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信息化的发展使得更多的空间数据被利用,因此获取空间知识也越来越重要和有意义,并使得空间数据挖掘成为一个很有前途的研究领域。本文着重阐述了空间关联规则、空间分类规则、Rough集理论和空间数据挖掘结果的可视化问题,最后探讨了空间数据挖掘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数据挖掘是从数据库中抽取隐含的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得信息,进行数据挖掘的方法很多,其中基于粗糙集的数据挖掘方法简单可行。粗糙集是一种处理模糊和不确定性数据的工具,本文结合银行申请信用卡的实例利用粗糙集进行数据挖掘,消去冗余属性,抽取决策规则。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通量测序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大规模、快速、准确、全面认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技术保障。国际上已经建成了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土壤微生物组数据管理及分析平台,但大多数已有平台聚焦于提供数据存储、管理、访问、注释等基础性服务,难以满足土壤微生物研究需求。借助空间数据库技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技术,设计并构建了包含土壤及微生物数据集成、数据可视化、知识发现和区域空间制图等功能的中国土壤微生物组数据平台,该平台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土壤微生物组数据的标准化整合,并为整合数据的充分挖掘利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数据挖掘是一种发现大量数据中潜在信息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已经成为关注的热点。决策树方法因其简单、直观、准确率高等特点,在数据挖掘及数据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使用数据挖掘的C4.5算法对UCI数据库中的蘑菇数据构建决策树模型,给出了蘑菇可食用或有毒的决策。  相似文献   

5.
基于遥感影像和决策树算法的土壤制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土壤信息获取方法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当前各领域对土壤数据的需求,如何结合新的技术提高土壤普查效率,获取高精度土壤图成为了现阶段的研究重点。本研究综合利用高分二号遥感影像提取的遥感光谱指数以及DEM数据提取的地形因子,通过决策树算法进行数据挖掘,获取各土壤类型的土壤—环境规则,然后利用SoLIM结合土壤—环境规则进行推理制图,获得研究区的土壤类型分布图。结果表明,预测土壤图总体精度为88%,高于传统土壤图的精度72%,且在三种不同的采样方式(均匀采样、横截面采样和主观采样)下土壤预测精度分别为89%、88%、86%,均高于传统土壤图。这说明,预测土壤图比传统土壤图更能反映土壤类型空间差异,且预测土壤图在表达土壤类型整体空间分布信息的同时也可捕捉到土壤类型与地貌类型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海水养殖模式遥感识别中的效率低,"同物异谱"、"异物同谱"和"椒盐"噪声等问题,该文研究了关联规则分类和面向对象相结合的养殖模式遥感识别方法,通过不同养殖模式的对象分割和关联规则的自动和智能获取,来构建海水养殖模式分类器。以高分一号PMS1卫星影像为数据源,把不同养殖模式对象的光谱、空间形态和纹理特征及其关联关系作为事务数据,使用Apriori算法挖掘类别作为后件的强规则,对粤东柘林湾养殖核心区内4种海水养殖模式(池塘养殖、网箱养殖、滩涂插养、浮筏吊养)水面信息进行提取。结果表明:基于关联规则面向对象的海水养殖模式分类精度能达到88.65%,比K-近邻法面向对象法精度提高了14.38个百分点,比关联规则挖掘分类法精度提高了12.16个百分点。关联规则分类和面向对象结合方法拓宽了传统逻辑推理分类方法中获取信息的途径,使分类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且分类精度得到显著提高,可以成为海岸带海水养殖复杂模式识别的有效支持手段。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业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如何开展直观的有效信息挖掘成为数据利用的一大难题。作为一种能够帮助人们高效地管理现实世界中事物及其关系的异构语义网络,知识图谱应用在近年来备受关注。在农业数据不断增加、结构越来越复杂的背景下,将知识图谱应用于农业领域有助于农业大数据分析,促进智慧农业发展。该文首先分析了知识图谱构建的模式,即自顶向下、自底向上及两种模式结合等3种模式的特点,然后从本体构建、知识抽取、知识融合、知识推理、知识图谱存储及可视化5个方面综述了农业知识图谱构建的关键技术应用进展与难点,接着对当前知识图谱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梳理,主要有农业专题文献计量研究、农业信息检索、农业知识问答和农业信息资源推荐等4个方面,最后对知识图谱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认为未来应关注基于知识图谱的农产品电商推荐、动态农业知识图谱的构建、跨领域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关联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基于关联规则和模糊判据的土地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提高土地评价知识表达的可解释性,使评价结果更能反映土地变化的自然规律与本质特征,提出利用关联规则和模糊判据进行土地评价的方法.并利用所提出的方法对广东省的土地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于从土地评价数据库中挖掘出易于理解的土地评价规则;当最小支持度分别为0.005、0.003和0.001时,挖掘出的土地评价关联规则数分别为32、54和126条,其中,在最小支持度为0.001时,利用126条土地评价关联规则即能获取高达95.25%的土地评价精度.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标准不仅是衡量农产品安全的尺度,也是农产品安全监管的重要依据,当前农产品标准信息并没有得到系统性的关联划分与复用。针对此问题,该研究依据标准化文件的起草规范设计了农产品标准信息本体规则,在现有的农产品标准文件及相关词条数据基础上,为半结构化数据设计了正则包装器;为非结构化文本提出了一个基于依存句法分析的农产品领域开放关系抽取模型(Open Relation Extraction Model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Field, OREM-AF),实现了该领域知识的自动抽取。结果表明该研究设计的包装器在提取半结构化数据信息时,准确率与F1值均在95%以上;提出的OREM-AF模型在农产品语料上准确率达74.22%、F1值为75.12%,在通用语料上准确率达84.51%、F1值为75.43%,抽取结果均好于基于依存句法分析的其他模型。依托抽取数据构建了农产品标准领域知识图谱,并在知识图谱的相互关联网络上进行了标准社区挖掘,挖掘出的关联标准知识能够为农产品标准监管提供辅助分析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中国1∶100万土壤数据库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本文根据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库建设与数据共享研究项目的要求,探讨了中国1∶100万土壤元数据库标准与土壤元数据,土壤名称分类编码系统;对1∶100万土壤空间数据库建立以及与其关联的典型剖面数据库选取,土壤属性数据库设计,数据标准与规范以及空间数据库精度控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薛建春  白中科 《水土保持研究》2012,19(1):246-249,276
