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顺利推进整合茶叶品牌工作,江西省农业厅于2008年8月23日组织召开了“整合江西茶叶品牌”座谈会。会议由张忠平副厅长主持,毛惠忠厅长就“整合茶叶品牌,推进江西茶业的发展”作了指导性讲话。参加会议的有江西茶叶生产县农业(茶叶)局局长、规模较大的茶叶生产、加工企业负责人、农业厅办公室、计财处、产业化处、国际国内市场合作处、科教处、经作局以及茶叶科研单位的领导和代表。会上,大家围绕“江西省茶叶品牌整合方案”、“关于整合茶叶品牌、推进江西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两个讨论稿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加快茶树良种进程推进赣茶品牌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产业化是解决目前茶叶面临的分散经营与集约化等一系列现实矛盾的有效途径,整合江西茶叶品牌,实施品牌战略,目的是增强江西茶叶的市场竞争力,促进茶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是生态大省,茶叶是该省重要的富农产业。但是江西茶叶的综合产值低,品牌多而杂,竞争力低。地理标志作为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和品牌工具,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茶叶是地理标志保护重要的产品之一,通过分析江西省茶叶产业现状和地理标志保护现状,挖掘其地理标志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合赣茶类品牌培育的发展对策及建议,为赣类茶品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据江西省农业厅相关文件公布,狗牯脑、婺源绿茶、庐山云雾等5个区域品牌成为江西茶叶省级重点整合品牌,省政府2015年整合1亿元涉农专项资金对5个茶叶区域品牌进行重点整合和扶持。茶叶区域品牌整合是依托江西省现有茶叶品牌,选择已有一定品牌基础茶叶区域品牌,集中力量从品牌宣传、创新研发、标准制定、质量监管、生态茶园建设、低产茶园改造、加工设备升级、专业仓储转运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扶持,通过地方财政和企业资金的共同支持,加强科研、标准和监管体系建设,推进茶园建设标准  相似文献   

5.
《蚕桑茶叶通讯》2004,(2):23-24
今天召开全省名优茶评比会非常必要,非常及时.时隔四年之久,省里重新开展此项工作,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扩大我省名优茶的知名度,打造江西茶叶优势品牌,提高茶叶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促进茶产业增效、茶农增收.这次评比活动,既是对近几年我省茶叶生产和经营工作的一次综合性检阅,也是宣传江西茶叶品牌、提高茶叶生产技术水平和效益的一次很好机会,更为我省茶叶生产单位和经营企业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遇.  相似文献   

6.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其核心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或垄断利润.品牌不但可以巩固已有的消费群体,还可以扩展出潜在的消费群体,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随着茶产业的发展,茶叶已是广大山区的主要经济作物,各地为提升茶业效益不断地推出具有区域特色的地方品牌,由于地方品牌的局限性,基本上很难扩展至外地市场,品牌优势不明显,竞争力不强,茶园收益普遍不高,制约了江西茶业的发展.为此,笔者对整合江西茶叶品牌提出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7.
2014年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由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中国茶叶》杂志社、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和中国茶叶网联合开展,采用“浙大CARD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模型”,对全国178个茶叶企业产品品牌进行评估产生全国百强。婺源两家企业上榜,婺源鄣公山茶叶实业有限公司的“鄣公山”品牌价值1.2亿元,江西婺源林生实业有限公司的“林生”牌价值0.69亿元,分别排名78位、98位。  相似文献   

8.
1茶叶标准化及品牌建设现状1.1茶叶标准化工作进展状况计划经济时期,茶叶属国家统购统销物质,生产单位全部是国营或集体企业,工作性质主要是茶叶生产与加工,无需顾忌产品销售,在这特殊时期,江西茶叶标准化工作和其他产茶省一致,均是按照国家商业部、供销总社制定的茶叶加工、收  相似文献   

