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屯堡驿茶主产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平坝区一带,是由当地屯堡小锅茶与生姜、甘草、蜂蜜混合熬制的茶饮,一直是黔中地区屯堡人和安顺少数民族最喜爱饮用的茶叶之一。介绍了传统屯堡驿茶的历史背景、传统加工工艺制作技术要点以及屯堡驿茶新工艺标准。  相似文献   

2.
茶叶化学是研究茶树各器宫的化学成分,研究茶树生长、发育、遗传、变异和制茶过程中物质、能量、信息三者的变化,协调、拮抗、矛盾统一等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包括了茶叶成分化学、茶树生物化学、制茶化学和茶叶品质化学等内容,是普通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渗透到栽茶和制茶中的一门边缘学科。它能为茶树栽培、品种选育、制茶学和茶叶品质鉴定提供有关化学和生物化学的理论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五行"学说是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五行"学说在其发展过程中,广泛地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也是理解中国茶道的一条主线。文章通过分析"五行"学说在制茶、泡茶、品茶、以茶养生等过程中的外在体现,探讨了"五行"学说对中国茶道的影响和应用,不仅有助于人们科学饮茶和深刻理解中国茶道精神的精髓,也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运用五行哲学思想于茶道生活美学。  相似文献   

4.
川(土太)雀舌,是婺源的传统名茶。历史上曾产制“礼茶”,后在“礼茶”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提高,由于自然品质突出,便冠以地名,称“川(土太)”茶。  相似文献   

5.
咖啡碱是一种生物碱类医药原料,在自然界,咖啡碱主要存在于茶叶、咖啡豆、可可、可拉果等作物中.咖啡碱在咖啡豆中的含量为0.6%~1.5%,而在茶叶中的含量可达2%~5%.一般制茶的废料(如茶末、茶屑)中约含有2%~2.5%.在国外,天然咖啡碱主要来源于生产咖啡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我国茶叶产量多,各种制茶废弃物非常丰富,因而充分利用制茶废料提取咖啡碱,具有原料来源丰富,工艺简便,成本较低等特点.本文拟提供氧化镁分段浸取咖啡碱新工艺.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制茶的传统方法出发,关于茶叶的采摘,注重早采嫩摘,有“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是棵草”的农谚,这是从制茶工艺品质、外形美观和色香味感观要求提出的经验概括。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保健茶的兴起,  相似文献   

7.
简化工艺和精工细做,都属茶叶精制中应当遵循的原则。但前者的重要性不及后者显而易见,容易被人们所忽视。茶叶精制过程是毛茶通过各种工序处理,分清长短、精细、轻重、甄别净杂,再将分号茶拼和成商品茶的过程,其间工艺繁复,要求细致,不贯彻精工细做,难以达到精制目的。因而长期以来,茶叶加工企业十分重视精工细做。认真确定毛茶付制方案,按传统加工习惯形成,实施多条加工“路线”,对半成品,制品制定严格的工艺标准,在具体生产过程中还刻意强调多方取料,筛路茶分清、孔号茶做净等。精工细做体现了茶叶精制加工的本质要求,是…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桑叶用来养蚕,随着科技进步、研究深人,桑叶的保健与医药价值被挖掘。利用桑叶加工制茶,延长了产业链条,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促进了产业的发展。桑叶茶集医药、食品、饮品于一身,必将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利用制茶废料提取咖啡碱的特点和实用价值,详述了新工艺的提取原理、各步工艺条件和操作方法,列示了产品质量数据等。  相似文献   

10.
灯茶是系列工艺茶之一,灯茶的特点,一是利用中档原料创造名优茶的价值,采摘一芽二三叶为制茶原料,二是不与名优茶和大宗茶争机器设备和劳力,鲜叶经过杀青、揉捻和初干后在冰柜中低温保存,在春茶结束或夏茶结束后,再用人工扎制,然后烘干,包装贮存。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春夏茶期间,我们对县内各茶机制茶性能和各种茶机配合初制工艺进行了多次对比,测试。并联系我县茶叶生产中存在比较严重的烟焦、碎末问题进行分段测试,抽样检查,开汤审评。一致认为:眉茶初制干  相似文献   

12.
激光揉茶     
日本北海道戈鲁吉茶叶公司的科研人员 ,采用脉冲激光揉制的茶叶 ,从而提高了茶叶的质量。用脉冲激光揉制的茶叶 ,溶于茶水中的单宁酸提高了2 1% ,其他可溶物质也分别提高了 4 5 %~ 10 5 % ,口感品尝比传统方法揉制的茶叶味道更加浓郁。激光揉茶  相似文献   

13.
特种保健茶—虫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虫茶既是一种传统饮料又是一种传统中药,具有多种保健功能作用。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虫茶的药理保健作用和生产方法,还介绍了产虫茶的昆虫和植物原料。针对当前的研究利用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茶叶工作者有一个有趣的比喻,“经营茶叶,实际上是与水打交道。”这句话说明了水分在茶叶加工中的重要意义。水分占茶鲜叶重量的70—80%,通过加工成红茶或绿茶,剩余水分含量只有5一6%。在整个制茶过程中,往往以控制茶叶含水量来制约品质的形成,各工序都要求有一定的含水量。绿茶初制过程水分含量(%)变化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茶叶品质,开发名特优新产品,在春茶加工前,进贤县农业局举办了一期制茶工艺讲座。学员来自全县12个茶场(厂),共30多人。省直永桥茶场、江西省红壤研究所茶厂等单位,也派人参加了学习。讲座聘请江西省蚕茶研究所茶叶专家讲授茶叶加工技术和制茶理论。在讲座期间,南昌县农牧渔业局经济作物站派员到会指导,并作了今年茶叶市场信  相似文献   

16.
婺源县茶机研究所和武口茶场,利用山区水电资源,采用远红外发射技术,在原以木柴为燃料的锅式炒干机炉灶上,改进为远红外电热制茶,实行以“以电代柴”。经过三年来的实践,完全达到绿茶初制炒干温度标准。这种电炒锅结构简单,造价不高,操作和维修方便,清洁卫生,安全可靠,效益比较好。兹将其有关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婺源产茶历史悠久,茶产业作为传统产业之一,在供给侧方面呈现较为复杂的状态.婺源县在茶园建设和管理上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茶树品种单一、零散茶园较多且管理不规范,茶园建设标准化有待进一步提升.在茶叶生产上,婺源县茶企加工设备较为先进,但茶叶加工工艺技术较为传统,主要原因是缺少制茶工匠,人才瓶颈影响到产品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基础有机化工原料中,甲醇消费量仅次于乙烯、丙烯和苯,是一种很重要的大宗化工产品。与传统的石油化工烯烃产品相比,以低碳的煤制甲醇作为原料生产烯烃,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绿茶是我国茶叶生产和消费的主导产品,又是我国茶叶出口的大宗传统产品,抓好绿茶生产,不断提高绿茶质量,顺应市场需要,是今后茶叶生产、经营的方向。为此,笔者对绿茶香气成分及制茶工艺与绿茶香气关系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各工序水分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茶品质的优势。因此,科学地检测制茶过程中在制品的含水量,是搞好茶叶质量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