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丰县鹿业管理办公室前身是东丰县鹿业有限公司暨东丰县鹿业管理局。1999年6月开始组建,同年7月28日正式挂牌。当时公司下辖6个国营鹿场,有职工1052人,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国营鹿场从2004年开始改制,到2005年职工已全部解除劳动关系。东丰县鹿业有限公司(东丰县鹿业管理局)自成立以来,先后获得国家和省有关部门颁发的不同奖项:  相似文献   

2.
东丰县鹿业管理办公室前身是东丰县鹿业有限公司暨东丰县鹿业管理局。1999年6月开始组建,同年7月28日正式挂牌。当时公司下辖6个国营鹿场,有职工1052人。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国营鹿场从2004年开始改制,到2005年职工已全部解除劳动关系。东丰县鹿业有限公司(东丰县鹿业管理局)自成立以来。先后获得国家和省有关部门颁发的不同奖项:  相似文献   

3.
《特种经济动植物》2008,(2):F0003-F0003
东丰县鹿业管理办公室前身是东丰县鹿业有限公司暨东丰县鹿业管理局。1999年6月开始组建,同年7月28日正式挂牌。当时公司下辖6个国营鹿场,有职工1052人,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国营鹿场从2004年开始改制,到2005年职工已全部解除劳动关系。东丰县鹿业有限公司(东丰县鹿业管理局)自成立以来。先后获得国家和省有关部门颁发的不同奖项:  相似文献   

4.
《特产研究》2008,30(4)
东丰县鹿业管理办公室前身是东丰县鹿业有限公司暨东丰县鹿业管理局。1999年6月开始组建。同年7月28日正式挂牌。当时公司下辖6个国营鹿场,有职工1052人,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国营鹿场从2004年开始改制,到2005年职工已全部解除劳动关系。东丰县鹿业有限公司(东丰县鹿业管理局)自成立以来。先后获得国家和省有关部门颁发的不同奖项: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近年来国内养鹿业由过去单一国营逐渐向集体和个体发展,特别是1997~1998年一些国有鹿场为摆脱危机,将鹿分到职工各户饲养,加之许多下岗职工将生存希望瞄向特种养殖业,养鹿成为一个热门,目前个体鹿场已遍布全国.更有一些贫困地区,不惜投巨资纷纷养鹿.许多人由于初次接触,有关方面知识一片空白,因而走了不少弯路,甚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目前,各国营鹿场、农村个体养鹿户鹿茸加工仍沿用水煮和烘烤相结合的方法.由于科技的发展,养鹿科研单位及经济效益好的大型国营鹿场开展应用微波能和远红外线加工鹿茸的试验.但近年,由于转换经营管理机制,有的鹿场把鹿分给本场职工一家一户饲养,故不可能投入大量资金购买鹿茸加工设备.笔者工作过的鹿场从1995~2000年采用在烧酒过程中锅炉内蒸气余热加工、烘烤带血鹿茸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加工出的商品鹿茸茸型完整,茸皮不破,茸头饱满,不空不瘪,茸内血液分布均匀,颜色好,而且不用另外烧水锅及加热烘干箱.节省煤炭,耗电量少,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7.
纵观我国养鹿,问题诸多,其中技术力量不足显得尤为突出。要使我国养鹿跟上时代步伐,迎接新的养鹿发展,必须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养鹿技术队伍建设。1养鹿技术队伍现状我国养鹿技术队伍是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那时国有鹿场建立不久,一大批大专院校学生涌入鹿场,给养鹿业增添了新的活力,之后,陆续有专业学历的人员进入鹿场,这些人成为我国养鹿技术队伍的中坚和骨干,养鹿业取得的50余项科研成果是他们完成  相似文献   

8.
<正>鹿不是新西兰的土著种。1861年,出于娱乐狩猎目的,新西兰从欧洲引入了鹿,但鹿的迅速繁衍导致了环境植被的严重破坏。新西兰通过加强鹿对环境影响的管理而诞生了商业性经营的养鹿业。从1970年签发的第一个鹿场许可证来看,新西兰养鹿业相对于其它产业而言仍然是最年轻的产业。目前,新西兰大约有2800家鹿场,年存栏量百万头左右,为世界提供鹿肉等产品,已经形成了规模化商业经营的养鹿业,是养鹿数量最多且技术  相似文献   

9.
我国养鹿历史悠久,是世界上鹿业生产大国之一,也是将鹿产品用于医药保健事业最早的国家。我国的养鹿业发展很快,在某些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我国养鹿存栏50万~60万头,其中梅花鹿占85%~90%,其余为马鹿。梅花鹿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品种有双阳、西丰梅花鹿和长白山品系。马鹿主要分布在新疆,品种有天山、塔里木品种和清原品系。养殖场规模100头以上的约3500个,其中工商登记的养鹿企业1600多家。鹿茸产量每年100吨,其中花茸80吨、马茸20吨。1.鹿场经营体制改革开放以来,国营鹿场数量比重由过去的绝对优势下降到现在的…  相似文献   

