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本研究着重分析了低酚棉和有酚棉在春播和夏播二种不同条件下的产量、产量性状、生育特性、抗病性、纤维品质和种子品质的差异性,以了解低酚棉由于晚播所产生的生育和生产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高产优质短季低酚杂交棉——淮杂2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杂2号于1996年冬由安徽省淮北市黄淮海低酚棉开发研究中心育成,该品种为杂交短季棉,同时具有高产、稳产、优质、短季、低酚、抗虫、抗枯、耐黄等为其它杂交棉所不可比拟的优良特性,在生产上主要是利用杂种一代,杂种二代在苗期去除亲本叶型苗,留杂种叶型苗,仍有很好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低酚棉品种的保纯技术哈亮华河北省河间市棉花种子公司062450近几年来,由于广大育种工作者在低酚棉育种上的不懈努力,培育出了不少产量、品质、抗病等方面都不逊于有酚棉的好品种,有的品种在某些方面还有所突破。低酚棉还是集粮、棉、油、饲于一身的新型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4.
科特迪瓦的低酚棉育种始于1976年,主要采用回交方法,转育来自F280的低酚性状到优良酚棉品种上,并育成ISABC_1、ISABC_2、ISABC_3和ISABC_4四个低酚棉品种,其中ISABC_2在1984~1985年种植2.37万公顷,但由于其衣分低于有酚棉品种ISA205,影响植棉者的积极性,导致低酚棉  相似文献   

5.
我国70年代初引进低酚棉资源后,开始低酚棉育种研究,由于时间短,育种研究力量较薄弱,所以初育出的低酚棉品种产量低于有酚棉品种。为了迅速提高低酚棉品种的产量,我们对低酚棉育种丰产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新疆自1974年开展低酚棉育种以来,已培育出低酚陆地棉品种3个,参加国家区试的品系4个;低酚海岛棉育种研究已选育出中间材料。本文对新疆低酚棉育种研究作一回顾,并对低酚陆地棉品种(系)的表现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作一介绍,以及对今后低酚棉研究方向提出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7.
皖棉14简介     
刘伟  张家宪 《中国棉花》2004,31(12):16-17
皖棉 1 4(淮无 8系 )是淮北市黄淮海低酚棉开发研究中心利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育成的短季低酚棉品种 ,1 999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针对品种的不足 ,1 999年以来对其进行了提高和优化 ,经南繁北育 ,目前皖棉 1 4优系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都大大超出原品种。1生育特性皖棉 1 4优系夏播全生育期约 1 1 5天 ,晚春播为 1 2 5~ 1 30天 ,出苗好、苗期长势较强 ,果枝上仰 ,果枝节间较短。植株塔形 ,株型紧凑且疏朗。株高 80~ 90 cm。叶片浓绿 ,叶较小 ,厚实且上翘 ,通风透光好。该品种生长稳健 ,对肥水反应不敏感。棉株上桃稍迟 ,但开…  相似文献   

8.
低酚棉在我国得以迅速推广,是由于它具有有酚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本文拟从棉蛋白营养价值的角度加以阐述。一、低酚棉子蛋白品质与有酚棉相似表1测定了国内4个有酚棉与9个低酚棉品种种仁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不难  相似文献   

9.
低酚棉若干数量性状遗传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酚棉育种主要采用杂交育种法,合适亲本的选用和根据各性状的遗传特性分别采取相应的选择技术,对能否育成优良的低酚棉品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科技工作者对有酚棉数量性状的遗传已作了广泛的研究,并已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但对低酚棉数量性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低酚棉种仁率与籽指无显著相关性,有酚棉则有极显著的正相关。低酚棉的籽指、种壳率与有酚棉很接近,短绒率低于有棉棉,种仁率稍高于有酚棉。低酚棉种子的平均吸水率在吸水4~36小时内始终大于有酚棉,因而萌动早,但棉籽物理性状对吸水的影响大于棉酚的影响。低酚棉的种子活力略低于有酚棉,蛋白质和蛋白质+脂肪总量略高于有酚棉,脂肪含量的差异年度间不同;低酚棉和有酚棉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变幅均大于蛋白质+脂肪总量的变幅。上述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准。这说明低酚棉对棉籽品质性状的影响较小,完全可以育成营养品质、播种品质兼优的低酚棉品种。  相似文献   

11.
低酚棉棉铃虫发生与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低酚棉和有酚棉在棉铃虫大暴发年份中的虫害情况和农药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低酚棉上的初孵棉铃虫幼虫的成活率显著高于有酚棉,棉铃虫发生重于有酚棉;但在低酚棉上的农药防治效果优于有酚棉,特别是对高龄幼虫。因此,在同样喷药防治条件下,低酚棉的危害反而轻于有酚棉。此外,对低酚棉和有酚棉农药防治效果差异的原因和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邯M263是转基因抗虫低酚棉花品种,2019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田间无色素腺体株率达99.9%,棉花种子游离棉酚含量为0.009 2%。介绍了低酚棉品种邯M263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为该品种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显性无腺体基因抗天然异交不良效应的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天然异交对显性无腺体品系种仁品质的影响程度,认为显性低酚棉品系同隐性低酚棉品种相比具有显著的抗天然异交不良效应的潜力。但在生产上只能利用一代原种才能使商品棉子的棉酚含量低于国际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郸城县自1985年起大面积种植低酚棉。3年来,累计面积达15万亩左右。同时,开展了棉副产品综合利用,都取得了良好成绩。首先,低酚棉的皮棉产量3年来都在每亩50公斤以上,相当或略高于普通有酚棉品种;第二是纤维品质较好,符合纺织工  相似文献   

15.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棉花抗病虫育种室自1996年开始在原来低酚棉育种研究的基础上,着手抗虫低酚棉品种的选育工作,通过杂交筛选、回交转育等有效手段,选育出了稳定纯合的抗虫低酚棉新品系邯无187.其抗虫基因纯合体的比例达99.3%,田间低酚株率达100%.  相似文献   

16.
浙棉9号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一个低酚棉新品种,据测定,其棉酚含量低于0.04%~0.02%,纤维品质符合纺织要求,该品种于1990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在全省推广。  相似文献   

17.
新陆早3号(原名80-2056W),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农科所于1976年以66—241×美国低酚棉选系为母本与郑州4588低酚棉为父本进行杂交,经过多年南繁北育,定向选育而成。1988年获新疆第二届发明与新技术成果展览会奖。该品种具有低酚、早熟、  相似文献   

18.
铃重是棉花产量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在单位面积总铃数相同的前提下,籽棉产量主要决定于铃重的大小。品种决定着铃重所能达到的最大遗传潜力,环境条件则决定着该品种铃重能否顺利地达到其最大的遗传潜力。低酚棉全株无色素腺体,棉酚含量极低,棉株被赋予低酚性状后,必然会对其本身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低酚棉与有酚棉铃重的差异性,探讨其原因所在,对如何充分利用环境条件以满足低酚棉棉铃发育的需要是很有必要的,对合理运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豫棉2号是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第一个低酚棉新品种。原名豫无302,是1977年在海南岛以有酚棉(69×5245)作父本与低酚棉选系(75×乌3×兰5)作母本杂交,其后代连年在海南岛与本院繁殖选育而成。1987年4月经本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0.
我国当前培育的低酚棉品种,产量和纤维品质基本上与有酚棉相当。低酚棉仁蛋白质含量(38~52%)高于大豆(36~40%)、花生(24~36%),油脂中的亚油酸含量高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