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麦瑞加拉鲮简称麦鲮,属鲤科、耙亚科、鲮属,亚热带底栖鱼类,原产印度(又称印度鲮)。20世纪80年代由珠江水产研究所引进。90年代在广东地区大力推广养殖。目前,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区也开始大面积养殖。麦鲮在分类上与我国华南地区传统养殖的鲮鱼同为鲮属,是印度四大养殖鱼类之一。经引进我国试养,证实具有食性广、生长快、个体大、适应性强、容易养殖等优点。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建华 《内陆水产》2005,30(8):23-23
麦鲮又称麦瑞加拉鲮,是印度的四大养殖鱼类之一,属鲤科、鱼巴亚科、鲮属,亚热带底栖鱼类。体形似河中的刁子鱼(鲴鱼类),眼睛为红色。具有适应性强、耐低氧、食性广、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起捕率高、肉质细嫩味美等特点,在长沙地区得到很好的推广利用.现将麦鲮的池塘养殖方法总结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露斯塔野鲮是个体大,生长快,食性广、杂的淡水养殖鱼类。为了评价其养殖价值,探索其养殖方式,为生产单位提供一些数据,作者于1981—1982年进行了露斯塔野鲮与鲮鱼(为了方便叙述,露斯塔野鲮和鲮鱼,以下分别简称野鲮和土鲮)个体生长速度、群体生产力比较的初步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贺红川  任旺 《科学养鱼》2006,(7):8-9,I0001
华鲮(Sinilabeo rendahli,图见彩中插2)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华鲮属。俗称:青龙棒,桃花棒,野鲮鱼,青衣子,是广大消费者最喜好的水产品之一。合川市三江水生生物研究所于2002年始对华鲮进行驯养及人繁研究取得成功,并解决了苗种培育相关问题。本试验采用自繁华鲮水花在3年中进行了苗种培育,得到了本地区华鲮鱼苗和鱼种培育阶段的最佳放养密度,和在此密度下的养殖周期,为广大养殖户进行华鲮的苗种培育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正> 露斯塔野鲮Labeo rohita习性近似我国的鲮鱼,是印度淡水鱼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东南亚国家引进后,发展较快,也成了淡水养殖主要鱼类,在这些国家淡水养殖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1978年8月从泰国引进一批鱼苗,全长5~6厘米,分养于我所和广东省新兴县鱼苗场。我所经三年的饲养和初步观察,露斯塔野鲮具有食性广,近似我国鲮鱼,耐低氧性较强以及比鲮鱼生长快等优点。在三年疏养条件下,每尾体重达3公斤,并在池养情况下性腺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6.
从40个10 bp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2个多态性引物.对湘华鲮、墨鲮和华鲮3个群体共25个个体进行RAPD分析,共检测出81个多态性位点.试验结果表明,3种鲮群体内的遗传分化程度不高,湘华鲮、墨鲮和华鲮群体内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8777、0.8828、0.9091;湘华鲮与华鲮的亲缘关系最近,其遗传距离为0.3637,湘华鲮与墨鲮的亲缘关系次之,遗传距离为0.5576,墨鲮与华鲮的亲缘关系最远,遗传距离为0.6030.  相似文献   

7.
1982、1983连续两年,我们从珠江水产研究所引入露斯塔野鲮(下简称野鲮)鱼苗与其它家鱼混养,均获得较好收成。通过两年养殖,我们初步了解这个品种的特点是杂食性,容易养,长得快。其生长速度、个体大小、起捕率、耐寒性均比鲮鱼优胜。  相似文献   

8.
珠江中下游鲮早期资源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07年通过弶网定点周年采样和圆锥网流动采样相结合的方法,在西江肇庆江段对珠江中下游鲮(Cirrhina motitorella)早期资源进行了调查.鲮全年有多次产卵活动,鲮鱼苗主要出现在5-9月;鲮鱼苗全长(5.5±0.4)mm,主要发育到鳔一室期至卵黄吸尽期.根据发育期和平均流速推断,鲮产卵场主要位于距离采样点170~380 km的黔江和浔江江段.鲮鱼苗占漂流性鱼苗总量的3.71%.鲮鱼苗晚上的密度显著高于早上和中午(n=29;P<0.05).鱼苗总密度与采样点离岸距离有关,靠近两岸的鱼苗总密度极显著高于河中央鱼苗总密度(n=6;P<0.01).鱼苗总密度、鲮鱼苗密度与水温、径流量、水位和浊度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与水温、采样时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9.
露斯塔野鲮当年鱼消化系统的发育和食性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露斯塔野鲮(以下简称野鲮)是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国家淡水养殖主要鱼类之一。1978年引进我国,1981年在我国人工繁殖成功。 Alikunhi报道野鲮摄食植物碎屑、浮游藻类和泥沙等。但对当年鱼消化系统的发育和食性还未见有系统的报道。为探索野鲮在我国的养殖方式,更好地发展其养殖,作者对该鱼消化系统的发育和食性的变化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  相似文献   

