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粱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融合生殖是植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生殖方式。高粱无融合生殖为高粱育种提供了选育更高产量、具有多种抗性、品质优良的杂种机会,是最理想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式。论述了高粱无融合生殖类型、发生机制、遗传研究及其育种前景,为最终实现高粱杂种优势固定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其他作物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无融合生殖是植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生殖方式,高粱无融合生殖为育种提供了选育更高产量、具有多种抗性、品质优良的杂种机会,是最理想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式。论述了高粱无融合生殖类型、发生机制、遗传研究及其育种前景,为最终实现高粱杂种优势固定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其他作物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水稻无融合生殖的研究动态及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水稻无融合生殖的意义,研究趋向及进展进行了评价。植物无融合生殖是生物学研究的新生长点,具有固定杂种优势,缩短育种周期,给常规育种带来革命等重要意义。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十分重视植物无融合生殖研究,成立了国际无融合生殖研究协作网,把作物无融合生殖作为重点之一,但是国外尚未发现水稻无融合生殖材料,中国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者提出了固定水稻杂种优势的4个基本条件和策略,以多胚水稻为材料进行胚胎学,育种学,  相似文献   

4.
水稻无融合生殖种质筛选的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无融合生殖方式固定水稻的杂种优势的是一项具有极大诱惑力但难度颇大的探索性研究,目前还未筛选到具有实用价值的水稻无融合生殖种质,禾木科植物中已经鉴定出166个具有无融合生殖特必的物种,包括二倍体孢子生殖和无孢子生殖,尚未发现不定胚生殖现象。  相似文献   

5.
早在 2 0 0 0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了杂种优势现象 ,但直到 2 0世纪 2 0~ 30年代才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杂种优势的利用给农作物生产带来巨大的增产潜力。目前 ,世界上已利用和即将利用杂种优势的植物有玉米、高粱、水稻、小麦、油菜、谷子、黑麦、大麦、燕麦、向日葵、烟草、珍珠粟、大豆、甜菜、番茄、洋葱、茄子、黄瓜、西瓜、笋瓜、南瓜、西葫芦、甘蓝、白菜、萝卜、菠菜、花椰菜、芹菜、菜豆、豌豆、马铃薯、辣椒、葱、莴苣、石刁柏、胡萝卜等。杂种优势利用的核心是选配强优势杂交组合 ,而亲本的选择是获得强优势组合的关键环节。在长期…  相似文献   

6.
<正> 无融合生殖水稻8415品种是中国农科院作物所陈建三副研究员等经十多年时间,用种间杂交的方法选育出来的远缘杂种。该品种最大特点是母性遗传,F_2以后性状不发生分离,杂种优势能被固定下来。这种无融合生殖是母本的雌配子与父本的雄性配子没有融合的生殖,是一种非孟德尔遗传现象。它把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的野生稻和籼稻。同栽培稻进行有性杂交,从后代中选育出具有无融合基因的杂种F_1,称作无融合生殖  相似文献   

7.
通过无融合生殖方式固定水稻的杂种优势是一项具有极大诱惑力但难度颇大的探索性研究,目前还未筛选到具有实用价值的水稻无融合生殖种质.禾本科植物中已经鉴定出166 个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的物种,包括二倍体孢子生殖和无孢子生殖,尚未发现不定胚生殖现象.遗传上的异质性和染色体组的多倍性是禾本科中无融合生殖物种最基本的2 个特点.由此认为,如果继续在二倍体水平筛选无融合生殖种质则难度较大,成功的可能性较小,而在多倍体水平通过适当方式先创造具有异质性的杂合群体后再进行水稻无融合生殖种质的筛选则难度较小,成功的可能性将较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玉米紫色果皮、紫色胚尖、紫色盾片等直感性状的遗传及这些遗传标记在无融合生殖研究中的应用。结果是:①这几个直感性状紧密连锁。在矮广10,OH43,330,紫株玉米等3种遗传背景下表现隐性上位控制的显性、独立显性和隐性遗传;②讨论了遗传标记方法在无融合生殖研究中的应用:测定某一现象的无融合生殖性;广泛测定品种的无融合生殖性;研究已证明的无融合生殖性的遗传;研究无融合生殖性从野生种向栽培品种的转育。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从玉米杂种的生理、生化代谢特点和生物学表现进行研究,杂种优势表现的生理基础为,杂种的光合强度和呼吸强度高于亲本自交系,对生化指标的测定表明,杂交种生物学上比自交系耐热能力强。其次,对玉米各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包括产量性状,品质性状,抗病性的遗传,了解各性状的遗传规律,可针对育种目标,选育优良自交系,进行杂交种生产,使杂种Fl表现出强大的杂种优势。再次,阐述玉米杂种优势固定方法,包括传统的固定方法,无性繁殖,无融合生殖,多倍体的应用,染色体易位的应用。最后对QTL在杂种优势预测和固定中的作用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水稻杂交育种技术的发展 ,除了人们对遗传学的了解外 ,更多的是对生殖系统的操纵。从固定杂种优势出发 ,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无融合生殖领域的研究动态 ,特别是近年来无融合生殖基因转移育种、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克隆等方面的新进展 ,提出了在水稻中开展无融合生殖研究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1.
苹果属植物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融合生殖是指不经过精卵融合即可繁殖后代的一种特殊无性生殖方式,由于其具有固定杂种优势、加速育种进程、积累优良基因的优势,因此在农业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潜力。本文主要从无融合生殖的类型、鉴定、作用机理及应用等方面概述了近几年来有关苹果属植物无融合生殖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高粱296B固定杂种优势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296B做为一种新的无融合生殖材料在固定杂种优势中的作用,并对其杂交不孕性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296B作母本的不亲和性与R473相似,其杂交不孕性由细胞质控制。296B与R473具极高的亲和力,二者杂交产生的类杂种后代不同于双亲,可能为一种接近专性的无融合生殖新类型。  相似文献   

