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苹果粗皮病与锰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对胶东半岛部分发生苹果粗皮病(IBN)的果园的土壤和植株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发生苹果粗皮病的果园土壤有效锰含量较高,而且粗皮病严重果园高于粗皮病较轻果园。发生粗皮病的苹果树花器官中锰含量较高,粗皮病最严重的姜格庄果园苹果树花器官中锰平均含量比观水镇高出139.28mg/kg,比季家埠重病园和轻病园分别高122.34和182.19mg/kg。从4月到10月,苹果粗皮病逐渐加重,叶片中锰含量逐步增高。10月份姜格庄果园最高锰含量达1717.85mg/kg,平均锰含量达1119.69mg/kg,而粗皮病较轻的季家埠果园则仅306.03mg/kg,前者比后者高265.88%。对不同部位锰含量测定表明,锰含量在叶片中最高,其次是韧皮部,木质部最低。表明胶东半岛苹果粗皮病的发生是因为锰过量。可能是土壤锰含量高,pH值低,降雨多,施肥不合理等,造成土壤锰有效性增加.导致树体吸收过量而出现粗皮病害。  相似文献   

2.
锰对苹果树的毒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因锰过多导致苹果发生粗皮病的报道不少,笔者在烟台也有发现,一些酸性土壤的果园苹果树常发生多锰症状,特别是红富士、新红星等品种非常易感粗皮病.近几年我们对苹果粗皮病的发生症状和原因进行了调查,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番茄叶片蜡质和角质层与芝麻斑病菌侵染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个抗芝麻斑病和6个感病番茄品种的叶片表皮抗性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氯仿去除叶片蜡质,用KOH或角质酶去除叶片角质层后,叶片芝麻斑病发病率显著增加;叶片蜡质和角质层同时去除的与叶片破损的芝麻斑病发病率差异不显著,表明叶片的抗性成分主要是蜡质和角质层。叶片蜡质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蜡质含量和角质层的厚度与品种的抗性有关。抗病品种叶片蜡质含量显著高于感病品种。叶片蜡质提取物在体外抑菌效果不显著,说明蜡质的抗性作用主要是物理性阻止芝麻斑病菌的穿透。  相似文献   

4.
环境因子对苹果粗皮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苹果粗皮病是苹果树严重的生理病害。为探讨苹果粗皮病致病机理,通过田间采样、土壤理化特性与气候因子分析,研究土壤等环境因子与苹果粗皮病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苹果粗皮病在棕壤土和滨海潮土上均可发生。土壤pH高低与苹果粗皮病的发生相关,土壤pH越低,土壤有效锰含量越高,苹果粗皮病发病程度越重,但土壤pH不是苹果粗皮病主要致病因子。不同感病地点的土壤有效锰含量相差悬殊,在0~80cm范围内,牟平最高锰含量为29.30mg/kg,而栖霞最低为57.39mg/kg,最高达114.43mg/kg,说明土壤有效锰含量不是苹果粗皮病发生的唯一因子,但发病率栖霞要高于牟平。土壤有效锰铁呈负相关性,锰铁比增大,可引起树体对锰的过量吸收,苹果粗皮病发生程度加重。因此,苹果粗皮病发生是土壤锰含量、锰铁比、土壤pH、降雨量等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不同酒葡萄品种感染霜霉病后叶片生理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在酒葡萄的栽培中选用抗性品种和为病害防治提供依据,以不同抗性的酒葡萄品种SV6059(抗病品种)和品丽珠(感病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葡萄霜霉菌诱导下,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及含水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葡萄霜霉菌诱导下抗病品种SV6059感病后在短时间内(6d)能使SOD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含水量基本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其自我调节恢复正常的能力显著大于感病品种品丽珠,其可溶性糖的含量和含水量比感病品种高,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和光合色素的含量比感病品种低。抗病品种SV6059和感病品种品丽珠在诱导后第4天SOD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均达到高峰。抗病品种抑制叶绿素含量和含水量下降的能力明显强于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6.
以40个苹果品种和60个苹果砧木的1年生健康枝条作为试材,通过接种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强致病菌株03-8,评价试材对苹果树腐烂病的抗性,以期为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苹果品种和砧木病斑大小均表现出多样性。通过分析病斑大小,发现‘特殊短枝’‘苹果A’‘沈阳农大’‘爱佳香’‘津轻’和‘郡马’为抗病品种,‘长富2号’‘首红’‘安杞草’‘H2’‘金冠’‘黄乔纳金’‘礼泉短富’‘丽嘎’‘丰富士’和‘粉红女士’为感病品种;冬红果、太谷早熟沙果、平邑甜茶、海棠花、变叶海棠(昆明)、中熟红果子、小黄海棠、西府海棠和樱叶海棠等砧木资源为抗性材料,克孜阿尔玛、野苹果5号和卡拉阿尔玛为感病砧木材料。未发现免疫或高抗病性的苹果品种和砧木。  相似文献   

