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案例】2006年12月,庹某以公开协商的方式承包了溪边村6.7公顷荒山,承包期限为20年,承包费为每年1500元。2009年年底,溪边村村委会换届,张某当选为村主任。张某就职后,不少村民反映上届村主任朱某在任期间"四荒"土地发包混乱,程序违法,账目不清。张某随后召开村民大会,代表新一届村委会提出建议:解除由上届村委会签订的所有"四荒"土地承  相似文献   

2.
兔的故事     
马继德 《新农业》2011,(3):59-59
沈阳市东陵区深井子村村民高某,1998~2003年相继承包本村预留机动地39.5亩。承包期10年,承包费每年每亩60元,一次性向村委会缴纳。2006年7月,大伙房水库引水工程依法征占该村预留机动地,确定占用申请人承包的机动地20亩。经村委会研究,并与高某协商,  相似文献   

3.
个案: 1998年7月,上尧村村民李强与村民委员会签订土地承包经营合同.合同约定:上尧村村民委员会发包荒山6.7公顷,李强对承包的荒山有权自主安排种植农作物;承包期为30年;从合同签订的年度起,前3年免交承包费,从第4年起,在每年的第4季度上交承包费1.5万元;承包期间,开垦荒山、种植农作物的资金、劳力均由李强负责,发包方不承担任何责任;合同期满前6个月,在同等条件下,李强可以优先续签合同.  相似文献   

4.
<正>【案例】乌鳢嘴村位于洞庭湖区,村附近有部分河滩荒地。早在1990年代,村民老张在河滩处开荒约6670平方米地,常年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后来洞庭湖水位下降,乌鳢嘴村附近的河滩荒地面积扩大,老张又扩大开荒约1.3公顷地。2007年春,村两委班子开会讨论决定,所有开荒地一律由村委会统一管理、对外发包。经村委会组织人员统一丈量,老张开荒地共1.9公顷。村委会公开征求村民意见  相似文献   

5.
[案情] 沈银、沈良父子共同耕种村集体所有的荒地5亩(未缴纳过承包费),2006年6月村委会决定将该荒地以招标的方式发包,村委会通知沈银父子可以参与竞标并享有优先承包权,沈银父子没有参加招标会,后村委会通过招标方式将该荒地承包给同村村民方九,并签订承包合同.  相似文献   

6.
<正>一、原因分折土地纠纷类型呈多样化,形成的原因也错综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一)违法引发纠纷。主要表现在:国家工作人员、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廉价甚至无偿耕种土地。在机动地发包过程中暗箱操作,没有体现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工作不力、管理不严。有的村在第二轮土地承包中,出现多户缺地,多户多地的问题。不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承包方案。村委会甚至村委会主任自作主张发包土地。  相似文献   

7.
《农村科学实验》2007,(7):40-40
问:2004年,我村开发废弃地百余亩.全体村民以竞标形式进行发包。当时.村民李某中标3块地.承包费共计44800元。因为到了年底.村委会考虑到李某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有困难.打算2005年春节过后.村里帮李某协调银行贷款.然后再与他签定承包合同。可是春节后。李某嫌地价太高.不愿意承包.之后全家外出打工了。现在如果这块地重新对外承包.肯定到不了这个价格.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我前些年承包了25亩土地,并与村委会签订了承包合同:在这块土地上种果树,每年向村委会交纳约定的承包费。如果不交承包费,村委会有权终止合同,将果树园收归村委会,另行发包给他人。在承包这块地7年时,我共欠交承包费4000余元。  相似文献   

9.
<正>案例2012年12月10日,某村召开村民大会,为了推进土地规模流转,发展特色产业,决定将1998年二轮发包的全村土地打乱重新发包,并采用竞标的方式将土地承包给本村农户。村民王某通过竞标承包了1.3公顷土地,承包期限从2013年1月1日起至2028年12月31日止,承包金为每年6000元。根据发包方案,承包金由村委会收取,其中85%由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按人头分配,15%作为村委会管理基金。2013年度,王某欠承包款  相似文献   

10.
一、原因分析土地纠纷类型呈多样化,形成的原因也错综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一)违法引发纠纷。主要表现在:国家工作人员、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廉价甚至无偿耕种土地。在机动地发包过程中暗箱操作,没有体现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工作不力、管理不严。有的村在第二轮土地承包中,出现多户缺地,多户多地的问题。不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承包方案。村委会甚至村委会主任自作主张发包土地。(二)行政主体不依法行政引发纠纷。主要表现:土地管理部门、草原管  相似文献   

