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粘虫是南阳地区小麦生产的大敌。近年来连续严重发生为害,全区发生面积常达200—400万亩,占全区麦播面积的25—50%,对夺取小麦高产威胁很大。为了提高测报水平,掌握防治粘虫的主动权,我们根据十多年来积累的资料,对麦田粘虫发生为害程度的予测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简单概述了2008~2013年河北省粘虫的发生情况,通过对河北省2012年和2013年粘虫发生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局部为害重等特点的分析,找出河北省粘虫暴发为害的原因,对今后河北省粘虫监测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粘虫是我区粮食作物的重要害虫,历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危害,沿淮怀远、五河、固镇等县的湖洼地发生尤为严重,对小麦均衡增产威胁很大。常年因粘虫为害一般减产5—10%,严重的达20%。  相似文献   

4.
粘虫是辽宁省重要害虫之一,主要为害小麦、谷子、玉米、高粱等,个别年分也为害水稻。常因其突发性和暴食性,造成严重减产。本地区周年发生两次为害,第一次(二代)系常发世代,发生频率约占72%,第二次(三代)系偶发世代,发生频率约占20%。为准确地做好二代、三代预测预报,以本所1951~1980年粘虫消长资料为依据,试将锦州地区粘虫发生世代、虫源性质及大发生因子进行探讨,供粘虫预测预报工作参考。一、发生世代(一)成虫消长依据本所1951~1980年粘虫消长资料。本地区最早始见成虫于3月25日(1959年),最晚终见成虫于11月16日(1961年)。周年出现4次成虫峰期,分布于4月中旬,6月上旬,  相似文献   

5.
粘虫在我国分布很广,是世界性禾谷类重要害虫。主要为害小麦、谷子、玉米、水稻、糜子等禾本科作物和杂草。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当一块田禾被吃光后,幼虫常成群迁到另一块田为害,因此消灭粘虫为害,对保护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兆宜  冯淑慧 《新农业》2014,(14):36-36
<正>粘虫是一种具有远距离迁飞和短时间内暴发成灾的毁灭性害虫,俗称行军虫、夜盗虫。粘虫食性很杂,尤其喜食禾本科植物,主要以幼虫取食玉米心叶或叶鞘为害,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全部吃光,仅剩光杆,抽出的麦穗、玉米穗亦能被咬断。当食料缺乏时幼虫成群迁移为害,老熟后则停止取食。义县的粘虫主害代为二代,偶尔三代粘虫也较重发生,如2012年8月三代粘虫大面积发生,危害较重。总结近年粘虫的发生规律,结合测报资料、气象  相似文献   

7.
玉米粘虫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虫是一种玉米作物虫害中常见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对玉米粘虫的生物特性、为害症状和发生规律的分析,根据多年的防治实践,总结出了加强玉米粘虫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玉米粘虫防治提供有益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粘虫又名东方粘虫,俗称行军虫、五彩虫等,隶属鳞翅目、夜蛾科,具有突发性、暴食性的特点,能在短时间之内吃光作物叶片,是一种对农作物造成严重为害的害虫。根据它的发生特点,及时加强虫情监测、强化组织领导,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进行防治,可以把粘虫的为害程度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9.
骆芬 《云南农业》2011,(6):41-42
通过对丘北县粘虫进行调查研究,摸清了粘虫各个虫态的历期、发生世代及为害情况,提出了粘虫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广西稻田粘虫及其寄生性天敌昆虫发生种类,为粘虫的预测预报及可持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不同调查点进行田间调查,将粘虫幼虫和蛹带回室内饲养,待羽化后鉴定其种类,并对期间饲养出的寄生性天敌昆虫进行种类鉴定。【结果】广西稻田共发现3种粘虫,分别为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劳氏粘虫Mythimna loreyi(Duponchel)和淡脉粘虫Mythimna roseilinea(Walker);共发现6种寄生性天敌昆虫:螟蛉绒茧蜂Apanteles ruficrus(Haliday),寄生率可达20%;粘虫绒茧蜂Apanteles kariyai Watanabe,寄生率可达14.29%;斜纹夜蛾盾脸姬蜂Metopius(Metopius)rufus browni(Ashmead),寄生率为2.22%;粘虫白星姬蜂Vulgichneumon leucaniae Uchida,寄生率为18.53%;粘虫长芒寄蝇Dolichocolon klapperichi Mesnil,寄生率为2.22%;日本追寄蝇Exorista japonica Townsend,寄生率为0.42%。【结论】广西稻田3种粘虫中,以东方粘虫为害水稻最为严重;越冬粘虫主要有东方粘虫和劳氏粘虫。螟蛉绒茧蜂为越冬粘虫寄生性天敌昆虫优势种。  相似文献   