7.
李茜  方平 《河北果树》2001,(2):44-44
苹果锰毒害是引起苹果粗皮病原因之一,是我国北方苹果产区常见病,进入90年代该病有上升趋势,生产上应注意此病的识别和防治,以减少损失.1 症状发病植株生长衰弱,叶片变黄,似缺铁症状,枝干上出现不规则粗皮斑,似轮纹病,果实小、产量低.应与缺铁、缺锰症及轮纹病区别,土壤缺锰也易引起叶片黄,且多出现在枝条基部,顶端叶片仍为绿色;锰毒害叶变黄多出现在枝条顶端幼嫩部分,因土壤中有效锰含量过高,使锰/铁增高,从而影响了对铁的吸收,引起树体缺铁而发生的.  相似文献   

8.
以黄瓜抗病品种"津春4号"和感病品种"长春密刺"为试材,在接种黄瓜霜霉病菌后0.5、1、2、4、7d对叶片的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乙烯释放量进行了检测,并分析了这些生理变化与黄瓜霜霉病抗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抗病品种黄瓜叶片中MDA含量、乙烯释放量低于感病品种,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则高于感病品种。表明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具有更强的防御能力和抗膜脂过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对优质抗辣椒疫病品种海丰Zt-277、特大汤椒二号F1和感辣椒疫病品种天骄2号进行辣椒疫霉菌接种,测定了辣椒叶片中与抗病性相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接种与未接种相比,抗病品种叶片中SOD,POD活性提高幅度要低于感病品种,MDA的含量提高幅度要高于感病品种.但不论辣椒疲霉菌接种与否,抗病品种辣椒叶片中SOD、POD活性高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辣椒叶片中MDA含量高于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10.
<正> 苹果轮纹病(Fhysalospora piricola Nose)又名瘤皮病或粗皮病,寄主范围广,除苹果外,尚为害梨、桃、海棠等多种果树.它在苹果上主要为害枝干和果实.被害枝干以皮孔为中心,形成瘤状突起,继而扩大成为病斑,严重时病瘤累累,枝条枯死.果实多以皮目为中心向外扩展形成同心轮纹状病斑.温度适宜时,扩展迅速,数日内全果即溃烂.  相似文献   

11.
苹果粗皮病的发病原因及症状观察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试验表明,在盆栽条件下,施锰300mg/kg以下,树体生长发育正常,施锰400mg/kg以上发生生理性粗皮病,生物产量比对照低29%(达极显著水平),施锰600mg/kg的后期个别树死亡,施锰800mg/kg的后期大部分树死亡。生理粗皮病(internalbarknecrosis)是韧皮部中部分木质化组织在内部发生增生坏死而使得外表隆起,病瘤的发生部位不定。轮纹病的病瘤是病菌侵染后在皮下繁殖、扩展,形成了索状菌丝体结构,多数在皮孔部位发生。病枝离体后,生理粗皮病的病瘤不扩展,而轮纹病的病瘤很快扩展为褐斑瘤。生理粗皮病树的新梢叶片出现缺铁症状,轮纹病的不出现。  相似文献   

