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9 毫秒
1.
付世建  谢小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857-7859
[目的]为了验证肉食性鱼类在摄食糖后由于代谢上的不适应造成血糖含量持续偏高和内环境的紊乱,鱼体随之产生的抗逆适应性调节导致代谢支出增加的假设。[方法]以白鱼粉、玉米油、玉米淀粉分别作为蛋白质、脂肪和糖原料,配制等蛋白质(含量为40%),等脂肪(含量为10%),不同糖梯度的3组饲料,饲料糖水平分别设计为0、15%、30%。以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Chen)幼鱼(24.3~250.8 g)为试验对象,测定不同糖水平饲料驯养的南方鲇的日常代谢率(Rr)。[结果]结果表明:15%和30%糖饲料组南方鲇日常代谢率显著大于0糖饲料组(P<0.05);3饲料处理组南方鲇日常代谢率和体重(Wt)的双对数直线相关方程分别为:0糖:ln(Rr)=0.986 ln(Wt)+1.419,r2=0.922,n=25,P<0.001;15%糖:ln(Rr)=0.912 ln(Wt)+1.741,r2=0.966,n=21,P<0.001;30%糖:ln(Rr)=0.762 ln(Wt)+2.378,r2=0.958,n=21,P<0.001。[结论]南方鲇幼鱼由于不适应饲料糖而导致日常代谢率的增加,随着鱼体生长,南方鲇对饲料中糖的适应性逐渐提高,糖对日常代谢率的影响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仔稚鱼耳石结构特征与其早期生长的相关性,通过采集典型洄游产卵河道的青海湖裸鲤野生仔稚鱼和同期人工培育的仔稚鱼,观察仔稚鱼耳石微结构特征,确认第一轮纹出现时间和耳石轮纹沉积规律,并拟合耳石轮纹数、轮纹间距与日龄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青海湖裸鲤仔稚鱼耳石生长呈日周期性,日龄以轮纹数(N)+1进行推算;根据日龄和采样日期推算,2020年从青海湖支流沙柳河采集的野生仔稚鱼孵化期为6月5日—8月14日,主要集中于7月中旬和8月初,从泉吉河采集的野生仔稚鱼孵化期为6月27日—8月3日,孵化高峰期在7月中旬,与早期野外资源现场调查发现鱼卵的孵化期时间基本吻合;野生与人工培育仔稚鱼全长(LT)与日龄(t)均呈极显著线性相关(P<0.001),耳石长度与仔稚鱼全长呈显著线性相关(P<0.05),其中,15℃条件下人工培育的仔稚鱼相关系数最高,此条件下的人工培育仔稚鱼全长拟合方程为LT=0.167 2t+10.377(R2=0.689 0,P<0.001)。研...  相似文献   

3.
兰州鲇个体繁殖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兰州鲇个体繁殖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兰州鲇的个体绝对繁殖力(F)为2.4~33.8千粒,其相对繁殖力(FL,Fw)分别为64.0~571.0粒/cm和7.0~33.4粒/g.兰州鲇的个体绝对繁殖力与体长呈线性关系,即F=1.390 3L-49.234(R2=0.928 4,P<0.001).个体绝对繁殖力与体重呈幂指数关系,即F=0.000 2W1.72(R2=0.812 7,P<0.001).兰州鲇个体的绝对繁殖力(F)和相对繁殖力(FL)与年龄、成熟系数、卵径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维生素D3对断有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试验选用16头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公猪(平均体重9.04±0.68kg),按体重相似的原则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每头仔猪每日分别添加0,150,1.5×104和1.5×105IUVD3,研究不同水平维生素D3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每日VD3摄入量为1.5×105IU时,仔猪在试验第12~18天出现中毒症状,此时血清钙浓度增加(P<0.05),而血清磷浓度降低(P<0.05);当每日VD3摄入量为1.5×104IU和1.5×105IU时,血清尿素氮浓度显著升高(P<0.05);血清25-OH-D3浓度与VD3摄入量呈显著相关(r2=0.9987,P<0.001);VD3缺乏或引起中毒症状时,牛血清白蛋白(BSA)抗体滴度和皮褶厚度均下降,每日VD3摄入量为1.5×105IU可增加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添加VD3也可增加血红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5.
