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茶园小绿叶蝉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黄板和白僵菌对金观音、茗山白毫131、鄂茶1号、浙农113四个茶树品种茶园开展了防治小绿叶蝉试验,结果发现,由于不同茶树品种间的抗虫性差异和小绿叶蝉发生的世代重叠现象,黄板未能完全控制每个品种上小绿叶蝉的种群数量,而白僵菌对不同品种小绿叶蝉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两种新型农药30%唑虫酰胺SC、茶蝉净2号与对照农药吡虫啉防治小绿叶蝉的试验结果显示,30%唑虫酰胺SC持效性最高,对小绿叶蝉的防效最好。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弄清南宁市火龙果产区橘小实蝇成虫田间消长规律,以期为橘小实蝇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甲基丁香酚(methyl eugenol)为诱芯的诱捕器和涂有甲基丁香酚的黄板,在南宁市良庆区那陈镇西宁村和南宁市邕宁区蒲庙振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两大火龙果基地设置了14个监测点,诱捕监测2018年~2019年的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成虫消长动态并根据当地气象资料分析气象因素与橘小实蝇成虫活动数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橘小实蝇诱捕高峰期发生在7月下半月~9月下半月,12月下半月~次年3月下半月未捕获到成虫;气温是影响当地橘小实蝇活动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3.
采用三种不同色差黄板对茶园主要害虫假眼小绿叶蝉的诱杀效果进行试验研究,初步探明不同色差黄板对假眼小绿叶蝉的诱杀效果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添加10种植物精油诱芯黄板诱杀茶园小贯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效果,结果表明,添加百里香油、丁香酚、丁香罗勒油、芳樟醇和柠檬油等5种植物精油诱芯能提高黄板对小贯小绿叶蝉的诱杀效果,而添加百里香油、丁香酚、丁香罗勒油、芳樟醇、柠檬油和迷迭香油等6种植物精油诱芯则表现出显著提高黄板对黑刺粉虱的诱杀效果,但自制诱芯的持效期较短。试验结果显示植物精油具有作为茶园害虫植物源引诱剂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8种色板对茶园主要害虫的诱捕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8种色板诱捕的昆虫绝大多数是同翅目和缨翅目昆虫;诱捕小绿叶蝉、黑刺粉虱和蓟马优先选择纯黄色板,诱捕黑刺粉虱可选橙黄和黄绿色板,诱捕蓟马优先选用黄绿色板。  相似文献   

6.
桔小实蝇黄色粘虫伞是一种利用普通双面黄板和引诱剂诱捕桔小实蝇的装置,并将双面黄板设计成特殊锥状结构,可遮雨和防晒,且成本低,可适用于桔小实蝇雌雄成虫的物理诱杀,也可用于桔小实蝇测报。为了验证桔小实蝇黄色粘虫伞的诱捕效果,分别进行4种常用诱捕装置和两种结构4种类型黄板对桔小实蝇田间诱捕试验,结果表明,桔小实蝇黄色粘虫伞诱捕效果最佳,但与Steiner诱捕器差异不显著,与果蝇粘胶板差异达到显著,普通黄板诱捕效果最差。锥状结构桔小实蝇黄色粘虫伞诱捕效果最好,且与普通黄板+诱芯差异达到显著,锥状结构普通黄板也比平面结构普通黄板诱捕效果稍好,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2021年3月至11月,在杨桃园和莲雾园,经调查发现桔小实蝇在杨桃园和莲雾园均发生3代,杨桃园和莲雾园对桔小实蝇总量、雌蝇、雄蝇的诱捕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01),且杨桃园桔小实蝇总量、雌蝇总量、雄蝇总量均高于莲雾园。在不同诱剂处理下,杨桃园和莲雾园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00),杨桃园和莲雾园桔小实蝇雌蝇的诱虫量和诱捕效果:塞拉诺克联合桶形诱捕器>塞拉诺克,95%甲基丁香酚>黄板>空白桶形诱捕器。对桔小实蝇雄蝇的诱虫量和诱捕效果在杨桃园:95%甲基丁香酚>塞拉诺克联合桶形诱捕器,塞拉诺克,黄板>空白桶形诱捕器;莲雾园:95%甲基丁香酚>塞拉诺克联合桶形诱捕器>塞拉诺克,黄板>空白桶形诱捕器。