11.
粘虫是一种暴食性害虫.为害严重时,能将作物叶吃光、穗咬断,造成严重减产.一般减产10%-20%;草地螟是一种突发性很强的害虫,具有较强迁移能力,为害较重,因此要重视两种害虫的防治.本文介绍粘虫与草地螟的形态特征、为害特点及一些有效的防治病虫害的方式及方法.  相似文献   

12.
前言粘虫(Leuca-nia separata w-alker)远距离迁飞的习性,我国已于六十年代中期经海上捕蛾和多次成虫标记回收试验所证实,并根据各地粘虫生活史及发生为害情况,种群数量变动规律以及越冬习性的研究,已基本上摸清了我国东半部粘虫的迁飞为害规律:五个发生区周年季节性南北  相似文献   

13.
粘虫是我国谷类作物的一种重要害虫,六十年代以来,对其越冬,迁飞规律及大发生世代虫源的研究,证明了粘虫具有远距离迁飞为害的特性,在各发生区,有着主要为害世代之间互为虫源的关系。因此,粘虫在生理上必然会产生一系列变化,以适应远距离飞翔的需要。Klaus H.Hoffmann(1985)报道了昆虫飞行利用的能源物质一般  相似文献   

14.
粘虫考     
粘虫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多食性害虫,主要为害麦类、粟、玉米、高粱、水稻和甘蔗等禾本科作物以及禾本科杂草和牧草。大发生时还能取食棉花、麻类、甜菜、豆类、番茄、甘薯以及榆、柳、苹果等。它以幼虫为害,初食叶片,继害嫩穗或嫩茎,大发生时常可食尽叶片,咬断穗茎,对农作物的为害颇为严重。粘虫属昆虫纲,鳞翅目,夜蛾科,粘虫亚科。其属名变动较大,最初分在Noctua属中,后来又移到Heliophila属、Cirphis属、Leucania属及Sideridis等属内。我国常见的粘虫  相似文献   

15.
2012年8月份吉林省玉米粘虫大面积发生,对玉米产量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充分认识玉米粘虫的发生及为害规律,积极进行科学防治,可以将粘虫对玉米产量的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6.
<正>本报讯据监测,近期东北、华北、黄淮大部地区二代粘虫成虫进入盛发期,蛾峰明显,累计诱蛾量高于上年同期;华北、黄淮和东北部分地区降水天气多,北方大部气温偏低或接近常年,天气条件对粘虫繁殖和集中为害有利。预计三代粘虫在华北、东北、黄淮发生将重于上年,杂草多、地势低洼和湿度大地块有集中严重为害的可能;幼虫为害  相似文献   

17.
玉米田二代粘虫重发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夜盗虫、五线虫、五彩虫、春蚕,是一种具有远距离迁飞危害特性的杂食性、暴食性害虫,可为害小麦、玉米等多种禾本科作物,也可为害豆类、花生、蔬菜等。粘虫在上蔡县一年发生4代,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的是1~3代。  相似文献   

18.
在玉米的生产过程中,一些影响玉米生长发育的虫害是困扰广大种植户的难题。在所有的虫害中,玉米二代粘虫较为常见,对植株的为害较大。本文阐述导致玉米二代粘虫爆发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粘虫的防治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广大种植户提供粘虫防治经验,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笔者根据今年粘虫发生严重,能找到被三代粘虫为害程度不同的玉米地块,组织调查测产,并进行数据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阜阳地区为粘虫一代多发区,主要以第一代幼虫在5月份为害麦类,大发生年份,除将麦叶吃光外,并成羣迁移为害高粱、玉米幼苗,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但是,在小发生年,幼虫密度很稀,对作物产量影响不大。是什么因素影响粘虫发生的多少呢?这的确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之一。粘虫能否在我区越冬?目前仍是疑问。由于大发生的虫源没有弄清,大大阻碍了粘虫予测予报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现根据近几年调查结果,对上述两个问题,提出初步看法,与大家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