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述了渠系过渡过程在配水管理及调控中的重要意义,分析了过渡时间的变化规律,论证了输配水系统的稳定特性,讨论了系统控制建模的一般方法,这对渠道水量调控的研究及建模都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特征线法,模拟了不同渠道长度、闸门调控时间、流量变化率及运行方式下渠道水流过渡过程,并分析了其对水流过渡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渠道运行方式对水流过渡时间影响较小。渠长、调控时间、流量变化率为影响过渡时间的敏感因素。渠道越长,闸门调控时间越长,流量变化率越小,水流过渡时间就越短,水位流量波动越小,水流过渡越平缓。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了齿轮两种过渡曲线方程的基础之上,对齿轮的精确参数化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利用UG/OpenAPI、UG/Open GR IP及MFC的混合开发技术实现了渐开线齿轮精确参数化建模系统的设计。为齿轮后续有限元分析和运动仿真的准确进行做准备,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大型带长引水管道的抽水蓄能电站机组调节系统进行了建模与过渡过程调节参数优化的研究.依据某抽水蓄能电站的具体参数,利用Matlab/Simulink对其机组调节系统建模,其中长引水管道系统采用弹性水击模型以较准确地反映较长压力管道内的水力振动特性,然后利用BP和RBF神经网络训练水泵水轮机特性参数,以获取较精确的水轮机模型,从而避免用插值法处理密集、交叉现象严重的水泵水轮机“S”特性曲线带来的误差.基于所建立的仿真模型,引入改进正交试验法对其空载频率扰动、负荷扰动及甩负荷过渡过程进行调节参数优化.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调节系统仿真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组的实际特性,并且改进正交试验法在机组调节系统过渡过程仿真试验参数优化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研究对大型抽水蓄能机组调节系统建模仿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实际运行中机组过渡过程优化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Flowmaster在泵站过渡过程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利用Flowmaster进行泵站水力过渡过程计算的技术要点,给出了管道、泵组、阀门、空气阀等元件的建模过程,研究了Flowmaster所没有提供的隧洞、调压井等元件的建模方法.通过引入压力修正系数,实现了基于管道模型的隧洞建模.通过修改有限面积水库模型,并组合流入流出系数,实现了调压井建模.结合国内某泵站,采用上述模型进行了过渡过程计算,获得了各工况下管道和隧洞水压力变化情况.针对断电工况的倒流和启动工况的负压,探讨了泵后阀门关闭规律和空气阀布置方案,使倒流得以控制,负压得以消除.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Saint-Venant方程和闸孔出流方程建立了一个比较简单的渠道流量调控模型,可以预报配水方案下整个渠系的运行状态和闸门调节过程,并可选择系统最佳运行方案,对渠系用水管理和工程管理有很大帮助。文中还讨论了建模过程中应考虑的一些问题及处理方法,通过实例验证,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灌溉渠道流量调控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明思 《灌溉排水》1996,15(1):12-16
本文根据Saint-Venant方程和闸孔出流方程建立了一个比较简单的渠道流量调控模型,可以预报配水方案下整个渠系的运行状态和闸门调节过程,并可选择系统最佳运行方案,对渠系用水管理和工程管理有很大帮助。文中还讨论了建模过程中应考虑的一些问题及处理方法,通过实验验证,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处理水轮机综合特性曲线的三维曲面可视化建模方法。作为算例,建立了某水电站混流式水轮机模型综合特性曲线的可视化三维图形, 并运用等值线法还原为等效率线与模型综合特性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生成的数据误差小、精度满足工程要求。该方法简单易行,物理意义明确直观,特别适用于水轮机选型设计及水力机组水力过渡过程计算。  相似文献   

9.
在离心泵蜗壳的设计过程中,由于其断面的多变性,如扩散管是由梯形断面到圆形断面过渡的不规则曲面,使得三维设计比较困难。利用Pro/ENGINEER的实体建模功能和Pro/Toolkit二次开发工具,在VC++ 6.0编程平台上,对其进行了三维参数化设计研究,同时创建了相应的菜单和对话框,以便于对其进行参数化设计操作。  相似文献   

10.