杨桃园和莲雾园雌蝇占比最高为塞拉诺克联合桶形诱捕器处理分别为68.84%、60.84%。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桑螟性引诱剂对成虫的引诱效果,把桑螟性引诱剂诱捕器置于历年桑螟为害较重的4类桑园,并设置不放诱芯对照区;同时比较了不同悬挂高度、不同放置间距的诱捕器对桑螟雄成虫的诱捕效果;并记录试验期间气象状况。结果表明,诱捕器在4种不同类型的桑园都有很好的诱捕桑螟成虫和控制桑螟幼虫的效果;诱捕效果与气象状况有关,诱捕期间晚间无风日的诱捕效果显著优于有风日;诱捕器间放置距离50m的诱捕效果优于30m,效果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悬挂高度对诱捕效果影响不显著。诱捕雄成虫对下代桑螟幼虫有良好控制作用,4类桑园防效都在55%以上,最好处理区达到69.4%,并且有持续控制的效果。所以,新型飞虫诱捕器宜于在桑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黄板诱虫技术是利用昆虫的趋黄性诱杀农业害虫的一种物理防治技术,可诱杀蚜虫、白粉虱、小绿叶蝉等。黄板诱杀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物理防治方法,已受到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及茶农的重视,并在防治茶树、黄瓜、西瓜、菜地、棉田害虫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其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为摸清修文县猕猴桃园实蝇种类及种群发生动态,为实蝇的监测和防控提供科学指导。2016-2018年,在修文县主要猕猴桃园,采用Steiner诱捕器、 Mcphail诱捕器内添加实蝇诱剂、蛋白诱饵诱剂对实蝇种类和数量进行系统调查与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修文县猕猴桃园实蝇发生种类为桔小实蝇、南瓜实蝇、具条实蝇。桔小实蝇成虫种群发生数量从7月开始上升,高峰期集中在8月中旬至10月。南瓜实蝇成虫种群发生数量从8月下旬开始上升,高峰期集中在10月中旬至11月。具条实蝇成虫种群发生数量从7月中旬开始上升,高峰期集中在8月至11月上旬。桔小实蝇为修文县猕猴桃园实蝇优势种,南瓜实蝇、具条实蝇为常见种。目前危害猕猴桃果实的实蝇种类为桔小实蝇,其成虫种群发生高峰期集中在8月中旬至10月,在实际生产中,应密切关注其种群发生动态,并根据危害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实蝇种群变动受寄主植物、气象因子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柑橘木虱信息素复合诱捕器进行橘树树冠挂放不同高度及方位诱集柑橘木虱成虫的试验,结果表明:诱捕器挂放高度以橘树树冠顶部的为较好,比挂放在中部和基部的诱集虫量分别增25.2、42.8头/株,诱虫率分别增50.2、85.3%。挂放方位以东部、南部的诱虫量偏多,其东部平均每株34.4头、南部33.4头。并建立人工目测成虫与诱捕器诱集的成虫之间的线性方程为y=0.727x-12.47;目测若虫和成虫的总虫量和诱捕器的成虫数量之间的线性方程为y=0.711x 9.161。可替代目前采用人工田间目测柑橘木虱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南京地区为害蓝莓的果蝇种类及发生动态规律,利用诱集剂连续监测果蝇的年发生动态,同时采用随机抽样法调查了果蝇危害情况。结果显示:南京地区为害蓝莓的果蝇主要有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巴氏果蝇Drosophila busckii、伊米果蝇Drosophila immigrans;在南京地区蓝莓园全年皆有果蝇活动,果蝇种群数量变化呈单峰型,高峰期出现在5-6月,单次最多诱集虫口数量达1076 头/点,7月下旬,果蝇种群数量开始回落,之后持续保持较低的虫口量;蓝莓园果蝇种群数量的自然对数与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最高土温、最低土温及平均土温呈极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果蝇成虫种群数量的关键气象因子为最高气温;蓝莓不同成熟期虫果率差异显著,虫果率高低按果实成熟期排序为盛熟期>尾果期>始熟期。  相似文献   

13.
