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大秦王川灌区砂坑综合治理工程极大的改善了灌区设施农业用水不足的现状,促进了灌区经济的发展。介绍了工程的建设背景、完成情况和产生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沿黄农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有效途径--种草养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甘肃中部干旱地区的白银市沿黄区域水资源相对丰富,开发种草养鱼,对发展区域经济、改善生态环 境和保持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雨水集蓄利用是解决干旱地区人畜饮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有效方式。遵义县在龙坝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中以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为带动,精心实施水系配套工程,抓好雨水集蓄利用,不仅解决了七林地区人畜饮水困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而且对抗旱生产,稳定农村社会秩序,走持续高效发展的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干旱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4.
论引大秦王川灌区农业综合发展布局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大秦王川灌区是兰州市待开发的最大农业后备资源区.从发展的观点看,今后秦王川灌区将成为兰州拓展空间和布局新产业潜力最大的地区,有着极广阔的开发前景.为了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良好机遇,发挥该区优势,必须使秦王川灌区各重点产业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布局和优化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作者针对秦王川高海拔冷凉干旱地区杏树建园成活率低的问题,从品种选择、土壤改良、定植密度和时间、栽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农业科技园区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农业发展与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型组织形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兴办起了各具特色的农业科技园区。以定西为代表的甘肃中部干旱地区,为了加快旱作农业发展步伐,解决土地集约经营  相似文献   

7.
农业科技园区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农业发展与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型组织形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兴办起了各具特色的农业科技园区。以定西为代表的甘肃中部干旱地区,为了加快旱作农业发展步伐,解决土地集约经营  相似文献   

8.
兴仁堡川位于甘肃靖远县与宁夏海源县的交界处,属干旱地区.近年来,由于兴仁堡川电力提灌工程效益的发挥,人们逐渐改变了靠天吃饭的传统,依靠水浇地走上了致富路,但同时也造成了部分土地的盐碱化,农民的收益也不尽人意,而且还有大面积未开垦的盐碱化荒地,由于盐碱化程度高,无法耕种,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在当地发展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碱化,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地膜大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栽培季节、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秦王川引大灌区地膜大蒜栽培技术,为改善秦王川灌区种植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其实施对西北地区及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生态环境的改善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研究在对甘肃农业发展、土地开发利用等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水资源短缺是制约甘肃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促进甘肃发展的几点启示:彻底解决水资源矛盾,拓宽土地开发空间;加快农业...  相似文献   

11.
秦王川地处兰州市西北部,包括永登、皋兰两县的部分乡镇,地势平坦,海拔1 850~2 300 m,土层厚度0.6~1.0 m,土壤类型主要为灰钙土、栗钙土和黄绵土;年降水量285 mm,蒸发量1 888 mm,年均气温5.9℃,平均无霜期121 d.随着引大入秦工程的竣工,水源有了保障,使日光温室在秦王川地区得到迅速发展,秋冬茬或冬春茬蔬菜栽培是秦王川日光温室的主要栽培形式,但一、两茬栽培不能充分发挥日光温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引大秦王川灌区土壤盐渍化及其改良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拓 《甘肃农业》2003,(5):55-56
一、概况 引大入秦工程是将大通河水东调入秦王川地区的一项大型工程,规划灌溉面积98万亩,年调水量4.43亿m3.秦王川属温带半干旱半荒漠草原气候,年均气温5℃~6℃,降水量241.1mm,蒸发量1800~2100mm.形成地带性土壤灰钙土,有少部分有黄绵土及盐土等.一般北部土壤质地较轻,南部较为粘重;干密度一般在1.29~1.47g/cm3间.  相似文献   

13.
水利建设是秦王川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秦王川水资源的利用很不均横。企业用水的设施建设还远远跟不上,生态用水的建设也没有形成,生态脆弱,环境仍然很差,制约着秦王川的跨越式发展。加快水利建设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结构跨越式发展,建设生态屏障,实现多元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保障。  相似文献   

14.
黄河甘肃段防洪工程工程实施后,提高了黄河干流甘肃段防洪能力、完善区域防洪体系、改善群众沿岸生产生活条件,对保障黄河沿岸防洪安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黄河甘肃段防洪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管理和保障管理等主要因素出发,浅析了各项管理因素对河甘肃段防洪工程的影响,目的为黄河甘肃段防洪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甘肃位于我国干旱地区,农业节水灌溉是农业发展的重点。本文就甘肃农业节水灌溉的重要意义及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作为世界上领土面积第2大的国家,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在庞大的领土面积中各地的气候存在很大差异。苏南地区温暖多雨,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所种植的作物也是多样化的,且生长良好。但是作为黄河上游、黄土高原上的甘肃地区,因为一年四季的降雨量很少,气候的干燥时段较多,导致作物种植效益不高。基于此,本研究就如何在干旱地区种植作物并让其正常生长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干旱地区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干旱地区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定西地区为例,对作物生产与自然降水、作物生产与土壤肥力以及土肥生产效应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对中部干旱地区限制农业生产的诸因素进行了综合论述,并就今后发展千旱地区农业生产问题,提出了因地制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中国中部地区农业资源处于低效利用状态,综合开发利用中部地区农业资源已成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中国中部地区农业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甘肃农业》2006,(3):F0002
甘肃省秦王川农业高科技产业开发示范基地.位于永登县中川镇.距兰州中川机场5公里。根据甘肃省发改委《关于甘肃省秦王川农业高科技产业开发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的批复》,项目区规划面积7420亩。依据功能定位,示范基地分为研发培训交流中心、高科技农业产业示范区、动物工程技术中心、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区、生态休闲观光区、辅助设施配套与产业预留区6个功能区。  相似文献   

20.
兰州新区地处秦王川,海拔1 800~2 300 m,年平均气温9.0℃,年平均降水量317 mm,年平均蒸发量1 399 mm,属典型的小盆地,可开发利用空间较大,但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少雨,风沙肆虐,森林覆盖率仅为6%。甘肃引大入秦工程每年为兰州新区引水能力达4.43亿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