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传统水泥地面养殖方式为对照,研究发酵床饲养方式对猪舍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床组空气相对湿度、氨气含量显著低于水泥地面组(P0.05);发酵床组和水泥地面组的环境温度、空气总悬浮物颗粒、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无显著性差异;发酵床组空气中细菌总数显著高于水泥地面组(P0.05);从猪场排水口废水取样分析可知,发酵床组废水中氨含量、磷含量、化学需氧量(COD)和粪大肠菌群数量显著低于水泥地面组。由结果可知,夏季高温高湿季节发酵床饲养模式能够改善猪舍环境。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夏季发酵床饲养模式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猪舍环境的影响,为发酵床饲养模式在南方地区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28±3)日龄、体重(8.4±0.2)kg的断奶仔猪母猪300头,按密度一致原则随机分为高床饲养组(traditional concrete-based house,TCBH)和发酵床饲养组(deep-litter house,DLH),每个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猪。试验期42 d,测定各组仔猪的生长性能及猪舍内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于试验第15、29和43天时,每个重复选取4头仔猪,采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分别测定第29—35和36—42天猪舍内氨气浓度。【结果】在1—14、1—28和1—42 d时,发酵床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高床组(P<0.05),腹泻率显著低于高床组(P<0.05);发酵床组和高床组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7:00时,发酵床猪舍内氨气浓度显著低于高床组(P<0.05);在整个试验期间,发酵床组与高床组猪舍内温度和相对湿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15和29天时,发酵床组猪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高床组(P<0.05),发酵床组和高床组猪血清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酵床组猪血清甘油三酯和血糖含量在不同时间点均显著低于高床组(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南方夏季高温高湿季节发酵床饲养模式能够降低断奶仔猪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和血糖含量,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猪舍环境没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发酵床猪舍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挑选胎次相同、日龄相近的“杜×大×申”商品猪90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猪,分别在水泥地面猪舍(对照组)和发酵床猪舍(试验组)中饲喂137 d,测定其生长性能.试验结束时,每组随机选6头猪屠宰并测定肉质及药物、重金属残留.结果表明,试验组的腹泻率比对照组降低了57.2%,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发病率比对照组降低了60.1%,且差异显著(P<0.05).发酵床猪舍饲养的肉猪在胴体斜长、背膘厚、6~7肋骨膘厚、皮厚、眼肌面积、瘦肉率方面优于传统猪舍饲养的肉猪.发酵床猪舍饲养的肉猪与传统猪舍饲养的肉猪在嫩度方面差异显著,在肉色和肌内脂肪方面有差异倾向,其他方面差异不显著.说明发酵床养猪可以显著提高猪肉的嫩度,改善猪肉的风味,有提高瘦肉率的趋势,但对屠宰率、肉色等肉品质指标及安全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发酵床饲养模式对生猪生长和血液指标的影响,以72头三元杂交猪(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以发酵床模式饲养,一组采用常规水泥地面饲养,喂养64 d后测定猪的生产性能及血液指标,试验过程中观察生猪的发病率。结果表明:与传统水泥地面养猪相比,发酵床养殖模式对生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但能显著降低生猪的发病率(P0.05),促进生猪健康生长;同时,发酵床养殖模式还可改善猪舍环境,减少猪粪尿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半番鸭网床平养与地面平养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半番鸭网床饲养效果,将大型白羽半番鸭采用网床平养与地面平养2种饲养方式进行对比试验,分析其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网床平养组平均每只净增重比地面平养组多119.87 g(3.90%)(P〈0.05),2种养殖模式对半番鸭饲料报酬、成活率、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生化指标中,白蛋白、直接胆红素、肌酸激酶、二氧化碳和载脂蛋白B 2组间差异显著(P〈0.05),血糖、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CK同工酶、乳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和钠2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综上,网床平养半番鸭的饲养效益优于地面平养。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床与水泥地对泌乳奶牛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设发酵床组与水泥地面组,各选健康的泌乳奶牛30头,通过奶牛体表卫生评分、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水泥地面组奶牛体表卫生平均分高于发酵床组奶牛39.3%。发酵床组与水泥地面组奶牛的日产奶量、蛋白质、脂肪、非脂乳固体、相对密度均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床组牛乳中体细胞数量显著低于水混地面组(P<0.05)。发酵床组牛舍相对湿度显著高于水泥地面组(P<0.05),氨气浓度显著低于水泥地面组(P<0.05),温度、噪声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床组与水泥地面组奶牛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血总蛋白、总胆固醇含量,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床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水泥地面组(P<0.05)。发酵床组奶牛乳房炎和肢蹄病的发病率低于水泥地面组28.3%。综上所述,发酵床养殖能够提高奶牛的体表卫生和牛舍舒适度,降低奶牛乳房炎和肢蹄病发病率,从而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探讨了饲养模式对猪血清情绪相关物质(5-羟色胺5-HT、β-内啡肽β-EP、皮质酮Cortisol等)及抗抑郁因子P11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试验选择60头体况良好、体重相近(28.4±0.30) kg 60日龄苏钟猪(阉割,公母各半)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2组:发酵床饲养组(垫料基质为菌糠)、水泥地面饲养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试验期90 d(育肥前期、后期)。试验第45、90天采集血液测定血液情绪物质,90 d屠宰取下丘脑组织,用于p11蛋白RT-PCR检测。【结果】(1)唾液中,发酵床饲养组5-HT、Cortisol浓度显著高于水泥地面饲养组(P0.05),β-EP、乙酰胆碱(Ach)浓度则无显著差异(P0.05)。(2)血清指标方面,育肥前期(试验第45天)发酵床饲养组猪血清β-EP、Cortisol、锌(Zn)浓度显著高于水泥地面饲养组(P0.05),5-HT、Ach浓度有提高的趋势(P=0.065,P=0.062),镁(Mg)浓度则无显著差异(P0.05);育肥后期(试验第90天),发酵床饲养组猪血清β-EP、cortisol、5-HT浓度显著高于水泥地面饲养组(P0.05),Ach浓度与前期结果相反,则显著低于水泥地面饲养组(P0.05),Zn、Mg浓度则无显著差异(P0.05)。(3)RT-PCR检测结果显示,发酵床饲养组下丘脑P11蛋白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水泥地面饲养组,且有提高趋势(P=0.062)。【结论】发酵床模式可以显著提高猪机体的情绪物质的分泌,促进脑分泌抗抑郁P11蛋白,减少生理应激,趋于愉悦状态,改善动物福利,促进健康。  相似文献   

