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20施用量对Ⅱ32 A主要经济性状及制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王印  马华升  陈建明 《种子》2005,24(5):91-92
本试验较系统地研究了Ⅱ32A穗期施用不同量920对主要经济性状及制种产量的影响.Ⅱ优92组合制种的母本株高和穗透出率随920用量增加而增高,两项指标与920用量呈线性正相关.母本的结实率和制种产量随920用量增加而提高,至240g/hm2时达最大值,此后再加大用量其结实率、产量反而下降.F1种子千粒重与920用量呈线性负相关.作者认为:用Ⅱ32A制种的最佳920用量以(240±15)g/hm2为宜,比其它不育系(珍汕97 A、协青早A)多75~90g/hm2.  相似文献   

2.
化控技术在杂交油菜黔油14号制种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杂交油菜“黔油14号”制种上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父本上喷施“920”能够提高父本植株的高度、增加单株有效角数、结角密度及每角粒数;母本喷施多效唑能够降低株高和分枝部位,显著提高每角粒数,构建良好的株形结构。父本喷施“920”、母本喷施多效唑及仅在母本上喷施多效唑能够提高制种产量,分别较ck(父母本均不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增产12.424%和6.943%。  相似文献   

3.
经过连续4年的父、母本生物学特性观察和制种生产,针对八两优96制种父母本倒播差,总结出相应的高产制种技术:合理安排母本育性安全期、最佳抽穗扬花期和父、母本播差期,创建强父稳母的高产群体结构,科学使用“920”改良亲本异交态势、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异交结实率、严格除杂保纯和加强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4.
包灵丰  林纲  曾健  赵德明  李云武 《种子》2004,23(12):88-88,96
针对大面积制种田块在肥力条件、土壤类型、局部小气候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为避免风险必须将田块进行分片,分别制订播期、施肥方案和栽插密度,合理使用"920"、适时施用穗肥硼肥、严格除杂,灵活应用母本三期播种制种模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省5地实施的A优338不同播期、不同季节、不同栽培方式、单穴栽插苗数、抛秧栽培等5个试验分析,结果表明:A优338作双晚种植最佳播期为6月19—25日,秧龄28-29d,密度1.7万~1.8万穴/667m2,单穴2粒谷苗,手插、抛秧均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6.
合系42 A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育成的育性稳定、配合力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的滇Ⅰ型不育系;本文介绍了合系42A的特征特性;提出选择适宜的繁殖地域和安全齐穗期,培肥父本、增加父本花粉量,提高母本单株成穗率和单穗颖花数,适时适量喷施“920”,严格隔离和去杂去劣是提高繁殖产量和种子纯度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三系不育系种子裂颖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扬花期穗部水分与“920”施用量对不育系种子裂颖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赶粉前0.5h起,每隔2h喷水1次对种子裂颖率的提高作用达极显著水平:而赶粉结束后2h喷水1次对种子裂颖率没有显著影响:“920”用量优1A和贺50A以270g/hm^2且抽穗15%时、V20A以315g/hm^2且抽穗10%时喷施为好.随着用量增加裂颖率提高。文章分析了三系不育系种子裂颖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一套解决不育系种子裂颖率高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施用“九二○”有4个日的,一是调节制种父、母本之间的穗位差,二是解除母本的包颈,三是提高亲本特别是母本的异花习性,四是延长母本柱头活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杂交水稻制繁种中使用“920”的方法和效果。试验分别于78、79、82年完成。试验项目与方法包括:1.“920”使用时期与使用浓度。使用时期分:双零叶期(即剑叶叶忱距为零)、剑叶叶忱距5—10厘米、幼穗破肚至抽出一寸左右三种;每一时期用10、15、20单位三种浓度,不喷为对照;2.“920”对解决不育系包颈的效果:在幼穗抽出一寸左右,用15单位从上向下喷施,待干后重喷一次,相应的22个穗不喷为对照;3.“920”对柱头外露与结实的效果:母本抽穗初期喷20单位一次,不喷为对照;4.用“920”对父母本进行不同处理创造父  相似文献   

