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AI)Letrozole对中华条颈龟(Mauremys sinensis)性别分化的影响,在(30.0±0.5)℃下孵化受精卵,孵化20 d时涂抹不同质量浓度Letrozole,出壳稚龟暂养1周后进行性别鉴定。结果表明,去离子水对照组孵化子代稚龟雌性占63.64%,雄性和间性各占13.6%和22.73%,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该温度下,中华条颈龟主要产雌性个体;AI处理组雄性率分别为88.89%、92.00%和95.00%,说明诱导雄性转化作用较强(P0.01),并且乙醇处理组和AI处理组均不会影响龟卵的孵化率(P0.05)和孵化期(P0.05)。对AI处理组的性腺进行组织学观察,雌转雄精巢曲细精管发育良好,组织结构典型;未完全雄性化的卵睾体,髓质有少量发育完整的曲细精管,皮层退化成薄薄的一层,组织结构处于睾丸与卵巢之间。在产雌温度下,性分化前使用AI能较好地诱导中华条颈龟由雌性转为雄性。  相似文献   

2.
2010—2012年,利用控温技术对乌龟的受精卵孵化进行了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控温提高乌龟受精卵孵化率,主要在于受精卵的收集方法、受精卵收集后暂放置、选择排放、控温控湿等技术环节;试验收集龟卵时间为6:00—12:00,龟卵运回室内晾干后,暂放入蛭石护卵箱,待56 d,取受精卵转入孵化箱,控制气温326 d,取受精卵转入孵化箱,控制气温3234℃、水温3034℃、水温3032℃,保持孵化箱蛭石的湿度,5532℃,保持孵化箱蛭石的湿度,5560 d相继孵出稚龟,孵化率平均达到98%。  相似文献   

3.
2010—2012年,利用控温技术对乌龟的受精卵孵化进行了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控温提高乌龟受精卵孵化率,主要在于受精卵的收集方法、受精卵收集后暂放置、选择排放、控温控湿等技术环节;试验收集龟卵时间为6:00—12:00,龟卵运回室内晾干后,暂放入蛭石护卵箱,待5~6 d,取受精卵转入孵化箱,控制气温32~34℃、水温30~32℃,保持孵化箱蛭石的湿度,55~60 d相继孵出稚龟,孵化率平均达到98%。  相似文献   

4.
以金波子鱼(Papiliochromis ramirezi)为对象,研究3种药物制剂(复方五倍子煎剂、庆大霉素、呋喃西林)对金波子鱼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以及3种开口饵料(蛋黄粉、草履虫和人工超微粉料)对金波子稚苗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复方五倍子组孵化率最高,达到了(81.22±6.52)%,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且未发现畸形稚苗。因此,在金波子受精卵孵化时添加复方五倍子可显著提高孵化率。使用人工超微粉料作开口饵料的小组稚苗7 d存活率最高,达到(91.33±3.06)%,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因此,人工超微粉料较适合作为金波子稚苗的开口饵料。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随着人工养龟鳖的兴起,怎样提高龟鳖卵稚龟的出壳率,成为当务之急.因为一些龟鳖饲养场沿用传统的旧方法,把未经消毒处理的砂子用于孵化卵的截体,殊不知未经消毒的砂子中含有数量众多的病菌及害虫,往往使正在孵化中的卵粒污染报废,有些场家因此而失败.  相似文献   

6.
正温度是影响孵化率的最主要因素。偏离最适温度,孵化率、出雏率都会下降。虽然由于长期自然选择,鸡的胚胎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其范围为37~39℃),但就机械孵化而言,及胚胎发育的最适温度为37.8℃,在高于37.8℃是胚胎发育加快,孵化期缩短,胚胎死亡率升高,死亡率的高低随温度增加的幅度及持续时间长短而异。在孵化作业中要掌握有3种温度类型:一是孵化给温,他是固定在孵  相似文献   

