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秦伟 《水产科技情报》1994,21(4):156-158
改良和丰富湖泊,水库的鱼类区系组成是渔业资源增殖的基本措施之一,移植驯化银鱼是近来科研与生产相结合获得明显的效益的一例。作者结合教学工作,搜集了银鱼移植驯化的许多资料,就我国湖泊,水库银鱼移植的现状作概述,并对其进一步发展,提出一些探讨性建议。银鱼繁殖力强,生长快,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一些缺乏银鱼资源的大,中型湖泊水库,可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适当的品种开展移植工作。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银鱼移植工作始于70年代,90年代在全国的湖库中,大银鱼的移植增殖工作迅速展开。自1994年苏州“全国银鱼移植增殖规划会议”以来,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领导下,在各级水产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银鱼移植的高潮,我国绝大多...  相似文献   

3.
我国银鱼移植增殖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我国银鱼移植增殖技术推广工作开展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发展的对策。1995年以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银鱼移植增殖技术推广工作,银鱼移植水面及受精卵投放数量连年翻番,新移植水体银鱼产量稳步上升,先进典型不断涌现,银鱼产量达到创纪录的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移植技术不配套,科技与生产不相适应,资源利用不够合理。今后发展的对策是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积极探索生产和技术存在的问题,力争银鱼工作能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 1 河北银鱼移植的现状 河北银鱼移植工作始自90年代,大体分两个阶段。1990~1994年在白洋淀、衡水湖及岳城水库约 2.67万 hm~2水面,移植太湖新银鱼卵400万粒左右,但均未形成经济群体;1995年冬调整了移植品种,在我省7个  相似文献   

5.
<正> 大银鱼是具有一年生命周期的小型经济鱼类。目前,我国将大银鱼向大、中型水库移植已有不少地区,有的已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向小型水域移植、增殖却少见报道,个别试验报道亦未曾涉及经济效益。 为扩大大银鱼的生产领域,探索其资源增殖新途径,我们进行了向小型水库及海、淡水的池塘移植的试验,证实了大银鱼亲本、人工受精卵、人工繁殖的鱼苗在新的水域环境  相似文献   

6.
岱海1987年开始大银鱼移植,1995年产量294t,1996年6-9月试捕均未发现大银鱼。针对大银鱼“失踪”情况,组织专家进行了论证,并对大银鱼进行了重新移植增殖,介绍了重新移植大银鱼技术措施及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7.
银鱼素有"水中白金"之称,是我国名贵的小型经济鱼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鲜银鱼国内收购价为3-8万元八,出口价为2-4万美元八。洞庭湖区历来是银鱼的生产基地,据调查,有太湖短吻银鱼、寡齿短吻银鱼、长江银鱼、大银鱼;银鱼产卵场门处,有相当产量。仅以玩江市为例,1928年年产鲜银鱼就达90t。但随着湖床淤积和变迁,水质污染以及酷渔滥捕,致使有名的白沙长河银鱼产卵场已不复存在。目前银鱼资源已近绝迹,产量也无统计。l银鱼移植增殖工作的由来1979年中科院南京地理所将太湖新银鱼授精卵移入云南滇池(面…  相似文献   

8.
随着鱼类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和名特优鱼类的引进,大银鱼的移植已成为很多地区的一种选择。但也有很多地区引入多次而未获得成功,因此一定要慎重考虑大银鱼移植对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我国银鱼移植技术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我国银鱼分类及分布,主要移植对象(大银鱼、太湖新银鱼)的生态特性(栖息规律、食性、年龄与生长、繁殖及发育),人工移植技术措施。分析了银鱼移植的经验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河南南湾水库于 1995年1-4月先后引 进大银鱼受精卵3000 万粒和太湖新银鱼受 精卵160万粒,由于各 级领导重视,措施得 当,于当年6月22日试 捕到大银鱼,次年7月 捕到太湖新银鱼。自 1995年12月进行人工 繁殖至1998年共采得 受精卵1.45亿粒,分 别推广到湖北、山西、 陕西、黑龙江、内蒙古。 河南等10余省区, 1996年全国水产技术 推广总站将我库定为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系 统银鱼移植推广基 地”。现将银鱼移植放 流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一、移植方法 银鱼移植方法有两种:成体移植和受精卵移植,成…  相似文献   

