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低海拔坝区稻田三熟制栽培模式的作物配置、荐口接、经济效益和配套栽培技术,通过大面积示范表明菜一瓜一稻三熟年亩产值1603.5元,菜一菜一稻三熟年亩产值2412.0元,菜一苞一稻三熟年亩产值1364.0元,年亩产粮食828.7公斤,麦/苞一稻三熟年亩产值1250.6元,年亩产粮食1018.2公斤,菜/苞一稻三熟年亩产值1581.1元,分别比稻油两熟亩增产值554.2元、1362.7元、31  相似文献   

2.
对油稻稻三熟制改油稻双优两熟模式的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安乡县位于洞庭湖区西北部,常年稻田面积约26667hm2,是一个典型的产粮大县,稻田耕作制主要是油—稻—稻、肥 (紫云英 )—稻—稻,比例约各半。近年来稻谷出现相对过剩,尤其是早籼稻米质量差,价格低,卖粮难,以油—稻—稻为主的“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作的稻田耕作模式,无法挖掘作物的质量潜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我县把改革稻田种植制度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因地制宜调减早籼稻面积,改油稻稻种植制为优质油菜和优质晚稻各一季 (简称油稻双优两熟模式,下同 ),1999年下渔口镇国兴村示范22.8hm2,获得成功,2000年全县推广面积达……  相似文献   

3.
麦豆稻、油稻豆是川西平原研究成功的变麦(油)稻两熟制为三熟制的一种新的种植制度。据广汉点试验结果,麦豆稻三熟比麦稻两熟,每亩全年增产原粮30公斤,青饲料825公斤,大豆61公斤,纯收入增加52元。油稻豆三熟比油稻两熟,每亩减产水稻45公  相似文献   

4.
中稻区小麦/烤烟—杂交稻高效栽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新晃县一季稻区小麦/烤烟—晚稻一年三熟的成功经验和经济效益,总结小麦/烟—稻水旱轮作的好处及先进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5.
科技动态     
袁隆平超级稻田推行"稻鸭共生"针对目前稻田不中耕、不除草、不施化肥农药现象和超级杂交水稻各生育期特点,以及水稻病虫害发生规律,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基地从日本引进生态农业示范推广项目"稻鸭共生"。  相似文献   

6.
稻鱼多熟种植是耕作制度的改革方向.发展稻田养鱼多熟种植既是抓"米袋子”也是抓"菜篮子”,又是农民的"钱夹子”.他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是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该试验以一年稻鱼多熟种植为准,评价各熟制的综合指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稻鱼多熟4种种植的10个指标集为一本进行综合评判.为稻鱼多熟种植的示范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豫南稻区稻作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南稻区包括淮河沿岸、淮南山地、丘陵和南阳盆地,是河南水稻的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近700万亩左右,占全省85%以上。本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热水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主要实行稻麦、稻油、稻肥一年两熟或稻—肥—稻—麦两年三熟轮作制,部分水田则为一年一季稻作。豫南稻区既属于“华南、华中中籼型”,又属于“华北、华中中粳型”,是典型的籼粳交叉地带,稻作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1稻作生产源流的考述据光山、潢川等地发现的稻谷遗存表明,远在5000年前的新时器时代,豫南境内就已作有稻作栽培。我国古籍和地方志的…  相似文献   