7.
杨志兵  杨佩佩  贺斌  傅丽容  史海涛  魏朝军  陈美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501-20505,20573
[目的]研究中华条颈龟(Mauremys sinensis)胚胎发育过程中外部形态的变化。[方法]在恒温(29±0.5)℃,相对湿度为85%~90%,基质湿度为5%~10%的孵化条件下,连续解剖观察了中华条颈龟胚胎发育的过程。对胚胎发育各期主要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配以周详的图片比较各期的典型特征。[结果]中华条颈龟的孵化期为53.00±1.77 d,根据其胚胎的日龄、大小和形态特征的变化将整个的胚胎发育分成了23期,其中9~23期主要以四肢、背甲、腹甲、头部、尾部等的变化为分期依据,同时,对龟鳖类胚胎发育分期的标准进行了讨论。[结论]结果有利于龟鳖类胚胎发育分期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8.
<正> 近几年随着人工养龟鳖的兴起,怎样提高龟鳖卵稚龟的出壳率,成为当务之急。因为一些龟鳖饲养场沿用原来的传统旧方法,信手把未经消毒处理的砂子用于孵化卵的载体,殊不知未经消毒的砂子中数量众多的病菌及害虫,往往使正在孵化中的卵粒污染报废,有些场家因此而失败。  相似文献   

9.
制备有杀菌效力、高氧化还原电位的中性杀菌电化水,并采用不同浓度电化水组(以池塘水孵化为对照组)进行孵化试验。结果表明,15.00%~24.27%中性电化水能有效提高泥鳅卵孵化率,其中24.27%浓度组孵化率为82.9%,比对照组高9.7百分点。通过显微拍摄对照电化水组和对照组泥鳅卵典型胚胎发育阶段可知,电化水不影响泥鳅卵的胚胎发育。说明中性电化水可代替化学药品应用于泥鳅卵孵化,有效提高泥鳅卵孵化率,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虎斑乌贼是一种在国内外都具有较高销量的重要的海洋渔业产品,其受精卵孵化率较低一直是限制其人工繁育的主要因素.本文对虎斑乌贼受精卵孵化的温度、盐度和pH值进行研究,探究其孵化的适宜生态条件,为虎斑乌贼的人工育苗提供基础数据.采用单因子试验,分别设置了不同温度(18、21、24、27、30和33℃)、盐度(15‰、18‰、21‰、24‰、27‰、30‰、33‰和36‰)和pH值(7.0、7.5、8.0和8.5),检测不同条件下虎斑乌贼受精卵孵化率和孵化时间.结果显示,受精卵可孵化温度为21~30℃;在27℃时,孵化率(72.2%)显著升高(P0.05),随着温度的升高,孵化时间呈现缩短的趋势.在30℃时,孵化时间显著缩短(P0.05).受精卵可孵化盐度为27‰~36‰;在最适盐度范围(30‰~33‰)下孵化率为70%~80%. pH值对虎斑乌贼受精卵孵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在pH值7.0~8.5条件下均可孵化,孵化率均大于70%.因此,在温度24~27℃,盐度30‰~33‰和pH 7.0~8.5范围内,虎斑乌贼受精卵孵化较高.  相似文献   

