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波尔山羊和江苏本地山羊的AFLP和RAPD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实验山羊共 10 5只 ,其中波尔山羊 6 0只 (公母羊各半 ,采血样 2 0个 ,组织样 4 0个 ) ,徐淮山羊 30只 (公母羊各半 ,每羊采血样 1个 ) ,海门山羊 15只 (公羊 7只 ,母羊 8只 ,每羊采血样 1个 )。分别提取DNA ,按品种构建DNA池。应用 36个选择性引物组合对波尔山羊、徐淮山羊和海门山羊品种间AFLP多样性进行研究 ,其中 2 9个引物组合共扩增出 32 5 3个标记 ,包括多态标记 92个 ,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扩增 3.17个多态标记 ,多态频率达2 .8%。多态标记数较多的引物组合为 :E0 0 +ACG/M 0 0 +CAA(13个 )、E0 0 +ACG/M0 0 +CAG(10个 )、E0 0 +AAC/M0 0 +CAC(8个 )和E0 0 +AAC/M0 0 +ACT(7个 )。从 93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品种间多态性较强、重复性好的引物 2 2个 ,对 3个品种池DNA进行RAPD扩增 ,共扩增出 183个标记 ,其中多态标记 6 0个 ,平均每个引物扩增2 .73个多态标记 ,多态频率为 32 .8%。两种方法得到一致结果 ,即徐淮山羊与海门山羊遗传距离最近 ,徐淮山羊与波尔山羊次之 ,海门山羊与波尔山羊遗传距离最远。按UPGMA法将海门山羊与徐淮山羊聚为一类 ,其次为波尔山羊。两种方法均能较好地反映 3个山羊品种的遗传差异 ,但AFLP方法多态标记数更多。  相似文献   

2.
养羊是农村重要的家庭副业之一.近年随着我国人民肉食消费由肥转瘦,尤其冬季对羊肉的消费量大增.同时国外市场对山羊肉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中东海湾地区国家,需要大量羊肉进口.羊皮服装、鞋、箱、包及手套等,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很俏销.因此羊的身价迅速提高.本文介绍几种适宜我省饲养的肉羊品种.一、山羊品种1.海门山羊:我省广大农村饲养的山羊,以长江下游白山羊为代表,因以海门、启东饲养的数量最多,品质也较好,故称为海门山羊.海门山羊性成熟早,繁殖力强,一般母羊6月龄即可配种繁殖,头胎可产1~2只羔羊,2胎以上每胎可产2~3只羔羊,  相似文献   

3.
1 母羊的适配年龄及最佳配种时间 海门山羊母羊适配年龄一般在1~1.5岁.3~5岁繁殖力最强,山羊配种最佳时间为发情后12~24h,老母羊12~18h,青年母羊20~24h.母羊的发情周期为15~17d.  相似文献   

4.
波尔山羊人工授精技术可分两类3种方法:第1类为鲜精人工授精技术,又可分为2种方法,①鲜精或1:2~4低倍稀释精液人工授精技术,1只公羊1年可配母羊500~1 000只以上,比用公羊本交提高10~20倍以上.用这种方法,将采出的精液不稀释或低倍稀释,立即给母羊输精,适用于母羊季节性发情较明显而且数量较多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波尔山羊人工授精技术也可分两类三种方法:第一类为液态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又可分为二种方法,①鲜精或1:2—4低倍稀释精液人工授精技术,1只公羊1年可配母羊500—1000只以上,比用公羊本交提高10—20倍以上。用这种方法,将采出的精液不稀释或低倍稀释,立即给母羊输精,它适用于母羊季节性发情较明显,而且数量较多的地区。②精液1:20-50高倍稀释人工授精技术,1只公羊1年可配种母羊1万只以上,比本交提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同期发情技术下海门山羊的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试验对特定群体的杂交山羊和海门山羊进行统一催情、人工授精,母羊统一分娩,对其各阶段生长体质量和繁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期发情技术下,海门山羊具有早熟(6~8月龄配种)、产多羔的繁殖优势,平均每胎产羔率234.87%。同期发情技术下,与杂交山羊比,海门山羊的各阶段体质量均稍低,但是其周岁和成年体质量均高于传统海门山羊,说明同期发情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海门山羊的生长性能,并且海门山羊繁殖力强的品种特性没有改变,尤其是多羔率明显高于杂交山羊。  相似文献   

7.
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的繁殖特性及高效繁殖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长江三角洲白山羊(海门山羊)的繁殖特性并提高其繁殖效率意义重大。江苏省国营海门市种羊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提高山羊繁殖效率的主要措施:通过对山羊发情征象、发情出现的时间、发情持续时间和发情周期的观察,把握发情鉴定关;利用海门山羊的生殖生理特点,掌握最佳配种时机及配种方法;加强母羊妊娠期与哺乳期的饲养管理与兽医保健,提高产活羔率和羔羊存活率;结合早期断奶技术,使母羊有效发情时间和配种时间提前,有效缩短产羔间隔;采用同期发情技术,提高海门山羊繁殖效率。  相似文献   

