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8 毫秒
1.
七星瓢虫规模化生产与释放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七星瓢虫是蚜虫等害虫的重要天敌之一。为温室蔬菜蚜虫的生物防治提供技术支持,采用室内塑料箱饲养结合田间释放的方法研究七星瓢虫规模化生产与释放应用技术。结果表明:将七星瓢虫放入豆蚜繁殖的塑料箱一起扩繁,这样一体化扩繁技术更接近田间七星瓢虫和蚜虫的生长与捕食关系,增加七星瓢虫生长空间的同时降低了其幼虫期自相残杀现象和成虫对卵粒的取食;饲养过程中不需要每天更换和添加蚜虫,大大减少了劳动力,整个生产流程简便易行,可规模化饲养。以1∶40(卵∶蚜虫)及1∶80(幼虫∶蚜虫)的瓢蚜比释放到黄瓜棚内,10 d后七星瓢虫对黄瓜蚜虫的控制效果分别达86.18%和84.40%。  相似文献   

2.
七星瓢虫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饲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饲养和大田观察 ,总结出七星瓢虫在奎屯垦区一年发生 2代 ,以成虫越冬 ,且在长日照情况下出现生殖滞育和蛰伏越夏的习性 ,研究证实了七星瓢虫各虫态发育历期分别为卵 2~ 3d,幼虫期 8.8~ 9.8d ,蛹期 2 .9~ 3.6d ,自卵至成虫羽化 13.9~ 14.9d ,七星瓢虫对棉蚜功能反应曲线为Holling Ⅱ型 ,初步研究了七星瓢虫人工繁殖的技术程序。  相似文献   

3.
沈阳地区麦田主要扑食性天敌有异色瓢虫、七星瓢虫、龟纹瓢虫、丽草蛉等。防治二代粘虫时(六月上、中旬)正逢这些天敌的盛发期。DDT、粘虫散等防治粘虫,麦田天敌也同时受害,严重破坏生态平衡。近年来试用除虫脲1号代替上述药剂,明显看出对粘虫防效显著,残效期长。但是,对天敌有无杀伤?药剂污染对天敌生长发育、繁殖后代有何影响?尚无系统研究。为此,1981年进行了除虫脲对麦田主要扑食性天敌影响的观察。一、材料与方法试验分室内和田间两部分。药剂:除虫脲1号(代号 TH6040)胶悬剂,有效成份20%,系唐山市化工研究所提  相似文献   

4.
 试验于2007年对云南省丘北县辣椒田的主要害虫、天敌种类及其发生消长规律进行了系统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主要害虫有桃蚜、烟青虫、棉铃虫和斜纹夜蛾;主要天敌有异色瓢虫和七星瓢虫。桃蚜的发生高峰期在8月上旬,平均每株11.3头;斜纹夜蛾、烟青虫和棉铃虫幼虫的发生高峰期均在8月中旬,平均每株虫量3.9头、斜纹夜蛾3.0头。主要捕食性天敌七星瓢虫、异色瓢虫成虫发生高峰期分别在8月中上旬和8月下旬,平均每株虫量七星瓢虫0.82头、异色瓢虫1.3头。由于田间桃蚜种群数量处于较低水平,秋季辣椒生长期间对桃蚜可不采取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5.
中国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迁飞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七星瓢虫防治蚜虫,是我国植保战线开展生物防治中一项重要内容。然而目前对七星瓢虫的发生规律,尤其是迁飞问题,还了解得很少。我们从1976年至1979年连续对海滨七星瓢虫的群聚进行了研究,认为七星瓢虫应列为迁飞性昆虫。本文从多方面初步探讨了七星瓢虫的迁飞问题。  相似文献   

6.
捕食性瓢虫是许多农林害虫的重要天敌昆虫,与其他天敌昆虫相比,具有种类多、食性广、捕食量大的优势,其开发和应用前景广阔。人工饲料的研究工作是实现捕食性瓢虫大规模繁殖的基础,研发并利用人工饲料进行高质量、规模化繁殖捕食性瓢虫对于推动天敌昆虫产业化、农药减量化和害虫防治有重要意义。从捕食性瓢虫人工饲料的研究概况、配方、剂型、生殖影响、制备的关键因素和注意事项及发展趋势6个方面展开综述,为进一步规模化、规范化繁殖捕食性瓢虫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栽培无公害茄子,要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来对待茄子的病虫害,如果病虫害发生了,首先应该考虑综合防治,如采用害虫的“天敌”(赤眼蜂、七星瓢虫等);病菌的“天敌”(如井岗霉素、链霉素、阿维菌素等)防治,并配合使用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并对周围环境友好的化学农药。  相似文献   

