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黑河市耕地面积大,是黑龙江省水稻发展最具潜力的地方。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发展水稻生产越来越被农业主管部门、科研部门和广大农民重视。为了有效破解劳动力短缺、育苗秧苗取土难、育苗过程不易掌握、春季泡田整地集中用水紧张、农民增产不增收等问题,发展轻简化的直播方式正逐渐被接受。为了稳定和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节约水稻生产成本,扩大种植者经济效益,需要对黑河市高纬寒地独特气候条件下直播稻配套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为当地水稻生产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韩德志 《中国种业》2017,(12):25-27
摘要:春旱、夏涝、低温寡照等灾害性气候严重制约农业生产,遭遇恶劣气候条件直接影响黑河市地方农业生产,粮食单产较低,粮食品质较差,严重影响农民卖粮与整体收入。但位于黑河市境内的北安、九三农垦分局所属农场近些年粮食产量稳步增长。以气象灾害频发的2016年为例,各种作物的单产均高于黑河市属农村产量,其中小麦单产比市属平均高42.97%,水稻单产比市属平均高20.74%,玉米单产比市属平均高111.74%,大豆单产比市属平均高78.30%,薯类单产比市属平均高44.75%。为此,我们对产量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破解制约地方农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促进黑河市地方农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春旱、夏涝、低温寡照等灾害性气候严重制约农业生产。恶劣气候直接影响黑河市地方农业生产,粮食单产较低,粮食品质较差,严重影响农民卖粮与整体收入;而位于黑河市境内的北安、九三农垦分局所属农场近些年粮食产量却稳步增长,以气象灾害频发的2016年为例,各种作物的单产均高于黑河市属农村产量,其中小麦单产比市属平均高42.97%,水稻单产比市属平均高20.74%,玉米单产比市属平均高111.74%,大豆单产比市属平均高78.30%,薯类单产比市属平均高44.75%。为此,我们对产量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破解制约地方农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促进黑河市地方农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纬寒地稻作环境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秀峰 《作物杂志》2006,22(2):51-52
黑龙江省黑河市地处北纬50°15′,为我国水稻种植的最北线,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其所居的地理位置、气候和环境,有明显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该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受季节性大气环流影响比较明显。热量资源不足,年平均气温为-1℃,≥10℃的活动积温在1900~2100℃之间,水稻生育期仅95~120d(插秧)。6~8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7·8℃、20·4℃和18·0℃。5~9月份日照时数为1205·7h,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为500~600mm,多集中在6~8月间,加之江河水量极为丰富,可满足水稻灌溉要求,且该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低洼涝地宜种水稻土壤多;黑土层厚,有机质含量高,蓄水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黑河市是我国的大豆主产区。由于黑河市土质肥沃、气候冷凉,病虫害发生率低,适合无公害大豆的生产。但近年,随着重迎茬问题的加深和气候异常,大豆生产中的病虫害逐年加重。因此,黑河市大豆生产必须解决病虫害防治问题,而生产大豆需要在产地的环境背景值均达到标准要求,加上安全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才能取得。现将黑河市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黑龙江省黑河市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红色边疆农场、龙镇农场共3个地点进行了14个水稻品种筛选试验,通过熟期和产量等的比较,鉴定出黑糯2号、黑粳1808、龙稻301、黑粳13、绥粳329、中科651、垦稻1927、龙粳1951和龙盾3952共9个品种,这些品种熟期早,能安全成熟,产量显著高于对照黑粳10号,适合黑河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高纬寒地-黑河市稻作历史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黑河市是黑龙江省最北部的边境口岸城市,与俄罗斯阿穆尔州隔江相望.黑河市临近冷空气发源地--西伯利亚大草原,境内又有小兴安岭山脉纵贯南北,使全市呈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热量资源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点分析了黑龙江省水稻生产条件、水稻再发展的优势、潜力及黑龙江省水稻区域发展战略目标与特点,提出了黑龙江省区域水稻规划的发展思路和我省水稻区域规划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为提高北方稻作区在全国水稻生产中的地位,同时为解决粮食安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刘建等 《中国种业》2012,(10):20-21
阐述了白城市洮北区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现状和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比较优势,分析了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找出了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重点分析了黑龙江省水稻生产条件,水稻再发展的优势、潜力及黑龙江省水稻区域发展战略目标与特点,提出了黑龙江省区域水稻规划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为提高北方稻作区在全国水稻生产中的地位,同时为解决粮食安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农业发展中水稻栽培至关重要,通过水稻栽培能够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优质产品,满足现代社会对水稻的不同需求,但如今在水稻栽培技术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会降低水稻栽培产量和质量,不利于现代农业发展。