8.
海门山羊肌肉组织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海门山羊肌肉组织学性状对肉品质的影响。[方法]以12月龄海门山羊和波尔山羊×海门山羊F1公羊为研究对象,对海门山羊不同性别与不同部位肌肉的组织学性状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海门山羊母羊股四头肌肌纤维面积及肌原纤维直径、肌节、I带、A带、H带长度极显著大于公羊(P〈0.01),而背最长肌的肌纤维面积及肌原纤维直径、肌节、I带、A带、H带长度极显著小于公羊(P〈0.01);同一性别不同部位肌肉之间的肌纤维显微结构与超微结构特性也存在显著(P〈0.05)与极显著差异(P〈0.01);海门山羊公羊的肌纤维内含有大量线粒体、糖原颗粒和脂肪滴,说明其氧化代谢率高,保水性能强,柔嫩多汁,肉质优良。[结论]为海门山羊的进一步选育、开发和利用以及我国地方山羊品种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海门山羊肌肉组织学性状对肉品质的影响。[方法]以12月龄海门山羊和波尔山羊×海门山羊F1公羊为研究对象,对海门山羊不同性别与不同部位肌肉的组织学性状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海门山羊母羊股四头肌肌纤维面积及肌原纤维直径、肌节、I带、A带、H带长度极显著大于公羊(P〈0.01),而背最长肌的肌纤维面积和肌原纤维直径、肌节、I带、A带、H带长度极显著小于公羊(P〈0.01);同一性别不同部位肌肉之间的肌纤维显微结构与超微结构特性也存在显著(P〈0.05)与极显著差异(P〈0.01);海门山羊公羊的肌纤维内含有大量线粒体、糖原颗粒和脂肪滴,说明其氧化代谢率高,保水性能强,柔嫩多汁,肉质优良。[结论]为海门山羊的进一步选育、开发和利用以及我国地方山羊品种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人工授精是用器械采取优秀公羊的精液,再用器械把精液输到发情母羊生殖道内,以代替公母羊自然交配的一种方法。1人工授精的好处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可大大提高优秀种公羊的利用率,超过自然交配的很多倍,如1只种公羊自然交配30~50只,最多能达到80只,而人工授精(鲜精)能配3000只,冷冻精液能配6000只以上,常年采精配种可达20000只。  相似文献   

11.
为海门山羊和徐淮山羊繁殖力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依据,以海门山羊(113只)和徐淮山羊(78只)为试验动物,将FSH-β和GDF-9基因第2外显子作为影响山羊产羔性状的候选基因,对其第2外显子进行扩增、测序、序列比对以及PCR-SSCP检测,探讨FSH-β和GDF-9基因第2外显子的遗传特征,寻找与产羔数相关的遗传标记。结果表明:FSH-β基因在海门山羊中有AA、AB、AC和CC 4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77 9、0.017 7、0.407 1和0.097 3。FSH-β基因在徐淮山羊中有AA、AB和AC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97 7、0.477 3和0.125 0。GDF-9基因在海门山羊和徐淮山羊中有GG和GH 2种基因型,在海门山羊中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39 8和0.460 2,在徐淮山羊中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84 1和0.215 9。FSH-β基因在海门山羊产羔数中AC基因型最小二乘均值比AA型多0.160只,比AB型多0.250只,比CC型多0.300只,各基因型产羔数无显著差异。GDF-9基因在海门山羊产羔数中GH基因型最小二乘均值比GG型多0.179只,各基因型产羔数无显著差异。试验初步认为FSH-β和GDF-9基因不是影响海门山羊多胎性能的主效基因。  相似文献   

12.
山羊颗粒冷冻精液人工授精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山羊冷冻精液的人工授精,由于受胎率不佳而一度难以推广。近几年来,陕西黄土高原研究所利用安哥拉山羊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通过三个情期配种,总受胎率达90%以上。我们于1987年冬引进该项技术,并做了对比试验。一、材料与方法 1.适龄母羊的准备。在石楼县和合乡新社村挑选适龄母羊84只,根据自然分群的方式分为三组。 A组:适龄母羊24只,采用绒山羊冷冻精液。 B组:适龄母羊33只,采用安哥拉山羊冷冻精液。 C组:适龄母羊27只,采用自然交配的方式,同A、B组进行对照。三群羊的饲喂方式与本地羊的习惯相  相似文献   

