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2 毫秒
1.
在重茬条件下利用生产上常用的种衣剂处理高油大豆合丰47号,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合丰47号产量影响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卫福种衣剂1∶250拌种较对照处理产量增加9.3%,达到极显著水平,与其他处理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处理对合丰47号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均有影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综合产量与脂肪含量可以看出,不同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合丰47号的脂肪产量。  相似文献   

2.
张树民 《种子》2013,32(2):93-94
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种衣剂处理对大豆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衣剂不同程度降低大豆蛋白质含量,提高大豆蛋白质产量;种衣剂不同配比能提高脂肪含量,提高大豆脂肪产量。  相似文献   

3.
利用生产上常用的几种化学药剂和除草剂对高油大豆合丰42号进行处理.研究不同药剂和不同除草剂对合丰42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除草剂和化学药剂对高油大豆合丰42号产量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蛋白质和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脂肪含量的影响各处理间达到显著水平,但各个处理与对照之间差异均不显著。通过试验得出合丰42号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应为微复药肥拌种(人工除草)  相似文献   

4.
王洪武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3):182-184
摘要:选用10种除草剂组合对大豆品种合丰39 号进行了试验,以研究除草剂对合丰39号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处理对合丰39号品质和产量均有一定的影响,但方差分析表明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 不同处理均有增加大豆合丰39号脂肪的作用,增加幅度为0.14%-0.65%;只有处理A蛋白质含量与对照比增加了0.095%,其余处理蛋白质含量均降低;不同处理之间产量存在差异,有正向效应的是处理H,较对照增6%。  相似文献   

5.
大豆的产量以及品质指标蛋白质、脂肪的含量与产量是由大豆品种本身特性决定的,但也受环境条件及栽培条件的影响,大豆生长后期叶面追肥对产量和品质都有一定的影响.本试验就大豆品种合丰42号在北安地区的种植条件下,不同施肥比例对其产量、蛋白质及脂肪含量的影响,做了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6.
利用生产上常用的几种化学药剂和除草剂对高油大豆合丰42进行处理,研究不同药剂和不同除草剂对合丰42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除草剂和化学药剂对高油大豆合丰42产量及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蛋白质和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脂肪含量的影响各处理间达到显著水平,但各个处理与对照之间差异均不显著.通过本试验得出合丰42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应为微复药肥拌种(人工除草).  相似文献   

7.
合理施肥是实现鲜食大豆高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提高肥料利用率,充分发挥肥料对鲜食大豆提质增效作用,采用本地春季鲜食大豆品种‘衢春豆1号’为试验材料开展试验研究,设置4个施肥处理和对照,探索不同施肥量对鲜食春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大豆表型指标、荚的相关性状和产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F3处理产量最高,为11 239.69,大豆品质指标中蛋白质和蛋脂总量也呈现相同趋势,F3处理蛋白质和蛋脂总量为最大,分别为42.00%和62.99%;不同肥料施入下对鲜食大豆脂肪和淀粉含量无显著影响,而大豆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不断增加的趋势;大豆多个农艺性状与大豆品质指标呈显著相关,各品质指标间也存在显著相关,综合表明F3处理(施肥量843.7 kg/hm2)为浙西地区春季鲜食大豆最适复合肥施入量。  相似文献   

8.
不同肥料组合对高油大豆黑河19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9个不同肥料组合对高油大豆黑河19脂肪、蛋白质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茎节数和单株粒数在各肥料组合间有显著差异,单株荚数和产量在各肥料组合间有极显著差异,其它性状在各肥料组合间无显著差异。C、E和F等3个肥料组合具有增加大豆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的作用,能使高油大豆绥农20极显著增产。尤其是F、E两个处理,还具有提高黑河19脂肪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垦农4号为材料,研究了化控种衣剂和常规种衣剂对大豆籽粒灌浆过程和产量形成的调控,探讨了内源激素作用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大豆应用化控种衣剂可以提高生育后期叶源和根源的生理活性;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利于籽粒内容物的充实和产量的形成;应用化控种衣剂平均比常规种衣剂增产13.9%。  相似文献   

