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通过印楝Azadirachta indica在干热河谷地区造林试验,分别研究根际土壤水分动态、植物在雨季和旱季时的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以探讨印楝对干热气候适应性的机制。研究表明,土壤含水量与吸力成幂函数关系。当土壤含水量下降到5.9%,土壤吸力上升到1.5MPa达3个月的条件下,印楝仍然能维持生存,表明该植物具有极强的耐旱性。在旱季时,印楝受到土壤和大气干旱胁迫,生长基本停止,顶芽枯死,大部分叶片脱落,以减少水分蒸腾,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在雨季时,印楝能迅速生长,整个生长周期呈现曲折性生长规律。印楝在旱季的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分别为雨季的23.8%,47.1%和64.9%。在旱季时,水分利用率明显下降。在旱季时,印楝的光合生理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叶片的光合系统受到明显的破坏。通过生长和生理上的适应,在经过6个月旱季后,印楝的保存率达90%以上,表明印楝适应于干热河谷地区生长。图7表1参16  相似文献   

2.
通过印楝Azadirachta indica在干热河谷地区造林试验,分别研究根际土壤水分动态、植物在雨季和旱季时的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以探讨印楝对干热气候适应性的机制。研究表明,土壤含水量与吸力成幂函数关系。当土壤含水量下降到5.9%,土壤吸力上升到1.5MPa达3个月的条件下,印楝仍然能维持生存,表明该植物具有极强的耐旱性。在旱季时,印楝受到土壤和大气干旱胁迫,生长基本停止,顶芽枯死,大部分叶片脱落,以减少水分蒸腾,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在雨季时,印楝能迅速生长,整个生长周期呈现曲折性生长规律。印楝在旱季的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分别为雨季的23.8%, 47.1%和64.9%。在旱季时,水分利用率明显下降。在旱季时,印楝的光合生理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叶片的光合系统受到明显的破坏。通过生长和生理上的适应,在经过6个月旱季后,印楝的保存率达90%以上,表明印楝适应于干热河谷地区生长。图7表1参16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指导干热河谷不同恢复模式下人工林经营过程中的养分管理以及造林树种和造林模式的筛选,以元谋干热河谷印楝(Azadirachta indica)纯林及印楝×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地土壤、印楝各器官5种主要元素(N、P、K、Ca、Mg)养分质量分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印楝混交林内土壤全N、全P、全K及其速效养分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纯林(P<0.05);纯林和混交林内印楝各器官5种养分元素总量大小顺序发生了改变,纯林内为叶>枝>皮>根>干,混交林内为叶>皮>根>枝>干;纯林内印楝各器官(除干外)N、P质量分数均低于混交林,且叶内N/P比(8.0)较混交林(11.1)小,显示对N素的缺乏;元谋干热河谷印楝养分富集系数较高,印楝可能通过奢侈吸收提高植物体内养分含量来适应干热河谷土壤贫瘠环境。  相似文献   

4.
印度黄檀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云南干热河谷地区进行了印度黄檀的引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印度黄檀在干热河谷地区表现出较强的抗旱能力,生长良好.4年生印度黄檀的平均胸径为4~11 cm,平均树高为5~10 m,保存率达90 %,结实率达97.5 %,和引种地生长情况接近.水分因子是影响印度黄檀在干热河谷地区生长的主要因子.印度黄檀作为干热河谷地区的荒山造林树种,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以14个烟草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大棚盆栽自然干旱的方式,在干旱的不同阶段(5、10、15 d)测定9个生理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烟草抗旱鉴定敏感的生理指标,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烟草干旱各阶段主成分分析提取主成分均4个,各干旱阶段生理指标主成分略有差异,综合分析得出,CAT、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叶片水分、POD和可溶性糖6个生理指标与烟草的生理抗旱相关性最密切。  相似文献   

