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蚕真菌病是危害蚕桑生产的主要病种,80年代初曾在浙江省嘉兴、湖州二市蚕桑主产区大流行,1982年仅嘉兴、湖州市医药公司收购的干僵蚕就达290.166吨,其中桐乡、海宁、嘉兴城区、海盐4县(区)占89.9%,给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80年代中后期,嘉兴市真菌病的危害仍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2.
探讨杭州家蚕真菌病的暴发情况,研究家蚕真菌病的综合防治技术,降低家蚕真菌病发病率,提高蚕茧质量。  相似文献   

3.
研究环保型蚕药——蚕用仁香散对家蚕真菌病的防治效果和对家蚕的生长发育、全茧量、茧层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蚕用仁香散对于家蚕真菌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是一种对家蚕安全的药剂。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年来,由于受到气候、虫害等因素的影响,真菌性病害发生较为严重,从二龄期起,就有曲霉病发生,三、四龄期,全县有40%的蚕户饲养的秋蚕程度不同地发生以白僵、黑尾为主的真菌病。给蚕桑生产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有效地控制家蚕僵病的危害,减轻因家蚕僵病发生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家蚕真菌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当蚕儿被寄生死亡后,尸体常出现僵硬不腐烂症状,因此又称僵病.由于发病较急,症状常常不明显,难以判断,但传染能力极强,给蚕桑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笔者根据近几年生产实践,将该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以家蚕真菌病病原为受试菌,对抗真菌药物氟康唑(FCZ)和盐酸特比萘芬(TBF·HCl)进行了体外筛选,研究了盐酸特比萘芬对家蚕真菌病的防治效果及其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盐酸特比萘芬的体外抑菌、杀菌效果优于氟康唑,盐酸特比萘芬对家蚕病原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范围为0.0625~0.2726μg/mL,最小杀菌浓度范围为0.125~4μg/mL。生物试验表明,盐酸特比萘芬对家蚕真菌病防治效果良好,200μg/mL时防治效果达100%,且对家蚕生长发育、茧质无不良影响。稳定性试验表明盐酸特比萘芬长期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随着蚕桑生产条件的变化,家蚕品种的强健好养成为当前蚕桑生产形势下的迫切要求。本文综述了目前我国常用的家蚕品种选育方法和强健性家蚕品种的研究概况,分析了强健性家蚕品种选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育种趋势。  相似文献   

8.
家蚕病毒病对蚕桑生产的危害较大,是影响蚕桑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综述了家蚕对核型多角体病、质型多角体病、病毒性软化病和浓核病抗性的遗传规律和近年来家蚕病毒病常规抗病育种、分子标记辅助抗病育种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由于受到气候、虫害等因素的影响,真菌性病害发生较为严重,从二龄期起,就有曲霉病发生,三、四龄期,全县有40%的蚕户饲养的秋蚕程度不同地发生以白僵、黑尾为主的真菌病。给蚕桑生产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有效地控制家蚕僵病的危害,减轻因家蚕僵病发生造成的损失,我县针对发病原因,及时采取防治对策,不仅有效地控制了病害的扩散蔓涎,而且连续几年晚秋蚕茧产量取得了全市名列前茅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0.
在稻桑混栽地区水稻治虫慎用氯虫苯甲酰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氯虫苯甲酰胺是新开发的高效杀虫剂,对水稻鳞翅目害虫表现出速效性好和持效性长。家蚕和稻纵卷叶螟同属鳞翅目昆虫,为了探讨该药剂在稻桑混栽区水稻上使用对家蚕的安全性,2008年、2009年江苏省植保站组织海安县蚕桑站和东台市蚕桑技术指导管理中心进行了氯虫苯甲酰胺对家蚕的毒性试验。  相似文献   