11.
客兰水库于1994年1月移植太湖新银鱼,1996年9月发现银鱼个体,潜伏期2年半。客兰水库移植银鱼成功,表明在我国南方低纬度地区移植银鱼是可行的。本对太湖新银鱼的移植技术和生态规律进行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2.
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Abbott)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下游湖泊、长江口、黄海、渤海沿岸河口及朝鲜西海岸,系河口洄游性鱼类,进入淡水产卵,亦可在淡水中定居生活,是银鱼科中个体最大的种类,产卵期为12月到翌年3月,是目前主要移植、增殖的品种之一。我们从1994年开始在南昌地区的四个中小型水库采取投放大银鱼受精卵的方式进行大银鱼移植试验,以探明大银鱼在长江以南天然水域中的生长繁殖情况。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银鱼移植的可行性和引种推广的措施,介绍了银鱼的生物学特性,移植银鱼的价值与意义,移植的初步技术方案,外地移植银鱼取得的经济效益实例和市银鱼移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凉城县岱海渔场,自1985年开始移植大银鱼以来,分别经历三个生产高峰,进一步说明大银鱼不是顶极物种,虽然繁殖力极强,极易形成“爆发”性种群,但也容易受密度制约因子的影响,种群增长呈J-型曲线的变型,环境阻力的突然出现,使大银鱼产量形成剧烈的下降,成为数量波动激烈的类型;在三次大实验的过程中,也可看出只要投入足够数量的受精卵,也能当年直接形成生产性群体。因此,在大银鱼移植驯化的技术措施上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可形成持续、稳定的生产群体。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银鱼移植工作始于对年代末。多年来的银鱼移植实践表明,有的湖库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有的湖库至今未见任何移植效益。造成如此悬殊的原因,除了移植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之外,恐怕与是否了解银鱼的移植生态学不无关系。任何水生生物的移植都涉及两个方面:移植对象(targetspecies)和移植水体(tar-gotwaterbody)。一般来说,移植对象和移植水体的选择应遵循四条准则:经济学准则。地理学准则、生物学准则和生态学准则(杜佳垠,1986)。1经济学准则1.1银鱼的经济价值银鱼的经济价值高,是我国主要的创汇水产品之一,远销东…  相似文献   

16.
大银鱼[Protsalan Hyalocranius(Abbott)]是鲑形目银鱼科中一种较大的鱼类,主要产于我国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及附属水体中,生殖季节为1~3月,常见个体15cm左右。在幼体时以浮游动物为食,长成时主食小虾、小鱼及其它浮游动物。一般活动于水体中上层。大银鱼经济价值高,是大中型水面增殖的良好品种,大银鱼的移植技术是一项比较复杂而艰苦的工作,大部分工作要在寒冷的室外进行,因此要求必须认真做好每个环节的技术工作,才能确保大银鱼受精卵的成活,才能确保移植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银鱼的移植驯化及水库移植大银鱼的广阔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鱼类移植驯化的意义和鱼类移植驯化的理论基础,介绍了银鱼移植驯化的若干生物学技术,包括受精卵的采集、运输、投放以及移植效果的检查。从北京市海子水库及江苏省连云港地区几十座水库相继移植大银鱼成功、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实例,展示了我国水库移植大银鱼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8.
大银鱼已列入山东省“十大名优高效渔业工程”。本文介绍了大银鱼的生物学特性,在诸城市水库的移植时间、环境、方法、数量和生长情况,并探讨了大银鱼和敌害生物、资源保护、捕劳方法和经济前景,对山东省大银鱼移植工作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国家农业部、水利部1995年以来联合在全国推广的“银鱼移植增殖技术”是一项比较成熟的实用技术,在全国许多省区已取得良好的结果。银鱼移植工作在广西起步较晚。为了使我区银鱼移植工作进一步健康有序快速地发展,要十分重视银鱼移植工作中的科学性和技术含量。针对广西的一些具体情况,作根据近年来阶段研究和工作实践的经验,将有关银鱼移植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银鱼隶属于鲑形目 (Salnoniformes) ,胡瓜鱼亚目 (Osmeroidei) ,银鱼科 (Salangidae) ,全世界现有 6属 1 7种 ,我国有 1 5种。是洄游性小型经济鱼类 ,主要生活在近海沿岸、河口带敞水性湖泊、水库 ,也有在封闭型内陆水域定居的。银鱼主要摄食浮游生物 ,也可摄食小鱼、小虾 ,其食物链短 ,生长速度快 ,生命周期短 ,属一年生鱼类 ,繁殖力强 ,是湖泊、水库移植增殖的优良种类 ,具有很高的渔业价值。银鱼为我国名贵的水产品 ,不仅是宾宴筵席上的美味佳肴 ,而且还是出口创汇的名特优水产品种。因其营养丰富 ,在国际市场上备受欢迎 ,被誉为“水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