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放牧对草地生理补偿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总结了补偿与超补偿的定义,分析了放牧强度、光合作用与补偿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伤害增强光合作用的原因,并提出了草地植物补偿性生长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夏秋季的晴天,光照充足、气温较高而空气湿度较小,因而促进气孔开放,在增强桑叶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加速了蒸腾作用,致使叶子散失大量水分,但在中午前后土温与气温相差悬殊,根系吸水机能并未相应增强,因而难以补偿叶子的失水量,导致叶子暂时缺水。  相似文献   

3.
光调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调节光通过率、光强和波长组合能积极操纵植物的形态和生长。组合光可以调整优化植物的生长,如提前开花、改变生长周期和营养状态、控制植株高度,青加速果实成熟等。LED的出现成为可能,它可以精确地调整光质、光强、光周期和光周期。本文研究光质、光强以及温度对草莓果实、叶绿素、光合作用、二氧化碳补偿、植株等的影响,为研制智能可调光控制系统,全程调节草莓生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利用开顶式生长室(OTC, open top chamber)于2011与2012年进行模拟增温,同时实施降水量增加的处理,研究增温与增水处理及其交互作用对内蒙古典型草原优势植物克氏针茅光合作用的影响。于2012年生长季使用Li-6400对克氏针茅叶片的各光合作用特征参数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增温明显降低克氏针茅的叶片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Gs),并存在明显季节变化趋势。在7月与9月增温分别使Pn降低17%和27%,使Gs分别降低24%和32%。同时增温降低克氏针茅蒸腾速率(Tr)、叶绿素含量、核酮糖-1,5-二磷酸(RuBP)羧化的最大速率(Vcmax)、RuBP再生能力的最大速率(Jmax)、表观量子效率(AQE)与最大光合速率(Pnmax),但使水分利用效率(WUE)增加16.5%。降水增加对高温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具有补偿效应。降水增加促进了克氏针茅的Pn、Gs、Tr、叶绿素含量、Vcmax、Jmax、AQE与Pnmax,但对WUE影响不明显。温度水分对克氏针茅光合作用与WUE的影响,是由气孔开合与非气孔因素共同引起的。增温与增水条件下克氏针茅气孔导度在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间存在权衡。温度与降水增加显著影响克氏针茅叶片各光合特性参数,但二者交互作用对植物光合作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用钵栽桑一之濑,从7月中旬到11月上旬测定各旬、各叶位的光合作用强度以及暗呼吸强度,其结果概要如下: 1.一般来说,木本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与一年生草木植物比较,一直是比较低的。桑叶的光合作用强度,因生育期、叶位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动。桑叶最高的光合作用强度达到32毫克CO_2/100厘米~2/小时的水平。这一水平与  相似文献   

6.
草地生产力遥感动力模拟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敬峰  李军 《草地学报》2005,13(Z1):10-14
根据植物光合作用机理和太阳辐射在植冠层中的传输方程,推导光合作用产物与叶面积指数关系的解析式和叶面积指数与植被指数关系的解析式,通过复合函数求导得到光合作用产物与植被指数关系的解析式,建立草地生产力遥感动力模拟模型.利用1992-1994年的产草量资料和对应时相的NOAA/AVHRR资料建立草地生产力光谱监测模型和卫星遥感监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用卫星资料可以准确监测草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丛枝菌根真菌和根瘤菌防控植物真菌病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和根瘤菌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植物病害的发生,提高植物生物量。AM真菌提高寄主植物的抗病机理包括:改善寄主营养状况、补偿作用、改变根系形态、与病原菌竞争侵染位点和寄主光合作用产物、改变根际微生物区系以及激活寄主防御机制。根瘤菌防病机理可归纳为:寄主生理生化的变化、根系形态改变和寄主防御机制激活。AM真菌和根瘤菌两者相互作用,可更好地防控植物病害。本文归纳了国内外AM真菌和根瘤菌对植物抗病性的影响及机理,同时展望了两者在生防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定高温条件下温州蜜柑叶片的光合作用参数,研究高温对叶片光合作用相关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38℃)显著影响了温州蜜柑叶片光合作用,主要表现为光合作用及气体交换参数的变化。如最大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表观量子效率(AQY)、蒸腾速率(Tr)降低,细胞间隙CO2浓度(Ci)上升,高温对温州蜜柑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还表现出主要由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共同作用的“光合午休”现象。  相似文献   

9.
试验设置正常浇水、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4种处理,盆栽研究了牛鞭草干旱胁迫与复水的补偿效应,为其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轻度干旱对牛鞭草生长无显著影响;恢复供水后第12天,牧草产量轻度干旱>正常供水≈中度干旱>重度干旱,轻度干旱的牧草产量比正常供水增加11.47%。在轻度和中度干旱条件下,牛鞭草含氮量显著高于正常供水,复水后第12天与正常供水相似。说明适度干旱后复水不影响甚至提高牛鞭草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在干旱条件下,牛鞭草根冠比增加,含钾量提高,脯氨酸积累;但硝酸还原酶和根系活力下降,磷、钾吸收量减少,中~重度干旱吸氮量降低。干旱后恢复供水,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迅速恢复正常,叶绿素含量逐渐提高,根系活力在复水12 d时高于正常供水。复水产生的这些生理补偿效应有益于氮素同化,养分吸收和光合作用,使植株恢复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在人工栽培牛鞭草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这种补偿效应可节约用水,减轻旱害,提高产量品质。  相似文献   

