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12,(3):I0005-I0005
《分子植物育种》2003年创刊以来,己被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数据库等多家中外文献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   

2.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5,22(4):34-34
《长江蔬菜》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最高奖),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且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刊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  相似文献   

3.
《农业网络信息》(月刊)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国家级刊物,现已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及光盘收录。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与农业》2011,(1):144-144
《农业网络信息》(月刊)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中央级刊物,现已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及光盘收录。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学报)原刊名为《土壤与环境》,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的正式学术期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见《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第62页)、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刊源、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刊源(中国500种精品科技期刊之一),广东省优秀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规范优秀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环境科学各学科、生态学各学科、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研究及相关领域具有创新性的重要研究论文,以及对环境科学、生态学重大前沿问题具有独到见解和理论建树的综述。适合从事生态学、环境学、资源保护、土壤学、大气科学、水科学、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科学、农业科学、林学、医学、社会科学、经济科学等领域的科技人员、学者、教师、学生、各级管理者和环境爱好者阅读。  相似文献   

6.
《农业网络信息》(月刊)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中央级刊物,现已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及光盘收录。主要报道国内外农业领域中有关计算机和信息科技应用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新信息和应用的动态等,  相似文献   

7.
《分子植物育种》于2003年创刊,创刊伊始即被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数据库等多家中外文献数据库收录。据最新2007年度中国期刊引证研究报告统计,  相似文献   

8.
《农业网络信息》(月刊)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中央级刊物,现已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及光盘收录。主要报道国内外农业领域中有关计算机和信息科技应用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新信息和应用的动态等,  相似文献   

9.
《农业网络信息》(月刊)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中央级刊物,现已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及光盘收录。  相似文献   

10.
《农业网络信息》(月刊)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中央级刊物,现已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及光盘收录。  相似文献   

11.
对广东省高教厅公布的104所普通高等院校的数据库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拥有图书馆主页的院校有84所,占80.77%;拥有自建数据库的院校有36所,占34.62%;购买了中文和外文数据库的分别为1043个和646个,自建数据库196个。结合相关文献,总结了广东高校图书馆数据库资源的特点,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室内土培试验手段,研究了1种酸性土壤中施入过碳酰胺后对三氯甲烷(TCM)和四氯乙烯(PCE)的降解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过碳酰胺对土壤中TCM和PCE都有一定的降解,且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过碳酰胺对TCM和PCE的降解效果逐渐增加。8周后TCM和PCE的降解率分别为23.91%和87.83%,说明过碳酰胺对TCM的降解效果差于对PCE的降解。随着过碳酰胺质量浓度的增加,TCM和PCE的降解效率提高,但过碳酰胺质量浓度较大时,过碳酰胺的有效利用率会降低。100mg·kg^-1的Tween80的存在会抑制过碳酰胺对土壤中TCM和PCE的降解。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主要探索了3种玻璃化冷冻液对水牛MⅡ期卵母细胞冷冻-解冻后体外发育的影响。水牛MⅡ期卵母细胞经3组玻璃化冷冻液(Ⅰ:20%乙二醇(EG)+20%二甲基亚砜(DMSO);Ⅱ:20%EG+20%丙二醇(PROH);Ⅲ:20%EG+20%PROH+10%DMSO)毒性试验后,Ⅰ、Ⅱ和Ⅲ组体外受精的分裂率、8-细胞率和囊胚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分裂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Ⅱ组8-细胞以后的发育潜力跟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比较了3组玻璃化冷冻液对卵母细胞的玻璃化冷冻效果。卵子解冻后进行体外受精后,Ⅰ、Ⅱ和Ⅲ组的发育潜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P〈0.05),各组的8一细胞率和囊胚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Ⅱ组卵裂率明显高于Ⅰ组(24.8±4.6%VS12.7±1.5%,P〈0.05)。结果表明,3种冷冻玻璃化保护液均可用于冷冻水牛MⅡ期卵母细胞,其中Ⅱ组处理的卵母细胞体外受精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高位池对虾养殖水质,降低养殖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安全,对自主研发的高位池循环水养殖系统调控对虾养殖水质的效果进行研究,设计了3个不同循环量(20m·3h-1,T1)、(40m3·h-1,T2)、(60m3·h-1,T3)水处理系统进行高位池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量的循环水系统均能有效地降低水体中NH4+和NO2-,T1、T2、T3对NH4+的相对消除率分别为46%、56%、57%;对NO2-的相对消除率分别为38%、34%、54%;各处理组对NO3-均没有明显的消除作用。T1、T2对PO34-无消除效果,T3对PO34-的相对消除率为36%。T1对COD无消除效果,T2、T3对COD的相对消除率为9%、15%。综合比较可知,60m·3h-1循环水处理系统对改善水质效果最好,40m3·h-1次之,20m3·h-1最差。  相似文献   