11.
换箱孵化对黄沙鳖卵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换箱孵化对黄沙鳖人工孵化的影响,为规模化饲养黄沙鳖提供充足鳖苗奠定基础.[方法]在室内自然温度条件下,以河沙作为孵化介质,采取中途换箱的方法(分别将孵化至第15、20、25、30 d的黄沙鳖受精卵从原孵化箱搬到另一孵化箱)对黄沙鳖卵进行换箱孵化对比试验.[结果]换箱孵化的孵化率比不换箱孵化均有所提高,其中以黄沙鳖卵孵化至第20~25 d时进行换箱的孵化率较高(90.0%~91.7%),比不换箱的孵化率(81.7%)提高了约 10个百分点.而且换箱孵化的孵化介质干净、清洁度高、透气性好、异味较小,无结块、霉变、病菌感染现象,鳖苗出壳较快、时间较同步,孵化率较高,获得的稚鳖个体健壮、摄食早、生长较快、成活率较高.[结论]在黄沙鳖卵孵化过程中,孵化20~25 d后进行换箱,把发育良好的受精卵搬到另一个备好相同温、湿度孵化介质的孵化箱内,确保黄沙鳖卵在卫生、透气的环境中孵化,可有效提高其孵化率,且可操作性强、工作量小、经济实惠,可在广大农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不同因素对蚱蝉卵室内孵化率的影响规律,优化卵孵化的技术参数。[方法]采用L16(45)正交重复试验设计,以卵孵化率为指标,考察温度、pH、光周期和盐度4因素对蚱蝉卵孵化的影响。[结果]光周期对蚱蝉卵孵化的影响达到了极其显著水平;4因素的搭配组合优方案为A3B3C3D2,即温度30℃、盐度25%、光周期L12∶D12和pH=6条件下蚱蝉孵化率表现较好。[结论]研究结果可作为蚱蝉卵室内人工孵化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春季土壤含水量可因各种原因发生变化,从而使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自然越冬的卵在春季处于不同含水量土壤的孵化环境中。关于春季不同土壤含水量变化对自然越冬蝗卵孵化情况影响的详细报道尚未见到。试验选取2008年4月5日、12日、17日和21日4个不同时期,对田间挖取的蝗卵用不同含水量的土壤(10%-26.5%)进行处理,以比较不同含水量土壤对春季自然越冬蝗卵在孵化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的越冬蝗卵在孵化率、卵孵化期持续天数、卵处理日期至孵化日期之间间隔天数(或孵化日期早晚)上的差别与不同含水量土壤处理有明显关系,与处理卵的日期早晚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换箱孵化对黄沙鳖人工孵化的影响,为规模化饲养黄沙鳖提供充足鳖苗奠定基础。【方法】在室内自然温度条件下,以河沙作为孵化介质,采取中途换箱的方法(分别将孵化至第15、20、25、30 d的黄沙鳖受精卵从原孵化箱搬到另一孵化箱)对黄沙鳖卵进行换箱孵化对比试验。【结果】换箱孵化的孵化率比不换箱孵化均有所提高,其中以黄沙鳖卵孵化至第20~25 d时进行换箱的孵化率较高(90.0%~91.7%),比不换箱的孵化率(81.7%)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而且换箱孵化的孵化介质干净、清洁度高、透气性好、异味较小,无结块、霉变、病菌感染现象,鳖苗出壳较快、时间较同步,孵化率较高,获得的稚鳖个体健壮、摄食早、生长较快、成活率较高。【结论】在黄沙鳖卵孵化过程中,孵化20~25 d后进行换箱,把发育良好的受精卵搬到另一个备好相同温、湿度孵化介质的孵化箱内,确保黄沙鳖卵在卫生、透气的环境中孵化,可有效提高其孵化率,且可操作性强、工作量小、经济实惠,可在广大农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对云龙湖黄苇鳽(Ixobrychus sinensis)的筑巢、产卵、孵化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黄苇鳽雏鸟阶段的几个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黄苇鳽的筑巢期从5月下旬至6月下旬,巢用水烛叶织,并营建于水烛丛中上部;巢底距离水面1.16±0.29 m,巢-岸距离10.7±3.87 m,巢-敞水区距离2.25±1.01 m;同域巢间距平均为37.5 m;巢深4.0±0.9 cm,巢内面积161.1±48.1 cm~2;窝卵数4.6±0.9个,卵体积6.75±0.51 cm~3,卵重9.41±0.73 g;窝卵数与总卵重呈正相关,窝卵数与巢内面积相关性不显著,窝总卵重与巢内面积相关性也不显著;孵化期为15~18 d,孵化率约为82%;各项形体指标随发育日龄而增长,其中翅长增长较快。  相似文献   