9.
江西是全国主要产茶省之一,产茶历史悠久,所产婺绿、饶绿、浮红、宁红远销国际市场,久盛不衰。同时,茶叶也是江西的主要创汇产品和山区经济的重要财源。发展茶叶生产,对振兴江西经济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发挥茶叶经济优势,大力发展好茶产业,更好地为茶农、茶企服务,多年来景德镇市茶科所、市茶叶技术推广站深入各茶区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指导。尤其是2014年入春以来,景德镇市茶叶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先后奔赴浮梁县福安茶叶有限公司、鹅湖镇、勒功乡、臧湾乡、瑶里镇罗源、江村乡等茶场开办名优茶培训班,讲解有机绿茶与有机红茶的加工工艺、名优茶相关知识和有机茶园的管理。在培训班上重点讲解了整合“浮梁茶”品牌,推进“浮梁茶”整体升级的重要意义。浮梁茶品牌以“崖玉,浮瑶仙芝”等五大产品商标为基础,形成了以“浮梁茶”证明商标为核心的品牌发展模式。围绕“千年品牌、百年金奖”与“江西浮梁、千年茶都”进行深层讲解。茶技站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到茶园,手把手地给学员们传授名优茶的采摘以及茶树科学施肥、防病灭虫技术。并在桃源公司有机茶制茶车间给学员们现场演示了浮瑶仙芝的手工制作和机器加工名优茶的工艺流程。精心指导学员掌握摊晾、萎凋、发酵、烘制等浮梁工夫红茶制作技术。近一个月来,市茶科所开办的名优茶培训班学员共计8300人次,共发技术资料3.5万份。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江西省茶叶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江西省茶叶产业发展过程存在"小、杂、弱"、茶叶产业相关技术落后、茶叶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茶叶品质、打造茶叶品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营销体系建设、调整产品结构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浅析三江绿茶品牌化经营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县自1989年以来,经过三个种茶阶段,至今茶园面积已发展到8 333.3hm2,成为广西茶叶生产大县;但三江茶叶规模化生产小、品牌少、茶叶产品附加值低.为了使三江茶叶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适应市场形势变化,发挥山区特色优势,培育打造三江绿茶名牌,笔者就三江县绿茶品牌经营情况及发展策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江西河口镇是全国闻名的茶叶集散地和中转站,在我国茶叶贸易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理想的种植条件以及便利的水运交通,为河口镇茶叶贸易的兴盛提供了极好的环境基础。随着贸易的兴盛,逐渐形成以河口镇为中心的区域茶叶市场、贸易网络,茶叶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也大大提高。繁荣的茶叶贸易又反过来对河口镇的经济、政治、文化、人口数量等诸多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使河口成为名震一时的地方重镇。  相似文献   

14.
华夏民族发现和利用茶叶已有五千年的历史,茶产业也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史。在社会发展历程中,茶产业是唯一从农业跨人工业化较先进的产业,也是农业产业中最具有持续性发展的产业。茶叶是江西广大山区的主要经济作物,虽然其产值只占全省农业总收入的一小部分,但茶叶可使广大山区农民走出贫困,迈向小康。凭借优越的品质,依赖区域品牌和悠久的历史,“浮梁茶”、“婺绿”、“狗牯脑”、“庐山云雾”使浮梁的瑶里和西湖、婺源的大鄣山和水岚、遂川的汤湖和戴家铺等偏远山区的茶农富了。  相似文献   

15.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约谈、座谈等形式对修水县茶叶品牌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梳理和分析修水县品牌建设的优缺点,对修水县茶叶品牌建设措施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婺源绿茶一直以生产出口原料为主,对内销市场开发不够,导致现有品牌小而散,各品牌各自分散运营,未能使婺源绿茶赢得更大的市场品牌效应,缺乏整体意识和统一品牌运作,使得婺源绿茶在茶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借2015年"婺源绿茶"品牌成为江西省茶叶品牌整合"四绿一红"重点扶持品牌的东风,在"十三五"期间通过做好品牌管理、壮大龙头企业、加强宣传推介、发展茶旅结合以及强化各项保障措施,全面提升婺源绿茶品牌在国内的影响力,实现婺源绿茶品牌综合实力进入全国茶叶品牌第一方阵。  相似文献   

17.
简要概述了江西自计划经济以来的茶叶标准修订情况,并介绍了2001~2015年江西省的茶叶产后及配套地方标准。调查了江西茶叶类国家标志产品情况、商标注册情况及登记情况,同时调查了江西标准化生产推进情况。  相似文献   

18.
国际贸易已发展到以品牌为标志对资源、市场进行优化配置的阶段,拥有品牌就是拥有市场,而我国却是"有名茶,无名牌".面对跨国公司的强势侵入,我国茶业在土地、劳动力等方面的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因而打造我国自主的茶叶"名牌"势在必行.结合整合营销传播的基本知识,初步探讨了塑造茶叶品牌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广西产茶大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茶叶生产营销状况调查,运用市场营销理论,结合实际探讨该县茶叶营销策略,提出差异化营销、品牌定位以及传播等对策建议,以促进三江县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经营环境对茶叶品牌发展战略影响的一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经营环境对茶叶企业品牌发展战略的影响展开论述,对影响品牌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的经营环境作了一般分析,并就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对品牌发展战略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