6.
干旱胁迫对不同种源香椿苗木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京、四川、湖南、湖北、河南、陕西6个种源香椿苗木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对香椿苗木部分水分参数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6个种源香椿苗木几个抗旱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一致。随胁迫程度加强,水分饱和亏缺增大,水势降低,质膜透性增大,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增加,致使膜脂过氧化引起膜损伤,但各指标的变化程度因种源不同而异。复水后,各项指标几乎都能恢复至对照水平。综合几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并结合6种源的自然表现,得出河南、陕西、南京等种源的香椿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而湖北、四川、湖南等种源抗旱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7.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木麻黄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普通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细枝木麻黄(C.cunninghamiana)、粗枝木麻黄(C.glauca)和山地木麻黄(C.junghuniana)为材料,对不同水分胁迫下的9项水分利用和光合作用生理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9个原始生理指标被综合成3个独立的新指标,即持水因子、生产因子和调节因子;筛选出3个新指标包含了原有指标的大部分信息,累积贡献率达到93.287%.通过比较3个指标的综合得分大小,对4种木麻黄的抗旱性进行了评价,在相同的供水水平上,它们的抗旱排序是:普通木麻黄>粗枝木麻黄>细枝木麻黄>山地木麻黄.这一结果提示在木麻黄抗旱育种实践中,可以选取一些简便易测的生理指标作为参考,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抗旱良种的筛选.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干热河谷不同种源牛角瓜Calotropis gigantea苗期的光合生理特性,比较分析了牛角瓜幼苗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光能利用效率(LUE),瞬时羧化效率(CE)和气孔限制值(ls)在元江、红河、个旧、建水、元阳等种源间的日变化动态与日均值差异。牛角瓜5个种源的Pn日变化动态均呈双峰曲线,但在不同时刻的数值存在种源间差异。牛角瓜对高温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它通过增加气孔导度和蒸腾作用来提高光合同化效率。干热河谷的极端高温不是影响牛角瓜幼苗光合作用与羧化反应的限制因素,而正午的强光辐射显著抑制了牛角瓜幼苗的光合作用与水分利用。干热河谷牛角瓜不同种源间的光合生理参数日均值具有显著差异(P<0.05),红河种源的Pn,Tr,LUE和CE显著高于其他4个种源(P<0.05),个旧种源表现出“高光合、低蒸腾”的显著特点,具有最高的WUE和较高的Pn,LUE和CE,因此筛选出红河、个旧为具有高水平光合生产与水分利用潜力的干热河谷牛角瓜种质资源。图3表1参43  相似文献   

9.
番木瓜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引种试种及推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热河谷光热充足,但由于过度干旱,只适宜特定水果生长,番木瓜作为热带三大草本果树,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可考虑在干热河谷引种.通过引入不同番木瓜品种,经试种、筛选及各项生长发育指标的调查研究,初步选出2个具有发展前景的品种,有待于在干热河谷区推广.  相似文献   

10.
常绿阔叶林木在北方地区抗旱适应类型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在北京试种成功的5种常绿阔叶林木为材料,以大叶黄杨为对照,根据常绿阔叶树木对干旱胁迫的不同适应方式,应用多种测试手段,测定多项水分生理和光合生理指标,探索以多指标综合评价常绿阔叶树种间及树龄间的抗旱差异,并对其抗旱能力进行主成分分析及按抗旱力大小进行了排序和分类。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不同种源油橄榄品种的抗旱能力,分别在旱季末期和雨季末期对阿尔巴尼亚、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4个地区引种的7个油橄榄品种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束缚水/自由水、相对含水量和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并运用 spss对测定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最后采用模糊隶属函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油橄榄品种间的抗旱性与地理种源没有明显的差异性;(2)7个不同种源的油橄榄品种中,抗旱性最强的是皮瓜尔,隶属函数均值为0.647最弱的是豆果、隶属函数均值为0.208,抗旱性由强至弱依次为柯基〉皮瓜尔〉贝拉〉卡林〉佛奥〉科拉蒂豆果。  相似文献   

