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组合恒等式是组合数学的一个重要部分。用数学归纳法、组合分析法、概率分析法、几何法、母函数法等方法来证明一个常见的组合恒等式,并从母函数法得到Vandermonde恒等式,同时提出了WZ方法来证明组合恒等式。  相似文献   

2.
逻辑反函数的特殊表示形式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出了形式为F=∑Iimi的逻辑函数,其反函数为F=∑Iimi,利用这种表示反函数的方法,可简化一些逻辑等式的证明过程,并可使一些逻辑电路的设计过程简化。  相似文献   

3.
正整数的分拆与许多计数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关于正整数的分拆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恒等式,但很多正整数的分拆恒等式常以有序分拆或无序分拆单方面讨论。将正整数的有序分拆和无序分拆联系起来。给出了两个新的与正整数的有序分拆和无序分拆相关的恒等式。并利用组合方法给出了证明。  相似文献   

4.
两个新的正整数分拆恒等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整数的分拆与许多计数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关于正整数的分拆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恒等式,但很多正整数的分拆恒等式常以有序分拆或无序分拆单方面讨论。将正整数的有序分拆和无序分拆联系起来,给出了两个新的与正整数的有序分拆和无序分拆相关的恒等式,并利用组合方法给出了证明。  相似文献   

5.
逻辑观是困扰当前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根本性问题。两千多年来,逻辑的名称虽几经变化,但对命题形式、推理形式及其有效性的分析,始终是西方逻辑不变的主题。由于中国逻辑史研究是基于西方逻辑的传入而产生的,因此,西方逻辑的逻辑观应当成为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6.
在代数学中,牛顿恒等式是联系多项式根的幂和与其系数关系的一个重要恒等式。用数学归纳法给出牛顿恒等式的一个自然证明。  相似文献   

7.
增强学习已经开始向关系增强学习发展,并且产生了许多新的算法。这些方法是将命题表达提升为关系或计算逻辑的表达。提出了一种新的表达形式,称为逻辑半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它是将逻辑程序与半马尔可夫过程相结合。在此框架中,抽象(状态或行动)是至关重要的,并且提出了对于逻辑半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Q-学习算法,给出其收敛证明。这种框架对在关系增强学习发展中处理时间连续方面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司法实践的每一个环节,都与逻辑有不解之缘。司法实践中的法律逻辑运用,就是把逻辑的理论应用于司法实践的过程中。司法实践中的法律逻辑运用,既是对司法实践析逻辑抽象,又为司法工作者提供了思维操作的逻辑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陈玉献  董泽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140-9143
[目的]采用逻辑框架法对环境规划进行后评估。[方法]以某省"十一五"环境规划为例,采用逻辑框架法,从评估内容、指标体系、实施步骤、评估反馈以及环境规划投入产出分析等方面对环境规划进行后评估。[结果]采用逻辑框架法对环境规划进行后评估,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实现了对环境规划各阶段不同规划指标的评估,通过建立规划项目问题树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结论]该研究为今后环境规划的后评估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以文化人的内在生成逻辑中,有三个关键要素,即“文”“化”“人”。以文化人的逻辑基础是“文”,要用先进的文化“化”人;以文化人的逻辑机制是“化”,“化”是隐性的、从属性的、动态的;以文化人的逻辑指向是“人”,“人”是现实的、全面的、发展的、自由的人,当下表征为时代新人。对“文”“化”“人”所处地位的主要依据与前提设定的科学认知,有助于在学理上充分理解以文化人,在实践中有效推进以文化人。  相似文献   

11.
意义概念和合理性概念是逻辑实证主义学派的核心概念。逻辑实证主义者提出了意义的证实理论,并且试图将这样的理论运用于心灵哲学之中,他们还试图将合理性概念做理论化的处理。普特南指出逻辑实证主义者误用了意义的概念,没有认真地考察、研究语义学,忽略了意义概念的日常习惯用法。普特南认为逻辑实证主义重新解释科学的倾向恰恰是逻辑实证主义运动出现失误的根源。他们对于合理性概念的处理也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泥沼之中,是一种自相反驳的方法。这样的分析是一种深刻的洞见。  相似文献   

12.
采用基于三角形二叉树剖分方式的海量数据存储方式,并通过划分数据逻辑粒度进行海量数据高效调度的数据处理方法,使得图形数据的处理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对立词谓语表示相同的句意,但句中有关词项位置颠倒。这—特点可用来体现尾心原则,尾重原则和揭示连贯性话语中句际逻辑思想的发展。 本文展示了五种用对立词表示的英语谓语。  相似文献   

14.
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没学过与 计算机原理"相关的前期课程,要在 3~ 4个学时内讲清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困难的。但如不从计算机的数学起源和电路实现处讲,学生始终有架空的感觉。我们在讲非计算机专业的 计算机文化基础 "时,从逻辑代数讲起,阐明计算机是如何用逻辑运算完成数值计算的。再说明计算机硬件(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的逻辑电路实现,以及计算机是如何用软件操作硬件来完成工作的。并对学生不易理解的文件、目录、路径问题作了较深入的说明。只用 3~ 4个学时,即能给学生建立一个虽然粗略,但切实可信的计算机形象  相似文献   

15.
微观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基础,其教学的基本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现代经济学逻辑体系。高校微观经济学教学应该在正确理解现代经济学方法和分析框架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展现现代经济学逻辑体系,教会学生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6.
形象思维问题起源于西方美学,是人们长期探索美学和文艺创作领域基本规律的结果。在同一思维活动中,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同时存在,且相互切换和互译,强调形象思维的地位和作用,并不等于要削弱逻辑思维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许多逻辑教材将4种直言判断的"逻辑方阵(对当关系)"运用到同样是4个种类的模态判断和规范判断身上,从而导致了严重的逻辑混乱与错误。直言判断"逻辑方阵(对当关系)"的成立需要3个条件,其主要根基是对主项和谓项外延关系的穷尽分析,而所谓模态判断与规范判断的"逻辑方阵(对当关系)"却缺乏这些条件,因此是根本不能成立的。把"逻辑方阵(对当关系)"套到规范判断上是更大的错误。  相似文献   

18.
东洋电梯门机控制系统的技术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东洋电梯故障多,运行质量差的现状,提出了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对门机主控系统和调速模式进行技术改造的方案,进行了该系统的硬件研制和软件设计工作。试运转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逻辑控制准确可靠,开关门速度模式明显到改善,门约红外光电检测保护系统动作及时可靠,保障乘客进出门户的安全。改造后电梯门机的工作性能达到和超过了原东洋电梯的理想工况。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以一种由计算机控制机械疲劳试验装置的设计.设计系统中采用PC机作为上位机,可编程控制器作为下位机,阐述了PC机、可编程控制器、传感器、机械装置等各环节构成的硬件系统关系和上位机的应用程序、PLC控制程序以及PC与PLC之间通讯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