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湖南省稻田土壤硫素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湖南省主要母质类型的稻田土壤,进行土壤全硫,有效硫及其相关性质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供试耕层土壤全硫含量在0.266 ̄0.885g/kg之间,平均0.539g/kg。土壤有效硫变动范围为17.7 ̄135.1mg/kg,平均56.7mg/kg。土壤全硫和有效硫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23(n=40)。(2)随着土壤剖面层次的加深,土壤有效硫和全硫含量逐渐减少。(3)耕层土壤C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土壤含硒量及其分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何亚琳 《土壤学报》1996,33(4):391-397
贵州省土壤全硒含量的范围为0.064-1.326mg/kg,平均值0.369mg/kg。全境土壤含硒有由北向东南和随地势下降而逐步增加的趋势。全省可划分为:1.低硒区2.中低硒区3.中硒区4.中高硒区。贵州多数地区土壤属中等含硒水平,少数土壤富硒,同时还有少量缺硒土壤分布。  相似文献   

3.
用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溴甲烷熏蒸大棚土壤后土壤及作物(黄瓜)中残留的Br^-,用顶空法测定土壤吸附的溴甲烷。在0.4-40mg/kg的添加范围内,Br^-的平均回收率为83.7%-94.8%,相对标准偏差为±2.5% ̄14.7%。Br^-在土壤和黄瓜中的半衰期为15.0和14.2d(北京)、24.7和10.3d(沈阳)。土壤吸附的溴甲烷量较少,其半衰期和Br^-的相近。低于75.0g/m^2的施用  相似文献   

4.
^60Co可从土壤通过作物根系吸收,转移到地上部各个器官。试验表明,在土壤污染量为1.3×10^5Bq/kg土时,春小麦各器官单位重量的放射性在度为根〉老叶〉叶鞘〉茎〉颖壳〉上部叶〉籽粒;污染量2.6×10^5Bq/kg土时,则为根〉老叶〉颖壳〉籽粒〉茎〉叶鞘〉上部叶;污染量1.3×10^5Bq/kg土时,为根〉老叶〉籽粒〉颖壳〉茎〉叶鞘〉上部叶。  相似文献   

5.
农用稀土天然放射性及其对土壤和作物污染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1993年对我国农用硝酸稀土样品的天然放射性进行了监测,查明农用稀土化合物中主要的天然放射性成分是^232Th,平均含量为54.9Bq.kg^-1。通过10年定位试验和两年喷施不同放射性活度稀土的田间试验,均未检测出土壤中天然放性活度的变化,也测不出作物体中α、U和^40K活度增加的趋势,仅作物茎叶^232Th活度有增加。  相似文献   

6.
长江下游地区马肝土小麦生长期土壤氮素动态的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土壤氮素平衡原理对小麦生长期0 ̄40cm土层有效氮含量进行了模拟,并用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平均绝对误差为-20.1kg/hm^2,绝对误差标准误为32.1kg/hm^2。  相似文献   

7.
麦田秸秆覆盖效应及增产作用   总被引:66,自引:0,他引:66  
冬小麦田覆盖稻草能增加N、P,特别是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稻草覆盖能保墒、调温和减缓土壤水分、温度波动,降低麦田杂草密度。由于麦田覆盖稻草的上述综合生态效应,使小麦籽粒产量增加13.5% ̄46.1%,公斤稻草增产小麦0.12 ̄0.23kg。冬小麦稻草经济有效覆盖量为3000kg/hm^2。  相似文献   

8.
钼是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我国土壤含钼范围为0.1-6.0mg/kg,有效钼含量从痕迹至0.65mg/kg。农作物正常含钼量0.1-20mg/kg。大豆,玉米,小麦,谷子施钼可使籽粒钼的含量比照增加0.056-12.9mg/kg。大豆,小麦施钼比对照可降低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2.7-6.7%。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广东省几个主栽甘蔗品种的肥料效应,提出广东省甘蔗专用BB肥的适宜配肥比例为N:P2O5:K2O=1:0.30:0.78 ̄1.00,在中等肥力土壤上,高产甘蔗推荐施肥量为甘蔗专用BB肥1140 ̄1410kg/hm^2,施用甘蔗专用BB肥具有极显著的增产效益,其肥效优于通用型复合肥(15-15-15)和当地肥料,单位面积投肥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0.
粉煤灰的农业利用及其环境放射性污染评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对北京、内蒙、宁夏、河北、广东和天津等地大型火力发电厂粉煤灰的采样分析表明:粉煤灰中主要放射性成分为238 U 、232 Th 衰变系和40 K ,比活度范围分别为932 ~2838 Bq/kg ,803 ~2388 Bq/kg 和1156 ~4474 Bq/kg 。试样模拟研究表明, 当粉煤灰施用量达675 T/h m 2 时,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26 Ra 和228 Ra 的比活度分别是对照的356 倍和260 倍。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比活度和地面1 m 高处空气吸收剂量及地面γ辐射所致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随粉煤灰的施用量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土壤中228 Ra 的比活度与粉煤灰施用量的相关性可表示为y = 2204x + 1725 ,(r2 = 09909) ;对于226 Ra ,y = 2138x + 245 ,(r2 = 09966) 。地面1 m 高处空气吸收剂量率( D) 与粉煤灰施用量的相关性可表示为:y = 1896x + 3875 ,(r2 = 09891 ) 。有效剂量当量( H) 的变化与施用粉煤灰的量之间的相关性可表示为:y = 23245x +47505 ,(r2 = 09891) 。当粉煤灰施用  相似文献   