12.
6种苗木抗旱性评价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一年生实生苗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核桃(Juglans regia L.),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柿子(Diospyros kaki L.f.),杏(Armeniaca vulgaris Lam.),皂角(Gleditsia sinensis Lam.)为试验材料,对苗木在干旱胁迫下的生长和生理生化差异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抗旱性筛选的指标体系,对6种苗木的抗旱性进行了评价,并对代表干旱适应能力指标及抗旱生产力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筛选出了蒸腾速率、吸水能力、渗透调节、抗氧化系统、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生物量7项指标,用于6种苗木抗旱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3.
以南蛇藤、苦皮藤、臭檀吴茱萸、爬山虎和火棘5种陕西宝鸡渭北乡土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对植物叶片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及胁迫末期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5种乡土树种的抗旱性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5种植物叶片的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脯氨酸(Pro)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叶片含水量、苗高、地径增长速率均不同程度降低,叶绿素a/b值都表现为减少的变化,叶绿素含量先降后升,并且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出现了叶绿素“浓缩”现象,干旱胁迫末期不同树种间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差异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3个主成分可以代表乡土树种抗旱性96.577%的原始数据信息量,通过计算5种乡土树种的综合评价值(D),对抗旱性进行了评价。5种乡土树种的抗旱性强弱依次为爬山虎>火棘>苦皮藤>臭檀吴茱萸>南蛇藤,研究结果为宝鸡市绿化树种选择和配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海藻肥在黄瓜上的抗旱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9个海藻肥配方处理后的黄瓜幼苗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6个生理指标及抗旱系数,对其中与抗旱系数显著相关的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相对电导率、自由水/束缚水比值等4个指标求其隶数函数加权平均值,结果与黄瓜幼苗的抗旱性极显著正相关(r=0.847 1)。以此为评价方法筛选出提高黄瓜幼苗抗旱能力最强的海藻肥配方是A2。  相似文献   

15.
10种景天属植物的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景天属植物的抗旱机理,选取10种景天属植物进行水分胁迫盆栽试验,对其叶片持水力、含水量、叶绿素含量、POD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旨在为今后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0种景天属植物的抗旱性依次为:玫红景天>八宝景天>三七景天>费菜>大叶景天>胭脂红>佛甲草>德国景天>勘察加>松塔。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三个不同产地(青海的西宁、陕西的吴旗和佳县)的河北杨苗木的抗旱性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三个产地的苗木的生长量、光合性能和抗旱性有显著差异,其中吴旗种苗的净光合率、叶面积扩张生长量、苗高和地径的生长速率等方面均大于西宁和佳县种苗。抗旱性能方面,通过不同抗旱性生理指标测定表明西宁种苗的束缚水和自由水含量的比值、叶组织临界饱和亏均大于吴旗和佳县种苗,叶组织细胞膜透性也小,在水分亏缺时,叶组织抗脱水能力强,细胞膜受伤害轻。  相似文献   

17.
针对滨梅的耐盐性,采用盆栽的方法,以4个不同种源滨梅的1年生扦插苗为材料,用5.85 g/kg Na Cl溶液浇灌处理42 d,测定盐胁迫后株高、根系活力、质膜透性、MDA含量、SOD活性、Na+含量、蛋白质含量、地上部分含水率、地下部分含水率、根冠比等10个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并将各个指标测定值转换为耐盐系数。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10个指标转化成2个独立的综合变量,求得各材料的每一个综合指标值及相应的隶属函数值,经过综合加权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值D的大小,判断出4个不同种源滨梅的耐盐性强弱。最终结论认为滨梅可能是通过增加体内含水量来降低过高的Na+对植物体造成伤害的,其耐盐性由大到小依次为MA、NY、DEL、MI,即马萨诸塞州种源、纽约州种源、特拉华州种源、密歇根州种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