15.
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光谱估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番茄品种“金粉2号”为试验材料,在玻璃温室内设置3种土壤水分胁迫水平,以正常灌溉为对照,于2013年3—7月和8—12月两个生长季对番茄进行全生育期持续处理。采用便携式地物光谱仪测定各生育期番茄冠层的光谱反射率,同步测定叶片总叶绿素和叶绿素a含量,并基于3—7月数据计算常见高光谱植被指数,分别建立番茄叶片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a估算模型,用8一12月生长季的试验数据对模拟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水分胁迫对番茄叶片总叶绿素、叶绿素a含量和番茄冠层光谱反射率产生明显影响,水分胁迫越严重,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a含量均越低,番茄冠层光谱反射率也越低;(2)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番茄总叶绿素和叶绿素a含量均持续增加,而冠层光谱反射率在红光和蓝光波段的反射率逐渐减少;(3)4种估算模型中R670模型的决定系数(R。)最高,效果最佳(P〈0.01),番茄叶片总叶绿素和叶绿素a最佳估算模型分别为:C_chl(a+b)=44.83R670+_670+7.36,C_chl=39.92R_670+5.12,均根方误差分别为0.45、0.42mg·g^-1,表明利用高光谱数据估算番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行。  相似文献   

16.
定量分析不同水肥管理下设施菜地的氮素损失途径及氮素利用效率,可为合理制订菜地水肥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009年在北京市顺义区设施番茄大棚设置了6种水肥管理模式:(1)传统施肥+传统畦灌(N1F1);(2)优化施肥+优化畦灌(N2F2);(3)减量施肥+优化畦灌(N3F2);(4)传统施肥+传统滴灌(N1D1);(5)优化施肥+优化滴灌(N2D2);(6)减量施肥+优化滴灌(N3D2)。利用田间观测数据对EU—Rotate_N模型进行了校验,并计算了各水肥管理下设施菜地的氮素淋失、气体损失和氮素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土壤氮素淋失量占施肥总量的1%-9%,气体损失占施肥总量的5%-14%,各处理氮素淋失表现为N1FI〉N3F2=N2F2〉N1D1〉N2D2〉N3D2。滴灌处理的淋失量比对应畦灌处理减少了72%-87%,气体损失量比畦灌处理平均降低了40%,其氮素利用效率比对应畦灌处理提高32%。36%。在保证蔬菜产量影响不大的情况下,优化施肥和滴灌均能有效地降低氮素淋失和气体损失,提高氮素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采用平板计数法和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方法评价了喷施敌敌畏杀虫剂后对桃树叶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平板计数法分析结果表明,经80%敌敌畏乳油的1000倍液喷雾处理后,可培养微生物数量低于喷水对照。PLFA分析结果显示,桃树叶际真菌标记物18:1ω9t磷脂脂肪酸(PLFAs)含量最高,超过总PLFAs含量的60%;喷施杀虫剂后,叶际微生物PLFAs的含量、种类均有所增加,明显有别于喷水对照;并且增加敌敌畏处理次数会增强其对叶际微生物群落影响的显著性。PLFAs主成分分析表明,处理1d后不同样品的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最明显,7d后,不同处理样品的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变小。  相似文献   

18.
在实验条件下通过三维荧光光谱、荧光猝灭滴定和质子核磁共振(1HNMR),分析了白洋淀污染水体沉积物中溶解有机质(DOM)与Cu(Ⅱ)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DOM的结构以碳水化合物及多糖为主且具有明显的类蛋白(峰B)和类富里酸(峰A和峰C)荧光峰,类蛋白的荧光强度较强于可见类富里酸;3类荧光基团荧光强度由于Cu(Ⅱ)猝灭,呈明显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DOM与Cu(Ⅱ)络合常数及1HNMR分析表明DOM中荧光基因与Cu(Ⅱ)络合或螯合能力较大,配位的配位基较多。  相似文献   

19.
随着稀土及其化合物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稀土直接或间接进入水体,因而稀土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备受关注。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不同浓度(0~10.00mg·L-1)的稀土元素铈(Ce3+)对水华鱼腥藻的影响,绘制了水华鱼腥藻的生长曲线,测定了藻蓝蛋白、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4项生理指标,以及培养基中总磷(TP)、微囊藻毒素-LR(MC-LR)的浓度。结果表明,和其他各组相比,在0.10mg·L-1Ce3+处理下,水华鱼腥藻的生存量最为显著(P=0.008),同时营养元素P被吸收后,培养基中残留的TP浓度达到最低值(1.52mg·L-1)。藻蓝蛋白、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活性均随着Ce3+浓度的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MC-LR在所有培养基中含量均较低,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1.00μg·L-1。铈元素胁迫水华鱼腥藻产生的"低促-高抑"的Hormesis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20.
春玉米田施用双氰胺和硫包衣尿素的节本减排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化亚氮(N2O)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农田土壤是其重要的排放源.本研究利用温室气体自动测定系统,对华北平原春玉米农田尿素(U)、尿素添加10%双氰胺(DCD1)、尿素添加5%双氰胺(DCD2)、硫包衣尿素(SCU)和不施肥(CK)5个不同施肥处理土壤进行N2O测定,以分析双氰胺和硫包衣尿素对土壤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处理N2O排放总量顺序为U>SCU> DCD2>DCD1>CK,各处理的排放系数在0.20% ~0.71%,与单施尿素相比,DCD1、DCD2分别减少N2O排放59.5%、47.1%,硫包衣处理的N2O排放与尿素处理差异不显著,但两者的N2O排放均极显著高于添加DCD的处理(P<0.01).(2)排放高峰是伴随土壤孔隙含水量(WFPS)明显上升而发生的,各施肥处理N2O的排放通量与土壤WFPS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3) DCD2施肥方案每减排1tCO2-eq的同时可减少支出约178元,表明此方案可作为减少春玉米农田N2O排放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