸中毒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瘤胃酸中毒系瘤胃积食的一种特殊类型,又称急性碳水化合物过食、谷物过食、乳酸酸中毒、消化性酸中毒、酸性消化不良以及过食豆谷综合征等。是因过食了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物饲料,于瘤胃内发酵产生大量乳酸后引起的急性乳酸中毒病,在临床上以精神沉郁、瘤胃臌胀、脱水等为特征。  相似文献   

7.
瘤胃酸中毒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当奶牛产犊后或产奶高峰期饲喂精饲料过多时,瘤胃趋于乳酸发酵,乳酸的酸性较强,会使瘤胃的酸度增加,乳酸在瘤胃中大量积累,通过瘤胃壁进入血液,导致血液的pH值随之降低,出现乳酸中毒,引起全身的代谢紊乱,严重的会导致奶牛死亡。  相似文献   

8.
谷物酸中毒也称瘤胃酸中毒俗称"丰收病",是因羊采食或偷食谷物饲料过多而引起瘤胃内产生的乳酸异常发酵,使瘤胃内微生物区系和纤毛虫生理活性降低的一种消化不良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精神兴奋或沉郁,食欲废绝,瘤胃蠕动停止,胃液酸度升高,瘤胃积食胀满,肌体脱水等症状。1病因  相似文献   

9.
<正>牛瘤胃酸中毒又叫酸性消化不良、瘤胃过食,因过多的采食高碳水化合物饲料而引起瘤胃内容物乳酸浓度升高和pH值下降。临床上以瘤胃中乳酸蓄积为特征,消化机能障碍,全身机能紊乱。  相似文献   

10.
北京黑白花乳牛瘤胃酸中毒1970年首先在北京南郊乳牛场发现。随着乳牛产乳量的增加,自1977年以来,乳牛瘤胃酸中毒发病率有所增加。无论是经过试验还是自然发病的乳牛瘤胃酸中毒,其血液中乳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瘤胃酸中毒又被称作酸性消化不良、乳酸酸中毒,它是一种常见的营养代谢病,主要是因为动物过多的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物饲料,或者精粗饲料没有合理搭配,精饲料过量等,使得这些饲料在瘤胃内发酵,之后产生大量乳酸导致急性代谢性酸中毒。  相似文献   

12.
瘤胃酸中毒,义称乳酸性消化不良、中毒性消化不良,是由于奶牛过多食用谷类或多糖类饲料后,导致瘤胃内发酵异常,产生大量的乳酸致使乳酸在体内蓄积,引起腹泻、脱水、血中乳酸浓度升高、全身代谢紊乱的前胃机能障碍病。该病以消化紊乱、瘫痪和休克为特征。  相似文献   

13.
正羊瘤胃酸中毒也叫过食谷物综合征或消化性酸中毒,是由于食入大量的易于发酵的碳水化合物或高蛋白饲料,在瘤胃内生成过多乳酸并不断蓄积而导致前胃机能发生障碍。在临床实践中,主要是先及时将病因消除,然后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都具有良好的疗效。1发病机理瘤胃微生物按功能以分成产乳酸微生物和利用乳酸微生物,瘤胃内乳酸的积累程度取决于二者之间的平衡状态。在多种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下,反刍动物瘤胃中55%~95%的  相似文献   

14.
瘤胃酸中毒又称过食症,谷物类症。瘤胃酸中毒是由于大量饲喂碳水化合物饲料,致使乳酸在瘤胃中蓄积从而引起全身代谢紊乱,胃机能障碍为主的一种中毒性,全身代谢紊乱性疾病。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代谢障碍,突然采食或偷吃了大量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等所引发。本病一般可分为继发性瘤胃酸中毒和原发性瘤胃酸中毒。原发性一般呈急性经过,少数呈慢性病例。在临床上表现为严重脱水,消化紊乱,可视黏膜潮红,充血,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15.
1 奶牛瘤胃酸中毒的预防措施 瘤胃酸中毒是奶牛因采食大量谷类或其他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后,导致瘤胃内产生大量乳酸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代谢性酸中毒.瘤胃酸中毒病死率很高,即使及时抢救病死率仍达30 %~40 %,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病死率高达90 %.因此,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讯地址,北京右安门外东滨河路4号 100069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口服丙酮酸钠对瘤胃酸中毒动物瘤胃局部和血液成分的影响,选择2~3岁、体重(35.0±2.0)kg、体况一致的健康雌性黄淮山羊6只,先用精粗比为3:7的日粮饲喂5 d,作为空白对照组;再改用精粗比7:3日粮饲喂14 d,作为瘤胃酸中毒组;然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3只,丙酮酸钠组口服丙酮酸钠5 g,碳酸氢钠组口服碳酸氢钠5 g。开始饲养时为第1天,分别在试验第5、19、21天的第2次饲喂后3 h采瘤胃液和血液,测定瘤胃液pH、挥发性脂肪酸(VFA)和乳酸,检测血常规和血气指标。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瘤胃酸中毒组的瘤胃液pH降低(P<0.05),而VFA和乳酸浓度升高(P<0.05);血液中HCO3-浓度、二氧化碳分压和二氧化碳总量降低(P<0.05),红细胞和白细胞数升高(P<0.05);丙酮酸钠组的VFA、乳酸、血常规和血气指标均恢复正常;碳酸氢钠组除瘤胃VFA仍比空白对照组高(P<0.05)外,其他指标恢复正常。综上可知,山羊饲喂精粗比7:3日粮14 d会引起瘤胃液和血液指标明显变化,造成瘤胃酸中毒;口服丙酮酸钠和碳酸氢钠均能改善患瘤胃酸中毒山羊瘤胃内环境和血液指标,而丙酮酸钠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反刍动物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是生产中常见的一类营养代谢病,是困扰奶牛生产的一大难题。采食大量易发酵碳水化合物将导致瘤胃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提高,瘤胃pH降低,进一步引起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构改变,由此造成瘤胃液中组胺及脂多糖浓度的提高,加重了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程度。文章综述了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机理及调控措施,并提出了用乳酸菌调控瘤胃菌群结构,预防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假想,以期为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陈相甫 《兽医导刊》2022,(4):231-232
在肉牛的养殖行业,瘤胃酸中毒是一种常见疾病,并且可能会导致肉牛的死亡,从而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当肉牛进食过多的谷物,导致胃里剧烈发酵,并且生成大量的乳酸时,以及前胃出现功能的异常时,往往会导致该病的发生.为解决肉牛的瘤胃酸中毒问题,本文以肉牛养殖为例,对瘤胃酸中毒进行总结,分析了中毒的成因与症状,提出了综合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黄牛瘤胃酸中毒是由于饲喂大量富含淀粉的精料导致瘤胃内乳酸形成过多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疾病.以发病突然,瘤胃胀满,经过迅速.瘤胃液、血液、尿液酸化,以及明显的脑神经症状和运动障碍为特征.现将典型病例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20.
高精料诱导的瘤胃酸中毒往往会引起上皮屏障的损伤,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硫胺素在缓解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发生酸中毒时添加硫胺素对于维持瘤胃上皮屏障功能方面的研究还不深入,因此,本文从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引起的硫胺素缺乏与上皮损伤的关系以及添加硫胺素在维持瘤胃上皮屏障功能中的作用进行讨论,为硫胺素在酸中毒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