8.
生物发酵床对育肥猪舍氨气和硫化氢浓度季节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为了研究生物发酵床对育肥猪舍空气环境的影响,2010年1月10日至2010年12月10日在定西某猪舍进行气体采集测定试验,对利用生物发酵床技术(试验组)和普通水泥地面饲养(对照组)圈舍内氨气(NH3)和硫化氢(H2s)2种气体的季节浓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发酵床技术组冬季猪舍环境温度显著高于普通水泥地面饲养组...  相似文献   

9.
日龄相同的杜梅二元杂交猪40头,初始体重为20.1±0.69 kg,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6头猪,分别在有运动场的水泥地面猪舍和发酵床猪舍中饲喂101 d,全程记录试验期间每天户外、水泥地面猪舍及发酵床猪舍内的气温。结果表明,50~70日龄阶段舍内气温,水泥地面舍29.4℃、发酵床猪舍27.5℃,发酵床组日增重、采食量、料肉比均好于水泥地面组;70~90日龄阶段,水泥地面舍与发酵床舍气温相同,发酵床组日增重、料肉比均高于水泥地面组,采食量低于水泥地面组;90~130日龄阶段,发酵床猪舍气温略高于水泥地面舍,采食量、料肉比和日增重无显著差异;130~150日龄阶段,舍外气温低于19℃,发酵床舍平均气温19.9℃,水泥地面舍18.6℃,发酵床组日增重、采食量比水泥地面组分别提高了6.4%和9.9%,料肉比均为3.32。说明发酵床养猪对猪的生产性能具有促进作用,小气候环境改变是促进猪生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为考察微生态制剂结合发酵床养殖模式对猪生产性能及猪舍环境的影响,选取400 头平均体重21.57 (依2.20)kg 的(长伊大)伊杜杂交猪,随机分为4 组,每组10 次重复,每个重复10 头猪,试验期为60 d。对照组饲喂基础 日粮,传统水泥地圈栏饲养,水冲洗方式清理粪便;微生态制剂组饲喂基础日粮,饮水中添加0.1%的微生态制剂,传 统水泥地圈栏饲养,水冲洗方式清理粪便;干清粪圈栏组饲喂基础日粮,饮水中添加0.1%的微生态制剂,干清粪圈栏 饲养;发酵床模式组饲喂基础日粮,饮水中添加0.1%的微生态制剂,发酵床圈栏饲养。结果表明院发酵床模式组猪的 生产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提高,舍区氨气、硫化氢、悬浮颗粒的浓度和细菌总数较干清粪圈栏组降低,空气环境质 量接近对照组水平。证明微生态制剂结合发酵床养殖模式可改善猪舍环境,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合作猪、迪庆藏猪和成华猪的血清运铁蛋白多型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水平板淀粉凝胶电泳法测定了55头合作猪、52头迪庆藏猪和40头成华猪的皿清运铁蛋白座位的多型性,将所测结果与其它39个亚欧非地方猪群体相比较发现,TfB基因在所有地方猪群体中都存在,TfA基因在中国地方猪群体中常见,TfC基因在亚洲地方猪群体中有从北到南逐渐增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从江香猪、环江香猪内脏器官测定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香猪是我国著名的小型地方猪种,国家一级保护畜种。具有体型矮小、肉质优良、基因纯合、纯净无污染,抗逆性强等特点。香猪产于黔桂两省交界的九万大山之中,受地理条件限制,饲粮不足,猪自繁自养,长期高度近交繁殖形成了具有上述特点的小型猪。  相似文献   