空气暴露对南方鲇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空气暴露对南方鲇血液学指标的影响,分别测定了南方鲇在空气中暴露0,1,3,6,9,15 min后,以及经15 min空气暴露然后恢复1,3,6,12,24 h的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血清葡萄糖浓度、血清甘油三酯浓度和血清总蛋白浓度.结果显示:超过1 min的空气暴露对南方鲇各项血液学指标均有明显影响,甘油三酯对空气暴露的敏感性最高,其次是血糖,其它各项指标的敏感性较低.随暴露时间(T)延长,血糖浓度(Cglucose)呈曲线增高,二者关系可描述为:Cglcuose=0.415 8+0.734 5(1-e-0.148 5T),(n=36,r2=0.924,p<0.001).分析表明鱼体在空气暴露中对糖的利用增强,对脂肪的利用减弱.建议将鱼血液学研究的采血操作时间控制在1 min以内,可以通过暂养恢复以减少空气暴露对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不同蛋氨酸、维生素A水平对蛋鸭产蛋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用126日龄健康绍兴鸭母鸭396羽,采用蛋氨酸、维生素A两因子三水平拉丁方设计,对蛋鸭产蛋性能的影响作了探讨,试验至500日龄结束.结果表明(1)产蛋量(率)、总蛋重和饲料转化率,以日粮中添加0.04%蛋氨酸和VA12000最好;蛋氨酸添加水平0.04%优于0%和0.08%(P<0.05);添加VA15000优于VA12000和VA9000(P>0.05).平均蛋重,蛋氨酸添加水平0%极显著低于0.04%和0.08%(P<0.01),三个维生素A添加水平间差异不显著(P>0.05).(2)蛋品质哈氏单位值,以日粮中添加0%蛋氨酸和VA12000显著大于其它试验组(P<0.05或P<0.01);蛋氨酸添加水平0%极显著大于0.08%(P<0.01),0.04%显著大于0.08%(P<0.05);三个维生素A添加水平间差异不显著(P>0.05).蛋黄色泽等级,试验组间差异显著(P<0.05或P<0.01);VA15000显著低于VA9000和VA12000(P<0.01),三个蛋氨酸添加水平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以绵羊BMPR-IB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湖羊、夏洛来、陶赛特、萨福克、罗米丽、中国美利奴羊以及中国美利奴肉用多胎品系共553只个体的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以及BMPR-IB基因多态性与产羔数和生长发育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BMPR-IB基因在不同绵羊品种(系)中共有3种基因型(BB、B+和++),但基因型频率分布在各品种(系)间差异极显著(P&lt;0.01).在湖羊中仅有BB基因型;在中国美利奴肉用多胎品系中BB、B+和++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1%、30%和19%;而其他品种(系)羊中则仅有++基因型.对中国美利奴羊肉用多胎品系的研究发现:BB、B+和++基因型群体第一胎产羔数分别为2.0、1.5和1.1,三者之间差异显著(BB和B+,P&lt;0.05;BB和++,P&lt;0.01);BB和B+基因型群体总体平均产羔数分别为2.8和2.3,极显著高于++基因型群体(1.2)的产羔数(P&lt;0.01).在90日龄时,BB和B+基因型群体的体重分别为(18.6&#177;3.70)kg和(18.0&#177;3.31)kg,显著高于++基因型群体((15.6&#177;2.22)kg,P&lt;0.05);两群体胸围、胸宽也显著大于++基因型群体(P&lt;0.05);但这些差异在120日龄时消失.