11.
正【案例】1999年1月1日,涂某与本村村委会签订了土地承包经营协议,承包村里的6.7公顷荒山,作为种植、养殖使用。协议约定:承包期为10年,自1999年1月1日起至2008年12月31日止,承包费每667平方米每年(下同)为100元。协议期满后,甲方如继续发包,在同等条件下乙方享有优先承包权。2008年12月10日,因承包期限即将届满,村委会研究决定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发包该荒山,保留价150元,价高者中标。在竞标过程中,涂某只以151元的价格参与竞标,结果同村村民姚某以620元的价格中标。2008年12月27日,村委  相似文献   

12.
《吉林农业》2015,(8):127
<正>案情2010年9月10日,小齐村村委会与村民齐某签订了《砂场承包合同》,村委会将村河道边的一块砂场及沿岸一块荒地承包给齐某。合同约定:齐某承包开采该地块河砂,承包期10年,并于每年10月初向村委会交纳2.8万元承包费,办理采砂证等其他事项均由齐某自行解决。不久,齐某向村委会预交了第一年的承包费2.8万元。而后,齐某出资花费2万余元,  相似文献   

13.
冷凡 《农家参谋》2011,(9):40-40
读者张某问:前些年我承包了25亩土地,并与村委会签订了承包合同。合同内容是:我在这块土地上种果树,每年向村委会交纳约定的承包费,如果不交承包费,村委会有权终止合同,将果园收归村委会,另行发包给他人。在承包这块地的7年间,我共欠承包费4000余元,于是村委会与我终止了合同,但没给我任何补偿。  相似文献   

14.
正案情:大马屯村东边有片1.33公顷的荒山。1992年初,村委会将其中的0.27公顷山地承包给村民马某。2012年3月,马某找到村委会主任章某,提出想扩大承包范围,将其余的荒山一并承包。章某认为那片山地反正也是荒着,承包出去还能有点儿收入,便答应了。在征得其他四名村委会成员同意后,以每667平方米390元的价格将该荒山剩余部分全部承包给马某。马某一次性给付村委会承包费6240元,并与村委会签订承包合同,约定承包期限为30年。  相似文献   

15.
正【案例】饶某是某县三湖镇饶家村村民。2005年1月,通过公开招标,饶某的父亲与饶家村村委会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村委会将本村集体所有的位于袁河边的3.3公顷荒地承包给饶某的父亲,承包期限为10年(自2005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承包费为每  相似文献   

16.
案例:8年前,兴隆村村委会因经济紧张,打算将村属的0.67公顷菜园对外承包.村民马某听说此事后,立即找到村委会书记及主任要求承包.因村里急着用钱,在未向全体村民征求意见的情况下,当即与马某签订了菜园承包合同,承包期限为10年.合同签订后,马某对菜园精心管理,辛勤劳作,还投入资金与人力打了水井.  相似文献   

17.
问:江苏宜兴市丁蜀镇溪头村许某2004年与村委会签订了一份10年的1.27公顷的土地承包合同,双方约定承包期内前5年承包费为每年每667平方米300元,后5年承包费为每年每667平方米400元。2010年,外地投资商想承包该片土地。村委会以该片土地被规划为现代农业示范园,要统一与投资商签订承包协议为由,令许某与村委会签订了土地承包终止协议。而后村委会以承包费每年每667平方米600元的价格将该  相似文献   

18.
问:1993年,经与村民委员会公开协商后,我承包荒山3公顷,承包期30年。我在山上种植了油茶树。2001年,村民委员会以我承包的荒山经济效益较好为由,要求我每年增加承包费500元。我不同意。村民委员会便报告了镇政府。现在,镇政府与村委会研究后,召开村民大会,要求以村民表决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村民小组发包水塘 村委会称越权 2005年4月15日,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某村村民张武和王涛2人与同村的4个村民小组的负责人签订了1份协议,约定由张武、王涛2人承包村内集体所有的南沟、老荒等荒废的水塘,发展水产养殖业,承包期20年,承包费每年400元。协议签订后不久,  相似文献   

20.
沈银、沈良父子共同耕种村集体所有的荒地5亩(未缴纳过承包费),2006年6月村委会决定将该荒地以招标的方式发包,村委会通知沈银父子可以参与竞标并享有优先承包权,沈银父子没有参加招标会,后村委会通过招标方式将该荒地承包给同村村民方九,并签订承包合同。但沈银父子认为该荒地其长期占有使用,拒绝退出,并继续耕种。2009年3月18日,方九诉至法院,要求沈银父子排除妨害、退出土地并赔偿损失。3月19日,方九撤回起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