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习再安 《蔬菜》2000,(11):27-28
小菜蛾又名方块蛾,幼虫常称小青虫、两头尖、吊丝虫、扭腰虫,是长江流域春秋两季十字花科蔬菜上经常发生的主要害虫。该虫对常用的有机磷、菊酯类等常规化学农药已产生了很强的抗性,防治难度大。况且不少菜农在防治时因与菜青虫混淆,往往药剂选用不当,不仅给蔬菜生产造成毁灭性灾害,而且因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造成蔬菜污染,严重危及人体健康。为了探索防治抗性小菜蛾的高效低毒新农药,特引进了“一利杀”药剂进行了本试验,现将该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供试农药 1%一利杀(又名阿维·高氯)乳油,由河北…  相似文献   

2.
黄涛生 《长江蔬菜》2003,(10):37-38
小菜蛾,俗称“吊丝虫”,是福建省蔬菜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随着农业结构调整,蔬菜种植面积增加,特别是十字花科蔬菜成片种植,食料丰富,具备了害虫大发生的环境条件,加上发生代数多、世代重叠,防治难度大,要控制其为害,需要综合治理。20世纪80年代,防治小菜蛾普遍使用有机磷农药,不少菜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使用了甲胺磷等高毒农药,造成蔬菜农药残留严重、害虫抗药性增强。20世纪90年代,多次开展农药试验、筛选、推广,先期只考虑高效,之后逐渐增加了选择低毒类型的内涵,如生物农药8010粉剂、Bt乳油、爱福丁、菜喜、虫螨杀星。酰基脲类农药卡死…  相似文献   

3.
菜粉蝶、小菜蛾、甘蓝夜蛾、银纹夜蛾、斜纹夜蛾是我市甘蓝、大白菜的主要害虫,特别是春甘蓝,往往因各虫混合发生或防治不力造成严重损失。近年来由于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特别是一些菊酯类农药的不合理使用,菜青虫、小菜蛾产生了抗性。根我市农科所试验,90%的晶体敌百虫亩用  相似文献   

4.
小猿叶虫是十字花科蔬菜重要害虫之一,宁波地区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即常暴发成灾。解放后,随着化学防治的发展,特别是60年代有机磷农药乐果(防治蚜虫兼治小猿叶虫)等的推广应用,使此虫曾在相当长时期销声匿迹。但进入90年代以来,发生又十分严重。据1991~1993年鄞县、奉化、江北、江东等县区调查,芥菜、青菜、大白菜一般单株虫量达7~32头,重发田块单株虫量高达186头,造成蔬菜生产上的巨大损失。1发生原因首先,自80年代起,大面积推广菊酯类农药防治蚜虫、菜青虫等。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推广杀虫双、…  相似文献   

5.
阿维菌素和菜喜防治小菜蛾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县一般每年5~6月、9~10月大发生,对夏季小白菜、大白菜、甘蓝、花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生产的威胁较大。因该虫在气侯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发生数量多,世代重叠严重,防治难度大,许多菜农用甲胺磷、敌敌畏、杀虫双、乐斯本等中高毒农药防治,造成夏秋季上市的蔬菜农药残留量高,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为此,笔者选用了生物农药阿维菌素、仿生物农药菜喜在花菜上进行了如下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6.
6%乙基多杀菌素SC防治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菜蛾是世界性蔬菜害虫,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生育期短,世代重叠,抗药性强,一般菜农只能频繁施用农药进行防治,但效果并不理想,如何防治该虫已成为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开展了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防治甘蓝  相似文献   

7.
小菜蛾为十字花科蔬菜重要害虫之一,在我市春秋两季常混合发生,幼虫主要危害菜花、甘蓝、大白菜、萝卜、花椰菜等。小菜蛾繁殖系数高,虫口数量增繁快,发生代数多,世代重叠,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由于该虫对多种杀虫剂的抗性和交互抗性不断增强,给田间防治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危害日趋严重,一般常规农药不能奏效,为此,我们引进了日本农药株式会社研制的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并对防治甘蓝小菜蛾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小菜蛾是世界性蔬菜害虫,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生育期短,世代重叠,抗药性强,一般菜农只能频繁施用农药进行防治,但效果并不理想,如何防治该虫已成为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丰 《上海蔬菜》2005,(6):66-66
小菜蛾,因其幼虫头尾尖,受惊动即吐丝下坠,故俗称两头尖、吊丝虫。小菜蛾属鳞翅目菜蛾科,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其幼虫啃食蔬菜后,伤口易腐烂并引发病害,严重影响蔬菜的商品性,严重发生时,造成蔬菜减产甚至绝收,对蔬菜生产形成很大威胁。小菜蛾幼虫体表少毛光滑,动作敏捷,并且对常规农药已产生抗性,给农药防治带来一定难度。生产上应将各种防治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做到既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要求,又能有效地控制小菜蛾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无锡市惠山区蔬菜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叶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为偏嗜叶菜的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菜青虫等鳞翅目害虫提供了丰富食料。这些害虫年发生世代多、产卵量大且时常混合发生,是我市夏秋季节十字花科蔬菜上危害最普遍、最严重的一类害虫。而且目前小菜蛾等害虫对除尽、菊酯类等常用农药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为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保护生态环境,需  相似文献   