基于此,以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现状为基础,深入探讨水稻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提高水稻栽培效益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郑君 《种子科技》2020,(9):73-73,76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提高水稻质量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提高水稻种植户的收入。详细介绍了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根据水稻病虫害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测报方式及运用不同的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促进水稻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鹤庆县水稻产业现状、存在问题、生产潜力,提出了水稻生产发展对策措施,旨在为充分挖掘水稻生产潜力,促进鹤庆水稻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当今水稻种植业的发展与进步,以及相关技术的应用,人们对水稻的不同需求不断被满足。为能持续提供优质水稻,并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结合当前水稻种植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相关水稻种植技术的改进及发展方案。  相似文献   

15.
分析气候因素对水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鹏  吴晗  刘凯健  王威 《种子科技》2017,(4):110-111
在水稻种植业发展过程中,气候因素是影响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恶化,特别是近几年极端气候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水稻的正常生长和品质,需对水稻生长期间的不良气候因素进行消除,有针对性地采取提高水稻品质及产量的方案。通过气候因素对水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进行分析,促进水稻种植业稳态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稻生产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简要回顾了新中国水稻育种进展和生产发展历程,指出尽管水稻育种数十年保持国际领先水平,水稻生产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亟待认真研究解决。在剖析农业资源紧缺、突破性品种缺乏、机械化作业水平较低等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中国水稻生产提出了科学利用农业资源、优化品种与区域布局、促进机械化发展等对策建议,并指明了中国水稻生产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促进中国水稻产业更加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水稻种植机械化是我国农作物机械化的难点,也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从中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中国水稻种植机械化高产技术研究现状,探讨了中国水稻种植机械化高产技术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廖建 《种子科技》2020,(9):28-29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不仅关系着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也影响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面对农业市场越来越多元化、高品质的竞争压力,提升水稻高产种植技术水平已经成为水稻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以四川省达州市渠县水稻种植为例,阐述了水稻高产种植技术的主要内容,详细论述了实现水稻种植高产优质的技术要点,通过规范种植流程和细节,科学掌控水稻的生长环境和状态,帮助农户实现水稻高产,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颖  李娟  唐义  李丹 《种子世界》2021,(9):0072-0074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产量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近年来,国家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调整水稻结构,优化水稻产业布局,促进优质水稻的发展,我国水稻产量和质量有了显著提升。水稻是贵州省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常年占总粮食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随着水稻面积的扩大,水稻病虫害逐渐呈加重趋势发展,进一步增加了治理的难度。病虫害防治技术关系到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文中首先分析了水稻病虫害具有逐年加重、造成损失大、新病虫害发生等特点,增加了病虫害治理难度。在这个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选种、水稻种子处理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耕作模式,以及当前贵州省省水稻病虫害技术研究发展方向,为地方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冲 《种子世界》2021,(7):0009-0011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对于水稻的供给量要求比较高,但现阶段水稻种植技术的落后和病虫害等因素直接妨碍了水稻种植工作的发展,国家水稻种植效益也较低。为提升国家水稻种植量,需要对水稻种植技术实行优化,治理病虫害,以提升水稻种植技术效益,推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本文主要讨论了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方式,提出优化水稻种植环境技术、控制叶龄种植技术等详细举措,以待提升水稻种植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