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宜兴市官林镇河蟹养殖专业户史建明,2003年开始从事河蟹养殖,养殖面积90亩,前三年亩效益都在千元左右。2006年实施河蟹高效综合生态养殖技术,走出了一条科技增效的养殖之路,养殖效益比前三年年均增收翻五番。  相似文献   

2.
河蟹养殖以其绿色产品、市场销路好、养殖效益高而得以迅速发展。为了探讨不同水系河蟹养殖效益,以长江蟹、辽蟹、鸥江蟹及闽蟹的养殖进行了试验研究和讨论。结果是长江水系河蟹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明显优于其他水系河蟹的生长。放养长江水系河蟹效益最为明显,且人工培育苗种优于天然苗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市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产量随之增多,养殖效益也逐步提高。尤其是河蟹养殖发展迅速,已不再是过去的稀有产品,早已摆上了百姓餐桌。河蟹以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倍受人们的青睐。由于惠农政策的落实和市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已从过去的温饱型向健康型转变,而且一个注重食品安全、注重营养健康、注重质量环保的氛围已悄然形成。昔日那种畅销的小规格河蟹已不再受宠,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市场价位低,养殖效益差。而优质、健康、大规格的河蟹不仅抢手,且价格也在一路飙升,养殖效益显著。因此,发展大规格河蟹养殖势在必行。广大蟹农应瞄准市场,抓住机遇,乘势发展。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养鱼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河蟹单养与套养“太湖1号”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蟹在高淳区养殖面积较大,2012年河蟹养殖面积达22万亩.但由于河蟹上市比较集中,季节性较强,养殖效益受价格影响波动较大,河蟹价格走低会直接引起养殖效益减少甚至导致亏本的局面.近几年青虾的价格一直稳中有升,且上市周期时间较长,在河蟹塘中套养青虾,可以降低单一养殖河蟹的风险,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的养殖经济效益.本文通过比较单养河蟹、蟹池套养“太湖1号”青虾两种生态养殖模式,讨论了套养青虾的注意事项以及效益分析,为降低河蟹养殖风险,提高河蟹塘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徐承旭 《齐鲁渔业》2006,23(7):12-13
随着河蟹价格下跌,河蟹养殖比较效益逐年下降。为提高水产养殖效益,探索养殖新模式,2004年我们进行了河蟹与鳜混养试验,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试验面积86.7hm2  相似文献   

6.
由于各地河蟹养殖规模扩大,集约化程度提高,养殖成本增幅较大,河蟹养殖的比较效益近几年来有所下降。为此2005~2006年宜兴市水产指导站开展了“河蟹综合生态混套养技术”的研究和示范推广,全面探索增加混套养地方特色名优品种,取得了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现将实施情况简要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提高池塘养蟹效益的主要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迪红 《水产养殖》2011,32(12):32-33
河蟹养殖是普通鱼类养殖之外的又一大类生产项目。泗洪县临淮镇有5.2万亩的水产养殖面积,其中河蟹养殖占4.5万亩,由此可见河蟹养殖已成为当地水产养殖结构调整,养殖效益提高,增加渔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过去的养殖方法为高密度放养,发病率较高,养殖成本高,而养出的成蟹规格小,品质差,效益低。现在按照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8.
河蟹是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特种名贵水产品.为进一步提高河蟹池塘生态养殖的产出率和养殖效益,我们开展了大规格螃蟹优质高效生态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9.
杨金林 《水产养殖》2007,28(6):34-35
河蟹是淮安市楚州区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其效益高低直接关系到当地渔业增效、农民增收。为进一步提高全区水产养殖效益,近两年楚州区水产站积极探索大规格河蟹养殖技术,同时开展龙虾、鳜鱼混养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养殖塘口亩产河蟹50kg(平均规格150g/只)、龙虾50kg、鳜鱼7.5kg以上,亩效益2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本市河蟹养殖中,有亩效益达到5000元的,而有些甚至是亏本的,固然有客观原因,但大部分原因还是由于养殖水平的差异。通过对本市河蟹养殖户的调查,本文对失败的养殖户的一些不恰当的做法进行归纳和整理,希望能给众多养殖户以借鉴。  相似文献   