10.
申晓慧 《中国种业》2013,(12):59-60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大豆叶部性状及品质与产量的关系,以合农63号大豆为试验材料,试验设置了3个不同施肥处理,分别测定了开花后5个不同生育时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及各时期蛋白质、脂肪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合农63号大豆在R1-R7期的主要叶部性状均与产量呈正相关。各个施肥处理的不同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R1、R5期叶面积指数和全生育期的平均叶面积指数与产量达显著正相关,R6与R7期达到极显著正相关;R5、R6期与全生育时期平均叶绿素含量与产量达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产量呈负相关关系,生育后期达到显著负相关,脂肪含量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适宜彝族集中地区种植的白粒型玉米品种,本研究选用 18 个白粒型玉米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美姑和昭觉 2 个环境下开展不同白粒型玉米的产量及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 18 个白粒型玉米品种在昭觉试验点种植产量优于美姑试验点种植。产量方面,富华 9 号、格美玉 3 号、超龙玉 168、大天 1039 与凉单 3 号(CK)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综合产量与品质来看,品种格美玉 3 号在产量与蛋白质含量方面均极显著优于凉单 3 号(CK);大天 1039 同时在产量和脂肪含量与对照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产量和淀粉含量均高于对照的品种是山玉 13、富华 9 号和富华 22,但它们与对照间 的含量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播期对高蛋白大豆籽粒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确定探明不同高蛋白大豆品种的最佳播期。本试验以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主栽的4 个高蛋白大豆品种分7 个播期进行栽培,研究了播期对高蛋白大豆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 个高蛋白大豆品种在各播期蛋白质含量均值变化范围为39.14%~45.26%,最大变化幅度为15.64%;脂肪含量均值变化范围为18.82%~20.30%,最大变化幅度为7.86%;产量变化范围为2064.2~3068.1 kg/hm2,蛋白质产量均值变化范围为807.2~1377.9 kg/hm2,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均随播期变化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A2 播期达到最大值,播期显著影响大豆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因此,适期播种能够提高大豆产量和蛋白质产量,适合当地高蛋白大豆品种的最佳播期是5月4日左右。  相似文献   

13.
大豆不同品种类型与施肥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守富  静广利 《种子科技》2002,20(3):160-162
通过对早熟品种黑河9号、中晚熟品种北丰11号进行施肥效果试验表明,不同类型的大豆品种对N肥效果反应不一。摸清和掌握不同类型大豆高产栽培条件下的需肥特点和要求,采取相应措施,是提高大豆产量的途径之一。要进一步提高大豆产量,适量施用N肥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4.
抗旱种衣剂对大豆抗旱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两种抗旱种衣剂在大豆上的抗旱与增产作用,开展田间试验,对两种制剂处理下大豆的种子萌发、生长、产量以及与抗旱性相关的指标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两种抗旱种衣剂均有抗旱增产的功能。抗旱种衣剂1号处理下,与对照相比,大豆的种子出苗率提高4.8%,平均株高增加4cm,单株根瘤数量增加13个,产量增加7.3%,净光合速率增加1.4 μmolCO2/(m2·s)。种衣剂2号处理下,大豆的种子出苗率提高5.2%,平均株高增加5.6cm,单株根瘤数量增加65个,产量增加6.3%,蒸腾速率、叶片失水速率下降,根体积、根冠比增加。表明种衣剂2号的抗旱效果更强,种衣剂1号的增产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申晓慧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2):214-217
为了研究不同氮肥处理条件下大豆叶部性状及品质与产量的关系,以‘合丰55号’大豆为试验材料,试验设置了4个不同氮肥处理,分别测定了开花后5个不同生育时期(R1、R3、R5、R6、R7期)的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及各时期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合丰55号’大豆在5个不同生育时期的主要叶部性状均与产量呈正相关。各个氮肥处理的不同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R1、R5期叶面积指数和全生育期的平均叶面积指数与产量达显著正相关,R6期与R7期达到极显著正相关;R5、R6期与全生育时期平均叶绿素含量与产量达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产量成负相关关系,生育后期达到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收获期对不同生育期高油大豆油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生育期高油大豆品种的收获期试验,来研究收获期对不同生育期高油大豆品种油分及产量的影响。采用分期收获的方法对6个不同生育期高油大豆品种进行处理,利用近红外谷物品质分析仪进行油分分析,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试验表明,收获期对大豆油分含量和产量有显著的影响。从初熟期开始,随着收获期的延迟,各品种油分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有规律的变化趋势,6个品种的油分含量变化幅度为0.37-0.87个百分点,每个品种都有一个最佳的收获时期以获得最高的油分含量,但油分含量变化情况和品种的生育期相关性不大,是由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决定的。播期对产量也有较明显的影响作用,四个生育期相对较长的品种黑农44、垦农19、合丰48号和合丰47号产量变化较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而两个早熟品种的产量变化较小,不显著,产量变化总体趋势是晚熟品种>中熟品种>早熟品种。不同生育期的高油品种适期收获能获得较高的油分和产量。  相似文献   