16.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对捞取的6批野生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卵进行了孵化,并采用自制的小型苗种培育自循环系统对孵化的野生中华鲟苗种进行了培育.结果表明,野生中华鲟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较低,受精率约为20%;平均孵化率约为15%;孵出的野生中华鲟苗优质率约为72%.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家蚕卵形指数对孵化率的影响规律,以及孵化酶基因(BmHE I和BmHE II)、几丁质酶基因(Chitinase)和周期蛋白基因(Period)在不同卵形间的表达规律,为阐明家蚕卵形指数与孵化率的相关性及其分子机理打下基础.[方法]调查家蚕Nistari品种野生型正常形品种(Nistari+)及其新突变体纺锤形品种(Nistari-)的卵形指数、孵化率、受精率和转青死卵率,分析其卵形指数与孵化率的相关性;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蚕卵胚胎发育后期孵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Nistari+蚕卵的平均卵形指数为1.26,极显著低于Nistari-蚕卵(1.73)(P<0.01,下同);孵化率为96.22%,极显著高于Nistari-蚕卵(51.33%).当Nistari+蚕卵的卵形指数为1.24~1.25时,其孵化率(97.39%)和受精率(98.84%)均最高,转青死卵率最低(2.61%);而Nistari-蚕卵的卵形指数为1.77~1.81时,其孵化率(56.52%)和受精率(74.87%)均最高,转青死卵率最低(43.48%).相关分析结果表明,Nistari蚕卵孵化率、受精率和转青死卵率与卵形指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受卵形指数影响.在蚕卵胚胎发育后期(孵化前),Nistari+蚕卵的BmHE I、BmHE II、Chitinase和Period基因大量表达,对应的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高于NISTAR-蚕卵.[结论]家蚕Nistari品种的卵形指数与孵化率存在一定相关性,而BmHE I、BmHE II、Chitinase和Period基因的表达差异是导致Nistari-蚕卵与Nistari+蚕卵孵化率差异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采用药物浸泡的方法,在水温(23±1)℃、pH(6.8±0.5)、溶解氧(6.81±0.35)mg·L~(-1)条件下,研究不同质量浓度聚维酮碘、高锰酸钾和盐对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受精卵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0min浸泡处理,随着聚维酮碘质量浓度增加,试验组孵化时间、孵化周期逐渐变短,显著大于对照组,30~50mg·L~(-1)聚维酮碘溶液处理组孵化率和畸形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锰酸钾组随处理质量浓度升高,孵化时间、孵化周期逐渐缩短,但均高于对照组,孵化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且各组均低于对照组,畸形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盐水组中10、20mg·L~(-1)组孵化率显著高于40mg·L~(-1)组和对照组,孵化时间、孵化周期、畸形率和存活率各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因此,在斑鳜育苗过程中,建议使用质量浓度30~50mg·L~(-1)的10%聚维酮碘溶液或10~20mg·L~(-1)的盐水消毒受精卵10min以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高锰酸钾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建议生产上慎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储藏温度、储藏时间及孵化温度对花斑花绒寄甲卵孵化率的影响,采用5、7.5、10、12.5、15℃低温储藏和20、26、32℃诱导孵化相结合方法对花斑花绒寄甲卵的孵化率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5℃低温不适合储藏花绒寄甲卵,其会致使孵化率显著降低(P0.05),其他低温(7.5~15℃)都可以用于储藏花绒寄甲卵,储藏70 d内,不会降低卵活力,孵化率与对照(未低温处理)差异不大;储藏70 d内,储藏时间对卵的孵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诱导孵化的温度对花绒寄甲卵的孵化率存在显著影响,同一低温储藏的卵,20℃条件下的孵化率最高,与26℃、32℃下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总体上,20℃条件下的孵化高峰期为8~12 d,26℃的高峰期为7~11 d,32℃的高峰期为5~8 d;同一天内卵的孵化率与孵化时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早上的孵化率极显著高于中午和傍晚。花斑花绒寄甲卵的最佳储藏温度为10℃,最佳孵化温度为20℃,储藏时间应在70 d内,在此条件下,孵化期为5~14 d,孵化高峰期为8~12 d,即卵卡应在取出后5~8 d释放于林间。野外释放卵卡也应在平均气温达20℃时释放,此时卵的孵化率及寄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孵化水体pH值对异育银鲫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静水孵化法,探讨了孵化用水pH值在5.5~10.0时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 gibelio)受精卵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水温为(21±2)℃、pH8.0时,异育银鲫胚胎发育时间最短,为92.8 h,孵化率和成活率最高,分别为65.6%和98.3%;pH为5.5和10.0时,孵化率最低,分别为47.7%和4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