以上结果表明,BMPR-IB基因是影响中国美利奴肉用多胎品系产羔数的主效基因,并在一定时期内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不同体色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var.color)的繁殖性能差异,对5种体色类型(全红、大花、麻花、粉玉和粉花)瓯江彩鲤在2、3龄阶段的繁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龄雌鱼的绝对繁殖力平均为34.55万粒,比2龄雌鱼的20.09万粒高71.98%;3龄雌鱼的体重相对繁殖力为216.76粒/g,比2龄雌鱼的187.26粒/g高15.75%,3龄雌鱼的繁殖性能极显著地高于2龄雌鱼(P<0.01);而5种不同体色瓯江彩鲤的性腺指数、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瓯江彩鲤的绝对繁殖力与体重呈直线关系:Y=0.0225X-2.5591(R=0.835 5,P<0.01);绝对繁殖力与体长呈幂函数关系:Y=0.0068X2.8002(R=0.728 5,P<0.01)。3龄雄鱼的性腺重极显著地高于2龄雄鱼(P<0.01),但2龄与3龄雄鱼间的性腺指数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体色雄鱼间的平均性腺指数也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合分析认为:瓯江彩鲤的最佳繁殖年龄,雌性以3~4龄为宜,雄性以2~3龄为宜。  相似文献   

9.
罗米丽&#215;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杂交一代断奶母羔214只,随机分成两组,在日粮中分别添加3.5(试验组)和0 g&#183;kg-1(对照组)生长调节剂CT2000(半胱胺盐酸盐),实验期为120 d.于试验前和试验结束时称重,采毛和皮肤样品,测定母羔生长速度,羊毛长度、细度、强度、弯曲度和羊毛油汗颜色,并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定量分析绵羊皮肤中生长激素受体(G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IGF-1R) mRNA的相对丰度.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提高12.77%(P&lt;0.01),羊毛平均日增长提高24.01%(P&lt;0.01),羊毛纤维直径平均日增长提高217.31%(P&lt;0.01),羊毛纤维强度没有显著的差异(P&gt;0.05),羊毛油汗颜色和羊毛弯曲度的正常百分率显著提高(P&lt;0.05);皮肤中GHR mRNA表达量增加110.57%(P&lt;0.01),IGF-1、IGF-1R mRNA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结果表明,半胱胺(CT2000)能够显著提高羔羊生长性能,促进羊毛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提高皮肤中GHR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40 ℃持续热应激对肉鸡股动脉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研究40 ℃持续热应激对肉鸡动脉压的影响,探讨肉鸡热应激发生发展规律.将60只25日龄商品代雄性AA肉鸡随机分为对照组(21~24 ℃,相对湿度(50±5)%)和试验组((40±0.5)℃,相对湿度(70±5)%),分组后自由采食和饮水,对肉鸡的股动脉压进行动态检测.结果显示热暴露使肉鸡平均股动脉压((16.66±0.47),(10.81±1.59) kPa)、股动脉收缩压((18.61±0.48),(12.00±1.49) kPa)和股动脉舒张压((15.68±0.47),(10.21±1.66)kPa)极显著下降(P<0.01);热暴露10 h时使股动脉收缩压最大变化速率((51.36±20.27),(32.72±4.85) kPa·s-1)显著下降(P<0.05);热暴露后2和5 h使股动脉舒张压最大变化速率((54.97±25.91),(31.88±5.49)和(53.49±22.94),(31.92±5.56) kPa·s-1)显著下降(P<0.05);热暴露后10 h股动脉舒张压最大变化速率((58.65±18.49),(18.09±4.66) kPa·s-1)极显著下降(P<0.01).平均股动脉压与呼吸频率、体温极显著负相关(r=-0.623,r=-0.642;P<0.01).结果表明,40 ℃持续热暴露,使肉鸡的股动脉压极显著下降;股动脉压短时间内极显著下降可能为肉鸡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