桑树的蒸腾作用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季是桑树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和水分供应的敏感时期 ,需合理的灌溉。调查测定桑树在夏季的平均蒸腾强度T(H2 O) =1 0 6 4 2mmol/m2 ·s。研究桑树的蒸腾作用与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降雨、地面蒸发量和日照等 6种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 ,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桑树的蒸腾作用与 5种气象因子的全回归模型、优化回归模型和多项式多元回归模型 ,经F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分析结果表明 :日地面蒸发量对桑树蒸腾强度影响最大 ,其次为日最高气温 ;日照和降雨是通过影响地面蒸发量而影响桑树蒸腾强度的。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1990—2017年内蒙古草甸草原羊草生长高度与主要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根据内蒙古草甸草原气候特点,选取呼伦贝尔市牧业气象试验站1990—2017年历年5月1日—8月31日各旬降水、温度、日照时数及其相应累加值等6个水热环境参数变量,以及同期同地区羊草生长高度监测数据,建立羊草生长高度与主要气象因子关系模型,对羊草高度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羊草生长高度与返青日期呈负相关,与5月中旬降水量、6月中旬日照时数、5月1日—6月20日降水总量呈正相关;5月1日—6月20日降水总量可以影响到7月中旬羊草高度,是影响羊草高度年内最高值的重要气象因子;以旬为单位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各旬羊草生长高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为该地区草地植物生长动态变化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苜蓿优势种害虫种群数量动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昌郊区苜蓿优势种害虫有小绿叶蝉、黄守瓜等7种;桑梢角蝉、黄守瓜种群数量呈单峰型消长特点,小绿叶蝉、短额负蝗、中黑盲蝽、小长蝽呈双峰型消长特点,小黑跳盲蝽则为三峰型消长特点,各峰出现的时间因虫而异;苜蓿不同生育期害虫种类以及每种害虫数量均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选择醋酸铵(AA)、腐胺(PT)、三甲胺(TMA)3种成分,旨在研制对橘小实蝇诱捕效果好、且雌性偏好的合成饵剂。首先采用3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筛选优化配方,;再以假丝酵母丸饵剂和0.02%猎蝇饵剂为参照进行田间诱捕效果测定。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优化配方为AA 7.5g/500mL。田间诱效评价显示,该配方对橘小实蝇两性成虫诱捕效果、雌虫诱捕率均稍好于假丝酵母饵剂,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0.02%猎蝇饵剂。结果表明,该合成饵剂对橘小实蝇与水解蛋白相比更加经济有效,并可捕获更多雌虫,推荐在橘小实蝇种群监测和防控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黄色粘虫板对梨园内柑橘小实蝇成虫的诱杀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好粘对柑橘小实蝇的诱杀效果最好,试验期间7d内虫量达52.7头/板,雌虫比例为1.5%;其次为附有甲基丁香酚、甲基丁香酚 乙酸乙酯 乙醇的纽康牌黄板,7d内诱虫量分别为25.7头/板和24.6头/板;附有异丁香酚的黄板和单一黄板效果最差。另外,附有诱蝇酮的黄板对南瓜实蝇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为比较不同性诱剂诱芯对湖南茶区茶毛虫和灰茶尺蠖的引诱效果,在湖南茶区田间分别进行不同厂家的茶毛虫诱芯(A、B、C)和灰茶尺蠖诱芯(D、E、F、G)诱捕效果的测定.结果表明,试验期3种茶毛虫诱芯在18 d平均每个诱捕器累计诱蛾数分别平均达到66.33头、85.33头、99.00头.4种灰茶尺蠖诱芯26 d平均每个诱捕器累...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黄色粘虫板在梨园蚜虫测报中的应用效果,分别在大棚和露地栽培的梨园内悬挂黄板,并统计田间新梢蚜虫为害率及黄板上诱集蚜虫的数量。调查发现平均每张黄板上蚜虫诱集量与黄板悬挂期间的平均温度及最高、最低湿度呈显著的负相关。田间新梢蚜虫发生率与黄板上蚜虫诱集量有显著的线性关系,但是黄板诱集蚜虫个别值的预测值不可信,可以利用平均值的预测区间结合田间无翅蚜发生高峰来预测田间蚜虫的发生情况。另外,黄板上诱集到的蚜虫天敌与蚜虫的数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于2013-2014年调查了南宁市武鸣县柑桔园柑橘粉虱和黑刺粉虱的种群消长情况。结果表明:2013-2014年柑橘粉虱卵在4月上旬分别达到了全年发生最高峰,由0.51粒/叶增至5.49粒/叶;柑橘粉虱若虫分别在2013年8月上旬和2014年4月上旬达到该年发生最高峰,由0.38头/叶增至3.90头/叶;柑橘粉虱伪蛹发生数量少;柑橘粉虱成虫分别在2013年6月下旬和2014年5月中旬达到该年发生最高峰,由51.63头/黄板降低为4.08头/黄板。2013-2014年柑桔园黑刺粉虱种群数量少,没有诱集到成虫。因此,监测表明2013-2014年南宁柑桔园柑橘粉虱种群发生数量比黑刺粉虱多,以当年4月上旬达到全年发生最高蜂;黑刺粉虱偶尔发现为害;2014年柑橘粉虱卵、若虫发生数量比2013年的有所上升,但伪蛹和成虫发生数量同比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