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柞蚕是我国的传统特色产业.河南是我国唯一一化性柞蚕产区,柞蚕茧生产居全国第二位.河南省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柞蚕茧丝色泽淡、解舒好、丝质优,丝绸具有珠宝光泽,在国际市场享有崇高的信誉.而作为绿色食品的柞蚕蛹具有无异味、营养高、鲜活性、耐贮运的特点,深受人们青睐.因此,发展柞蚕生产不仅可以增加蚕区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可以繁荣农村经济,为国家出口创汇.  相似文献   

2.
在人工气候条件下(温度18~22℃,相对湿度75%~80%)分别进行了柞蚕裸蛹与柞蚕生物茧发蛾试验,测定了羽化率、单蛾产卵量、绿卵率、百粒卵重及克蛹转化卵粒数。结果表明:柞蚕裸蛹发蛾的百粒卵重比柞蚕生物茧发蛾的高10.59mg(P〈0.05),其它性状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柞蚕生物茧源不足的情况下,可以用柞蚕裸蛹代替柞蚕生物茧繁殖松毛虫赤眼蜂,而且可提高繁蜂效率。  相似文献   

3.
气候条件下(温度18~22℃,相对湿度75~80%)分别进行了柞蚕裸蛹与柞蚕生物茧发蛾试验,测定了羽化率、单蛾产卵量、绿卵率、百粒卵重及克蛹转化卵粒数.结果表明:柞蚕裸蛹发蛾的百粒卵重比柞蚕生物茧发蛾的高10.59mg(P<0.05),其它性状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柞蚕生物茧源不足的情况下,可以用柞蚕裸蛹代替柞蚕生物茧繁殖松毛虫赤眼蜂,而且可提高繁蜂效率.  相似文献   

4.
二化一放柞蚕种茧由于长时间低温保种,对蛹体正常的生理代谢及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感温蛹、劣蛾发生较为普遍,在大茧生产中,制种群体中劣蛾的比例与柞蚕茧产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制种群体中劣蛾比例增高,柞蚕茧产量和质量呈下降趋势,提高二化一放柞蚕制种中的优蛾率,预防劣蛾发生,对柞蚕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柞蚕蛹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可溶性氨基酸,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绿色昆虫食品。同时具有昂贵的保肝健脾、降脂降糖的药用价值。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食品向营养化、多元化、野生化的方向发展,柞蚕鲜活蛹被誉为餐桌上的"山珍"而畅销各地市场。秋柞蚕蛹体色以深黑色为主,被广大蚕区广泛地应用。一、变色蛹加工技术要点1.绿色蛹剖割蚕茧取出没有化蛹的蚕,再单层摆放在牛皮纸或棉布铺好的茧床或茧铺内,茧床分组摞起,茧铺可搭多层,以操作方便为宜。室  相似文献   

6.
王学英 《新农业》2009,(8):42-44
柞蚕副产物指在柞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除生丝以外的一些附属产品。它包括柞树枝干、卵、幼虫、蛹、蛾、蚕沙、茧丝和煮茧水等。长期以来,柞蚕副产物很少得到合理利用,有的甚至被作为废物处理掉,造成了柞蚕资源的浪费。近年来,对柞蚕副产物综合加工和利用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现已开发出一些食品、保健品和医药品,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开发利用柞蚕副产物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7.
柞蚕是辽宁省的特产,柞蚕茧常年产量占全国70%左右,丹东市最为集中,占全省的56.4%。柞蚕茧是缫丝织绸的主要原料,蚕蛹体富含蛋白质,美味可口,被广为食用。缫丝织绸用茧主要是秋蚕茧,秋蚕结茧化蛹后,进入滞育期,不在羽化,在茧内以蛹越冬,到来年春天4月份左右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下将羽化出蛾,出蛾后,茧层出孔,一般不能缫丝,所以要在出蛾前进行杀蛹。  相似文献   

8.
柞蚕链球菌在柞蚕与蚕场昆虫之间的交叉感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链球菌可以感染天幕毛虫、栎粉舟蛾、黄二星舟蛾等21种蚕场昆虫的幼虫,感染严重的能导致死亡,其中某些昆虫随着幼虫的生长发育,柞蚕链球菌能够感染它们的蛹和成虫,但不能传染给下一代;被感染昆虫幼虫的排泄物及死亡后的尸体均携带柞蚕链球菌,并且可以感染柞蚕。  相似文献   

9.
柞蚕属完全变态昆虫,一个世代经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仅幼虫期取食,以蛹越冬。柞蚕卵在室内加温孵化,幼虫则通过人工管护下放在野外柞树上任其自行觅食生长、吐丝结茧。柞蚕一生有多种病害发生以下就柞蚕软化病防治做以粗浅介绍及蚕厂管理。  相似文献   

10.
柞蚕蛹在18℃恒温发育阶段,蛹体内α—生育酚和胆固醇含量有明显变化。感温前10天蛹体α—生育酚含量提高2~5倍,10天后明显下降。而胆固醇含量随着感温天数显著下降,成蛾时几乎不含胆固醇。因此,蛹体内α—生育酚和胆固醇含量的变化,可作为判断茧蛹感温发育阶段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载体表达系统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是一种野外饲养的经济昆虫,它以蛹滞育越冬,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部山区。我国柞蚕年产茧量6万t左右,占世界柞蚕产量的90%以上。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属杆状病毒科A亚组,是柞蚕脓病的病原体,对柞蚕蛹十分敏感。建立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载体表达系统,以柞蚕蛹为宿主昆虫进行外源基因的大量表达生产,具有成本低、安全、易管理,可工业化生产等特点。本文概述作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载体基因工程研究的进展,其中  相似文献   