11.
1997年-1998年在山东省桓台县的试验表明,超过常用量50%(2.7kg/hm^2)的赛类斯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 ̄4d,在作物中为1 ̄2d,在收获期的土壤、玉米秆和籽粒中,残留量均小于0.01mg/kg或未检出。  相似文献   

12.
北方旱地作物自然降水生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北方早地作物自然降水生产潜力较大,8种作物平均值为371.9kg/666.7m ̄2;水分利用效率也较高,8种作物平均值为1.105kg/(mm·666.7m ̄2)。但是,不同作物种类、不同类型地区、不同降水年型自然降水生产潜力和水分利用效率是不相同的,一般情况是,春玉米>春谷>小麦,半湿润偏旱区>半干旱区>半干旱偏旱区,丰水年型>正常年型>干旱年型。  相似文献   

13.
紫色土镍对莴笋的毒性临界状态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盆栽试验,研究了紫色土中镍对莴笋的毒性统一临界指标。结果表明,以0.05mol/L CaCl2提取Ni为指标的土壤Ni毒性临界状态值在各土壤中可达统一,考虑到土壤伴随元素的影响,可按石灰性和非石灰性紫色土两种情况制定指标,本研究结果是:非石灰性紫色土为(11.4±0.92)mg/kg土,石灰性紫色土为(1.2±0.11)mg/kg土。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耐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分别接受四种氯盐(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和氯化镁)的四个水平(0,1.5,3.0和4.5g/kg土)的处理。结果表明四种氯盐对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的出苗均有不同影响。随着氯盐投入量的增加,出苗时期与对照相比,往后相应推迟1 ̄周。土壤中氯盐的增加,明显地抑制了地上部的生长,但在1.5g/kg土的剂量范围内氯化钙和氯化镁有促进块茎生长的趋势。四种氯盐在土壤中含量为1.5g/kg土以上时,其抑制  相似文献   

15.
本采用HP1701大口径毛细管柱为分离柱,测定了柑桔中7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比较了常用的7种有机磷农药在柑桔生长不同时期的残留情况。本法对7种有机磷农药的回收率范围为83.5% ̄106.4%,变异系数为3.0% ̄7.8%,最低检测浓度为0.010mg/kg。  相似文献   

16.
吡虫啉在苹果上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经高压液相色谱测定,吡虫呆最小检出量为0.12ng,苹果中最低检出浓度为0.0048mg/kg,添加回收率为87.3% ̄101.6%,变异系数为3.26% ̄16.1%,吡虫啉用于防治苹果上的蚜虫,最高用量为有效成分每公顷30-45g,用药三次,收获间隔期21d,苹果上残留量低于允许量0.5mg/kg,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7.
几蔬菜的养分需求与钾素增产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9种蔬菜研究表明,蔬菜各器官养分含量高而转移率低,属营养非完全转移型作物;蔬菜需肥量大,比谷类作物约高出1/3;蔬菜的钾氮吸收比高(大于1 ̄1.5),而磷氮吸收比低(小于0.3);每公顷产45 ̄75t蔬菜,约需N300 ̄450kg,P2O5 105 ̄225kg,K2O105 ̄210kg,1kgK2O可增产番茄26.1 ̄141.3kg,甘蓝11.2 ̄53.1kg,黄瓜5.8 ̄86.9kg,甜菜  相似文献   

18.
南方高产茶园土壤养分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南方高产茶园土壤养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产茶园土壤表层碱解N100.3mg/kg、全N1.3g/kg、有机质31.0g/kg,均较丰富,茶叶产量与土壤碱解N呈显著正相关,由于重施磷肥,磷素在土壤中趋于积累,土壤表层全磷含量比相应的荒地土壤平均高0.47g/kg。由于少施钾肥、老茶园土壤比荒地土壤全钾含量明显下降,下降率最高达30.25%,平均达25.60%,高产茶园土壤具有独特的熟化层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北方主要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连续流动交换技术研究了我国北方25个供试土壤非交换性钾的释放速率。结果表明,土壤晨交换性钾释放缓慢,而持续时间长;最大释放速率变幅为0.195 ̄2.30mg/(kg·min),600分钟平均释放速率变幅为0.066 ̄1.121mg(kg·min),释放持续时间一般在600分种以上。在600分种释放时间内非交换性钾释放百分率变幅在5.4% ̄39.6%之间。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速率与盆栽耗钾试验中玉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土壤含钛水平及施钛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河北省农区四种主要土壤类型供钛水平,土壤可液性钛含量范围为0.128-2.80mg/kg,平均为0.943mg/kg。以苜为试验作物进行了生物相关试验,结果表明与土壤可溶性钛含量相关密切,可以反映土壤的供钛状况。试验结果还表明棕壤、褐土、潮土、栗钙土中可溶性钛含量未达到施钛无效应或负效应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