13.
无融合生殖——无性种子的形成过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无融合生殖是一种通过种子进行无性繁殖的过程。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无融合生殖概念是指二倍体无融合生殖,即发生在被子植物胚珠中的不经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而产生种子的生殖方式。尽管目前已在被子植物52个科的400多种植物中发现了无融合生殖植物,但作物中普遍缺乏无融合生殖特性。本文介绍了无融合生殖的发生类型,对无融合植物的分布情况以及近年来国内外新发现的无融合生殖种进行了归纳和整理,总结了无融合生殖的遗传学控制和分子机理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对无融合生殖在农业中的应用和生态学意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一系法,即培育不分离的F1杂种,将杂种优势固定下来,从而不需要年年制种,这是利用杂种优势的最好方式。赵世绪(1977年)和袁隆平(1987年)等专家相继提出用无融合生殖的原理固定水稻杂交优势的没想,一些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对水稻无融合生殖进行了不少研究,但发展不大,目前仅作为一种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 E·rectisetus(Nees in Lehm)A.Love et Connor是小麦族中唯一的无融合生殖种。具有兼性、居优势和专性三种无融合生殖形式。因无融合生殖能固定杂种优势,小麦育种工作者就期望将小麦近缘属E.rectisetus的无融合生殖基因导入小麦属栽培种,以固定优良的小麦杂交种。本文就无融合生殖E.rectisetus的研究状况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无融合生殖已在37个科370多个种中发现;在稻属上,也已发现SAR、C1001B,HDAR,APⅠ、APⅡ、APⅢ等材料,但均不能直接用于杂种优势固定。作者于1990~1991年在育种选种圃内,发现了C_(199)、C_(253)、C_(370)/3个籼稻自然突变株,经2~3季的研  相似文献   

17.
高粱霜霉病是由高粱霜霉菌[Peronosclerospora sorgh(Weston and Uppal)Shaw]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能在高粱、玉米、珍珠粟等作物上为害。高粱霜霉病在世界的很多国家都有发生,在非洲、亚洲和美洲的一些国家危害尤为严重。高粱霜霉病是高粱检疫病害之一。美国自发生高粱霜霉病之后即开展研究工作,包括病原学、接种技术、流行病特性,品种对病害的反应,筛选抗源、遗传育种以及防治方法等,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18.
高粱霜霉病是由高粱霜霉菌[Peronosclerospora sorghi(Weston and Uppal)Shaw]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能为害高粱、玉米、珍珠粟等农作物.它最早发生在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在1949年汇总的植物病害分布图上(C. M. I. Distribution Map of Plant Diseases),还有中国和意大利.但后来没有证实.1956年,在美洲巴拿马饲料高梁上发现高粱霜霉病.不久,此病在美洲的一些国家相继传播开来.1961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最先发现高梁霜霉病.1967年以后,高粱霜霉病成为美国第一个主要的作物流行病.70年代初期,高  相似文献   

19.
<正> 1 无融合生殖的概念植物无融合生殖是指不经过雌雄配子受精而产生胚和种子的一种生殖方式。它产生种子繁殖后代与有性牛殖相同,但它不经过精卵融合获得后代,具有无性生殖特性,因而它具有有性和无性生殖的两重性,是不同于有性和无性生殖的一种特殊生殖方式。无融合生殖在植物界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据文献报导,人们已在禾本科等36科370种以上植物中发现了无融合生殖类型。  相似文献   

20.
1970s—2000s中国高粱杂交种亲本遗传距离演变的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对中国高粱不同时期主干品种的遗传背景进行分析,全面系统了解高粱杂交种及其亲本的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及种群间遗传距离的大小,可以减少亲本选配的盲目性,有效提高杂交育种工作的预见性。应用SSR标记技术分析高粱亲本及其F1的遗传差异,探讨中国高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高粱杂种优势利用以来的优势种群演变。【方法】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具代表性的中晚熟区杂交种及其亲本进行SSR标记遗传距离分析,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中国高粱杂交种优势类群,研究高粱的育种进展以及杂种优势利用的演变特点。【结果】利用109对引物对55份材料进行扩增,结果表明,47对引物有较好的多态性,共得到等位基因变异373个,平均每个等位基因检测到多态性位点7.5个,多态性位点变化范围为2—14个。供试材料标记位点的PIC变化范围为0.0351—0.8836,平均为0.6085。55个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变幅为0.0889-0.9500,平均为0.6011。聚类分析将55份高粱材料聚成4类,聚类结果与根据地理来源、遗传背景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不同年代杂交种亲本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在1970-1980年代呈上升趋势,之后略有下降。对不同杂种优势模式亲本间的遗传距离进行分析,得出Durra种群不育系×中国高粱恢复系和倾中国高粱恢复系、Kafir-caudatum种群不育系×中国高粱恢复系和倾中国高粱恢复系遗传距离远,产量高,因此,杂种优势利用模式应以Durra高粱×中国、倾中国高粱,Kafir-caudatum高粱×中国、倾中国高粱模式为主。【结论】高粱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水平有较密切的关系,高粱亲本的选配应充分考虑遗传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