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南方白甲鱼,俗称香榄鱼,肉质含脂率高,味鲜美肥嫩。在广西产量较高。南方白甲鱼体形修长而侧扁,尾柄长,头短,吻圆椎形,口下位、横裂,无须。体银白色,背部深灰色,背胸鳍灰色,腹臀鳍略呈橙红色,口唇角质,可铲食石上藻类,也食少量枝角类、轮虫及高等植物碎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县坎南镇部分农民,在稻田内放养甲鱼、泥鳅、田螺。每 667米 2收入由原来单作水稻的 600元左右提高到 2 000元左右,获得了理想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践证明,泥鳅、田螺繁殖力强,搭配放入饲养甲鱼的稻田内养殖,能繁育大量幼体供甲鱼采食;其均为杂食性动物,采食植物腐败茎叶、浮游生物等,与甲鱼在食物竞争上无大的冲突;放养田螺还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因此,在稻田混养甲鱼、泥鳅和田螺是一种高产高效的稻田生态种养好模式。 1建好设施 需加固田埂,建防逃墙,开鳖沟,进排水口设防逃网,鳖沟内放养浮萍、藻类…  相似文献   

3.
白甲鱼主要分布于长江和珠江水系,在分类上属鲤科、任巴亚科、突吻鱼属、白甲鱼亚属。白甲鱼肉质鲜美.经济价值高,是具很高开发潜力的野生名优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4.
濒危鱼类稀有白甲鱼清水江种群mtDNA D-loop序列多态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彭珊  代应贵 《水产学报》2009,33(2):196-200
本文采用PCR、克隆结合DNA测序技术对分布于贵州清水江的30尾稀有白甲鱼mtDNA D-loop 3’端共计478bp的碱基序列进行了测定分析,首次进行了稀有白甲鱼mtDNA D-loop序列多态性研究。该序列共发现了25个多态位点,约占其核苷酸总数的5.23%。其中23个为转换位点(A-G,C-T),2个为转换与颠换同时存在的位点。30个个体分属18种单倍型。稀有白甲鱼mtDNA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107,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5.092。单倍型多样度(H)为0.940,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P)为0.014。用单倍型间遗传距离构建的NJ系统树由2个支系组成。稀有白甲鱼清水江种群mtDNA D-loop序列存在着丰富的多态性,该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丰富。保护稀有白甲鱼清水江种群对于保护和恢复稀有白甲鱼这一濒危经济鱼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贵州北盘江的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es)和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为研究对象,在矩形水槽中设置由气压为14.7kPa,孔距为1.0cm、2.5cm、4.0cm,孔径为1.0mm、1.5mm、2.0mm所组成的9组气泡幕密度,采用单因子试验法研究不同密度的气泡幕分别对花鱼骨和白甲鱼的阻拦效果。结果表明,9种密度的气泡幕对花鱼骨和白甲鱼均有一定的阻拦效果,其中花鱼骨在密度Ⅲ(孔距1.0cm、孔径2.0mm)时阻拦效果最好,阻拦率为 (96.00±2.65)%。白甲鱼在密度Ⅱ(孔距1.0cm、孔径1.5mm)时阻拦效果最好,阻拦率为(95.33±3.06)%。本研究可以为物理屏障拦鱼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微卫星标记分析乌江流域白甲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乌江流域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为材料,构建了白甲鱼微卫星富集文库.对乌江彭水电站坝上、坝下种群进行PCR扩增,得到5个多态位点,其等位基因数目3~6;多态信息含量0.4465~0.7116;观测杂合度0.4444~0.9310;期望杂合度0.4902~0.7624;Hardy-Weinberg平衡偏离指数-0.4171~0.2380,各位点两两之间不存在显著的连锁不平衡现象.实验初步表明:乌江流域白甲鱼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但彭水水电站的建立已经对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藻类是自然经济的无价之宝,食物的初级生产力,支持着全部的水生生命,是地球氧库的供应者。海洋中的浮游藻类估计构成了地球上90%的光合作用活动。有几种大的海洋藻类是人类食物、食物添加剂和工业产品的原料。因为藻类是表层水的常客,鱼类在食性转化以前均以浮游植物为生,白鲢更  相似文献   

8.
南方白甲鱼     
南方白甲鱼Varicorhinus gerlachi(Peters),又称白甲鱼,隶属鲤形目,鲤科,啬巴亚科,白甲鱼属。地方名为香榄鱼、红尾榄、平头榄、滩头鲮、齐口鲮、石鲮等,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珠江水系的重要经济鱼类,主要分布区域为珠江、元江、澜沧江和广西、海南岛各水域。  相似文献   

9.
李涛 《重庆水产》2009,(3):50-51
白甲鱼(Onychostoma simus Sauvageet Dabry)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白甲鱼属,主要分布长江中上游干支流,和珠江、元江水系,是产地的一种名贵经济鱼类。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其天然产量逐年下降。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物种,近年来重庆市有关单位成功实施了白甲鱼的规模化人工繁畜,  相似文献   

10.
<正>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 Sauvage et Dabry),地方名白甲、突吻鱼、毛白甲,隶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白甲鱼属。主要分布于长江水系的干流、支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