11.
家蚕真菌病是由于病原真菌经皮肤侵入蚕体内寄生而引起的传染性蚕病。真菌病一般在多湿地区、多湿季节发生较多。家蚕真菌病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蚕发病死亡后尸体硬化,因而习惯上将该类真菌病称为僵病或硬化病,在僵病蚕硬化的尸体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长出各种颜色的分生孢子,最后被覆成白色、黄色、绿色、灰色、黑色、红(赤)色等不同的颜色。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11月1日,由浙江省蚕桑学会举办的家蚕生理病理和蚕桑生物技术研讨会在湖州召开。来自我省高校、科研、推广部门的专家学者、有关县(市、区)农技站负责人以及相关企业单位代表共计5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省蚕桑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动科院副院长杨明英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省农科院蚕桑所沈国新研究员主持。会议交流了近年来家蚕生理病理基础研究最新进展,家蚕病害的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家蚕资源与蚕、桑生物技术和多元化产业开发。分别为浙江大学动科院特动系主任吴小锋教授  相似文献   

13.
大竹县具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蚕桑文化亦相当丰富。在家蚕饲养过程中会发生蚕病,尤其是在当前蚕桑产业的转型期,蚕桑的养殖由零星向规模发展,一旦发生蚕病就会给蚕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就大竹县对新时期家蚕脓病的综合防治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4.
《蚕业科学》2019,(2):217-217
2015年1月,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韶关综合试验站组织编写的《家蚕微粒子病防治新技术研究》一书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主要包括家蚕微粒子病防治用消毒剂的研制和应用、家蚕微粒子病化学防治研究、蚕沙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家蚕新型病原微孢子虫的研究及家蚕微粒子病全程防控技术体系等5部分内容,系统总结了广东蚕区家蚕微粒子病防治的经验和新成果。  相似文献   

15.
百步镇家蚕农药中毒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盐县百步镇是粮桑混栽地区,粮田治虫用药引发家蚕中毒的情况由来已久。从近年调查看,蚕桑生产农药中毒事件增长趋势明显,已成海盐县百步镇蚕桑产业的一大隐患。如何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以及蚕桑生产的顺利进行已引起各方面的关注。笔者对百步镇2010年养蚕生产中的农药中毒及其原因进行了调查,试图寻找避免或减少家蚕农药中毒的方法,现将调查内容做以下阐述。  相似文献   

16.
苏政荣 《蚕学通讯》2005,25(1):34-36
重庆市西里蚕种场创建于1935年,已有70年专业从事家蚕普种繁育推广的历史,是重庆市生产规模最大的家蚕普种专业繁殖场,是农业部蚕桑产品质检中心定点单位、西南农业大学蚕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和蚕桑新品种试验基地.  相似文献   

17.
《四川蚕业》2015,(4):52-53
<正>家蚕由于长期在室内饲养,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尤其是对杀虫剂十分敏感,一旦食下或接触杀虫剂污染的桑叶就可能导致家蚕中毒死亡或生长发育受阻,最终影响蚕茧的质量和产量。因此,研究杀虫剂对家蚕的毒性已成为许多蚕桑科技工作者的重点工作之一。2010~2014年,江苏省海宁市蚕桑技术服务站孙海燕等测定了10个类别47种杀虫剂在桑叶上的残毒期,为蚕桑生产安全提供了参考。试验将供试的47种杀虫剂(见附表)按推荐  相似文献   

18.
2021 年 6 月,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和山东广通集团有限公司在湖南省长沙市就家蚕新品种使用权转让达成协议:由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主持、苏州大学参与协作选育的两对家蚕新品种"锦绣 1 号"(锦·绣×潇·湘)、"锦绣 2 号"(韶·辉×旭·东)的原蚕种生产权一次性转让给山东广通蚕种集团.这是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继所育成的家蚕品种"洞·庭×碧·波"于2000 年转让给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后,再一次向外省转让所育成的家蚕品种创新成果使用权,充分展现了湖南省在家蚕育种领域的传统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为推进云南省蚕桑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简要分析了我省家蚕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应用现状与重要性,重点对家蚕小蚕商品化共育技术与家蚕人工饲料育技术进行简介,提出了要注重发挥科技创新和引领示范作用,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和完善科技服务等相关技术实践措施.通过推广家蚕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促进云南蚕桑产业科技升级,推进产业提质增效、可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桑树绿化生态价值、家蚕对环境敏感性、茧丝绸绿色产品、蚕桑生态旅游功能等方面,分析探讨了蚕桑和茧丝绸产业的生态价值与作用,对进一步发挥蚕桑生态优势,促进蚕桑产业提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