10.
桂华鲮(sinilabeo decorus)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华鲮属,是珠江水系特有野生经济鱼类。苗种培育是桂华鲮开发研究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在人工繁殖成功的基础上,我们对桂华鲮鱼苗鱼种进行了培育试验,初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多级分段培育技术,现将桂华鲮苗种培育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露斯塔野鲮(以下简称野鲮)是比鲮鱼(以下简称土鲮)生长快、个体大,群体产量高、生产潜力大、深受生产者欢迎的淡水养殖鱼类。初步品尝认为野鲮肌纤维较粗,鲜味逊于土鲮。为探讨其原因以及进行营养学的评价,作者于1982年对野鲮和土鲮进行了营养成分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露斯塔野鲮,简称野鲮,属鲤形目(cyprinifromes)、鲤科(cyprinidae)鲍亚科(Barbinae)、野鲮属(labco),学名labeo rohipa。背观似鲩,朝鱼阶段犹似,侧观介乎青鱼和鲮鱼之间,红眼无须。原产印度,故称、“印度露斯塔野鲮”,后移养于泰国,再于1978年由泰国ADK养鳗有限公司赠给广东省食品公司。  相似文献   

13.
1982年7月1日,我县通过广西水产研究所从珠江水产研究所引进了一批露斯塔野鲮(简称野鲮)鱼苗。在试养中,我们对野鲮的性状、习性和食性进行了观察。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露斯塔野鲮的肠粘膜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马力 《水产学报》1989,13(2):170-172,180
消化道粘膜是吸收和同化营养物质的重要部位,关于硬骨鱼类消化道的组织学虽已有研究,但大多局限于光镜水平。为此,我们在光镜结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技木对露斯塔野鲮肠粘膜进行观察,并与鲮鱼进行对照比较,以探讨鱼类消化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鲮、露斯塔野鲮和麦瑞加拉鲮血红蛋白电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方法,作了鲮、露斯塔野鲮和麦瑞加拉鲮血红蛋白电泳分析.  相似文献   

16.
麦瑞加拉鲮池塘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区水产良种场从广东引进夏花麦鲮鱼苗试养,当年起水个体平均达256g,平均单产75kg,占池鱼总重11%,1994年和1995年先进进行了不同规格和不同密度等放养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放夏花鲮鱼轩400尾和隔年冬片鲮鱼种150尾为宜;放冬片鱼种比放夏花苗,出水个体平均增长2-3倍;单产可提高3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正>华鲮[Sinilabeo rendahli(Kimura)]又名青龙棒、青鳙、野鲮鱼,属鲤形目,野鲮亚科,华鲮属。我国分布于长江上游的干支流中,贵州省主要分布于乌江水系,赤水河水系,为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加上市场对名优鱼类的需求造成捕捞量增加,导致华鲮的  相似文献   

18.
麦瑞加拉鲮鱼简称“麦鲮”,属亚热带鱼类,在南方常作为肉食性鱼类的饵料鱼。2004~2005年,笔者在湖北汉川桂康水产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麦鲮池塘主养试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肇庆市西江水域发现了大批野鲮鱼苗,表明通过七年的人工放流和增殖,野鲮鱼已在珠江水系定居. 野鲮原产印度,学名为Labio rohita,故称印度露斯塔野鲮。该鱼食性杂,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20.
珠江水系唇鲮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世勋  王广军 《海洋渔业》2005,27(3):182-186
唇鲮(SemilabeonotabilisPeters)是珠江水系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本文从唇鲮的形态特征、年轮特征、体长与体重的关系、繁殖习性以及食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唇鲮的年轮分为疏密型和切割型2种,新年轮形成期主要是在2~4月份;体长(L)与鳞长(R)之间的关系可用R=0.1998L-0.7624表示,体长(L)与体重(W)之间的关系可用W=0.0236L2.9538表示;自然界中以3龄鱼为主;产卵季节为2~5月份,属一次性产卵类型,相对怀卵量2350粒/g,绝对怀卵量为17575粒/ind;雌雄比例为1.91∶1。唇鲮以摄食硅藻为主,对硅藻有较高的消化率,可达8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