10.
补偿生长是大家熟知的一种现象,是通过一段时间采食量的减少来限制生长,但是通过补偿生长,到达屠宰重时动物的生长没有受到限制.已经有很多学者报道了补偿生长与自由采食相比肌肉嫩度增加,然而补偿生长与肌肉嫩度之间的机理仍然不清楚.这篇综述综合了国外补偿生长对肌肉蛋白组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揭示了补偿生长对屠宰后O h和48 h肌肉蛋白组的有趣变化,这可能对弄清补偿生长与蛋白周转及肉嫩度之间的关系很有用.  相似文献   

11.
草原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区20年来所进行的草原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 通过研究光照、大气温度、湿度和CO2浓度等自然生态因子对草原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光呼吸和暗呼吸与光照和温度的关系、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以及不同叶位叶片和地上器官光合速率的差异,深入剖析了草原植物的光合生产过程;(2) 从光合生理生态角度研究了草原植物的光生态类型、水分生态类型和碳代谢类型的划分指标;(3) 探讨了草原植物光合作用与刈割、土壤水分、氮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人为生态因子的关系,以及草原植物光合作用午间降低的原因和减缓措施,为提高草原第一性生产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光合作用特性及其变化规律、相关的因素、多倍体桑树光合作用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年国内外关于桑树光合特性的最新研究动态,希望为以后桑树品种选育、高产栽培提供充实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实施草原生态补偿的意义、趋势和建议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系统分析我国实施草原生态补偿的战略意义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生态补偿的研究与实践,详细论述了生态补偿的理论发展、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实施草原生态补偿的几点建议,即草原生态补偿要以科学的区域规划为基础,以准确的对象瞄准为依据,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逐步向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桑树光合作用研究进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切农业生产技术都是为了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光能利用率,以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蚕桑生产也不例外.关于桑树光合作用的研究,日本从30年代初、我国在50年代中期已着手进行,70年代开始,由于测试手段的改进及红外线CO_2分析仪的应用,使光合作用的研究深入了一步,但涉及到光合作用机理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尚待探明.现将国内外有关桑树光合作用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进展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两种浓度PEG—6000造成的水分胁迫下,钾对C_4型牧草良种岸杂一号狗牙根光合作用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光合作用的气孔限制问题。试验结果表明,-2.5bar胁迫下,高钾使气孔阻力变化更加明显,而叶肉细胞的羧化活性并未受到影响;-4.7bar胁迫下,气孔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高K~+处理大于低K~+处理,且高K~+可减轻净光合速率的降低,还可维持相对较大的共质体体积,推测这可能是高K~+部分地逆转水分胁迫抑制光合作用的机制之一。因此认为,C_s的大小并不总是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当前甘南牧区草地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建设中存在的补偿标准,牧民对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实施的参与度、满意度和知晓度;牧民生活水平提高与生活条件改善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生态保护与修复要以牧民为项目建设的主体;构建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提高生态保护国家补偿标准和补偿范围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主体与客体、政府与市场、赔偿与补贴、补偿标准、补偿途径和产业结构是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范畴.一方面,生态补偿的作用和目的需要通过这些范畴得以展开和实践;另一方面,对这些范畴的探讨和理论研究反过来能够指导生态补偿实践活动.生态补偿的主要范畴不仅是生态补偿理论研讨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更是生态补偿实践中决定政策措施顺利、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针对生态补偿核心范畴的深入探讨,对于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理论体系、有效指导生态补偿的政策与实践、最终有效缓解和解决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妍 《山东饲料》2013,(15):220+251
本文通过红透山矿业公司因冶炼扩产需要,投资一台SVG动态无功补偿,投资后,通过功率因数动态补偿,降低线损及谐波动态补偿,改善电能质量,实现节能降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说明了SVG动态无功补偿在中低压动态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领域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苍耳对不同植物幼苗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在室内采用离体生物测定法,测定了苍耳水浸提物对小麦、高粱、黄瓜、油菜和萝卜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苍耳水浸提液对5种植物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相同浓度处理时,对胚根的生长抑制作用高于对胚芽的抑制作用。5种受体植物中,以油菜最为敏感,其次为萝卜。本研究还通过测定化感物质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及MDA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了苍耳化感物质的作用特征。在0.025 g/mL浓度下,苍耳对去胚乳小麦幼芽、幼根的抑制率分别为58.33%和67.31%;同样浓度下,苍耳对黑暗条件下培养的高粱幼芽、幼根的抑制率分别为5.58%和32.34%;可以看出,苍耳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明显高于对非光合作用的影响。化感物质处理后黄瓜和萝卜幼苗MDA含量均高于未加化感物质的对照处理,且化感物质浓度越高MDA含量越高。由此可以看出,苍耳对植物的化感作用与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并使植物的MDA含量升高有关,对植物的非光合作用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赵威  王艳杰  李亚鸽 《草业学报》2017,26(6):195-202
外来植物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入侵会导致草地生物多样性降低、植被生产力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等严重后果,要想有效防治草地入侵植物,深入了解其生理生态特性十分关键。根据国内外利用刈割这一常规管理方法控制草地入侵植物的现状,对草地入侵植物响应枝叶去除处理的模式与机理相关研究展开综述,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草地入侵植物倾向于利用补偿性光合作用模式保证和提高其光合作用能力;(2)通过快速的茎叶再生机制来补偿光合器官和地上生物量的损失;(3)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使其更有利于入侵植物的生长;(4)入侵植物利用高效和多样化的资源分配策略促进再生;(5)入侵植物将更多能量优先分配到繁殖器官以维持种群稳定;(6)草地入侵植物在不同发育阶段对枝叶去除的耐受性差异较大。并且,本研究对刈割控制草地入侵植物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三点防治草地入侵植物的具体建议。此外,建议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研究者应重点考虑草地入侵植物响应枝叶去除的分子机理,以及放牧草地入侵植物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以巩固与拓展科学高效防治草地入侵植物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