8.
浙江嘉湖平原高产稻区进行11年(1982—1992)的三熟制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集约经营下,麦-稻-稻三熟制,11年的平均亩产仍可维持吨粮水平,在高投入化肥情况下,补充一定数量的有机肥,仍然必要,而且随着三熟制年限的延长,其作用更趋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稻油多熟种植类家族农场运行模式及其量化指标,利用湖南省22 县990 个粮油种植类家庭农场的网络实时上报数据和项目组实地调研考察的135 个家庭农场的数据资源,全面分析了稻油生产的成本和效益情况,按照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资源的家庭农场发展思路,设计了稻油多熟种植类家庭农场运行模式,提出了自有农机类家庭农场经营9 hm2和机械作业服务外包类家庭农场经营11 hm2耕地的量化设计方案,为南方稻油多熟种植类家庭农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秋春两季马铃薯连作栽培技术的研究,建立了春马铃薯—中稻—秋马铃薯"一年三种三收"栽培模式,可产粮食19041kg/hm2,产值可达69123.3元/hm2,纯收入达到46173.3元/hm2,取得了"亩产过吨粮、收入超三千"的显著效益,集成了薯—稻—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一)发展麦稻稻三熟栽培,是我国南方稻区充分利用光、热、水气候资源,发挥水田生产潜力,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途径。但应相应地增加有机质肥料与化学肥料的投入,麦稻稻三熟才能获得高产。但是对不同土壤类型地力水平的三熟栽培下的肥料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怎样?三熟高产的地力如何保持平衡都有必要进一步阐明。本文以台州地区水稻土土壤养分动态监测点的6年(1982~1987年)资料为基础进行分析研究,所得的结果较为接近大田实际。5个监测点都是麦稻稻三熟种植,一个点是肥稻稻二熟种植。这些点的作物品种、栽培技术措施和施肥等都从当地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稻油多熟种植类家族农场运行模式及其量化指标,利用湖南省22县990个粮油种植类家庭农场的网络实时上报数据和项目组实地调研考察的135个家庭农场的数据资源,全面分析了稻油生产的成本和效益情况,按照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资源的家庭农场发展思路,设计了稻油多熟种植类家庭农场运行模式,提出了自有农机类家庭农场经营9 hm~2和机械作业服务外包类家庭农场经营11 hm~2耕地的量化设计方案,为南方稻油多熟种植类家庭农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四川9800万亩耕地中,稻田与旱地各约一半。我们从1984年以来,对几种稻田多熟新形式进行了试验研究。 内容和方法 主要试验基地设在川西平原中部的广汉县,另在峨眉及安县各设辅助点,进行麦+豆—稻、油—稻—豆及麦+豆+甜玉米—稻  相似文献   

14.
九稻39号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水稻所选育出的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该品种2005-2007年连续3年被吉林省农委确认为吉林省中熟稻区主导品种,近两年种植面积约占吉林省中熟稻区的三分之一左右。  相似文献   

15.
川中丘陵稻-油两熟区是四川省主要的油菜产区,为了提高该区的油菜产量,通过在免耕撒播模式下对油菜品种选择、播种期、播种量的研究,提炼出一套适宜于川中丘陵稻-油两熟区油菜免耕直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推动江口县农业结构调整的发展,2000年开展试验示范"菜-玉-稻"3熟高效优化模式,由于优势突出,发展较快,2002年示范面积达到4 500hm2,为加快推广,提高水平,现将其优势与配套技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不同稻菜模式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3种"稻—菜"不同耕作模式进行试验,采用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评价和对比分析,得出"稻—菜"模式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提高的结论。在经济发达资金富裕而劳动力短缺地区,可采用处理①稻—秧草(经济绿肥)模式;在经济欠发达资金不足而劳动力富裕地区,则可应用处理②稻—菜—菜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万天江 《耕作与栽培》1996,(5):15-16,34
鄂北麦—稻亩产吨粮的函数模型与优化栽培模式探讨万天江(湖北省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杂交中稻两熟亩产吨粮是一项综合性强,环节紧,周期长的系统高产栽培工程。是粮食生产开发性技术措施之一。我市自1986年承担攻关工作,经过各试点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1...  相似文献   

19.
对2012年天柱县烟稻两熟晚稻种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合烟稻两熟晚稻种植发展现状和前景进行推断,并对天柱县烟稻两熟晚稻种植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0.
董益坤 《作物杂志》2000,16(4):26-27
为了调整和优化农田种植结构,发展多元化的种植制度,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和土地的产出率,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自1997年起,我县在地处瓯江中游,沿溪两岸的石塘镇、朱村乡等地进行了油菜-杂交早稻 -鲜食甜、糯玉米一年三熟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明显成效。一般每公顷产油菜籽1760kg、稻谷6540kg、鲜玉米穗12750kg,产值达3.18万元,比原有的油 -稻 -稻三熟增加经济收入1.2万元。经过3年的试验和生产示范,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栽培技术,该栽培模式适合农田三熟制地区推广,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1 合理安排茬口油菜 -杂交早稻 -鲜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