11.
王惠霞 《长江蔬菜》2002,(10):38-38
经调查发现,拉美斑潜蝇在我市危害的寄主植物有豆科、葫芦科、十字花科、茄科、菊科、藜科、百合科、伞形科、旋花科、苋科等蔬菜,其中以豆科、葫芦科、茄科等蔬菜受害严重.目前拉美斑潜蝇已成为我市蔬菜生产的重要害虫,为此对该虫在西宁地区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刘峰 《上海蔬菜》2006,(6):61-61,69
小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上普遍发生的害虫之一。近年来,我市甘蓝、大白菜种植面积迅速增大,小菜蛾危害也随之加重,加上农户不能科学地进行防治,常常单一使用一种农药,甚至用剧毒农药,致使用药量、防治次数不断增加,导致农田生态环境恶化,并且直接危及到人们的健康。现将小菜蛾的发生及其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黄涛生 《蔬菜》2003,(10):24-25
近年来,由于厦门市出口的便利条件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蔬菜,特别是十字花科蔬菜的种植面积日渐扩大,为蔬菜主要害虫——小菜蛾的周年严重发生提供了客观条件。据初步调查,其发生和化学防治面积已占全部蔬菜病虫化学防治总面积的35 %以上。但长期以来,防治小菜蛾乱用药、用重药、频繁用药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蔬菜产量损失、品质下降、环境污染,为害人体健康,蔬菜农药中毒事件经常发生。要根本改变这一严重状况,必须研究出一套易于操作的防治配套技术,供蔬菜生产者使用。一、小菜蛾防治配套技术1.小菜蛾发生规律(1) 发生动态 我市全年均可发…  相似文献   

14.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属鳞翅目,菜蛾科,又称菜蛾、方块蛾、小青虫、两头尖。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南方危害重。危害甘蓝、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繁殖力强,世代周期短,易产生抗药性,是十字花科蔬菜上最普遍的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15.
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CL.),别名小菜蛾。从70年代起逐渐上升为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80年代初期,由于菊酯类农药的大量使用,曾使之一度减少。但近几年随着对菊酯类农药抗性的增强,为害逐年加重,几乎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多的一株包菜上的小菜蛾幼虫能达几百头,就是摘下一片叶,也能数到十几头,数十头。为此,我们特进行了以防治小菜蛾为主的药剂筛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蔬菜病虫害种类繁多、发生规律复杂、危害程度显著加重、防治难度加大,已成为蔬菜生产的主要障碍。而且菜农对科学使用农药的知识了解甚少,粗放的管理导致蔬菜有大量的农药残留。目前,蔬菜病虫害防治用药的现状可用“一乱,二混,三杂”来概括。“一乱”是指有病乱投医,预防乱用药,低廉混配药、假药、无证药、套证药充斥市场;“二混”是指菜农图省力,多种农药、激素、叶面肥混于同一药桶里施用,买药计算价格,  相似文献   

17.
猿叶甲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 ,成虫和幼虫均以菜叶为食 ,致使菜叶成缺刻或孔洞 ,严重时将菜叶吃成网状 ,仅留叶脉 ,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为害本地的猿叶甲主要为小猿叶虫 ,每年一般发生 2代 ,3月下旬至 7月上旬高温前及 9月上旬至 11月下旬 ,出现二次为害高峰。成虫食叶 ,幼虫在叶背或心叶为害。近几年来 ,由于猿叶甲在十字花科蔬菜上发生早 ,持续时间长 ,对一些常用农药如菊酯类和有机磷类农药已产生了一定的抗性 ,导致生产上对猿叶甲防治困难。而且菜农盲目使用高毒有机磷类农药 ,易引起吃菜中毒事故的发生。为配合我市无公害蔬菜生产 ,…  相似文献   

18.
1 害虫种类 小菜蛾 (Plutellaxylostella)属于鳞翅目菜蛾科的害虫 ,世界性分布 ,是上海蔬菜生产中最常见的害虫种类之一。2 寄主植物 小菜蛾的寄主植物以十字花科蔬菜为主 ,常见被害的蔬菜有甘蓝、花椰菜、小白菜、大白菜、萝卜等蔬菜。3 田间识别 田间识别小菜蛾非常容易。在发生地中 ,小菜蛾的几种虫态都能被找到。小菜蛾的蛹长 1cm左右 ,暗绿色的蛹体通过白色的丝茧固着在叶表面或植物下面的残体上。成虫体长与蛹相近 ,体色为灰色或浅褐色 ,翅的内缘有淡的三角形图案 ,当蛾子休息时 ,两边的三角形图案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黄曲跳甲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以成虫取食为害萝卜、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的叶片,其幼虫生活在地下,取食为害蔬菜的根部,黄曲跳甲在蔬菜的各个生长时期均可为害,以苗期发生最重,造成蔬菜产量和品质下降,菜农经济效益低下;常用药剂敌敌畏、辛硫磷、菊酯类农药等防效欠佳,持效期短.为了筛选出防治黄曲跳甲的高效低毒农药品种,进行了48%乐斯本乳油防治黄曲跳甲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别名蔬菜斑潜蝇,属于昆虫纲双翅目潜蝇科。该虫食性杂,对蔬菜的危害比较严重,一般会使蔬菜减产10%~30%。1996年我市首次发现危害后,呈逐年加重趋势,极大影响了我市蔬菜生产的发展。为此,笔者对此虫在苏北沿海地区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作了初步的探讨,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