10.
抛秧是一种简单实用、省工、省成本、增产、增收的轻简型栽培方法。介绍了潭两优215杂交一代种子生产中母本采用抛秧技术的优缺点,亲本播插期安排、亲本催芽播种、大田管理、"920"的施用、种子收割等相关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赖力森 《种子》2002,(3):85-87
根据“培矮64S”及恢复系的生育特性,通过合理安排播差期,选择好育性转换安全期,增大母本基本茎蘖苗,定向培育父母本,改进“920”喷施技术等有效措施的改进,使“培矮64S”系列组合制种产量取得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两系杂交水稻“培矮64S”系列组合制种技术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力森 《种子》2001,(2):66-67
根据“培矮64S”及恢复系的生育特性,通过合理安排播差期,选择好育性转换安全期,增大母本基本茎蘖苗,定向培育父母本,改进“920”喷施技术等有效措施的改进,使“培矮64S”系列组合制种子产量取得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3.
Ⅱ优231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稳凯 《种子》2007,26(12):126-128
经过多年的父、母本生物学特性观察和制种实践,针对Ⅱ优231父母本生长发育特性,总结出相应的高产制种技术:合理安排播差期,确保花期相遇;合理密植,创建高产群体结构;科学喷施"920",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异交结实率;加强田间病虫害防治,严抓除杂保纯,确保种子质量等。  相似文献   

14.
陈连生  王献 《种子世界》2003,(12):31-31
由于母本培矮64S对"920"反应迟钝,适时、适量使用"920",对夺取制种田高产极为重要.根据三年来的实践,用好"920"必须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配组K优5号母本叶色深绿,株型紧凑,叶片窄,剑叶短挺,主茎叶片数12.5-13叶,株高70cm左右,分蘖力较弱,播始历期69~71d,开花习性好,柱头外露率高,包颈程度低,对“九二0”较敏感,异交结实率度。  相似文献   

16.
吴俊生  于楚进 《种子科技》2000,18(3):168-168
用协青早 A作母本配制的协优系列杂交组合 ,因具有米质优、抗性强、后期熟相佳及大田产量高等优点而被推广。尤其是在国家现行稻谷收购政策出台后 ,因其优良的稻谷品质而被广泛重视。但协青早 A生长对温度要求严格 ,年份间生育期波幅较大 ,父、母本花期相遇困难 ,制种产量常常低而不稳。由此看来 ,要使协优制种大面积获得高产 ,调节好父、母本花期 ,确保花期相遇是关键。我们通过近几年的探索认为 ,要使协优系列制种高产 ,必须调整父本栽插规格 ,改变协优花期预测方法 ,并提高多效唑使用水平。1 改变父本栽插方式 ,加大父、母本花期相遇的…  相似文献   

17.
对6311 S和珍汕97 A分批播种比较试验和开花习性及对“920”的敏感性研究表明:6311 S播种至抽穗始期80 d,比珍汕97 A长12~16 d;主茎总叶数14.6叶,比珍汕97A多1.7叶;植株较高,分蘖中等,穗型大,单株颖花数多;开花习性、花时、柱头外露率等相当于珍汕97A;对“920”反应比珍汕97 A敏感.因此,6311 S制种特性优于珍汕97 A组合.  相似文献   

18.
协优63的母本协青早A是安徽省水稻专家吴让祥同志育成的矮败籼型不育系。1985年与明恢63配制出协优63新组合,经几年区试,产量水平与汕优63相近,抗性明显优于汕优63,米质也明显优于其他杂优籼型新组合,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随着“两高一优”农业的提出,这一新组合以自身的商品价值为广大农户所接受,出现了大发展的趋势。近几  相似文献   

19.
北京837系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于1978年利用有芒红7号/洛夫林10组合的第五代一个优系“5189”作母本,与北京市东北旺农场科技站双6—山前/双3组合的第三代一个优系“31770A”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7年精心培育而成。原代号为CA837,1987年定名为北京837。 特征特性 冬性,中熟。长芒,白壳,粒色浅红,穗纺锤至长方型,籽粒大,千粒重43克左右,  相似文献   

20.
香两优68是一个适合长江流域作早稻栽培的两系优质杂交早籼稻新组合。该组合生育期短,产量高,米质好,且易制种,制种产量高。但在制种过程中由于父本茎秆比较细,若管理不当或没有晒好田或“九二○”施用偏多,氮肥过重,或遇不良的天气条件,如阴雨天气等在制种的后期往往会造成父本倒伏,导致母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