13.
用中国美利奴成年母羊 6 0只 ,幼龄母羊 (8月龄 ) 19只 ,用同期发情处理 ,其中 ,A组 17只成年母羊发情配种 ,发情率为 10 0 % ,双胎率为 73.3%。B组 43只成年母羊同期处理后利用腹腔内窥镜观察卵巢排卵情况 ,其中排双卵的羊 35只 ,占 81.4% ,明显高于自然发情母羊双胎率 (2 3.2 % ) (P <0 .0 1)。C组同期处理 8月龄幼龄母羊 19只 ,配种妊娠 14只 ,其中双胎 6只 ,双胎率为 31.6 %。  相似文献   

14.
1992年用绵羊冷冻胚胎,移植给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母羊,于1993年顺利产羔.经一年的培育,于1994年5月10日通过了由农业部组织的专家评审,并通过品种鉴定,正式命名为中国美利奴“U”系羊.在周岁时,我们对中国美利奴“U”系羊毛品质进行了室内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测试羊 测试羊为12月龄的中国美利奴“U”系羊,公羊29只,母羊32只.测试公羊体重80.31±5.17 kg,母羊63.78±5.55 kg. 1.2 测定项目 测试内容有羊毛密度、毛纤维强伸度、毛纤维细度、弯曲、毛丛长度、伸直长度和净毛率,测试毛样均采于体侧部.  相似文献   

15.
1 材料与方法 实验羊参加采精的种公羊是从玛纳斯县引育的1.75周岁澳大利亚萨福克和陶赛特品种,采精时间是1993年11月,配母羊是博乐市青乡一、二牧场的各年龄粗毛母羊和劣质细毛母羊。于1994年产羔时,将4月10日这一天出生的杂种一代羔、细毛羔和粗毛羔共80只记初生重并打耳号。但因牧民把个体大的羔宰吃或卖掉,结果8月份有耳号的试验羔只剩下31只,其中萨 F1只剩3只。由于断奶和长途驱赶至育肥点,致使31只羔羊掉膘严重,有的个体掉膘7 kg。9月初驱虫后同槽加料,体膘恢复。于9月26日逐个称重,作为始重,开始正式同槽育肥。10月23日称重,并抽样屠宰。其中,萨 F1一公一母,陶 F1一公一母,粗毛一公一母,细毛一公二母;其余均为羯羔。  相似文献   

16.
采用PCR-RFLP技术,对120只海门山羊生长分化因子9(GDF9)基因的G8位点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探寻与产羔数相关的遗传标记.结果表明:PCR扩增产物均被切成2个片段,表现出1种基因型,无多态性现象,推测GDF9基因对海门山羊的繁殖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1流行情况及临床表现 景谷县景谷乡某羊场饲养山羊30只,其中公羊3只,母羊10只,育肥羊12只,羔羊5只,均未注射山羊痘疫苗.开始个别羊发病时未引起注意,以至逐渐蔓延,加上连续阴雨天气,有两只山羊死亡.病羊大多体温达41~42℃,呼吸加快,流黏液性鼻涕,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有浆液性分泌物,鼻孔周围、面部、耳部、背部、胸腹部、四肢无毛区有3~5cm2大小的疹块,有的疹块破溃,有淡黄色液体流出.  相似文献   

18.
李拥军  张丽  李太坤  李文婷  张浩  施健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221-18223,18226
[目的]研究海门山羊群体3个基因位点遗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系,为提高海门山羊的生长性能以及培育快长型海门山羊新品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PCR-RFLP和PCR-SSCP技术对海门山羊群体3个基因位点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在海门山羊群体中,海门山羊MSTN基因内含子Ⅱ、GH基因外显子Ⅰ和GH基因外显子Ⅱ均检测到2种基因型。这些位点不同的基因型对海门山羊的相关生长性状有着不同的影响。[结论]该研究结果对通过标记辅助选择提高海门山羊体重等生长性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海门山羊3个基因位点遗传多态性与其生长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海门山羊群体3个基因位点遗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系,为提高海门山羊的生长性能以及培育快长型海门山羊新品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PCR-RFLP和PCR-SSCP技术对不海门山羊群体3个基因位点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海门山羊群体中,海门山羊MSTN基因内含子Ⅱ、GH基因外显子Ⅰ和GH基因外显子Ⅱ均检测到2种基因型。这些位点不同的基因型对海门山羊的相关生长性状有着不同的影响。[结论]该研究结果对通过标记辅助选择提高海门山羊体重等生长性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海门山羊品种特性、多胎繁殖性能、纯种繁育、波尔山羊与海门山羊杂交改良繁殖成绩、初生重、断奶重、周岁重和主要体尺。研究结果表明 ,海门山羊具有繁殖力强、产羔多、遗传性稳定等特点。海门山羊多胎遗传效应可提高杂交后代的产羔率和经济效益。挖掘海门山羊多胎资源 ,选育多胎新品系 ,对提高杂交改良效果和养羊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波尔山羊改良海门山羊是江苏沿江地区发展肉羊生产的有效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