8.
1 瓢虫瓢虫是麦田最常见、种群数量较多的天敌,对麦田中后期蚜虫有较大的控制作用,从发生数量看,以七星瓢虫、异色瓢虫、龟纹瓢虫最多,控制作用最强。1.1 发生规律1.1.1 七星瓢虫七星瓢虫在黄河流域麦田一年发生3~5代,第一  相似文献   

9.
红梨栽培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种植业。花期是梨树物候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直接影响着红梨果品的数量和品质。通过对红梨花期主要害虫及天敌的种类、数量特征调查,结果表明:花期危害红梨的有蚜虫、山楂叶螨、梨实蜂和蝽类,主要害虫是蚜虫;天敌主要有七星瓢虫、异色瓢虫、黑带纹食蚜蝇、中华草蛉;天敌和蚜虫的发生在时间和数量上有密切的关系。在花期进行害虫预测与防治时,应综合考虑天敌及主要害虫的数量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10.
常用杀虫剂对苹果黄蚜及其天敌七星瓢虫选择性毒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常用杀虫剂对苹果黄蚜及其天敌七星瓢虫幼虫选择性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吡虫啉对七星瓢虫和苹果黄蚜的选择性显著高于有机磷、菊酯类杀虫剂以及灭多威和齐墩螨素,其选择性指数为139 59(瓢虫LD50/蚜虫LD50)。在有机磷和菊酯类杀虫剂中则分别以马拉硫磷和氟氯氢菊酯对七星瓢虫和苹果黄蚜的选择性最高,其选择性指数分别为45 21和117 12。因此认为在协调苹果黄蚜的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策略中应选用这些对苹果黄蚜毒力高,而对天敌瓢虫相对安全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11.
牛蒡田牛蒡长管蚜及其天敌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长效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9):86-87,90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研究了各种天敌与牛蒡长管蚜种群数量之间的关联程度。结果显示,各种天敌对牛蒡长管蚜种群数量的追随关系大小顺序为:龟纹瓢虫>异色瓢虫>七星瓢虫>蚜茧蜂>三突花蛛>草间小黑蛛>大草蛉>小花蝽>食蚜蝇。  相似文献   

12.
室内研究了七星瓢虫、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对月季长管蚜与麦长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3种瓢虫的雌成虫对月季长管蚜与麦长管蚜野生种群的捕食功能反应类型为HollingⅡ型.利用麦夸特迭代算法进行Holling's圆盘方程分析表明,3种瓢虫对两种蚜虫捕食效率较高.对两种蚜虫处理时间最短的是七星瓢虫,对月季长管蚜攻击系数最高的为异色瓢虫,而对麦长管蚜攻击系数最高的则为七星瓢虫.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选择苹果树合适的无公害杀虫剂,协调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关系。[方法]以苹果生产中常用的8种杀虫剂为材料,采用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设计方法,研究了杀虫剂对七星瓢虫的毒杀作用。[结果]直接作用试验结果,以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对七星瓢虫幼虫的毒杀作用最大,死亡率达到93.33%;20%好年冬乳油对成虫的毒杀作用最大,死亡率达到56.67%。间接取食试验结果,以20%好年冬乳油的毒杀作用最大,幼虫的死亡率达到90%,成虫的死亡率达到87%。[结论]25%阿克泰水分散剂、70%艾美乐水分散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和20%好年冬乳油对七星瓢虫的毒杀作用最大,生产中应尽量避免使用。10%浏阳霉素和1.1%苦参碱粉剂的毒杀作用最小。杀虫剂对幼虫的毒杀作用大于对成虫的毒杀作用,大部分杀虫剂胃毒作用大于触杀作用。  相似文献   