17.
除草剂对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克勤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311-311
研究了不同除草剂品种和剂量对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药剂剂量下,乙草胺、豆磺隆、普施特、虎威和拿捕净5种除草剂对黑农37、黑农41、黑农44和黑农45 四个高油大豆品种的株高、油分含量、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对高油大豆的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普施特对高油大豆产量的影响极显著地高于其它药剂的影响;倍量药剂剂量下,上述5种除草剂对4个高油大豆品种的油分含量和蛋白含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对株高、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且品种和药剂的互作在产量性状上也达极显著水平。倍量施用普施特对高油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不同播期对春大豆品种子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2013年4月至10月对四川雅安地区两个春大豆品种子粒形成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及粗蛋白质含量进行了跟踪分析。结果表明,随播期的不断推迟,过渡性物质积累丰度(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贮藏性物质(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呈"S"型上升趋势,说明适时早播有利于子粒早期的品质形成;而晚播会造成子粒品质下降;日平均温度作为播期中重要的影响因子之一,对春大豆子粒品质形成影响较大,且呈负效应;不同播期处理对春大豆产量的影响差异显著,4月11日播种时两个春大豆产量最高,分别为2 910.45和2 927.70kg/hm2,表现为适时早播有利于提高大豆产量。因此,结合当地的生态气候条件,综合考虑春大豆的品质和产量要求,两个春大豆品种的最佳播种时间为4月11日左右。  相似文献   

19.
干粉种衣剂对大豆产量性状的影响及根腐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大豆干粉种衣剂对大豆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对根腐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该种衣剂安全有效。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大豆前期生育状况,并且能够有效防治前期的根腐病,防效达83.9%;能显著改善产量性状,增产显著,达10.2%。  相似文献   

20.
有机耕作对大豆土壤-植株氮磷吸收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常规与有机大豆土壤-植株氮磷吸收规律和产品品质比较,为区域农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研究以常规与有机大豆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植株氮磷吸收规律,大豆产量与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常规与有机耕作模式下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差异均不显著。不同生育时期常规与有机大豆土壤全磷含量差异显著,均表现为成熟期最大,花期最小。常规与有机大豆植株氮素、磷素吸收均为花期最大,成熟期最小。与常规大豆相比,有机大豆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分别提高13.7%和17.1%,油脂产量降低9.1%。由此得出,有机和常规大豆土壤-植株氮磷吸收特征基本相同,但有机大豆种植过程中由于充分利用土壤自身调节能力,改善了土壤养分均衡供应,使得产量及品质均显著高于常规大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