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发酵剂对发酵乳的品质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发酵乳技术重大突破之一,就在于改变了传统液态发酵剂生产模式,冷冻、浓缩、干燥发酵剂在发酵乳生产中的应用。本文就直投式菌种的应用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酸奶发酵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酸奶发酵剂是酸奶工业化生产中的重要因素,其发酵特性和品质直接影响发酵酸奶的风味和质量,本文首先概述了酸奶发酵剂的发展历史和分类,然后后对酸奶发酵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和综述。  相似文献   

3.
发酵乳制品是我国乳制品的重要品类之一,乳品发酵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而直投式发酵剂的研究是国内发酵技术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国内直投式发酵剂的研究现状和直投式发酵剂开发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技术展开了论述,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直投发酵剂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干酪直投发酵剂是国内生产干酪的重要原料,完全来自进口。本文介绍了干酪发酵剂的作用、分类、干酪直投发酵剂的优势和发展历史,重点介绍了干酪直投发酵剂的研究进展,包括干酪菌种的筛选、乳酸菌增殖培养技术、分离技术、冻干保护技术、防止噬菌体污染和冻干菌种的复配原则,为开展国内干酪直投发酵剂的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发酵剂是影响褐色乳酸菌饮料品质的关键原料之一。本文测试不同型号的发酵剂对褐色乳酸菌饮料发酵时间、产品风味、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市面上最常用的褐色乳酸菌饮料发酵剂之一副干酪乳杆菌L.casei-01作为参照,另外购买2 种副干酪乳杆菌作为对比,进行测试。[结果]本文测试的发酵剂中,参照样副干酪乳杆菌L.casei-01发酵速度最慢,但风味层次感较强。副干酪乳杆菌L9s相较于参照样,发酵速度更快,但风味偏酸。副干酪乳杆菌Lpc-37相较于参照样,发酵速度更快,但稍慢于L9s,风味较柔和。3 种发酵剂对产品的离心沉淀率、动力学不稳定性影响较小。[结论]3 种发酵剂对产品发酵速度、风味影响较大;对产品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添加发酵剂进行发酵,并筛选出最优工艺参数组合.重点研究了保温时间、发酵剂添加量、切割酸度、排乳清温度对奶豆腐感官评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剂添加量、排乳清温度对奶豆腐感官评定值影响最大,其次为保温时间、切割酸度.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发酵乳制品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其中发酵剂的质量在发酵乳制品的生产中起着关键作用。直投式发酵剂由于具有保质期长、处理方便、稳定性好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直投式发酵剂制备多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在制备过程中受低温、水分活度等的影响,菌株的活性会受到极大影响。本文就影响直投发酵剂活性的因素作了简要论述,为生产高质量直投发酵剂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优选4种饲用酵母菌与奶牛瘤胃内经过鉴定的3种丙酸生成菌作为一种新型奶牛复合菌发酵剂。通过对饲喂前后奶牛的临床表现、血液常规检查、血液生化指标分析、乳汁常规指标测定等,对健康奶牛进行复合菌发酵剂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菌发酵剂对奶牛是一种安全、有效、新型的有益菌添加剂。  相似文献   

9.
以新鲜牛乳为主要原料,根据瑞士干酪的生产工艺,采用L9(34)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切割尺寸、发酵剂添加比例、发酵剂添加量、发酵温度和切割pH值对瑞士干酪色泽、滋气味和组织状态的影响,确定了生产瑞士干酪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剂添加量0.02%(质量分数),凝块切割尺寸0.6cm,切割pH值6.60,发酵剂(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瑞士乳杆菌:谢氏丙酸杆菌)添加比例2:2:1,发酵剂添加量为0.02%(质量分数),发酵温度37℃.  相似文献   

10.
坚果风味是我国消费者喜爱的干酪风味,可以利用辅助发酵剂增强干酪坚果风味。本研究在四种坚果风味较浓郁的干酪中分离筛选出不同的乳酸菌作为辅助发酵剂,利用其制作切达(Cheddar)干酪,并对干酪组成成分、游离氨基酸、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出的辅助发酵剂对Cheddar干酪的组分没有显著影响,但可以改变干酪风味,菌株Lactobacillus rhamnosus T8较适合作为增加Cheddar干酪中坚果味的辅助发酵剂。  相似文献   

11.
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和干酪乳杆菌的选择性计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C培养基只能计数干酪乳杆菌,MRS-水杨素(或山梨醇)培养基可以计数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而MRS培养基可以计数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于是通过减法原则就能从混合物中单独计数它们。另外,MRS-NNLP培养基也可用于选择性计数双歧杆菌。  相似文献   