13.
合作猪和迪庆猪的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5个微卫星位点对合作猪和迪庆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个猪种在5个微卫星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510 4,3.069 6;位点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771 3,0.602 2;位点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740 2,0.565 6;估计的群体平均近交系数分别为0.115 2,0.091 3。表明合作猪和迪庆猪遗传多样性高,近交程度低。  相似文献   

14.
种猪选育是指通过性能测定,选择表现优异的种猪个体进入核心群,配种后产生后代,并将优秀的遗传品质传给下一代的过程。选育的性状包括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质量性状比较稳定,不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它在群体内的分布是不连续的,杂交后代的个体可以进行明确分组,从而可以计算杂交子代各组个体的比率。数量性状易受环境的影响,在群体内的分布是连续的,它受微效多基因影响,也可能其中有主(效)基因。研究选择的性状大多属于具有经济价值的数量性状,品种选育就是一个加性效应的积累和促使对经济性状有利的基因纯合的过程。本文将从种猪性能测定的重要性出发,介绍种猪场内个体性能测定的技术,以期为种猪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圆环病毒病在许多规模猪场普遍存在,市场上圆环病毒疫苗种类有20多种,猪场应如何选择疫苗来做好免疫,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是许多猪场非常困惑的问题。文章根据笔者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和体会,针对性地从疫苗的选择、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如何控制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等几个方面提出圆环病毒病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观察民猪、长白猪、长民猪静态结构性状,分析不同品种间以及同一品种左、右肢间的差异,发现民猪前肢肢势多为X-肢势,四肢的系关节角、两个跗关节角都存在结构缺陷,民猪后蹄存在明显的左右不对称缺陷,长民猪前系关节和跗关节也存在结构缺陷。  相似文献   

17.
杨博霖  臧延旭  李爱成 《油气储运》2013,(10):1089-1092
长输天然气管道长期未进行清管作业,在首次进行清管作业时易出现清管器卡堵等问题.为降低清管器发生卡堵的概率,同时满足管道高速、大流量输送的要求,提出压控式清管器的设计方案.压控式清管器前端安装压控爆破片和压控弹性阀泄流装置,确保当清管器发生卡堵时,在压差的作用下,爆破片能自行爆破,同时压控弹性阀自动开启起到泄流作用.该压控式清管器在中国石化济南-青岛天然气管道济南-临淄段成功地进行了清管作业,在提高管道输送效率、降低管道事故发生率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猪应激产生的因素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激是机体受到强烈刺激时立即发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全身性反应.应激反应是靠一般的特异性反应不能适应时出现的代偿性反应 ,它可以扩大机体的适应范围,是一种特殊的,合理的生理状况.但是应激反应发生时间过长,程度过强或过弱,可引起疾病或死亡.应激不是一种病,但却是一种或多种疾病的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19.
野猪与南阳黑猪杂交试验初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探讨野猪与南阳黑猪杂交生产野家杂交猪的可能性 ,通过野猪与南阳黑猪杂交所生产的野家杂交一代猪的饲养与育肥试验 ,对野家杂交猪的饲养管理和育肥屠宰性能进行了分析测定 ,结果表明 :野家杂交猪保留了野猪明显的野性和耐粗饲性 ,瘦肉率、后腿比率和屠宰率等性能方面高于南阳黑猪 ,脂肪比例低于南阳黑猪 ,但生长速度低于南阳黑猪  相似文献   

20.
规模化养殖场猪配合饲料和粪便中重金属含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广西规模化养殖场10个猪配合饲料和12个猪粪样品进行Cu、Zn、Cr和Cd含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猪配合饲料与猪粪中的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猪配合饲料中Cu、Zn、Cr和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53.4、194.9、5.6、0 mg/kg,猪粪中的Cu、Zn、Cr和Cd含量分别为760.7、1042.6、18.9和1.3 mg/kg。按照中国猪饲养标准和德国腐熟堆肥中重金属限量标准,猪配合饲料和猪粪中的Cu、Zn含量严重超标。猪粪与猪配合饲料中的Cu、Zn、Cr含量呈正相关或极显著正相关。因此,须严格控制猪配合饲料中重金属的含量,减少猪粪有机肥的重金属含量,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