10.
一六一团拥有天然草场4.8万公顷,牧草种类繁多,产量高,具有发展养鹿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自1991年引进90只马鹿以来,现有马鹿1230只,已发展成为北疆最大的以天山马鹿养殖、良繁和鹿产品的研制开发加工为—体的马鹿场。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快梅花鹿品种改良,提高饲养种群品质,使仔鹿显现良性基因,不断获得较大经济效益。自2000年以来,以中国特产研究所为主的鹿人工授精新技术推广在各地兴起,在部分鹿场和很大一部分养鹿户中认可。但是,这些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受胎率普遍较低,使一些鹿场和养鹿户对此将信将疑,有的甚至失去信心,挫伤了积极性,制约了梅花鹿品种改良速度,同时影响了养鹿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鹿茸行情     
<正> 我国养鹿形势是好的,产业仍在不断地发展,养鹿业久盛不衰,北鹿南调、西鹿东调仍然频繁。据不完统计,东北地区的梅花鹿每年入关不下5万只,有人认为吉林国有鹿场转轨,以为养鹿业正在衰退,  相似文献   

13.
2014年3月16日,梅河口市湾龙镇某村梅花鹿养殖场畜主郭某来畜牧站,要求到其鹿场诊疗患病幼鹿,给予帮助。笔者立即进入到该鹿场进行现场调查和诊断。经现场诊断,并结合饲养管理情况调查,最终确诊为幼鹿佝偻病。1发病情况该鹿场共养殖梅花鹿127头,其中幼鹿56头。自2014年1月上旬开始,幼鹿逐渐发病,并很快发展到所有的幼鹿。幼鹿主要表现为四肢无力,跛行,触摸疼痛显著等症状。发病初期疑是肌肉风湿症,使用水杨酸和跛痛消制剂进行治疗,但使用1疗程后,没有效果,个别幼鹿愈发严重。  相似文献   

14.
《特种经济动植物》2006,9(10):F0003-F0003
吉林市龙潭山鹿场始建于1949年,后转制为吉林市龙潭山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集养鹿、制药、制酒、商贸、旅游、参茸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场区座落于吉林市龙潭山脚下,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占地面积380公顷,常年鹿只存栏1000头以上,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围绕旅游景点之一,被称为“都市鹿苑”。  相似文献   

15.
《特种经济动植物》2006,9(8):F0003-F0003
吉林市龙潭山鹿场始建于1949年,后转制为吉林市龙潭山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集养鹿、制药、制酒、商贸、旅游、参茸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场区座落于吉林市龙潭山脚下,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占地面积380公顷,常年鹿只存栏1000头以上,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国线旅游景点之一,被称为“都市鹿苑”。  相似文献   

16.
《特产研究》2009,31(3):F0004-F0004
吉林集安长白山鹿业发展有限公司建于2004年,前身是集安市凉水鹿场。这里的养鹿业历史优久。据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公司成立以来,始终以科学的管理理念,雄厚的经济实力,一流的种鹿质量,庞大的专家阵容,致力于科学养鹿,走精品路线的战略方针。2008年9月,被通化市政府认定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使原有鹿群由百余头迅速扩张到上千头,  相似文献   

17.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只有75名职工的新疆兵团三十四团一鹿场,私人养鹿50多头,养牛13头,养羊163只,家庭林场面积达200余亩。庭院经济收入占了职工收入的一半,成为农二师的小康示范连队。一鹿场庭院经济为何如此红火?是先富起来的庭院经济大户起到了引路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两三年来,我国鹿业持续低迷,鹿茸等鹿产品价格一跌再跌。例如马鹿茸价格下跌到700元/kg;种公鹿、母鹿的价格也是一路走低;仔鹿价格更是跌破500元/只以下,贬值达10倍。养鹿业在很多人眼里不再是发家致富的好项目,而是无利可图,甚至是亏损的无底洞,发生了不少鹿场倒闭及养鹿户杀鹿卖肉的事情。面对这些状况我们就真的束手无策、任其恶性发展下去吗?  相似文献   

19.
世界和中国养鹿业发展历程启示录(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2鹿业外向化到来和鹿业法规的出台及执行时期(1987至今)2.2.1鹿业外向化的到来1987年国际鹿茸市场生成,消化了以前的产品,但那时信息产业不发达,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和作全方位的准备,而是水到渠成似地进行的,这是好运到来。这一年尽管茸价不高,但鹿场总算找到了买主,卖掉了鹿茸,财务形势好转,前所未有。接着,第2年就不同了,外商进来抢购,东北地区得知信息早的农垦部门便组建了鹿产公司(量贩鹿茸公司的简称,实为民营化)并派员逐个排查全国各地的鹿场,现金交易,有多少货买多少货,他们来去匆匆,为外商抓货,赚取差价,特别活跃。马鹿茸开始走俏热…  相似文献   

20.
梅花鹿腐败梭菌病病原分离与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鹿腐败梭菌病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鹿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997年4月24日延边珲春市某鹿场送来一头死亡梅花鹿,经检查病理变化和病原分离与签定,诊断为鹿腐败梭菌病.现将诊断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1997年4月24回延边晖春市某鹿场送检死亡梅花鹿一头.该场技术员介绍,自1995年12月初开始发病,至1996年4月24日共死亡13头,死亡多发生于6月龄至1岁的幼鹿,多为源情较好的仔鹿,呈散发性发病。病初表现精神不振,食欲不振,不愿走动,先排软便,后有腹泻,伏地不起.2剖检变化死鹿腹鼓胀,鼻中流出带泡沫状的酸臭液,后驱粪便污染.切开胸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