12.
Reconstruction of facial defects can be very challenging, even in the hands of an experienced surgeon. Most defects can be repaired using local available tissues. Lip defects can be reconstructed using geometric closure techniques and advancement of local tissues. Forehead defects can be reconstructed using skin grafts, caudal auricular flaps, or rotational or transposition flaps. Care must be taken to minimize tension on eyelids and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the facial nerve. Cheek defects can be reconstructed using local advancement, superficial temporal, omocervical, and caudal auricular flaps. The bridge of the nose can be very difficult to reconstruct due to a paucity of local tissues; however, skin grafts, indirect pedicle flaps, and superficial temporal flaps can be considered. .  相似文献   

13.
Venography is a very valuable tool that can be used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aminitis. It can be used to assess vascular damage in the hoof before changes in radiographic detail occur. When used at onset, the venogram proves to be most valuable. They can not only give baseline measurements but can also show the level of damage that has already occurred. Initial venograms allow farriers and veterinarians to evaluate what degree of corrective treatment is necessary for the best outcome. In addition, a series of venograms can show the process of pathology as well as recovery. From here, treatment can be altered to accommodate the case.  相似文献   

14.
流产衣原体(Chlamydia abortus)属于衣原体科(Chlamydiaceae)、衣原体属(Chlamydia),系一类细胞内寄生的革兰阴性原核型微生物。流产衣原体导致羊的流产、死胎,严重威胁养羊业。流产衣原体不仅可以感染羊,还可以感染怀孕妇女。在病原的诊断方面,分子生物学技术因其快速与相对灵敏性的优点得到快速发展,然而细胞分离培养仍然是鉴定流产衣原体的"金标准"。在防治方面,疫苗免疫是预防流产衣原体的理想措施,在我国流产衣原体灭活疫苗已获得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并可以为羊提供有效地免疫保护。疫苗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可以为羊群提供很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动物在动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转基因动物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一是用转基因动物做模型,研究外源基因对动物生长和代谢的调控作用,说明外源基因对动物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及其胴体的组成均有影响。与此同时,还可以导入新的代谢体系中的主要基因,使动物本身获得对某些必需物质的合成能力,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性能的目的。另一部分是日粮的营养成分对动物某些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从基因表达水平说明营养成分对动物某些物质的合成、代谢的调控作用。这两个方面都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动物营养学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奶牛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微生态制剂可直接饲喂动物并在动物消化道内起有益作用,它以活的形式在动物消化道中与病原菌进行竞争抑制,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并直接参与胃肠道微生物的平衡,达到胃肠道功能正常变化的目的。作者概述了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在奶牛生产上的应用,为微生态制剂的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耿文诚 《草业科学》2000,17(Z1):48-53
夏秋人工草地剩余牧草收贮是云贵高原人工草地合理利用的关键措施之一,青贮是牧草收贮的切实可行的方案.牧草收贮可调节牧草供应季节平衡;促进牧草再生,提高草地产量,改善利用均匀度,控制杂草,防止草地退化;提高牧草利用率,减少牧草枯腐;提高牧草质量和消化率;减少冬春青绿饲料生产及精饲料供给量,降低生产成本;最终提高草地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羊具有适应性强、吸收和消化性能好、能抵御外界病原微生物的入侵,非常适合进行放牧饲养。通过合理放牧不仅可节省大量的饲草成本,还可将牧草中粗纤维、蛋白质和能量进行很好的消化和系统,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但是在放牧中应根据季节的变换合理进行放牧活动,不仅促进机体膘情增长、适时增肥、发情和配种,提高羊群繁殖能力,同时还可根据牧场面积科学放牧,达到保护牧场草原的目的。该文主要论述羊群四季放牧的要点。  相似文献   

19.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最廉价的可再生资源。纤维素酶是糖苷水解酶的一种,能有效地将农作物秸杆等富含纤维素的物质水解为葡萄糖,进而发酵产生生物乙醇,从而解决农业、再生能源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随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基因工程等多种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获得适合工业化的高活力的纤维素酶指日可待。RNA干扰是利用双链RNA特异性地降解相应序列的mRNA,从而特异性地阻断相应基因的表达,是后基因组时代的一种强有力的调控目的基因表达的实验工具。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是一种快速、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技术手段,目前该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已经非常成熟。本文综述了纤维素酶的特性以及近年来国内外对纤维素酶、RNA干扰和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并对该两种实验技术手段在今后纤维素酶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作了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规模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给环境带来大量的养殖废弃物,厌氧发酵技术处理,因其除了可以获得二次能源(沼气)外,发酵产物-沼肥还可以作为有机肥施用于农田,可以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改良土壤性质,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当前被我国众多的规模畜禽养殖场采用。然而,沼肥施用过程中存在诸如:沼肥产量大运输难、养分不平衡、长期田园肥灌造成二次污染等的问题,因此为更合理适量地利用养殖污染物,变废为宝,做到污染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实现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探讨沼液及沼渣的资源化处理和应用前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