14.
梨二叉蚜-天敌关系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灰色关联度研究了各种天敌与梨二叉蚜种群数量之间的关联程度。结果显示,各种天敌与梨二叉蚜种群数量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卵形异绒螨>食蚜蝇>肖蛸蛛>三突花蛛>异色瓢虫=大草蛉>狼蛛>龟纹瓢虫>草间小黑蛛>蚜茧蜂>七星瓢虫。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不同龄期七星瓢虫与异色瓢虫对烟蚜的控制作用。[方法]研究不同龄期七星瓢虫与异色瓢虫对烟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及寻找效应。[结果]2种瓢虫的日均实际捕食量随着蚜虫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从龄期看,在烟蚜密度相同时,七星瓢虫与异色瓢虫均为成虫对烟蚜的捕食量最大,其次依次为4龄幼虫、3龄幼虫、2龄幼虫、1龄幼虫。通过比较功能反应中的各参数可知,2种瓢虫对烟蚜的攻击率随着龄期的增加而提高,七星瓢虫对烟蚜的攻击率从1龄幼虫的0.562 0增加到成虫的1.174 1,异色瓢虫对烟蚜的攻击率从1龄幼虫的0.595 1增加到成虫的1.170 5;2种瓢虫相比,幼虫时期,七星瓢虫对烟蚜的攻击率小于异色瓢虫,而成虫则相反。七星瓢虫与异色瓢虫对烟蚜的寻找效应是随着猎物的增加而降低。[结论]试验结果为烟蚜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枣树萌芽展叶期害虫与天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延安枣树萌芽展叶期的主要害虫与天敌进行初步调查,发现害虫27种,分属于4目20科;天敌13种,分属于2纲4目7科。延安枣树萌芽展叶期的主要害虫有5种:红缘天牛(A sias ha lo-d end ri)、枣飞象(S cy thropus yasum atsu i)、枣叶虫(C ryp tocepha lus sp.)、枣镰翅小卷蛾(Ancy lis(Anchy lop era)sativa)、枣瘿蚊(Contarin ia sp.),其中红缘天牛最多,已成为危害枣树的优势种。对于天敌方面,主要以捕食性的瓢虫类和食虫蜘蛛为主,其中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 tempunctata)最多。  相似文献   

17.
红花指管蚜及其天敌的时间生态位宽度较小而空间生态位宽度较大,说明这些昆虫种群的发生有高峰期明显和全株分布的特点。红花指管蚜的时动空间生态位宽度与种群密度相关显著;天敌中七星瓢虫和草间小黑蛛的时间×空间生态位宽度较大,说明它们发生期较长、活动范围较广;大草蛉、龟纹瓢虫、蚜茧蜂、食蚜蝇、草间小黑蛛和七星瓢虫与红花指管蚜时间生态位重叠度指数和相似性指数均较大。蚜茧蜂、大草蛉、龟纹瓢虫、食蚜蝇和七星瓢虫空间生态位重叠度指数和相似性指数均较大,与红花指管蚜的时间×空间生态位重叠度,大草蛉、龟纹瓢虫、蚜茧蜂、食蚜蝇、七星瓢虫和草间小黑蛛显著较大。红花指管蚜数量与天敌数量的关联度:龟纹瓢虫>草间小黑蛛>七星瓢虫>大草蛉>蚜茧蜂>食蚜蝇>小花蝽>八斑球腹蛛>黑襟毛瓢虫>三突花蛛>异色瓢虫。根据天敌与红花指管蚜时间生态位重叠度、空间生态位重叠度、时间×空间生态位重叠度、关联度总积分排序结果为:龟纹瓢虫=大草蛉>蚜茧蜂>七星瓢虫>食蚜蝇>草间小黑蛛>黑襟毛瓢虫>八斑球腹蛛=三突花蛛>小花蝽>异色瓢虫。  相似文献   

18.
七星瓢虫和多异瓢虫对桃粉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七星瓢虫、多异瓢虫的成虫和幼虫对不同密度下的桃粉蚜的捕食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七星瓢虫、多异瓢虫成虫和幼虫对桃粉蚜的日捕食量有差异。2种瓢虫的捕食量随蚜虫密度的加大而增加,其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捕食率随天敌密度的加大而下降,捕食作用受自身密度制约,相互之间存在干扰;七星瓢虫、多异瓢虫相互间干扰符合hasseⅡ模型。2种瓢虫对桃粉蚜均具有较高的控制能力,该研究对七星瓢虫、多异瓢虫对桃粉蚜的田间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早春麦长管蚜的分布型与天敌的伴随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33个品种小麦试验地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计算出29块样地麦长管蚜的4种聚集度指标,进而确定了早春麦长管蚜空间分布型及其序贯抽样参数。为揭示田间麦长管蚜天敌的伴随效应,利用标准化诱虫黄板进行了天敌与麦长管有翅蚜种群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各种趋黄性天敌对麦长管蚜种群的数量伴随效应的大小顺序为:七星瓢虫蚜茧蜂异色瓢虫大灰食蚜蝇黑带食蚜蝇龟纹瓢虫。  相似文献   

20.
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是我国常见重要捕食性天敌之一,为更好评价七星瓢虫在油松林生态系统中的捕食状况,以利于在生产中有效的应用,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观测了七星瓢虫对松林生态系统中油松和荆条上2种蚜虫——松大蚜(Cinara pintabulaeformis)和棉蚜(Aphis gossypii)的选择指数。结果表明,在棉蚜种群数量明显高于松大蚜的种群数量时,七星瓢虫明显喜好捕食棉蚜;在松大蚜种群数量明显高于棉蚜时,则喜好捕食松大蚜;在2种蚜虫种群数量相近,或者松大蚜种群数量略高于棉蚜时,七星瓢虫仍较喜好捕食棉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