随着采矿业的迅速发展,矿区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使得矿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凸现。而土地复垦作为土地整理的一个重要部分,成为我国矿区土地资源利用管理,矿区资源、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土地复垦的研究当中,复垦方案实施监测评价有其重要意义。以生态脆弱矿区为研究区域,建立了适合评价矿区土地复垦方案实施监测的五级评价等级,并划分了土地质量监测、生态监测、经济监测、社会监测和资金监测5个准则层21个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平朔矿区土地复垦实施监测进行实例研究,发现平朔矿区土地复垦实施总体水平较好,通过复垦实施可以改善矿区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但土地质量状况一般。因此,在今后的复垦实施中要加大对土地质量的监测,采用多种手段改良目前的土地质量状况,确保复垦修复良性发展,增强复垦效益。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重要性的基础上,指出了数据挖掘的基本过程、数据挖掘的分类和应用,介绍了使用分类模型进行数据挖掘的应用实例,论述了实现原始数据到应用数据转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黄土区采煤塌陷对土壤水力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西省平朔矿区塌陷区、原地貌和复垦区进行调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研究采煤塌陷对土壤容重、含水量、田间持水量、饱和导水率和土壤崩解速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塌陷区土壤容重、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处于弱变异到中等变异区间,饱和导水率和崩解速率均为强变异;塌陷虽使土壤容重增加,但影响幅度不大;土壤含水量受塌陷影响规律不明显;田间持水量受塌陷影响明显(p0.05),较未受损地区降低6.2%~15.5%;在采煤塌陷的影响下,土壤饱和导水率和崩解速率显著增加(p0.05);复垦区土壤水力特性与原地貌没有显著差异(p0.05),且各层次之间差异性也不显著(p0.1)。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数据仓库的土壤环境监测综合挖掘模型构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土壤环境监测全流程优化问题,提出了监测流程综合挖掘方法,采用数据仓库和工作流挖掘技术,构建了一个土壤环境监测综合挖掘模型构架.首先,采用雪花结构建立了数据模型构架,为流程挖掘提供数据底层;然后建立了监测流程综合挖掘模型构架,给出了监测单元挖掘、监测点位挖掘和监测数据挖掘,以及综合挖掘的模型函数和参数,以局部优化和全局优化的思路实现了土壤环境监测全流程优化.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土壤环境监测效率,拓展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构建土壤环境监测数据仓库和专家系统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关联规则的渔业信息推荐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快速便捷的获取渔业科学数据信息,基于Web日志挖掘技术对渔业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用户频繁访问模式进行分析,用于发现用户访问规则,进行信息推荐服务。对分析挖掘中涉及的算法进行了分析与改进,提出了IASR(IP agent session referrer)用户识别算法和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的改进算法,试验研究表明,IASR算法将用户识别准确性提高了13%,速度是通用算法的2倍。当事务数目大于500时,改进算法的执行效率远远优于Apriori算法,速度提高6倍以上。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系统的关键设计与实现方法,开发了渔业信息推荐系统。系统采用JAVA、AJAX开发,数据库SQL Server2005,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应用结果表明,系统可使用户方便快捷地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渔业数据信息,从而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数据挖掘的概念和基本理论,探讨数据挖掘在情报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的温室决策支持系统(简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农业领域的专家知识多是描述性和经验性的知识,难以进行精确的数学描述,这给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解决这种传统的决策支持系统的不足,介绍了基于数据仓库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构建的温室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通过建立数据仓库来存储各种来自异质的信息源的数据,利用联机分析处理实现多维数据分析,然后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从数据仓库中获得新的农业知识,以丰富决策支持系统的知识库。在系统的实现过程中,采用了SQL Server分析服务,实现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以及应用程序的紧密耦合,从而大大提高了数据挖掘效率。将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新的温室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8.
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融合在煤矿塌陷地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地下煤炭开采导致的矿区塌陷是目前矿区的主要问题之一,这些塌陷造成土地资源破坏,在高水位甚至出现积水。为此,需要掌握塌陷地随开采活动的扩展规律、塌陷区面积、破坏程度和积水区范围等数据资料。对于这些资料的采集,常规的技术方法已无法满足需要,而通过遥感数据融合能快速、准确地反映相关信息。因此采用HIS,PCA等几种不同增强信息的遥感融合方法对山东省某矿区的塌陷地进行试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从定性和定量2个方面进行融合评价。结果表明:HIS变换融合不仅能增大影像信息量和提高空间分辨率,减少模糊性,还能很好地保持光谱特征,提高影像数据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