12.
苹果粗皮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苹果粗皮病最早在日本、美国等地发生,日本称粗皮病(Rough Bark Disease of Apple Trees),美国叫内部坏死病(Internal Bark Necrosis,简称IBN)。近年来,这一病害在我国的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等地不断发生,而且面积逐步扩大,严重影响着苹果的产量和品质。由于对苹果粗皮病缺乏了解,很多研究者和果农把这一病害与轮纹病混淆,因而不能有效的防治苹果粗皮病。文中对苹果粗皮病的发生症状、发病规律和诊断指标进行了描述,简要介绍了苹果粗皮病与枝干轮纹病的区别,论述了锰、铁、钙、硼、氮、磷、pH及水分等土壤因素,砧木、品种、树龄、管理等栽培因子与粗皮病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钙对高锰诱发苹果粗皮病的矫正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解决高锰引起苹果生理粗皮病发生的问题,2004年在施锰的基础上进行施钙矫正试验。结果表明,施锰400mg/kg同时施钙1000mg/kg,施锰600mg/kg同时施钙2000mg/kg,施锰800mg/kg同时施钙2500mg/kg可有效控制粗皮病的发生;施锰400mg/kg诱发叶片发病后,施钙2000mg/kg可有效控制粗皮病发生;施锰枝干发病后施钙,对粗皮病蔓延有一定控制作用,但效果不明显。施锰同时施钙,土壤、树体锰含量大幅度降低,土壤钙含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烟砧一号是从鸡冠自然杂交实生苗中选育出的实生种.经过14 a田间调查和区试鉴定,以其作中间砧的富士枝干和果实的苹果轮纹病的发病率比没有嫁接中间砧的富士降低59.3%和12.77%.而且可显著提高富士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与基砧八棱海棠、平邑甜茶和生产上主栽的富士系亲和性良好,无大小脚现象,适宜在富士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抗轮纹病苹果砧木‘烟砧一号’抗病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选育出的抗苹果轮纹病砧木‘烟砧一号’为试材,研究了‘烟砧一号’作高干中间砧对红富士苹果植物学特性、枝干和果实抗轮纹病的影响,以及富士与‘烟砧一号’杂交后代对轮纹病的抗性分离情况。结果表明:‘烟砧一号’作中间砧能明显降低富士枝干和果实轮纹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富士枝条的节间长度、髓部直径、木质部厚度,显著降低枝条的枝皮率;对枝条的皮孔密度、韧皮部厚度没有显著影响;‘烟砧一号’作中间砧能显著提高富士叶片防御酶活性,嫁接‘烟砧一号’中间砧的5年生富士的CAT、PAL、PPO、SOD和POD的酶活性分别是对照的2.05、1.88、1.91、1.07和1.44倍。富士与‘烟砧一号’杂交后代抗病个体占15.7%,感病个体为84.3%。  相似文献   

16.
从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mali Roberts)的Richards培养液中提取的AM—毒素,在254nm处有吸收峰。经叶片法、插枝法、电导率法等生物测试表明,AM—毒素具有寄主专化性。以AM—毒素为选择因子,配制成选择培养基,以感病品种岩富10、新乔纳金、国光、新红星的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多步选择系统筛选抗病突变体。所得到的抗病系离开选择因子2个月后,仍保持获得的抗病性。与未经选择的原始型相比,抗病系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增强,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减少1~3条。在AM—毒素作用下,抗病系电导率增加速度显著小于原始型。接种病原菌孢子后,抗病系较原始型抗病。  相似文献   

17.
以2年生盆栽富士苹果树(砧木为平邑甜茶)为试材,研究了NaCl胁迫对其叶片膜透性、脯氨酸及矿质营养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3%盐胁迫处理的电导率在中前期高于对照,1%盐处理中期高于对照;盐胁迫后半期0.3%NaCl处理的脯氨酸含量高于对照。NaCl胁迫下,苹果体内各器官Na+含量大小的顺序是:根>新梢>主干韧皮部>叶>主干木质部,在0.1%NaCl胁迫下,新梢和叶片中的Na+没有明显变化,根、主干韧皮部和主干木质部含量明显提高,在0.3%NaCl胁迫下各器官中Na+含量明显提高,地上部叶片、主干韧皮部和新梢中Na+含量提高幅度最大。NaCl胁迫对各器官的N、P、K+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胁迫下N/Na+、P/Na+和K+/Na+比值不同程度的降低,从而使树体内的元素平衡受到破坏,导致树体受害。N、K+含量在叶片中含量最高,P在新梢中含量最高,N、P、K+在主干木质部中含量均最低。  相似文献   

18.
苹果种质资源果实轮纹病抗性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5个不同来源的苹果轮纹病菌株,对279份苹果种质资源的果实抗病性进行室内接种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种质资源在果实的发病率、潜伏期和病斑大小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同一种质资源分别接种5种轮纹病菌,在发病率、潜伏期和病斑大小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对抗病性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多数菌株的各个抗病指标间都存在显著相关性。通过综合抗性筛选,发现‘珍宝’、‘金沙依拉姆’和‘红玉’为高抗材料;‘詹姆斯格里斯’、‘红夏’‘耍红’、‘伊朗桃苹’‘超等蔷薇’和‘极早红’为高感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