12.
正柞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生物资源昆虫,主要生产柞蚕茧用于蚕丝工作,以柞蚕蛹和蛾为主要原料可开发出食疗兼顾的昆虫保健品。利用柞蚕蛹经过特殊处理,可以提取菌肤、凝集素、溶菌酶和栽培蛹虫草等。嫩江县位于大小兴安岭过渡地带,自然条件优越,雨热同步,林地总面积632801.4公顷,具有丰富的柞林资源,树质肥嫩,发展柞蚕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1生产优势蚕业生产不占耕地、不争农时,时  相似文献   

13.
柞蚕起源于我国,属完全变态昆虫,是我国特有的吐丝昆虫。在我国已有悠久的人工驯养、利用的历史。柞茧缫丝色泽淡,解舒好、丝质优。为了增加蚕区农民的经济收入,并且对繁荣农村经济做出贡献。我们提倡在有条件的地区大力发展柞蚕生产。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最早利用柞蚕和放养柞蚕的国家。柞蚕卵在室内加温孵化,幼虫则通过人工管护下放在野外柞树上任其自行觅食生长、吐丝结茧。同时加强管理,防止鸟、兽危害,并及时采茧。柞蚕的主要病害有: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柞蚕脓病)、柞蚕微粒子病、空胴病、柞蚕寄蝇病(蝇蛆病)和线虫病等。应通过严格检验,及时淘汰病蚕、病蛹、病蛾。进行卵面和蚕室柞蚕生活史蚕具消毒,施用化学药剂和选育抗病品种等方法防治。一、采种  相似文献   

15.
柞蚕是一种吐丝昆虫,因喜食柞树叶得名,茧可缫丝,主要用于织造柞丝绸,柞蚕及其蚕蛹营养丰富,也倍受人们青睐。那么保证养蚕增产,提高养蚕经济效益,就要购买优质种子、制好优质种卵和正确暖卵,搞好柞蚕放养中关键的的几项技术处理,才能够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对柞蚕商品茧的优质茧、劣质茧及蛹质进行了界定,规范和完善了在销售柞蚕商品茧过程中存在的质量纠纷问题。实践结果表明:在销售柞蚕商品茧过程中,应用该项技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真正体现出以质论价,买卖公平,保证了双方的经济利益,值得在柞蚕生产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柞蚕是东北地区特有的养殖蚕种,属鳞翅目,天蚕蛾科,柞蚕属。柞蚕完全是变态昆虫,一生中要经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形态和生理功能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柞蚕茧可缫丝,柞蚕丝是柞绸的原料,柞蚕蛹可食用,蚕蛾特别雄蚕雄体内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雄性激素含量丰富,对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性功能效果显著,是医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  相似文献   

18.
柞蚕蛾病害与赤眼蜂柞蚕寄主卵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通过对柞蚕病蛾及造卵量、绿卵率的调查 ,进行了茧质、暖茧温度与蛾期病症、造卵量、绿卵率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柞蚕病害对雌蛾造卵量的影响 :绿肚蛾 >微粒子病蛾 >背脉炎蛾 (不含微粒子病 ) ,依次减少卵量 (32± 3) %、(19± 10 ) %、(12± 3) % ,前 2种病蛾与内染茧有密切关系 ,背脉炎蛾因高低温暖茧症状加重。赤眼蜂柞蚕寄主卵生产宜用 2 0℃~ 2 2℃、RH 75 %~ 85 %暖茧发蛾。上述 3种病蛾 ,卵壳不够成熟 ,易破碎 ,其剖腹卵千粒重轻 ,绿卵率相对偏低。正常情况下 ,绿卵率是一常数 ,赤眼蜂生产中不宜过于强调靠挤压法来降低绿卵率 ,以免破坏卵壳物理结构 ,导致卵失水、染病。建议繁育柞蚕生物茧应特别注意微粒子原虫病、细菌病 (软化病 )的防治 ,繁蜂部门应到病害发生轻的地区购生防用茧。提出了生防用柞蚕茧蛹期微粒子病、背脉炎、内染茧的具体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9.
柞蚕茧质与赤眼蜂柞蚕寄主卵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在供试验条件相同情况下,对同一品种、同一产地的柞蚕雌茧 不同种级,茧质,不同出库时期,暖茧温度对卵量的多因子互作试验研究。有明:用克蛹转化卵粒数衡量柞蚕雌性生殖力较单蛾产卵量更科学。  相似文献   

20.
柞蚕,鳞翅目大蚕蛾科柞蚕属。柞蚕茧可缫丝,主要用于织造柞丝绸。柞蚕丝绸是我国传统的出口贸易商品,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另外柞蚕蛹富含高蛋白,营养价值高,独具风味,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是纯天然的绿色保健食品。合理开发和管理柞蚕养殖产业发展,能够促进养蚕户的高收益,真正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蚕场是养蚕的基本条件,决定着养蚕的效益,所以蚕场的管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