11.
河蟹,又名毛蟹、螃蟹,学名中华绒螯蟹。河蟹肉味鲜美,是营养价值很高的水产品。为进一步提高高寒地区大水面河蟹养殖技术水平,发展效益农业,我分局于2005、2006年连续两年进行了大水面河蟹养殖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河蟹在我市养殖已有十余个年头了,人们对它从陌生到熟悉,以致摆上餐桌,成为人们餐桌上的重要美食及营养佳品来源之一,深受市民欢迎。目前,河蟹备受人们关注,已成为我市水产养殖的主导产品,养殖效益明显高于常规养殖鱼类,且发展势头强劲。养殖面积逐步扩大,养殖产量逐步增加,养殖效益逐步提高,河蟹养殖已是广大渔民创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也是广大渔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关键产业。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河蟹养殖迅猛发展,河蟹全国产量由1993年的1.75吨到2001年突破24万吨;价格已从前几年一路攀升步入微利时代,现在每公斤仅40~60元乃至20元以下,养殖者稍有疏忽,就会导致亏损,甚至亏损额较大。继续养殖河蟹还有没有利润?这是从事河蟹养殖众多生产者迫切关心的问题,如何熟练掌握河蟹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河蟹品质,增加养蟹效益更是养殖户所迫切希望的。1提高河蟹养殖规格平衡产量和利润的关系目前小规格河蟹冲斥市场,导致价格猛跌,50~100克的小规格河蟹的价格在1993~2002年期间下降了85%,2002年苏北每只50克左右的小规格河蟹已下跌…  相似文献   

14.
加强河蟹的秋季饲养管理,是预防河蟹秋季死亡,提高河蟹养殖效益的关键。防止河蟹秋季死亡,主要应注意防止以下3点:  相似文献   

15.
赵明森 《齐鲁渔业》2002,19(8):33-35
近几年来,我国的河蟹养殖生产发展很快,2000年养殖产量已达25万t。河蟹养殖已成为我国淡水名特优新品种养殖中的主导产业和效益最好的产业,在推动我国淡水养殖生产持续健康发展上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前,随着河蟹养殖规模的不断发展,河蟹养殖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效益不断提升。人们对河蟹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都希望能吃上规格大,质量好的河蟹,以饱口福。所以,要满足人们对高品质蟹的要求,就必须提高养殖技术,养殖大规格优质河蟹。大规格河蟹是指个体重达150g以上的“青背、白肚、黄毛、金爪”的成蟹。根据我们近几年池塘养蟹的实践经验,现将培育大规格商品蟹的养殖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随着河蟹养殖规模扩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2004年河蟹市场价格下落幅度较大,养殖效益受到较大影响,并且中小规格河蟹市场滞销。河蟹养殖发展至今,降本增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一是以提高完善技术水平来降低成本(提高回捕率):二是以加大其它名优品种套养求增加收入。围绕“降本增收”,本文结合养殖实际,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河蟹池塘养殖改良技术。  相似文献   

18.
刘林 《齐鲁渔业》2012,(3):44-45
河蟹养殖经济效益已由上世纪90年代的每667m2利润5000~8000元,逐步回落到2000~4000元,并趋于稳定,养殖效益不容乐观。造成养蟹效益不佳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体现在池塘老化,水体缺氧及自身污染;种质混杂、退化;苗种未经检疫和消毒;养殖结构单一,放养不规范;饲料单一,营养缺乏;蟹药使用不当,缺乏科学性;同时也有市场因素的原因。为了更好地提高河蟹养殖效益,增加河蟹养殖抗风险能力,应采取现代高效生态养殖管理方式,科学运筹,方可有效地提高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增加渔民收入。  相似文献   

19.
成建平 《齐鲁渔业》2004,21(3):44-44
随着河蟹养殖规模日益增大,病害也日趋增多,严重制约了河蟹养殖的效益及发展。为了有效控制蟹病的发生,应贯彻“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减少或避免疾病的蔓延,保证河蟹养殖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20.
河蟹、青虾、沙塘鳢生态高效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几年来,随着河蟹养殖业快速发展,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养殖产量逐年增加,再加上上市时间较为集中,河蟹价格持续下降,单一河蟹养殖效益逐年降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逐步减弱,直接影响了河蟹养殖户的积极性和河蟹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为此,江苏省金坛市根据不同养殖品种生态位差异和食物链原则,从调整养殖结构、创新养殖技术、创优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效益等方面着手,探索出了河蟹、青虾、塘鳢生态高效混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