以8L265柴油机的曲轴为研究对象,运用Pro/E软件对曲轴的整体进行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建模,然后导入到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Workbench中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整体曲轴的变形情况及应力分布情况,并对交变载荷作用下的曲轴进行了疲劳强度校核。以曲轴的单拐模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轴颈过渡圆角处半径,轴颈过渡圆角形状等结构参数对应力集中效应的影响。最后对曲轴整体进行了振动模态分析,分析了曲轴的自由模态振动,为以后的动力学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国内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影响空间模型的建立原理,探讨了其建模的基本组成及信息数据处理的基本措施,得出具体的建模结论,同时对模型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大棚环境监测和数据传输不稳定的问题,基于ZigBee技术对果蔬智能大棚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和试验。为了达到对果蔬智能大棚环境的调控,进行了系统控制模型设计,即进行环境建模,并采用模糊控制理论进行模糊控制器设计。为了验证该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进行了无线数据传输测试和环境调节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可以进行稳定的数据传输,且能够对大棚环境起到调节和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旭东  魏刚 《南方农机》2023,(1):144-147+169
为提高对角修形斜齿轮三维模型的建模精度并解决齿根处连接不光滑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基于MATLAB求解全齿面坐标的CATIA逆向建模方法和齿根过渡区的Hermite插值方法。首先,建立假想产形斜齿条展成斜齿轮坐标系,并推导出标准工作齿面和齿根过渡齿面方程。其次,在标准工作齿面法矢方向叠加修形曲面得到修形齿面,并利用Hermite插值对修形齿面与齿根过渡曲面的边界处进行光滑处理。最后,在CATIA V5 R20中完成二次抛物线对角修形斜齿轮三维逆向建模,齿面最大拟合偏差约为1.1μm,能够满足高精度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具有削峰填谷、调频调相等重要作用,水电站水力机械的事故多发生在其过渡过程中,为方便对过渡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建立其调节系统数学模型并开发仿真平台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针对大型抽水蓄能机组调节系统建模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采用分段建模原理建立长引水系统模型,采用RBF神经网络建立水泵水轮机模型,并进行了空载频率扰动和增减负荷等试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实际机组特性.基于LabWindows/CVI虚拟仪器软件,应用ActiveX交互技术实现仿真平台与Matlab的通信,开发了所建模型相应的仿真平台,为研究人员和现场运行维护人员进行仿真测试提供了一个友好的人机交互仿真环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果园风场与雾场CFD建模方法与田间试验方法。CFD模拟用来评估自然风、喷雾机类型在不同果园种植模式下对风雾场的影响,并通过田间试验进行验证。为此,从风场的测量与建模方法、雾场的测量与建模方法、风雾场与果树之间的交互作用3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综述,阐述了外部影响因子对风场分布的重要作用,分析了雾场分布与风场分布的直接关联,明确了风速和风量在果园风送喷雾风力调控系统中的基础作用,旨在实现按需施药及提高农药利用率。最后,指出了果园风场与雾场建模方法未来发展方向:①探索既完整准确又经济快速CFD建模方法仍是研究热点;②获取自然环境和喷雾机类型等影响因子与风场分布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③随着研究的深入,CFD建模方法有望在果园精准喷雾技术中发挥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种泵站水锤防护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劲  赵红芳  李继珊 《节水灌溉》2002,(5):27-28,30
本文对提灌泵站贺站泵站突然停电的水力过渡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根据该泵站的过渡过程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水锤防护方法-节制回流阀防护方法,并对节制回流阀阀板几种开口面积及对应的泵系统过渡过程进行了计算,确定了较合理的阀板面积。从计算结果来看,该方法较好地抑制了由于液柱分离而导致的压力上升。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中日石台市泵站水锤防护,而且经济、美观、实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ANSYS软件二次开发功能中的APDL命令流对空心气门进行建模,并对其进行热-应力耦合分析,研究空心气门在高温高压状态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结果表明:气门盘部、过渡圆弧和锁夹槽位置应力较大,而气门盘部和过渡圆弧位置的变形也容易导致气门疲劳失效。研究结果可为空心气门的疲劳寿命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渠道水流状态的调控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明思 《灌溉排水》1997,16(4):32-36
运用现代控制理论描述了配水渠系水流调控的机理,分析了以Saint-Venant方程为基础的系统在调控中的稳定特性及可控性。经优化调控的验算,进一步反应了系统各输入量与系统状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运用现代控制理论描述了配水渠系水流调控的机理,分析了以Saint-Venant方程为基础的系统在调控中的稳定特性及可控性。经优化调控的验算,进一步反应了系统各输入量与系统状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调压井布置及体型优化计算数学模型。通过对调压井优化各方案水力过渡过程计算结果的对比与分析,找到调压井优化计算数学模型的最优解,作为调压井优化推荐方案。通过水力过渡过程控制参数的敏感性计算与分析,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对今后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工程的布置和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